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41000000010

第10章 观音宝典三种合参(1)

夏莲居会集观音宝典三种合参序

大藏教典,若显若密,言观音者凡百数十部。《法华》、《楞严》、《华严》三大部中,皆有“观音章”。唯《法华·普门品》流通最广,《楞严·圆通章》虽有别行之本,而持诵已少希矣。至于《华严·观音章》,则未见有别行刊印之本。良由华严经海,卷帙浩博,前后三译,遍读非易。东晋义熙十四年,佛驮跋陀罗初译六十卷,与唐证圣天册间,实叉难陀重译八十卷,均非全部。迨贞元间,三藏般若所译四十卷出,始为灿然大备。东晋与唐初译本,“观音章”均在《入法界品》中,仅有长行而无偈颂。贞元所译四十卷,统名曰《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观音章”即在其内。考诸唐代贞元十一年十一月,南天竺乌荼国进奉梵夹;次年六月,奉诏于长安崇福寺开译,十四年二月译毕。参加译事者,罽宾国三藏般若外,如宣梵、译语、笔受、回缀、润文、校勘、证义、证禅诸职,俱为一时龙象、硕德名贤,恪慎将事,而又经清凉国师等审定,故宜其辞理俱超,照耀今古也。唐、宋以来,普遍流通之《普贤行愿品》,仅为此四十卷中之末卷,其余三十九卷,读者颇罕见。

《观自在菩萨章》,即为此三十九卷中之第十六卷。往岁律宗大德弘一法师,尝谓此章所说普门示现之义,较诸《法华·普门品》,尤为广备。《清凉疏》云:“‘或以布施’下十一句,初四即四摄摄,次六即三业摄,后一即万类摄。然此十一方诸《法华经》,三十五应,乍观似少,义取乃多。”谓“彼三十五应,但是此中‘或现色相’及‘说法’耳。”莲居谨按:此或指八十卷本之长行而言。若贞元此本,长行不仅十一句,而偈中含义尤广。称名感应之条,较之《普门品》,超过几将一倍。清凉所谓略举大纲,万类殊形,未可局定者也。

《法华》、《楞严》、《华严》三“观音章”,缘起显示,各有不同。《普门品》系佛答无尽意之问而说。《圆通章》乃观音对佛自陈所证。唯《华严》此章,则因善财南游,参叩观音,于全经九会四分中当“证分”,于五位表法中当“向位”,于善知识当第二十七,前后各二十六,大悲观自在适正居其中,不但为五十三参之枢键,实为三“观音章”之总汇。虽仅《行愿品》四十卷中之一卷,而事理境观,信解行证,莫不备具,实读全部《华严》之宝钥也。

盖吾人性德,本自圆成,但因烦恼障蔽,不知显发。是以全部《华严》,皆诠性德,不离情识,示现智海,即诸尘劳,繁兴妙用。而《入法界品》,以不思议境,表不思议法。五十三参,备具一切法门。诸知识中,若圣若凡,若僧若俗,男女耆童、天人外道,所修所证虽有种种差别,要皆以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故善财示迹遍参,去言依行,借彼机境,开扩知见,熏陶炼冶,彰显本能。始则以信发智,继则由悲起行,及至备历五位,真俗圆融,乃知始本一如,悲智不二。本经所谓“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此华藏教海所以始文殊智,终普贤行,大悲为根,弥勒为果也。

即以此章而论,善财得见观音,本承伐苏蜜多,与毗瑟底罗之教。此二人者,一女一男,均为在家居士,以表运智行悲,真俗无碍。伐苏蜜多,此云“世友”,亦云“天友”,以示在染不染,能做人天师友。毗瑟底罗,此云“包摄”,以示包含众德,摄化群迷。其所证者,一为离贪欲际,一为佛种无尽。良以众生沉沦,贪欲为本,必须远离,三昧乃成。此即《无量寿经》所云“离欲深正念,净慧修梵行”,“不起贪瞋痴欲诸想,不著色声香味触法”,方能“随时悟入华严三昧,具足总持百千三昧”也。旃檀塔中并无像设,居士开塔,见佛无尽,此表戒香熏修,见自性佛,法身常住,无去无来,人人本具,三际平等。此即《寿经》所云“得无生无灭诸三摩地”,“住深禅定,悉睹无量诸佛,于一念顷,遍游一切佛土”者也。居士为善财说偈,令见观音,八句之中,具无量义。愚曾援《寿经》文句,略加诠释,恐繁不引。

善财既见观音以下,含义尤为深广,举凡四摄五念、因缘愿力、教理行果,无所不具。至于相好光明,境观庄严,种种殊胜,尤足阐发《圆通章》、《普门品》之所未详。学人诚能如善财之在在处处,不忘菩提,顺善知识,不违其教,如来智日,恒照其心,自于称名满愿、离怖除苦之理,毫无所惑。须知一念圆信,妙力难思,感应道交,如谷答响。是以愿游毗卢性海,须登大士门庭。若欲亲见观音,必先认识自己。果能谛当认识自己,则知大士原非他人。此善财赞礼观音之后,正性无异行,菩萨不待往见,自来作不请之友也。所以者何?此表由正知见,开显本性,究竟一乘,无二无三,一门超出妙庄严路,故名“正性无异行”也。二圣同会,表悲智相合,至此齐满,所得解脱,为“普门不动”,表不动本际,遍至十方,一门入后,门门入故。谓此境界,一切天人外道所不能了,唯勇猛精进,亲近善知识,得菩萨根,有智慧眼,方能闻解,非怯退者所能及故。来自东方,具足吉祥世界,现身放光,广施功德,表一切善根由此出生成就,皆是无上心所成故。此即《寿经》所云“为世明灯,作大福田,胜妙吉祥,堪受供养”者也。复告善财,城名“门主”,神名“大天”,表行普贤行,悲智为主,修菩提道,人天为基。又“大天”者,示廓如长空,含容无碍。此即《寿经》所谓“破烦恼城,坏诸欲堑”,“究达神通慧,游入深法门”,“旷若虚空,大慈等故”。

综观全章,始则离贪欲际,而得种种三昧,缘无尽境,成无尽功,证知无尽佛果。由观音而见正性,由一门而入普门,纯以大悲为法界体,获陀罗尼,得大自在,除一切苦,离一切怖,总一切法,持无量义。盖心外无境,境即是心,境外无心,全他即自。以重重差别境界,作番番引发因缘。全事即理,全妄归真,全性起修,全修在性,心法相依,智行不迷。所谓“善用其心,净身口意,则获一切胜妙功德”。经中所诠佛果,皆吾性分之常,本自圆成,非从外得。譬如磨镜,垢尽明生,又如莲花,因果同含,开敷结实,未离原种。是以善财始游古佛道场,遍历百城知识。逮乎尘消觉净,行纯智圆,慈氏楼阁,弹指已开,门门顿入,十方齐现。此所以《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为华藏教海之总汇,而《观自在章》又为《入法界品》之枢键也。

独是贞元译本,千年尘封,未见别行,持诵者鲜。兹者同仁发心付印,并与《圆通》、《普门》两种合刊,因缘尤为殊胜。谨就管见所及,证以《无量寿经》,略述大意,为便初学。以《寿经》乃小本《华严》故,观音不离弥陀,华藏无异极乐故。夫华严经海,专被大机。晋、唐三译,百八十卷,各家注疏,卷以千计,遍读非易,入门良难。诚能于此三章,与《寿经》详考互证,融会贯通,稍明宗旨,再读全部,虽不敢遽谓于教海径探骊珠,亦庶几于华藏略窥蹊径云。

戊子嘉平释尊成道日

菩萨戒弟子郓城夏莲居敬识于古都返闻自性之室

客有谓:“当今社会制度,日趋进步。宗教思想,无裨民生。阐扬教典,似非所急。”殊不知增产厚生,固为立国之本。但人类生活目的,并不仅以衣食周给,即已一切满足,于资生治事之余,仍须追求生活美满之归宿。此种需要,自非纯恃艺术所可解决者。是以先进社会国家,仍不废宗教之存在,其理由不应深长研究耶?吾人于此,笃信宗教信仰为人类生活本能之一,人类一日存在,则宗教亦与之俱存。宗教一日存在,则具有历史价值、哲学基础、最理智、最正确、最究竟之佛教真理,亦当恒久如新,亘古不没。况大乘佛法,侧重积极救世,易言之,即发展利他服务精神,并非小乘之独善自了。将见社会制度愈进步,而佛教最慈悲、最平等之真谛,亦愈得实际之发挥。但见相辅相成之益,又何抵牾之有哉!至于不受戒规,违理背制,假借佛门名义,妄作非为。如设立乩坛,谬托神怪,邪词惑众,诈欺取财,以及坐食安享,不事修行,是皆社会莠民,原与佛法无涉。明达具眼之士,考察比较,则真伪立辨,而佛法有益于世界之真理,庶可全彰矣。用录问答于后,以释群疑。

同日附志

观音宝典三种合参

一心顶礼尽虚空遍法界十方常住三宝

香赞

戒定真香,虔诚修供养;

普令闻熏,善根皆增上。

香气心光,悉遍满十方;

诚感佛慈,加护恒吉祥。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三拜)

观世音菩萨赞

观世音,圣中尊,大悲愿力宏深,广度群生出苦轮。证圆通,伏闻熏,称名无刹不现身,循声妙应普门。常念消罪灭贪瞋,全凭信念真,潭清风定月始临,灵感在自心。

一心观礼,大慈大悲,弥陀化身;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返闻自性,成无上道;修菩萨行,往生净土;愿力宏深,普门示现,循声救苦,随机感赴;若有急难恐怖,但自皈命,无不解脱;万亿紫金身,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三称三拜)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

普贤行愿品善财参观自在菩萨章

唐罽宾国三藏般若译尔时善财童子,闻伐苏蜜多离贪欲际解脱门,一心随顺,忆念修行。观彼菩萨无著境界三昧,思彼菩萨欢喜三昧,寻彼菩萨无碍音声藏三昧,行彼菩萨遍往一切佛刹三昧,念彼菩萨离一切世间光明三昧,入彼菩萨寂静庄严三昧,修彼菩萨摧伏外道三昧,观彼菩萨佛境界光明三昧,思彼菩萨摄一切众生不舍三昧,住彼菩萨增长众生福德藏三昧。念一切智,渐次前行。至彼岸城,诣居士宅,顶礼其足,合掌而立,白言:“圣者,我已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而未知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云何修菩萨道。我闻圣者善能诱诲,愿为我说。”

居士告言:“善男子,我得菩萨解脱,名不般涅槃际。善男子,我不生心言:如是如来已般涅槃,如是如来现般涅槃,如是如来当般涅槃。我知十方一切世界诸佛如来,毕竟无有般涅槃者,惟除为欲调伏众生而示现耳。善男子,我开彼栴檀座如来塔门时,得三昧,名佛种无尽。善男子,我念念中入此三昧,念念得知一切诸佛殊胜之事。”

善财白言:“此三昧者,境界云何?”

居士答言:“善男子,我入此三昧时,随其次第,见此世界一切诸佛相续出现,所谓迦叶佛、拘那含牟尼佛、拘留孙佛、毗舍浮佛、尸弃佛、毗婆尸佛、提舍佛、弗沙佛、名称佛、最胜莲华佛,如是等佛而为上首。于一念顷,得见百佛,得见千佛,得见百千佛,得见亿佛、百亿佛、千亿佛、百千亿佛、阿庾多亿佛、那由他亿佛,乃至见不可说不可说世界极微尘数佛,如是一切,次第皆见。亦见彼佛初始发心,种诸善根,获胜神通,成就大愿,修行妙行,具波罗蜜,入菩萨地,得清净忍,摧伏魔军,成等正觉,国土清净,众会庄严,放大光明,神通自在,作师子吼,转妙法轮,变化示现,种种差别,无量方便,成熟众生,善巧宣扬,无分别法。我悉能持,我悉能忆,悉能观察,分别显示,随顺解了,无有忘失。如是未来弥勒佛等百佛、千佛、百千亿佛,乃至不可说不可说世界极微尘数佛,及初发心,相续不断,信解甚深,勤求不懈,精进势力,速疾增长,一切世间凡夫、二乘所不能动。亦见现在毗卢遮那佛等,十方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一切世界诸佛如来,悉亦如是。彼一切佛,我皆现见。彼一切法,我悉得闻。忆念受持,心无忘失。以智慧力,随顺解了。以慈悲力,宣扬显示。善男子,我惟知此菩萨所得不般涅槃际解脱门,如诸菩萨摩诃萨,以一念智,普知三世,一念遍入一切三昧。如来智日,恒照其心,于一切法无有分别,了一切佛悉皆平等,如来及我,一切众生,等无有二。知一切法,自性清净,光明普照,无所不遍。无有思虑,无有动转,而能普入一切世间。离诸分别,住佛法印,悉能开悟法界众生。而我云何能知能说彼功德行?善男子,于此南方有山,名补怛洛迦,彼有菩萨,名观自在。汝诣彼问,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

尔时,居士因此指示,即说偈言:

海上有山众宝成,贤圣所居极清净。

泉流萦带为严饰,华林果树满其中。

最胜勇猛利众生,观自在尊于此住。

汝应往问佛功德,彼当为汝广宣说。

时善财童子礼居士足,绕无数匝。殷勤瞻仰,辞退而去。尔时,善财童子蒙居士教,随顺思惟,一心正念。入彼菩萨深信解藏,得彼菩萨能随念力,忆彼诸佛出现次第,见彼诸佛成等正觉,持彼诸佛所有名号,观彼诸佛所证法门,知彼诸佛具足庄严,信彼诸佛所转法轮,思彼诸佛智光照曜,念彼诸佛平等三昧,解彼诸佛自性清净,修彼诸佛无分别法,契彼诸佛甚深法印,作彼诸佛不思议业。渐次前行,至于彼山,处处求觅此大菩萨,见其西面岩谷之中,泉流萦映,树林蓊郁,香草柔软,右旋布地,种种名华,周遍严饰。观自在菩萨,于清净金刚宝叶石上,结跏趺坐,无量菩萨皆坐宝石,恭敬围绕,而为宣说智慧光明大慈悲法,令其摄受一切众生。

善财见已,欢喜踊跃,于善知识,爱乐尊重,合掌恭敬,目视不瞬。作如是念:“善知识者,即是如来。善知识者,一切法云。善知识者,诸功德藏。善知识者,难可值遇。善知识者,十力宝因。善知识者,无尽智炬。善知识者,福德根芽。善知识者,一切智门。善知识者,智海导师。善知识者,集一切智助道之具。”作是念已,即便往诣大菩萨所。

尔时,观自在菩萨遥见善财,告言:“善哉!善来童子!汝发大乘意,普摄众生。起正直心,专求佛法。大悲深重,救护一切。住不思议最胜之行,普能拯拔生死轮回。超过世间,无有等比。普贤妙行,相续现前。大愿深心,圆满清净。勤求佛法,悉能领受。积集善根,恒无厌足。顺善知识,不违其教。从文殊师利功德智慧大海所生,其心成熟,得佛威力,已获广大三昧光明,专意希求甚深妙法。常见诸佛,生大欢喜。智慧清净,犹如虚空。既自明了,复为他说。安住如来智慧光明,受持修行一切佛法。福智宝藏,自然而至。一切智道,速得现前。普观众生,心无懈倦。大悲坚固,犹若金刚。”

尔时,善财童子诣菩萨所,礼菩萨足,绕无数匝,合掌而住,白言:“圣者,我已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而未知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云何修菩萨道。我闻圣者善能教诲,愿为我说。”

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放阎浮檀金妙色光明,起无量色宝焰网云,及龙自在妙庄严云,以照善财。即舒右手,摩善财顶,告善财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已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善男子,我已成就菩萨大悲速疾行解脱门。善男子,我以此菩萨大悲行门,平等教化一切众生,摄受调伏相续不断。善男子,我恒住此大悲行门,常在一切诸如来所,普现一切诸众生前,随所应化而为利益。或以布施摄取众生。或以爱语摄取众生,或以利行摄取众生,或以同事摄取众生;或现种种微妙色身摄取众生,或现种种不思议色净光明网摄取众生,或以音声善巧言辞,或以威仪胜妙方便,或为说法,或现神变,令其开悟而得成熟。或为化现种种色相、种种族姓、种种生处同类之形,与其共居而成熟之。善男子,我修习此大悲行门,愿常救护一切众生,令离诸怖。所谓愿一切众生离险道怖、离热恼怖、离迷惑怖、离系缚怖、离杀害怖、离王官怖、离贫穷怖、离不活怖、离恶名怖、离于死怖、离诸病怖、离懈怠怖、离黑暗怖、离迁移怖、离爱别怖、离怨会怖、离逼迫身怖、离逼迫心怖、离忧悲愁叹怖、离所求不得怖、离大众威德怖、离流转恶趣怖。复作是愿:愿诸众生,若念于我,若称我名,若见我身,皆得免离一切恐怖,灭除障难,正念现前。善男子,我以如是种种方便,令诸众生离诸怖畏,住于正念。复教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至不退转。”

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欲重明此解脱门义,为善财童子而说偈言:

善来调伏身心者,稽首赞我而右旋。

我常居此宝山中,住大慈悲恒自在。

同类推荐
  • 2007年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2007年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2006年,全省上下认真贯彻中央各项方针政策,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抓紧实施“十一五”规划,按照省委确定的总体工作思路,着力夯实发展基础和改善薄弱环节,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努力解决关系民生的实际问题,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重要经济指标实现新的突破,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速度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物价比较低、群众得实惠比较多的良好态势。
  • 诚信与道德

    诚信与道德

    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每个人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讲:“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句话的含义就是说同朋友交往,说话要诚实、恪守信用。诚信是为人之本,从业之要。
  • 永恒的中国心

    永恒的中国心

    吴大观同志是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是品德高尚、报国有成的党员专家。2009年7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做出决定,追授吴大观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之后,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国资委党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向吴大观同志学习的通知》,要求在广大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向吴大观同志学习的活动。吴大观同志还光荣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本书收集了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的演讲稿及中央、地方媒体对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的各类报道,对吴大观同志的先进事迹、高尚品德和崇高精神进行了详尽介绍和深入挖掘,是学习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的生动教材。
  •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10(第四辑)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10(第四辑)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的创办旨在为研究中国网络传播的学者提供学术讨论的平台,倡导具有科学性和创新价值的传播研究,彰显网络传播研究对传播学的理论贡献,促进传播学者与其他学科的对话。《中国网络传播研究》鼓励以经验性方法研究中国网络传播的基本问题,倡导多学科、全球化视野的传播学术研究,亦致力于为社会提供有价值的相关科学认知。本书是2010年第4辑。
  • 传媒殖民政治

    传媒殖民政治

    我们正在成为政治上发生的哥白尼式转折的证人政党民主为媒体民主所取代。谁掌握了媒体,谁就掌握了政治。本书提出并试图回答这一问题:长远来看,媒体民主是否会沦为事件管理和表现效果之表层逻辑的独裁者?或者,是否有可能发展出对于政治交流的更可靠的认识?
热门推荐
  • 邵逸夫全传

    邵逸夫全传

    本书介绍的邵逸夫,从少年时代涉足影坛、青年时代南洋打拼,开创了中国电影从无声到有声的时代,晚年他淡出影坛后又成为香港电视业的巨头,他的百年人生是一部精彩的传奇。
  • 综漫:世界的游戏

    综漫:世界的游戏

    “第二席,有热闹!去不去?”“干嘛?”“艾泽拉斯世界被虚空风暴吹到火影世界去了,忍者军团现在被燃烧军团吊打,九尾刚刚被死亡之翼gank,那个叫辉夜的女人正在和巫妖王刚正面呢,联盟好多兄弟都去围观了。”“干我屁事,没兴趣!找老大去,他是首席,火影世界毁了让他重置一下不就行了“”卧槽,你当初把他坑上首席就是为了这个吧!”“你想多了。”挂掉通讯,傻子才去管闲事呢!
  • 炼狱的奴隶

    炼狱的奴隶

    严肃版:——这是一名尚未丧失理智的狂暴者寻找‘感情’的炼狱之旅。普通版:——这是一个为了守护他人宁愿伤害自己的少女的艰辛旅程。正常版:——这是一只萝莉穿着无敌睡衣拯救世界的故事……
  • 怪物队长

    怪物队长

    突如其来的病毒打破了他平静的生活。残酷的现实逼迫着他不得不去接受眼前所发生的一切,“逃不掉的。”随着僵尸,怪物,与各种无法理解的诡异事物陆续出现,他们的生存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而当他们终于从这危机四伏的世界摆脱时,却发现自己陷入了一场更大的浩劫之中。。。”队长!咱们队以后在外面混叫什么啊?“”怪物突击队!“”。。。“”我叫什么呢?“”老范“”。。。“”那你呢?“”怪物队长!““。。。。。。”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南明雄起

    南明雄起

    俺老朱被迫穿越了,居然穿越到一个国破家亡、没权没钱的王N代身上。此时,李自成已经兵临北京,多尔衮也在蠢蠢欲动……眼看大明宗室的逃亡时代就要来临,崇祯还在和那些肉食者鄙的大臣们扯犊子。唉,俺的大明啊!不说了,俺已经看见李自成贪婪的目光和多尔衮嘴角的口水了,得收拾东西跑路了。哎,还能不能愉快的逃跑了,别人都是扯后腿,你怎么扯俺的裤腰带……本文无高科技乱入,没有大y特y……有的只是——待重头,收拾旧山河!
  • 玄天灵尊

    玄天灵尊

    天苍大陆,万族争霸,蛮族以图腾术雄踞一方,妖族以肉身征战天地,海族则独霸海域,死灵之地有那白骨战皇一统天下,幽冥鬼王坐拥幽冥鬼地,更有那神秘种族对大陆虎视眈眈,人族人人修灵,习灵纹之术,少年自微末崛起,征战万族,威震八荒,称尊万古!
  • 焦琴柯箫

    焦琴柯箫

    东晋中期,民间与江湖盛传“得琴箫者,得天下”,由此引发江左朝廷(东晋)、前秦朝廷、灭亡政权(鲜卑前凉、氐族成汉、前凉政权)以及江湖流派、门阀士族对‘焦尾琴,柯亭箫’腥风血雨般的争夺。桓冲携子桓骐登临东山,拜访谢安。清谈宴会,桓骐言惊四座,遇名师,得授天下第一武学。谢安东山再起。桓温遗憾去世,遗命桓骐取得琴箫,登临帝位。谯国桓氏与陈郡谢氏互为较量妥协,桓骐得以与谢安之女谢翾约定婚姻。为振君权,消解梦魇,孝武帝听信方士之语,一道圣旨,将成亲拜堂的桓骐派往中原。桓骐多番死难,到得中原,因前秦丞相王猛之死,卷入前秦、前燕、成汉、前凉多个政权及江湖流派争夺琴箫的战争中,屡遭险恶,生死悬线。谢翾北渡,千里寻夫,却误入前秦宫廷。历经磨折,寻得夫君,却无法相认。桓骐、谢翾偶得琴箫,助东晋朝廷赢得淝水之战。又助前秦苻坚回归北土。桓冲和谢安去世之后,二人携子隐归会稽。
  • 罪惟录选辑

    罪惟录选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和一座城市谈一场恋爱

    和一座城市谈一场恋爱

    《和一座城市谈一场恋爱》一书涉猎美食、散文、游记、小品文等。无论写景、状物、抒情或随笔皆是真实情感的表达。人生的起承转合都在文字中透着禅意。文字的脉络充实着真、善、美的人性的光泽,浸透着女性的柔美与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