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42500000017

第17章 哈佛的门槛:求贤若渴(2)

申请表上学生本人阐述的学习和研究计划也是非常重要的。本科生申请时得上交一篇小论文,谈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谈自己将来的职业理想和生活理念;而研究生则要写出学习、研究的方向,主攻的目标和对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领域基本现状的了解。在网络发达,资讯极为方便的今天,如果申请之前能与某一研究领域内的教授取得联系和沟通,得到初步指点,也许会对申请带来意想不到的推动作用。虽然由于未曾相识和了解,得到哈佛资深教授的支持并不容易,但是争取机会和他们取得联系,介绍自己求学哈佛的初衷和将来的研究志趣,未尝不可。或许,在寄给某位教授的电子邮件中提到的研究计划会引起他的极大兴趣而成为进入哈佛的敲门砖。机会总在那里,只是有人懂得尝试而得到了,而有人却由于顾虑重重而失去了。申请入学哈佛的文理研究生院和其他学校的相关专业时,我就和当时所有的藏学教授取得联系,向他们介绍自己攻读博士学位的意向,自己的求学背景和研究兴趣。藏学是一个新兴的领域,如史伯岭、范德康和默尔温·戈斯坦等学者都非常乐意了解同行内其他学者的研究兴趣和求学方向,而对年轻的学生更是加以分外地鼓励和提携。

每年,哈佛的申请截止期很早,通常12月初就得递交包括推荐信在内的所有申请材料。招生录取工作在每年的3月底4月初就结束了。和美国中、小学一样,申请学校一定得提早计划,越早越好。因而外国学生得提前一年计划申请,做好全力以赴的准备。

近年来,哈佛的文理学院日益国际化,现有的学生来自89个国家。中国学生在哈佛求学的人数也逐年上升,其影响随之增加。以2004年为例,文理学院一共收到9500份申请,700位学生被录取。其中30%是国际学生,而中国学生就占了国际学生的20%之多。

国际化的趋势在本科生中也开始出现。10年以前,在中国的高中毕业以后即来哈佛上本科会令人难以想象,可现在,每年哈佛的本科部都录取好几位来自中国大陆的高中毕业生。他们有的在美读了高三年级(即美国的第12年级),也有直接从国内申请而来的。近几年,哈佛本科部的招生办公室日益重视来自中国的生源,并曾专程派人前往中国的重点高中介绍哈佛,以及哈佛在中国的招生意向。同时,学成回国的人数也越来越多,西方的教育体制和中国提供给他们的大量施展才华的机会给中国现今的教育制度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从招生录取开始,研究生院的很多系不仅对每年申请入学的学生质量有统筹的评估,对整个系的学生招生、培训和毕业以后的出路等有一个系统的计划,而且对这一年毕业的博士的就职去向也有很好的跟踪。此外,系里还得全面了解在博士生进入论文研究和写作阶段时,经费来源情况。同时,还得考虑助教位置在为学生提供奖学金过程中的作用。甚至,为了吸引最优秀的研究生,系里还得全面了解其他常春藤院校为录取的新生提供的各类条件,用以参照对比。

就人文学科来讲,很多系都尽力为进入博士项目的研究生提供至少两年的全额奖学金,其中包括学费和生活费,外加医疗保险费和教务杂费等等。资金丰厚的系科可能还会继续提供第三和第四年的费用,但是研究生院通常在第三和第四年仅仅为学生支付学费,而生活费则由学生通过担任助教或研究助理获得。虽然这种形式的经济资助没有开始两年得到的奖学金来得那么轻松,但是,担任助教和研究助理的经历非常重要,对毕业以后求职起着很大的辅助作用。同时,学生可以借这种教研工作的机会,拓宽学术视野,掌握基本的学术研究和上课的技能。这方面的经历是很多研究生从书本中难以得到的,对将来学术职业的发展来讲,受益匪浅。

近来,哈佛的文理学院正在想方设法为博士生提供5年的全额奖学金,为他们提供应有的条件,从而尽快完成学位。另一项措施就是为所有在校的博士生提供一项最后一年完成博士论文的奖学金,从而使学生在完成博士项目的最后阶段,不必为了经济收入而过于劳累,能一心一意尽快完成论文。

从哈佛的招生制度,我们可以看出美国私立大学独立自主的体制所带来的灵活性。和美国社会的政体、医疗等机构一样,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的高等教育系统的最大优势是其灵活和开放的体制。

哈佛一贯奉行的招生准则之一就是努力争取精英学生入学。在这种唯才是举的教育精神引导下,一旦决定录取,学校,更确切地说是学院或者系科,就会竭尽全力为这位学生提供支付学费的各种渠道。前文理学院院长罗若夫斯基(Henry Rosovsky)针对申请的标准和要求,曾风趣地描述哈佛为保证精英学生入学的努力。他说,对少数天才学子,哈佛会不惜任何代价来招收录取。

即使事先明知这些孩子和老校友面谈(招生办公室经常请不同地区的哈佛校友就近和申请人进行面谈)时,表现出格,甚至还能猜想得到,他们入校以后,难免会光着脚丫子进出课堂,披着睡衣来上课,但是这些少数天才学子,哈佛还是不惜代价来录取,原因只有一个:哈佛正是他们施展才华之处。酷寒的冬日,校园里不时看到本科生身着单薄的短袖 T恤衫,从萧瑟的冷风中走来,如临夏日骄阳,潇洒自如。我不禁自问:这学生莫非就是老院长罗若夫斯基教授所说的哈佛非录取不可的“天才”?

哈佛梦在中国的高中生中时时留连,过去追求清华和北大,现在国门大开,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很多家庭想方设法把孩子推向哈佛。我的同龄人在80年代对名校也具有同样热切的追求,20多年过去了,年轻一代对名校的追求,依然不变,甚至到了顶礼膜拜的程度。这给他们带来的是求学的包袱,还是飞翔的翅膀?

不可否认,美国首屈一指的“常春藤盟校”是许许多多高中毕业生朝思暮想的目标。不过,美国有各类高等院校供高中毕业生选择。有像哈佛这样大规模的本科教学和博士生项目兼具的研究型大学(researchuniversity),也有像法莎(Vassar College)和威尔斯里(Wellesley College)这种小型的人文学院(liberalartscollege);有像普林斯顿这样重视本科教育而又具有高水平的研究生院,也有像伯克莱这样以培养研究生为主,而能与常春藤名校媲美的州立大学;有大型的麻省理工学院,也有加州理工学院这类规模不大,但富有特色的工科院校。高校发展的多元化为学生提供了相当大的自由选择的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爱好、个性、家庭经济情况和将来职业上的发展方向做出现实的选择。高等院校多种多样的办学理念和充分的选择余地正是美国大学的最大优势。这种多元的、多层次的高教体制和美国的多元文化相呼应,为美国高等教育的均衡和健康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罗若夫斯基教授曾在他的《大学手册》(The University: An Owner’s Manual)一书中对美国大型的常春藤大学和小型的文理学院之间的差别,做了形象的描述。虽然他特意注明自己无意偏向任何一方,但是在其字里行间中你可以感受到他对哈佛这类大型的研究型大学的推崇。对比两类不同的高校时,他还为朝思暮想进哈佛的高中生描述了意想中就读哈佛的一番景象,读来宛如世外桃源:

十月的一天午后,温暖的阳光普照查尔斯河畔,作为哈佛大学一年级的本科生,你在河畔悠闲漫步。一位曾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哈佛教授牵着你的左手,向你娓娓道来自己最新的有关宇宙起源的理论。右边,和你一道散步的是一位英文系的教授,他曾经三次得过普利策文学奖。不过,这次他并没有向你阐释什么高深的理论,而是问你今天下午是喜欢在校长伯克教授的艾姆伍德寓所喝茶呢,还是更愿意登门拜访经济学泰斗肯尼斯·高布里兹。你呢,当然更愿意到高布里兹教授家参加茶会,因为在那里你很可能有幸见到难得一见的埃德华·肯尼迪、撒切尔夫人和杰里·方威尔等知名人士。

不过,写到这里,罗若夫斯基教授赶紧接着说明,这不过是一场白日梦。可是,话得说回来,虽然这种时机难得,但是进入哈佛,有机会见到肯尼斯·高布里兹并非“白日梦”。哈佛确实是精英荟萃之处,学生有很多开拓视域、增强自信心的机会。这毕竟是地方学院所望尘莫及的。

目前在美国,如何在综合性研究型的常春藤高校和重人文的小型学院之间做出明智的选择,正引起许多高中毕业生及其家长的关注。2006年的《时代》周刊就这一议题曾刊登了专题文章。中国没有西方的这类小型的重人文和素质教育的学院,也缺乏多元办学的传统和实践,选择高等院校时,学生们往往会一窝蜂奔向北大、清华的热门专业。

如果完全不顾经济因素、学校所处的地方和其他因素,那么一般人往往毫不迟疑地选择哈佛。不过,近年来,这种选择不再是绝对的,只有两三千本科生的小型文理学院的优点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人们不再纯粹拜倒在盛名之下,而是开始切实地考虑大学教育的真正涵义,并注重找到最适合于子女的特长和发展兴趣的教育方式和环境。比如,近年来,就有高中毕业生宁愿选择北卡罗来纳州一家知名的小型人文学院———大卫森学院(Davidson College),而主动放弃了求学哈佛的机会。像大卫森和威尔斯里这类小型的文理学院,师生比例合理,学生能经常得到教师的个别指导,更显教学相长的教学目的。

如果哈佛本科教育尚且不时会受到小型的人文学院的挑战,那么从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的角度来讲,作为一所研究型的大学,哈佛无疑是数一数二的去处。

优先录取的特权

提到哈佛大学的招生录取制度,我们无需回避的是家族的纽带给少数申请人带来的被优先录取的特权。在同等条件下,哈佛往往把这一特权给予哈佛的校友、哈佛资深教授的子女或某些名门世家、巨资捐赠者的子女。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家族优先权”(legacyadmits)并不是盲目给予的,而是在所有先决条件不相上下的情况下,哈佛校友,尤其是捐赠巨资的校友和哈佛资深教授的子女会被优先录取。

申请表上专门有一栏,让学生填上与此有关的信息,如父母是否毕业于哈佛,申请者是否和美国的大家族有亲缘关系。如果既没有校友关系,又没有家族的纽带,那么向哈佛捐赠巨资的家庭有时也能把子女推入哈佛的门槛。比如戈尔(Al Gore)的四个子女、肯尼迪家族的子弟上哈佛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这种做法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哈佛校友会的凝聚势力,构筑哈佛广泛而又坚实的社会关系网,储聚大学不可或缺的巨大的社会资源(当然也包括财源)。近年来,这种由家族的势力、社会关系网或经济财富购得哈佛的门票的做法纷纷受到质疑,很多人士已经公开对这种录取政策提出挑战。最近出版的丹尼尔·戈尔登(Daniel Golden)的专著《录取的代价:美国上层社会是如何购买进入精英大学的门票;被拒之门外的又是谁?》(The Price of Admission:how America’sruling class buys its way into elite colleges—and who gets left out side the gates)列举了很多实例,剖析现有的招生制度中的特权优先的做法,指明其消极的社会影响,并提倡“不受富家财产影响”(wealth.blind)的录取政策。戈尔登特意指出,正是巨资捐赠(通常是一张至少上百万的支票)打开了富家子弟进入哈佛的大门,而使一些优秀的少数种裔(尤其是亚裔)学生痛失入学哈佛的良机。面对这种变相的种族歧视,学校给出的理由往往是有的学生虽然成绩全优,但是课外活动能力不够强,而哈佛不想招收清一色的数学和音乐才能突出而缺乏社会活动能力、对时事政治毫不关心的优秀的亚裔学生。步入哈佛的门槛并不容易,但是也并不像许多人想得那么高不可攀。曾经有一位小时候随父母从南京移民来的女生对我说,凭她并不十分用功的学习习惯和国内激烈的入学竞争,要是在中国参加高考,她准定进不了北大!

总而言之,一旦进入哈佛,机会的大门便敞开了,只要充分利用这些机会,那么脚下的路将会越走越宽阔,条条道路都会通向理想的目标。

同类推荐
  • 教师医疗预防手册

    教师医疗预防手册

    为了指导教师的身心健康和职业发展,我们特地编辑了这套“教师职业发展与健康指导”图书,分为《教师爱岗敬业教育手册》、《教师职业道德与素质手册》、《教师教学质量提升手册》、《教师快乐工作手册》、《教师工作减压手册》、《教师文化娱乐手册》、《教师饮食保健手册》、《教师身体健康手册》、《教师医疗预防手册》、《教师心理健康手册》10册。本图书除了对教师的职业发展规划给予一定指导外,同时还对教师的身心健康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研究,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践性和实用性,非常适合大中小学学校领导、教师,以及在校专业大学生和有关人员阅读,也是各级图书馆陈列收藏的最佳版本。
  • 教师如何成为学生的心理专家

    教师如何成为学生的心理专家

    《教师如何成为学生的心理专家(修订版)》结合翔实案例,针对中小学生中存在的常见心理问题进行剖析,探究这些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代表性。全书内容全面,分析具体,为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有力的参考和借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用书。
  • 营销文案写作范本

    营销文案写作范本

    本书分15章,共100多种文体,详细阐述了市场调查文案、市场营销计划文案、新产品开发与推广文案、价格文案、营销渠道管理文案、促销与推广文案、推销文案、广告策划文案、公关文案、营销人员管理文案、客户管理文案、零售店营销文案、国际营销文案、谈判文案、合同文案、等内容。这些文案集中体现了企业营销观点、经营理念和策略方法。
  • 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战略与政策研究

    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战略与政策研究

    本书在对国内外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介绍了传媒行业发展状况、我国传媒行业继续教育发展现状、国外传媒行业继续教育发展现状、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内在需求、发展对策,以及河南省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案例分析。
  • 行政机关公务文书写作格式与范例

    行政机关公务文书写作格式与范例

    一个标准化、规范化、高效率的行政机关需要一套完备而科学的文书系统作支点,因而,规范的文书写作就成为行政机关执行规章制度和步入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依据。本书突出的特点就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讲解力求完备,内容新颖规范,既有理论阐述,又有写法指导,更有范文借鉴,使正在从事或将来有志于投身国家各级政府管理工作及各行各业管理工作的有志之士,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有的放矢,对问题有鲜明、深刻地认识,水到渠成地写出高质量的公文来。
热门推荐
  • 徽城竹枝词

    徽城竹枝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fboys之最爱是你不会变

    tfboys之最爱是你不会变

    三小只和女主夏侯雨涵,樱清羽汐,紫宸韵萱从小一起生活,但因为家庭的种种原因,他们不得不分开,女主去了美国,男主则在中国苦苦等待,久而久之,女主则成了男主心中的一处不可触碰的伤口……
  • 那件事了

    那件事了

    距离让我们差了一点点,可是我却离你越来越远,等我追上你脚步的时候,能不能给我一个机会?
  • 祈愿安好

    祈愿安好

    叶婴因为赵尘的离开再度封闭了自己的心,经历了两次的生死后,独自旅行,最终来到了凉安为她打造的家园。凉安因为对叶婴的爱从黑暗步入了阳光之下,在死门关徘徊时因为叶婴的一句我等你而苏醒。
  • 叶之精灵

    叶之精灵

    树是世界上能与天地沟通的生物,无处不在,叶子是树上最通灵的......这是一个玄幻的世界,人们为了那么一点点资源,便会争得头破血流。在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悄然生长出一颗奇特的树,等待着能够改变天下的人出现......
  • 道易

    道易

    一个纯朴少年,流离于道门小派,与世无争偏偏又身伏奇妖,修行是修心还是修术,大道是重道或是重德,少年被逼无奈,于俗世中挣扎求道,得道!失道!璇玑,三界异宝,传说中一出世便血贯长空,气裂云霄,可是世人为其争来夺去,又有几人见过它的真面目,可悲!可笑!红尘俗世,烦恼多少握一把凌云壮志剑血多少,恨多少?情丝百绕,花开妖娆断一地相思无了情舍得掉,舍不掉!⊙⊙⊙⊙⊙⊙⊙⊙⊙⊙⊙⊙⊙⊙⊙⊙⊙⊙⊙⊙道德,玄易,有无,变幻——《道易》⊙⊙⊙⊙⊙⊙⊙⊙⊙⊙⊙⊙⊙⊙⊙⊙⊙⊙⊙⊙禅诗有云,“三玄三要事难分。得意忘言道易亲。一句明明该万象。重阳九日菊花新。”得意忘言方了言中味,还要忘意方与道不分。明明该万象,却又不易寻,及到寻着了,言说皆虚论。善恶在一念之间,生死在一念之间,轮回涅盘在一念之间,提起还是放下也在一念之间。不明白在念念之间,明白了在一念之间。不明白在念文字,明白了就在这一念。如何是无念,先要明白这一念。⊙⊙⊙⊙⊙⊙⊙⊙⊙⊙⊙⊙⊙⊙⊙⊙⊙⊙⊙⊙推荐:漂亮MM的可爱书《我的黑太子》77532草头将军的别样仙侠《异仙道》84120⊙⊙⊙⊙⊙⊙强力推荐《邪武大唐春》书号85063《九代单传》书号90927
  • 战皇觉醒

    战皇觉醒

    黑色的云层下藏的究竟是什么,逝去的英雄还会不会回来?
  • 至倪——辰光破晓

    至倪——辰光破晓

    一场从青春中绣成的锦绣,他们或端坐、或狂舞、或踌躇、或洒脱……不痛不痒的绣花针刺破流苏布匹,细丝断裂微不可听。一针一线,迷眼穿插。是谁在乡间桑榆下说着天真童趣?是谁在万丈摩登上喊的歇斯底里?你五岁,好,那便该有五岁的童真模样。你十五,好,那便该有十五的无拘无束。你二十,好,那便该有二十的感怀伤感。你……曲辰光打断某人墨迹的造词遣句:你爱多少多少,你多少,我便多少。倪辰涑躺他怀里:我十八,你八十,可还行?“儿孙满堂?”她点了点头。“儿子呢?”“……”嗯,“八十岁”的“曲老爷子”很勤奋!唔,“十八岁”的“倪小姐”很……弱。
  • 甜心女捕之王爷请入瓮

    甜心女捕之王爷请入瓮

    深夜,天翼街道,辗转几许。已过三更,鸡犬不鸣。一袭黑衣包裹着一具娇俏身躯,熟练地在黑夜里穿梭而行。她的身后,亦步亦趋,跟着一名白衣男子,狭长深邃的眼,嘴角微翘,咬着一根狗尾巴草,永远噙着一抹玩世不恭的笑,容颜却足以点亮黑夜。女子轻盈穿梭,最终在一户红楼前停驻。推门而入,满室血腥,侯门十口,一夜之间,悉数灭门。女子眉头微锁,这是刑侦学上第几章学过的来着。。。身后男子眉心一皱,这女人,真的是女人么。。。穿越千年,步步艰辛。家乡难望,命运锁喉,人心难测。唯有不负自己,凭一颗炽热之心冲破迷雾,寻觅光明。盛世之垢,权力之争,案件重重,身世之谜,穿越之谜,轮回之谜,男女主情归何处,各位看官且看且解谜。答案,就在你心里。
  • 张积中传

    张积中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