登陆注册
8742500000031

第31章 一流的研究型高校:教授的大学(2)

这一点也许在国内办报纸、期刊和学术出版物的人们最有感受。一方面,没有来自政府或官方的经济资助,作为一种纯学术的出版物,很难维持下去;另一方面,如果为了保持其学术中立,那么寻求资助就成了一个挑战性很大的难题。高校办学同样面临这种两难境地。好在美国的常春藤名校和小型的历史悠久的人文学院,由于传统和历史的积淀,偌大的校友会强大,其中培养出来的不少卓有成就的校友为母校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财经来源。近来英国政府注意到牛津、剑桥的财政来源和美国的常春藤高校的差别悬殊,最近决定采取有效措施,增加牛津、剑桥等精英大学的经费。前哈佛大学校长鲁汀斯坦(Neil Rudenstine)在北大百年校庆庆典的演讲中就谈到一所大学确实需要学术自由之风。他说,不管一所综合性大学的科技研究有多么先进,成果有多大,归根结底,其真正伟大之处还是在于大学的成员能就政治、社会、学术等问题进行自由辩难、讨论。这和美国大学的办学精神相呼应:大学的核心价值就是对各方思潮的自由探讨,对知识和文化的多元性的尊重。

这一点还可从哈佛大学前校长萨默斯于2002年5月14日在北大的演讲中看出。他说:“我可以非常肯定地告诉大家,你可以把一部分资金捐献给哈佛大学,用来聘任一位数学讲座教授,或是政治学教授,或是法学教授,但是你却不能指使哈佛该聘任谁,而且被聘的这位教授该持有怎样的信仰等等。假如你非得让我们按你的意图行事,那么我们就会非常坦率地说(我们确实也这么做过):“你还是把钱用在其他大学吧!最好你还是把钱挪到别处去。”萨默斯认为,为了保证高校一流的教学和研究水准,独立支配资金的权力是根本因素之一。显而易见,大学的独立性也在于独立于任何财团的控制和摆布。教授治校离不开大学行政和经营的独立性,离不开学术自由。这自然让我们想到蔡元培早年一直强调的教育的独立性,坚决反对教育受“各派政党或各派教会的影响”。按蔡元培的话说,就是“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份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的。”现今中国的教育尚未独立,教育尚且当“器具”,这和大学校长大多来自理工背景的现象一脉相承。

针对海归派的作用,陈丹青说的与此相关:“这类海归在今天基本上是工具作用与工具人格。在人文艺术领域只是摆设。……即便是人文艺术类的海归派,一旦进入体制也沦为工具。”从行政上来讲,美国的常春藤私立高校具有“非中心化”的特点。每一学院,甚至下至每一个系,都有相对的独立性。担任系主任与其说是一位教授掌握行政权力的机会,还不如说是给学者增加了一份学术研究之外的行政负担。

于是,一些系科采取轮流制。虽然担任系主任有一定的决定权,但是其行政职责和学术研究受干扰的程度很大,很多教授宁愿舍弃有限的行政权力而取得更多属于自己支配的时间,从事学术研究。

学术自由不仅反映在师生教学、辩难和研究的自由氛围和环境中,而且还体现在教师在教学、研究之余对学校事务承担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自始至终是求学和指导学业的场所,而指导学业由教员来完成,教授、讲师和助教是求学不息的源泉。

另外,与人的权利意识相关的是公民应该具有的受教育的权利。教育是公民的一种基本权利,一个国家不仅要保证其公民能得到最基本的义务教育,而且公民还应该具有选择如何接受教育的权利。就前者而言,中国做得很不错;但是从后者来看,现在选择的空间依然非常欠缺。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个美国家庭可以为子女选择受教育的方式:公立学校或是私立学校。甚至近年来在美国兴起一种家庭教育(home schooling)的运动,即家长承担为子女提供教育的职责,尤其是对低年级的学生而言。

选择的机会本就难得,而选择的自由又能给年轻的学子赋予进一步的个人自由。美国高中生对上大学的选择也是非常慎重的,不仅从家庭的经济负担,还涉及自己的兴趣爱好。曾有一位朋友的孩子高中毕业在即,忙于申请大学之际,他对父母说,自己其实并不想上大学,而真正想做的是到国外担任专业的英语教师,而作为英语是母语的高中毕业生,担任英语专业教师并不需要大学文凭,其实只要得到专业的执教英语的证书即可。父母非常尊重孩子本人的选择,但是对孩子有言在先,这是你自己的选择,父母没有什么意见,但是将来的发展一定要自己好好把握。这种孩子拥有的选择的自由是非常珍贵的,注定了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志向,不同的职业追求。虽然这个孩子最后经过三思还是上了一所不错的大学,但是赋予孩子选择的自由还是非常重要的,这种重要性远远不亚于在中国高考达到重点院校的分数线。

有了这种选择的自由空间,公众不再为北大毕业生开肉铺而惊恐万状,也不会为清华大学的毕业生失业而抱不平。一个能通过重重考试、过五关斩六将而进入中国拔尖高校的年轻人,经过大学四年培训,却遭受待业的命运。这一事实告诉人们:不是中国的考试制度有问题,就是高等教育体制和社会严重脱节,至少得彻底改变一方,否则民众依然会为大学生失业而寝食不安。

政治制度和教育体系的关系还会具体折射在选课的自由度上。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中心课程中人文学科占有较大的比例,而每类课都有相当的选择性。比如,仅就外国文化一类的课程而言,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时程安排,选择从中国历史到欧洲文艺复兴,从日本的武士道历史到二次大战史等几乎无所不包的课程。一所大学应该尽量避免的是有关某一学科开的只有一门课,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得去上。不管从培养哪方面的素质来看,这种单一的强迫式的教育方式最终会出现教育政治化和政治驾驭教育的问题。美国大学生一年级一般是不会定专业的,专业一般在二年级以后才定,而且4年中换系的可能性很大。而按照中国国内的高考制度,学生报考时就得定系科。15年以前美国有一个大辩论就是学生进大学以后,应不应该有任意选课的自由。当时辩论的结果,布朗大学决定取消学生选课的限制,学校给学生多种选择机会。在大学第四学期即大二结束时,学生可以选定自己的专业,也可以选择独立专业(independent concentration),自己设计而后得到学校的许可。他们认为学生所修课程的专业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出色的学生和优秀的师资力量的结合而产生的积极的教学效果:学生四年中所受的教育熏陶和所修的课程最终会引导他们达到自己所希望追求的目标。而哈佛做得恰恰相反,采取了“中心科目”来拓宽学生受教育的知识面,进行通识教育。柯伟林教授于2002年7月上任哈佛大学文理学院院长后,着手对本科科目作全面的评审,以求改进。现在哈佛大学校访谈论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是否要让本科学生4年都在一个校园内度过,是否该让他们到国外去留学一年,用以增加见识,培养多方面的兴趣,挖掘更大的潜力。

社会前沿

大学始终是社会的一个前沿阵地。“当社会出现动乱,或对某一议题莫衷一是的时候,毫无疑问,大学肯定会是介入其中的一份子。”就社会批判力量而言,在所有的民间力量中,大学内涌动的想法和思潮大约会超出一般社会5年或更久。美国反越战的情绪和思潮首先出现在大学内,而政府对此一直持否认态度,但是五年后却在美国社会形成主流。20世纪60年代的民权运动和反战高潮无一不在高校风起云涌。现今对布什政府发动伊拉克战争一事,2002年哈佛教授和学生已经联名写信反对这一决定。反战思潮在大学非常强大,但是并未在社会上产生多大影响,而五年后的今天,对发动伊拉克战争的理由及其后果的否定已经形成一种强大的社会力量。这种力量的出现是由于美国社会本身就是一个移民社会,除了强大的科学能力之外,还有各种不同的文化相互交融形成的动力(cultural competence)。

这反映在学科设置上,也反映在历任校长的学术背景上。两年以前,哈佛大学主持了一次中国的十位大学校长和美国的十位大学校长的对谈活动。中国的大学校长基本上是理工科出身的,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柯伟林称之为“工程师专属”(dictatorship of engineers),而参加会谈的美国的十位校长除了加州理工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 Caltech)以外,都是研究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的学者。当时哈佛的校长鲁汀斯坦是研究英国文学的,斯坦福大学的校长噶斯普尔(Gerhard Gasper)是研究法学的,耶鲁大学的校长列文(Richard Levin)是研究经济的,而哥伦比亚大学的校长瑞普(George Rupp)却是一位神学家。瑞普早年从哈佛神学院毕业,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之前,曾担任哈佛神学院院长多年。最近任职十年后刚刚离任,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历任校长中被评为最杰出的校长之一。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大学具有的这种社会批判的功能来自高校教育和人文科学的紧密关系,因为人文学的精髓之一也在于其独具的批判精神。校长背景的多样性是高校行政制度的独立性和多样性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大学的社会批判力量来之不易。大学独立于政府和政党的牵扯、干预和支配以外,还得具有内部治理的民主制度。在这种高校的民主制度下,在研究型的大学,资深教授起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如果说是哈佛文理学院的资深教授把萨默斯拉下台,并不过分。

学生角色

大学是教授教学生学的场所,也是学生和教授相互学习的环境,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和学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对研究性的大学来说,教和学之间具有轻重缓急的关系,教这一方的分量准定是比学要重。这就注定了大学是教授的大学,学生并不参与校方高层机构的决策。但是,学生拥有作为学生的基本权益和求学的自由空间。他们有给教授做评估的权力和机会,有向学校高级决策层提出不满的权力,也有罢课、示威的权力,当然,学生还会有选课的自由。同时,教授和学生两者相辅相成。没有好的教授,难以培养出色的学生;没有好的学生,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好教授能带出好学生,而优秀的学生又能不断推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孔菲力教授在任教的最后一堂结束时,我们几位老生和他的同事一起来祝贺,孔教授情真意切地对我们说:“哈佛之所以能成为哈佛全在于学生。你们这些出类拔萃的学生聚集于此,才成就了哈佛。”

前面提到,大学具有一种社会批判的能力和机制。这种功能从根本上说并不直接来自学生,而是来自知识结成的师生关系和师生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学生有各种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愿的自由,但是真正统治校园、行使决策权的还是资深教授。我们对六十年代中国的“文革”和美国的大学生加入反越战和民权运动都有过深切的体会,但是目前的美国高校,主角依然是教授,而不是学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来自校方的决定,然后无可奈何地做出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学生有强大的发言权,他们的意见至少不能忽略。

唯一一次感受到学生力量的是在1994年的秋天 F A S选拔喜马拉雅和西藏研究教授时,我们几位研究生聚集前往见当时文理研究生院的院长克里斯朵夫·沃福(Christoph Woff)教授。在应征的候选人中,哈佛的评选委员会邀请了五位候选人前来进行讲课、见师生等等常规性的征人程序。当时从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东亚文学系来的范德康教授正在哈佛做一学期访问,他也是五位候选人之一。此外还有凯斯维斯顿瑞色夫大学人类学系的默尔温·戈斯坦教授,还有来自丹麦的索伦森教授、芝加哥大学的迈休·开普斯坦教授和印第安纳大学的史伯岭教授,这几位学者都是当今藏学界颇具特色的学者,他们当时的即兴演讲每次都是座无虚席,领域内外的学生、学者都饶有兴致地参加。

同类推荐
  •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宗族关系研究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宗族关系研究

    本书从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庭结构、乡里社区内居民的姓氏分布状况入手,着重探讨了这一时期家族宗族内部各成员间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互动关系以及家族宗族关系对外部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 科学发展观概论

    科学发展观概论

    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词汇。但是对于其本质、目的、内涵和基本要求,又都知之甚少。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层对发展的指导思想是步步深化的;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是有重大突破的。
  • 教师工作减压手册

    教师工作减压手册

    为了指导教师的身心健康和职业发展,我们特地编辑了这套“教师职业发展与健康指导”图书,分为《教师爱岗敬业教育手册》、《教师职业道德与素质手册》、《教师教学质量提升手册》、《教师快乐工作手册》、《教师工作减压手册》、《教师文化娱乐手册》、《教师饮食保健手册》、《教师身体健康手册》、《教师医疗预防手册》、《教师心理健康手册》10册。本图书除了对教师的职业发展规划给予一定指导外,同时还对教师的身心健康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研究,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践性和实用性,非常适合大中小学学校领导、教师,以及在校专业大学生和有关人员阅读,也是各级图书馆陈列收藏的最佳版本。
  • 中国策:新世纪、大视野与我们的治国方略

    中国策:新世纪、大视野与我们的治国方略

    本部著作对新世纪中国在战略部署、民主政治、经济发展、民生问题、领土主权、人文社会、生态环境、外交格局和改革方向等领域面对的种种成就和挑战进行了全景式扫描与透析,对中国在新世纪面临的成就与挑战逐个进行客观理性地梳理,是一部对中国当前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进行集中分析解读的战略性、前瞻性、可读性、全面性和针对性的战略性著作。
  • 我们怎样读书

    我们怎样读书

    本书是范寿康1927年任春晖中学校长时主编的。早期的春晖中学,曾荟萃了一大批名师硕儒,如李叔同、夏丏尊、朱自清、朱光潜、丰子恺等先后在此执教,有“北南开,南春晖”的美誉。在课外读物泛滥的今天,民国最著名的中学——春晖中学编辑的课外读物是怎样的?令人好奇。几十位如雷贯耳的文化大家躬身为中学生讲述读书与思考的门径。他们娓娓而谈,使读者在平和、风趣、谨严的谈话中找到读书的真趣味。
热门推荐
  • 古代数学与物理学(中国文化史丛书)

    古代数学与物理学(中国文化史丛书)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冷酷总裁PK纯情总裁

    冷酷总裁PK纯情总裁

    两人高中一个学校,一个纯情校花,一个冷酷校草。家里世交公司来往,但彼此高中三年里从来不知道对方是谁对方长相对方的存在。毕业后两人不得不接受家里的命令各自管理集团公司纷纷成为总裁,一次意外让两人合作,陌生人的两位总裁能否擦出爱情的火花
  • 流氓小神仙

    流氓小神仙

    一个人界的热血少年,在踏入仙界后却在神仙的授意下变成一个流氓……他究竟会演变成什么样子呢?
  • 你,是本公主的菜!

    你,是本公主的菜!

    从小时候,她习惯了对他的依靠,可这次,她爱上他了。她要主动出击!某人正壁咚她的大男神(男神精):“你是我的菜!”可某人正妖孽似的乐了:“噢,所以你在玩火!”…………
  • 逆天嗜血狂王女

    逆天嗜血狂王女

    她,被丈夫、妹妹背叛,阴险父亲既然为得到《灵异》亲手斩杀她,她离琴第一帮杀手帮主可是软柿子?一起下地狱吧!什么?天无绝人之路,让她穿越到这四岁半的小女孩身上,什么?曾经的废柴变紫阶天才,一个个的美男,美兽,她Holb不住啊!!!!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人话董卓

    人话董卓

    本书以个人理解解读一个历史人物,作为一个穿越类神话小说的前传,我的最大目标是让这个人物更接近历史本质。不是历史,只作为一个三国爱好者自己的推想,出于个人考虑,历史上的恶人在这里也许很是普通。我发这个出来唯一的目的只是更多的了解那个时期的历史,希望能够多听到大家的意见。
  • 灵王转世

    灵王转世

    本作品是一个关于魔法少男少女的奇幻故事,充满着对未来的遐想与憧憬。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蝶变:电晕男神就拖走

    蝶变:电晕男神就拖走

    她是在这个新新时代被嘲笑、无视的“怪人”,是集一身夸赞的“美女”。曾经,她连体会爱情的资格都没有。你我之间的债还没完!曾经放在你身上的东西,我要让你一点一点的还给我!情债肉债,钱债心债,做好准备,想想要怎么还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