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40600000053

第53章 部分人工建筑名称(4)

贡川大桥位于永安市贡川镇,横跨沙溪,二台四墩五孔,为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全长249.37米,净宽7米,两侧人行道各1米,设计负荷“汽-15”、“挂-80”。这是三明首次采用在木质拱架上直接浇注混凝土桥梁的新工艺。该桥1987年4月由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测设,国家拨款80万元,同年12月动工,1980年8月建成通车。

西门大桥(永安)在永安市燕江镇西门,横跨燕江,长242米,为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是永安通往清流、明溪两县和市内4个乡镇的重要公路桥。

会清桥位于永安市贡川镇内。该桥建于明末,成于清初,故名“会清桥”。另一说是因会清桥位于环绕小镇的贡溪与沙溪河交汇处,两溪一浊一清在此处汇聚,故名会清。桥长40.8米,宽8.2米,有三拱两墩,石木结构;桥上建木屋,形成长廊式走道。桥屋11间,56根木柱,桥两端有门楼,中部是升起的桥亭。桥屋采取五架抬梁式,斗拱则有“一斗三升”、“角背拱”、“驼峰拱”、“如意拱”等,既有实际功能,也有较强的装饰作用。桥屋门楼的屋檐之下还可见到泥塑和彩绘。门楼四面坡屋顶,飞檐翘角,正脊上矗立一对“鱼吻”,传说鱼会吐水,取防火之意。屋檐下有如意斗拱、彩绘、泥塑。桥亭是单檐歇山屋顶,正脊上也有鱼吻;下方有方型藻井神龛,内奉“真武大帝”。会清桥上还保留有一幅明代进士罗明祖撰写的嵌字对联:“会极环瞻星北拱,清波永奠水东流。”会清桥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门桥(清流)原名龙津桥,位于清流县城东门,1957年省交通厅投资15万元,由省交通工程队测设施工;9月开工,在原平板木梁人行桥基础上整修加固四座旧墩,改建为省道荆谢干线经县路段通车大桥;翌年2月11日竣工。大桥为钢筋木梁吊式半永久公路桥,全长108米,荷载汽车16吨,拖拉机30吨。1968年6月17日,特大洪水袭击冲毁大桥左孔桥梁,经三明市交通局工程队抢修后禁止通车,公路改线。1985年1月,县投资38万元,由三明市交通工程队施工,加固原4个桥墩,提高桥面0.5米,采用混凝土主梁拼面,桥面宽7.5米(净4.5+2×1.25人行道)负荷汽车10吨。全桥长108米,高15米,同年12月竣工通车。

西门桥(清流)古称凤翔桥,位于县城西门,1966年,在原桥墩基础上,修筑钢筋混凝土桥墩,桥面用杉木长尾架设,可通手扶拖拉机;1968年,桥面被洪水冲毁,县又拨款整修桥面;1973年,拆除原有杉木桥面,重修两侧桥台,加固桥墩,再用钢筋混凝土桥面,至此方可通行汽车;1984年6月1日,遇特大洪水,冲毁桥头护坡,政府拨款修复。

南门桥位于清流县城南门。1970年8月,省道荆谢干线经县城路段改线由渡背街经南门通车,在03供电所门前河段上新建南门大桥。大桥由省交通厅投资36.02万元,为三孔石拱桥,净跨30米,净高19.16米,全长126.42米,桥高14米,大型石拱涵2道,孔径0.5~1.5米,小涵管15道,1971年9月竣工通车。其上游九龙廊桥即将建成竣工。

寿宁桥坐落于宁化县城中心,原是沟通城内外的主要通道,原名阜通桥,亦称万宝桥、慈永桥,始建于宋元丰年间,为木桥,明天启五年(1625)始成桥屋。桥中建有祀观音、玄武二亭,首尾各竖坊表,颇为壮观。明崇祯五年(1632)大水,桥上死者百人。清康熙二年(1663)正名寿宁桥,寓长久安定之义;清咸丰年间建为石料双拱桥;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改建屋桥;光绪二十七年毁于火。此桥前后历经16次改建,1957年改建成石墩木面桥通汽车,1965年又改建成石墩钢筋混凝土公路桥,1994年遭百年特大洪水摧毁桥栏后重建。此桥曾有宁化八景之一的“寿宁夜月”。

东门桥(宁化)旧名通安桥,俗称大桥、新桥,位于距寿宁桥下游200米处,是宁化城区南北交通流量最大的一条通道。该桥始建于明嘉靖十六年(1537),在13个石墩上架木梁,后经四圮四复,1689年改建石墩6个,桥屋31间,其后两次复修,1957年改建石墩木面公路桥,1965年建成石墩钢筋混凝土公路桥,1988年投资120万元重建石墩混凝土T型桥,正式更名为东门桥。

龙门桥位于宁化县委党校处,原名龙津桥,始建于宋,后毁于水;明成化七年(1471)重建,后又毁于水;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重建,并更名为龙门桥;清同治八年(1869)又毁于洪水后未再重建;2002年为拓宽城市建设规模,在原桥址建成公路大桥,桥名沿旧为龙门桥。

石壁红军桥位于宁化县石壁镇立新村,初名渡头桥,始建于明崇祯年间,桥墩6个,桥面为7块木板,连贯相通;1724年遭洪水毁,两年后再用石木加固桥墩1米,更名通济桥;后又遭洪水毁,失修十余年,只设简易木桥,同治初年才由当地群众筹募杉木100多根修搭完成;1902年再次遭水毁,8年后再修完整;1933年石壁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张国儒、张源利发起募修,1000多干部与群众的日夜施工,不到5个月全部工程竣工,为纪念此次修造石桥墩,在桥墩石上刻有“红军万岁”和“一九三四年工农群众同造”字样;1965年后在修筑公路时加固桥身,乃以木板作桥面;1976年冬,县政府拨款,改用石料建造拱桥;1977年竣工。全桥长73米,为三拱二墩,桥面可通汽车,为纪念革命先辈改名为“红军桥”,是中小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基地之一。

镇东桥原名大田桥,位于大田县城东,始建于明成化八年(1472),明嘉靖三十二年(1604)知县谢延训重修,以桥威镇城东,改名镇东桥。自清康熙至乾隆间,桥三度毁于火。清乾隆十七年(1752)知县徐有经以石易木,改建五孔环石拱桥。桥高8.5米,长22米,宽1.5米,全用整块方石干砌而成。其上精雕的扶栏,随洞孔而起伏,犹如蛟龙随波逐流,甚为奇观。桥墩采用松木为基,下游筑竹枝濑蓄水护基,如此工艺实为创举。1979年6月桥遭雷击,拱圈出现裂缝,1985年9月县政府动工翻建,1987年7月竣工。桥身西北至东南走向,南北两侧建有月台,四墩五孔石拱桥,总长91.79米,宽4.18米,距水面高约7米;桥墩船形,五孔不等高,横放并列式圆弧拱形起券。2009年11月,该桥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尤溪多跨连续柔式吊桥位于尤溪县尤溪口镇,是尤口公路的终点,横跨闽江,与外福铁路上的黄龙岗火车站相接,长468.5米,宽4米,设计负荷8吨,汽车单行道,由尤溪县林业局工程师黄群成设计,总投资130.1万元。1979年11月动工,1985年12月竣工。该桥为闽江上游第一座多跨连续柔式吊桥。验收时经福州大学土建系结构研究室进行30吨静止载重电测,证明性能良好,符合设计要求。

尤溪大桥位于尤溪县城关东门外虎口岩上游1千米处,是闽沙公路尤溪县境段的第一大桥,也是跨尤溪的第一座大桥。该桥由省公路局第一工程队毛锡庚设计。桥墩建在岩石上,有二台三墩四孔。桥长156.8米,宽8米(两条人行道各1.3米)。桥面为钢筋混凝土,两侧钢筋混凝土护栏高1米。该桥1959年7月动工,1962年6月1日竣工,造价120万元。

进谷桥位于沙县夏茂镇彭邦村与坡角村交叉路口,始建于明中期,清嘉庆六年(1801)重建,为单孔石拱廊桥,桥长45米,宽7米,桥面有桥屋13间,整个建筑结构完好。

城关大桥(沙县)位于沙县县城西门,是境内跨沙溪的第一座永久性公路桥梁,空腹式石拱,每孔净跨35米,全长315.3米,桥面行车道净宽7米,两条人行道各1.5米。其设计荷载为汽-13,验算荷载挂-60,矢度1/5米,由省交通厅公路第一工程队负责施工,1967年11月动工,1969年10月1日竣工,投资124.8万元。

高砂大桥在沙县高砂,是跨沙溪而建的石拱桥,1980年12月建成,长314.6米,宽9米,是沟通高砂乡所辖沙溪两北两岸乡村的公路桥。

三华桥位于将乐县城,横跨金溪,因县内有金华、银华、玉华3个古洞,取桥名三华桥。该桥始建于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由兵部侍郎黄伯固主建,又名“利涉桥”,后几经毁建;1958年11月,利用原15个桥墩加固加高,改建石墩木梁公路桥;1960年1月建成通车,取名“跃进桥”;1976年7月,因桥面木料腐烂,造成倾斜,车辆禁行;是年8月,以民办公助方法,动工修建,1978年4月中旬竣工,为空腹式双曲拱桥,命名“新长征桥”;1981年复名三华桥。桥长297.08米,桥面净宽7米,两侧行人道各1.5米。

龟山桥位于将乐县城北郊,横跨龙池溪,始建于宋咸淳三年(1267),为纪念宋名儒杨时(号龟山)而取此名。该桥为石墩木面厝桥。桥墩下镌刻伏龟,墩内埋有20多厘米长的小铁牛,墩下以松木为基。此后其几经毁建,1953年,利用旧石墩重建木面桥;1960年更换桥面;1967年,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桥;1983年4月11日,该桥被洪水冲毁,当地驻军32110部队舟桥连抢搭临时便桥,保证车辆通行;是年7月动工重建,1984年8月竣工。

杉津桥位于泰宁县城区下水南,横跨杉溪两岸,元朝始建,几经毁修,1957年5月重修;同年秋竣工;1978年在原桥址下移60余米处重建1座公路大桥,二墩三孔,全长154米,宽12.5米,高13米,负荷汽车15吨,拖60吨,为泰宁至建宁公路的桥梁,1980年9月正式验收使用。

金湖猫儿山悬索桥横跨于金溪水库之上,桥面为钢筋混凝土刚性结构吊桥,单跨216米,由福州大学土建系设计,泰宁县交通局负责施工。其设计能力为载荷“汽-10”、“挂-60”,桥面净宽6米,为三明市载荷最大的钢索桥,也是华东地区跨度最大的钢索桥。该桥于1987年4月动工,1989年6月竣工,总投资228.95万元。

池潭大桥在泰宁县开善乡池潭村,跨金溪,石拱四墩五孔,钢筋混凝土桥面及栏杆,长239.6米,宽7米,载重量15吨,是泰宁至将乐以及泰宁至龙安、大布三经公路必往的桥梁。

仁寿桥位于泰宁县下渠乡仕坑村,始建于元代延祐元年(1314),明弘治元年(1488)、清嘉庆十六年(1811)重修。桥长26.55米,宽4.63米,抬梁式木构架,重檐歇山式屋顶,三墩二孔,桥墩之间用杉木叠成“井”字架形式连接。桥屋高3.80米,用木柱20根,隔成八开间,面阔三开间,四面坡屋顶。桥两端建牌楼。该桥西东走向,保存尚好。

西源水口桥位于泰宁县新桥乡新桥村南北约1千米,始建于北宋崇宁三年(1194),为单孔石拱风雨桥,1968年重修,东西走向,长18米,宽4.80米,净跨13米,桥屋高6.2米,六开间,用柱20根,抬梁式木构架,重檐悬山式屋顶。桥顶端置一莲花座葫芦状陶塔,高1.15米,三层,宽分别为0.60、0.45、0.30米。桥亭上端有牌楼门额。该桥保存较好。

澜溪桥又名永安桥,位于建宁县伊家乡澜溪村,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桥长76米,宽6.2米,高12米。桥以石为墩,墩上叠架井形木7层,再搭大木为梁,梁上铺板垒石筑桥面。桥面覆以屋,桥屋有88根立柱,分4行21间,两旁屋椽搭雨披,中椽设观音堂。该桥历经二圮一毁,民国4年(1915)修复。

第四、公园

三明麒麟山公园在三明市区中部、列东大桥东侧,海拔261.9米。麒麟山原名牛笼山、牛垅山,原为草木稀疏的荒山,1962年绿化植树后才形成松杉映翠、满山秀色的景象。1980年地名普查时,因山腰一古坟有“孔子戏麒麟”石碑,俗谓麒麟为吉祥怪兽,故改名为麒麟山。麒麟山公园从1976年开始兴建,1981年正式对外开放。公园占地40公顷,有麒麟阁、游览索道、水禽湖、麒麟倒影、园中园和曲径通幽等风景点,并依山势构造浩然亭、聚云亭、三元亭、莲花亭、飞石亭、亭廊东望等各种亭台。公园内还有餐厅、茶馆、展览厅等设施,1987年兴建麒麟山庄,1993年10月又兴建了明湖游乐场。湖东有映鹤亭,亭顶孤鹤独立;湖滨有麟迹桥,湖上有五曲桥;湖中有一艘电动龙舟,可供游客环湖玩赏。

三明江滨公园位于三明市区中心,沙溪河东侧,北起梅列大桥,南至下洋酒厂路口,开放式带状公园。园内古树参天,亭廊错落,建筑风格独特,绿化布局典雅别致。“文化大革命”期间,一些亭台楼阁毁于一旦,园中的1株百年大榕树亦遭雪冻枯死。1976年后,先后在园内兴建又一村公园、望江楼以及多种附属服务设施,有宴宾酒楼、老年活动中心、露天舞场、门球场,将原来单一的公园改造成具有新时代格局,综合性的多功能公园,园内又恢复盎然生机。

同类推荐
  • 达夫游记

    达夫游记

    郁达夫的一生,始终在路上。为了生计,他的屐痕遍及北京、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地。所到之处,他尽情领略,把“灵感赋予了每一朵浪花、每一片绿叶、每一块唬岩、每一株小草,让大自然的一切具有性格和情味”(刘海粟语)。 本书精选郁达夫的游记、风景散文二十九篇。这些作品,写山水名胜、描景色风物,既有丰富的地理、历史、自然知识,又注入个人的遭遇和情怀;语言不事雕琢,章法不受限制,才华横溢,不拘一格,风流倜傥,涉笔成趣。读达夫游记,他的性格,嗜好,思想,信仰,以及生活习惯等等,无不活泼地显现在我们的眼前。 郁达夫的游记散文和散文中的风景描写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占据独一无二的地位。
  • 隐藏或呈现

    隐藏或呈现

    是青少年必读的当代精品美文系列之一,作者在散文中使过去发生的和现在时的人和事和物等等都混杂一起,以再次“发生”使它们获得同时性的生命,从而在各自的运动中,使一切,包括那些不能奔跑的也都奔跑起来,从而揭示出与它们的相遇所显示或者隐藏的意义。即使是只有相对比较单一事物的篇章,也能因为发现和领悟,并且因为这发现和领悟不仅是关于个人的而且也是关于人类的。
  • 畅游英国

    畅游英国

    本书是一套为中国公民出境量身定做的畅游世界系列图书的一本。本书由数百名旅游从业者赴英国实地考察,全方位收集而得。提供详细的机场入境,转机,市内交通,如何就餐、住宿、怎样购物更省钱、遇到危机事件改怎样处理等信息,更有详细的步骤说明。最重要的到美国之后最该看,最该体验的我们都一一列出,与此同时,书中有专门的主题线路推荐,供您自由行的旅程更为丰富。本书还特别附录了出过旅游常用语,以及多组中英文对照词,供您使用方便。
  • 西风漫卷

    西风漫卷

    《西风漫卷》由张惠琳著,是游记散文。作者以女性独到的细腻目光,真挚入微的情怀,严谨周详的描述,为读者展示了一幅绚丽而浪漫的西部人文风情画卷。《西风漫卷》文字精练,视野宽阔,内容平实之中又见深度。
热门推荐
  • 暮光守护者

    暮光守护者

    被关在地下室整整十三年,陪着他的只有一台电视,一堆古籍和一本笔记。十三年后,他终于接触到外面的世界,却发现他要面对的远远不止父亲笔记中记录的那些。即使这个世界有万般过错,他依然会不遗余力的去保护他,这就是一个守护者的责任。【本书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诸天万界

    诸天万界

    一念之差救了十世恶人,一生功德尽数作废。本应堕入十世畜生道,却意外得到了千年的机缘……
  • 且以深情共白头

    且以深情共白头

    人来人往的车站中擦肩而过,又再次被熙熙攘攘的人潮冲散。身边的人换了一波又一波,偏偏在她坐下来的时候,像是蓝牙耳机突然配对成功,明明是毫无交集的两个人,却偏偏在那一刻就心跳加快,呼吸紊乱。
  • 我就是英雄

    我就是英雄

    在每年的7月23日,全世界的学校,都会响起一首名为‘英雄’的战歌,用来纪念那位击退了外来神明的英雄:我听见战场呐喊的傍徨,看见战士嗜血的疯狂。我握手银白锋利的战剑,火红的围巾不断飘扬。我拧断魔神丑陋的头颅,仗剑面对万敌的神将。我挥出最后绝然的剑光,退却心中惧死的恐慌。我愿意用这一世的辉煌,守护你那未来的曙光。他们不知道,那位叫做李心剑的英雄,其实只是为了保护一个重要的人,选择成为英雄。对于那个流浪少年,铭记在心的只是在多年之前,对那位女神许下的承诺——‘我只是一名弱小的流浪者,但我愿意为你成为绝世的英雄。’而后,他就真的成为了英雄。
  • 碧阑干

    碧阑干

    莫名从一个都市白领变成异世刚出生的女婴,方青画不是没有怨天怨地,但是再不情愿也没办法,她只能努力的适应这个世界。为了家人和弟弟,她花费了许多年学会如何做一个奴婢。可她打心底里厌恶奴婢的身份。为了自己,她立志要变成自由人。哪怕要花费一辈子。
  • 幻魔掌控

    幻魔掌控

    这个世界经常会出现一些神秘的而强大的生物。它们肆意破坏、无情杀戮。或蛊惑人们、引人堕落。人类称它们为幻魔。但是人类当中也拥有特殊能力的人。他们之间会谱写出什么样的诗章?
  • 搬砖亦皇者

    搬砖亦皇者

    一个砌砖的小民工,一个没有血缘遗传、背景帮衬的普通人。没有雷电劈,没有吃蛇吞蛤蟆,没有武功秘籍,没有内力输送。他就是一个普通人,在一群不普通的师父带领下,用最普通的方法去取得最不普通的成就。李小虎——砖皇。因为在灵力与能量谐振的世界,他悲催到只能将能量实体化为砖头。但砖头又怎样,能攻能防!更重要的是他有颗悲悯的心——这是与宇宙终极的和谐共振。
  • 法术神话

    法术神话

    故事最开始发生在花果山,年代久远,那时候“石猴”还没有出世,花果山上的“水帘洞天”是一处法士聚集地,诸多世外高人在山上修炼法术!点金术,穿墙术,隐身术,读心术,轻身术……各般法术名震古今,千奇万化,种种神通威力无穷!许阳为了修炼法术来到花果山,他站在花果山脚下,一场惊心动魄的大冒险刚刚开始………每临绝境,峰回路又转!荡气回肠,不过平凡。
  • EXOTF致爱

    EXOTF致爱

    三家公司各自有各自最出色的明星他们某天接到了一个邀请三个公司出色明星一起训练了三个月而这三个月发生了太多太多
  • 青春,三人行

    青春,三人行

    青春是一场单程的旅行,他不会返航,但他会一直往前,它会一路高歌,也会一路坎坷……青春,三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