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40500000009

第9章 江南城市与人(4)

苏州很早就出现了花农,特别是虎丘,花农更多。苏州花农种花技艺精湛,早在清初就运用窨窖熏花法,在隆冬催开百花。他们用纸将花房门窗缝隙封密,不让它漏风,再在地上挖个坑,将花盆搁在坑上,然后将沸水灌入坑内,以汤气薰蒸,如此这般,牡丹、碧桃等竟然奇迹般地开了花。这就是苏州人所谓的“窨花”、“唐花”。“牡丹浓艳碧桃鲜,毕竟唐花尚值钱。野老折梅柴样残,数枝也够买春联。”当新年来临的时候,苏州人不光可以用腊梅来妆点节日,而且还能以牡丹,碧桃之类的鲜花,使人们提前体味到春的温馨了。

适应苏州人爱花的需要,苏州专营花草的花树店出现得也较早。清代嘉道之际,山塘洞桥以西,花树店就有数十家之多。这些花树店十分善于经营,他们除满足本市居民的需要以外,还以南来花草售于北客,北来花草售于南人,使无名花草顿然身价百倍,真所谓“更怜一种闲花草,但到山塘便值钱”,可见当时虎丘花肆的经营者就很懂得“搞活”的好处了。花农也有直接经营花草买卖的,他们会编制花篮,有一种花篮,中藏瓷盂或玻璃杯,可以养鱼,亦可燃灯,盂、杯上下缀满鲜花,错落有致,十分可爱。每至市会,夕阳将坠之时,花农们便架小艇,至山塘河、野芳浜等画舟停泊之处,拦舱叫卖。有首《虎丘竹枝词》描绘了当时情景:“平波如镜漾晴烟,正是山塘薄暮天。竟把花篮簪茉莉,隔船抛与卖花钱。”

俗传农历二月十二是百花生日,嗜花如命的苏州妇女们虔诚地给花枝剪贴上七色彩缯,或扎上红绸带,插上小红旗,向百花表示庆贺,这叫做“赏红”。据说这天不去赏红,花树便会气死。花农们将花视为衣食父母,更是不敢怠慢,这一天都要到花神庙去庆寿,在神前供上寿桃寿糕,三果牲礼,焚香点烛,叩头祝福,还要送上一份礼钱,在庙里吃寿酒。人夜,众人手提花灯,抬了花神,在虎丘一带游行,这便是花神灯会。出会以后,庙里还要开演戏剧,直到曙色初露,才各各尽兴醉归。

今天,有些花俗已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变迁而消泯、变更了,但苏州人对花的迷恋与热爱,却不减当年。不信,只要去点一点苏州以花命名的街巷里坊,数一数新住宅凉台上陈放的花盆,看一看每年四月十四日轧神仙时的花会……

注释[1]选自《江南味道》,海南国际出版社1999年版。

被女性化的苏州人[1]

陆文夫

苏州人往往被女性化,什么优美、柔和、文静、高雅;姑娘们则被誉为小家碧玉、大家闺秀,还有那够不上“碧玉”的也被呼之为“阿姐”。

苏州4人之所以被女性化,我认为其诱因是语言,是那要命的吴侬软语。吴侬软语出自文静、高雅的女士之口,确实是优美柔和,婉转动听。我曾陪一位美国作家参观苏州刺绣厂,由刺绣名家朱凤女士讲解。朱凤女士生得优美高雅,讲一口地道的吴侬软语,那位美国作家不要翻译了,专门听她讲话。我有点奇怪,问道,你听得懂?他笑了,说他不是在听介绍,而是在听音乐,说朱凤女士的讲话like music,像美妙的乐章。

可是,吴侬软语由男人来讲就有点“娘娘腔”了。那一年我碰到老作家张天翼,他年轻时在苏州闹过革命,也在苏州坐过监牢,他和我开玩笑,说苏州人游行示威的时候,喊几句口号都不得力,软绵绵地,说着,他还模仿苏州人喊了两声。这两声虽然不地道,可我也得承认,如果用吴侬软语喊“打倒……”确实不如用北方话喊“打倒……”有威力。已故的苏州幽默大师张幻尔,他说起来还要滑稽,说北方人吵架要动手时,便高喊“给你两个耳光”!苏州人吵架要动手时,却说“阿要拨侬两记耳光嗒嗒”?实在是有礼貌,动手之前还要先征求意见:“要不要给你两个耳光?”两个耳光大概也不太重,“嗒嗒”有尝尝味道的意思。当然,如今的苏州人,从幼儿园开始便学普通话,青年人讲地道苏州话的人已经不多了,吴侬软语也多了点阳刚之气,只有在苏州评弹中还保留着原味。

苏州人被女性化,除掉语言之外,那心态、习性和生活的方式中,都显露出一种女性的细致、温和、柔韧的特点,此种特点是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形成的。

吴文化是水文化,是稻米文化;水是柔和的,稻米是高产的,在温和的气候条件下,那肥沃的土地上一年四季都有产出,高产和精耕相连,要想多收获,就要精心地把各种劳务做仔细的安排。一年四季有收获,就等于一年四季不停息,那劳动是持续不断的,是有韧性的。这就养成了苏州人的耐心、细致,有头有尾。苏州人把日常的劳作叫作“爬”,常听见有老苏州在街坊中对话:“你最近在作啥?”

“呒啥,瞎爬爬。”

“瞎爬爬”是谦词,意即胡乱做点事情。修建房屋,改善居住叫爬房子;做家具,添陈设叫爬家什;侍弄盆景,叫爬盆景;不停地做事,叫“勿停格爬”。爬不是奔,速度可能不快,可却细致、踏实、永不停息,是一种“韧性的战斗”。苏州人细致而有耐性的特性,用不着调查了解,只要看一下苏州的刺绣、丝绸,游览过苏州的园林后便可得出结论,如果没有那些心灵手巧、耐心细致的苏州人,就不可能有如此精美的绣品和精致的园林。一个城市的生活环境,是传统文化的体现,是人们习性的综合反映。

苏州人之所以被女性化,还有一个小小的原因,说是苏州出美人。中国的第一美人是西施,西施是浙江人,却被“借”到苏州来了,因为她施展美貌和才艺的平台是在苏州,在苏州灵岩山上的馆娃宫里,如果没有“吴王宫里醉西施”,那西施的美貌也就湮没在浦阳江中了。还有一个陈圆圆,苏州昆腔班的,吴三桂为了她,便“冲冠一怒”,去引清兵入关。这些女子的美貌算得上是“倾国倾城”;不倾国倾城而令人倾倒的就不可胜数了,连曹雪芹笔下的林妹妹,都是出生在苏州的阊门外面。直到如今,还有人重温诗人戴望舒的《雨巷》,撑着一把伞,在苏州的雨巷中寻找那“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苏州人被女性化,这也没有什么贬义,喊口号虽然缺少点力度,却也没有什么害处。相反,在当今电子化生产的条件下,苏州人的精细、灵巧、有耐性,却成了不可多得的优点,成了外商投资在人力资源上的一种考虑。我不敢说苏州所以能吸收这么多的外资都是因为苏州人的精细,却听说过有一宗很大的国外投资,在选择投资地点时到处考察,难作决策,可在参观了苏州刺绣研究所后,立刻拿定主意:苏州人如此灵巧心细,能绣出如此的精美的绣品,还有什么高科技的产品不能生产,还有什么精密的机械不能管理呢?现代化的生产已经不是抡大锤的时代了,各种产业都要靠精心策划,精心管理,特别是电子行业,更需要耐心细致,一丝不苟,这一些正是苏州人的拿手。

世间事总是有长有短,有利有弊。苏州人的那种女性化的特点,也不是完美无缺,它有一个很大的缺点,这缺点说起来还和苏州的园林有点关系。苏州园林是世界文化中的宝贵遗产,是苏州人的骄傲和生财之道,怎么会为苏州人性格带来缺陷呢?这就要追溯到苏州园林的兴起了。

苏州园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看,是一种“退隐文化”的体现。园林的主人们所以要造园林,那是因为厌倦政治,官场失意,或是躲避战乱,或是受魏晋之风的影响,要学陶渊明归去来兮,想做隐士。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隐士也很受推崇,那是清高的表现。做隐士也不必都躲到深山老林里去,大隐隐于市。

隐于市却又要无车马之喧,而有山川林木之野趣。怎么办?造园林。在深巷之中,高墙之内,营造出一片优美闲适而与世相隔的境地。从苏州园林的题名中,一眼便能看出园主人造园的用意。居苏州园林之首的“拙政园”,是明代御史王献臣,仕途失意后归隐苏州所建,他取西晋潘岳《闲居赋》中的意思,把筑室种树,浇园种菜说成是“拙者之为政也”。“拙者”就是自己,自己从此再也不问政治了,而是把浇园种菜当作自己的“政事”,所以把园子命名为“拙政园”。吴江的“退思园”就不用说了,是任兰先罢官之后归乡所建,“退则思过”,故名“退思园”。“思过”是假,退隐却是真情;连那苏州最早的园林“沧浪亭”,也是诗人苏子美在一度不得意时买下的一片荒地而建成的,他要“迹与豺狼远,心随鱼鸟闲”。

退隐、退养而在苏州造园的人越来越多,这些人都不是土财主和暴发户,他们有钱,更主要的是有文化,用现在的话说他们都是知识界的精英。他们退隐在苏州以后也不是无所事事,而是广结名流,著书立说,吟诗作画,那“退隐文化”便主导着当时的文化潮流,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代代相传,使得苏州人在文化心态上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容易满足于已有的一方天地,缺少一种开拓与冒险的精神,善于“引进来”,而不善于“走出去”。

要说一个地区人们的习性,只能是一种大体的印象,并非是绝对的。苏州人也有性情刚烈的,也有勇猛顽强的,也有随着郑和的船队而走遍世界的,随处都可以举出许多事例;特别是在今天,苏州经济繁荣,交通发达,海内外人士纷至沓来,他们到苏州来不是退隐,而是要在这一片有优秀文化传统的土地上大展宏图,谋求发展。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心态正在相互影响,地区的风貌,人们的价值取向也在逐步演变。

注释[1]选自《闲说中国人续》,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版。作者陆文夫(1928-2005),江苏泰兴人。作家。著有短篇小说集《荣誉》、《二遇周泰》、《小巷深处》、《小巷人物志》、《围墙》,中篇小说《美食家》等。

上海

本丛书另编有《上海读本》,但考察江南人与江南学术文化,又绝不能排除上海,不然,江南将会失魂落魄,生气顿失。因此,我们特选《上海的江南人》一文,以显示江南与上海不可分割的关系。

上海的江南人[1]

毓钟

必须解释的称呼

上海的江南人,这个说法有点儿蹩扭。上海就在江南,可以说,上海人就是江南人,无须来个“上海的江南人”的说法。我们不会说苏州的江南人,杭州的江南人或者无锡、昆山的江南人等等。但是,我们还是要说上海的江南人。这是有原因的。

由于历史的变迁,使地处江南的上海的人口结构异于江南的其他地方。它杂居着全国以至于世界各地的人,江南人在上海人的总数中也许只能说占有相当的比重,未必是最大多数。过去把浦东人视作上海的土著,加上苏南和浙江大部的人,统称为江南人。而其他地方的人成群成帮地在上海定居,譬如过去所说的“广东帮”,老人们曾说“广东帮”在上海地位显赫,因为不少和洋人交往的买办,大公司的老板,都是广东人,以至于广东人傲傲的,讲到“本地人”,口气有点轻蔑。“江北帮”主要指苏北人,在上海则地位低下,不少“贱业”(当时主要指剃头、擦背、拉黄包车等)则大都由苏北人操持。直到今天有些旧观念的上海人,讲到“江北人”,仍不免鄙夷。此外,山西人、山东人在上海都有一定的势力。所以,同是上海人,还因来源不同而有所区别,这就有了上海江南人的称呼。

微妙的人际关系

上海的江南人在上海的地位和心态比较复杂和微妙。其中的浦东人大部分是本地的农民,聚居于浦东被视作上海的乡下,上海人讲“乡下人”主要指浦东人;上海人到浦东去也是讲“到乡下去”。这是上海江南人中地位偏低的部分。

而其他的上海江南人的情况则大不相同。

较之“广东帮”似乎稍逊一筹,而在原籍则是出类拔萃者多。往往是在原籍有了一点儿地位、名气、财力,更想有所发展,便要跑上海了。这些人在家乡遇到亲友,对方若问你去哪里了,回答说:“上海去了!”这口气就显得底气充沛。就像今天有人说“我要去美国啦”一样,很是扬眉吐气,属于风光人物。

譬如苏州的说书先生——解放后称“评弹艺人”,因技艺高下不等,而流向不同。差一点的则活动于江南的乡、镇或小县城,好一点的则在苏、锡、常(苏州、无锡、常州)这类中等城市献艺;出类拔萃的就要跑大码头——上海去了。这类说书先生一旦还乡就有“衣锦荣归”的光耀。

而那些实业家、名店的商人,生意做大了就要进军上海。无锡纺织业巨头,常州的面粉业大户,都是要在上海开厂的。杭州的王星记扇店、苏州的采芝斋、稻香村……都在上海设店。

这部分江南人见到买办或是广东帮,显得谦逊,而遇他人则财大气粗,自我感觉良好,特别是回到故乡,则俨然荣归的名流。

我家在上海,我的母亲是广东人,父亲是苏州人;外公当然是广东人,而外婆则是上海土著。所以在我们的亲友中,既有广东人,又有上海江南人。在我的记忆中,当时的人际交往中就有点儿微妙。

春节了,要到广东亲戚家去拜年,尤其是到我大姨妈家去拜年(大姨父出身广东帮名门),外婆总要千叮万嘱,见了人怎么叫,接了压岁钱怎么道谢,等等。而到其他亲友家,似乎就比较随便。

同类推荐
  • 中华成语故事(第九卷)

    中华成语故事(第九卷)

    本书辑录古典文学语言的精华,它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成语故事则让儿童在妙趣无穷的故事中熟知一定的成语。从而对学习语言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儿童丰富词汇、增长知识大有益处。科学研究表明儿童在学龄前及小学低年级这一阶段是知识启蒙,道德启蒙的最佳时期,这些内容健康,浅易显懂的成语故事,必将会使儿童终身受益。
  • 色空书

    色空书

    《色空书》是一本让人重新认识自己身体和心灵的书,它从新的角度谈论性文化,但不仅局限于性文化,它深入到对生命、对心灵自由的思考。同时还从中医和身心修行的角度破除一些西医对性的误解,回归到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上。
  • 死海古卷

    死海古卷

    《死海古卷》于本世纪中叶(1947-1952)在巴勒斯坦西部发现。本书反映了库兰宗团的思想,库兰宗团属于正统犹太教分裂出来的艾赛尼教派。
  • 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

    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

    本书用大开大合的笔法将复杂多变的世界全景呈现出来,并从政治经济和地缘政治的角度对以上这段历史加以回顾和剖析,将其中所隐含的背后规律一一展现,使读者能够了解当今世界格局形成的由来以及未来的走向。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在这一过程中,为未来的中国找出一些启示。正如江晓原先生所说:“理解今日的世界格局,是为了开创明日属于中国的新格局。”
  • 吉祥对联2000副

    吉祥对联2000副

    本书收集吉祥对联2000副,包括福字联、吉字联、祥字联、红字联、喜字联;还包括一字联、二字联、三字联、四字联、五字联、六字联、七字联、八字联、九字联、十字联,一直到二十字联,还有横批,内容丰富,好记好用。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热门推荐
  • 埋在心头之EXO

    埋在心头之EXO

    如果你爱的是我,我不怕你远走高飞,我不怕你不在我身边,只求你爱我便好。若此时此刻的心连在一起,那就足够。
  • 羽化成神记

    羽化成神记

    用无穷道法,斩尽世间不平事。梁羽,历经人间冷暖,一步一步的修炼,终究成就大道。看我如何羽化成神。新书还望大家多支持,谢谢
  • 重生之完美年代

    重生之完美年代

    重生90年代,这是一个梦想飞扬,白裙飘飘的年代,这里不止有诗和远方,还有张孝勇的奋斗。
  • 末日之平凡进化

    末日之平凡进化

    末日,突然降临,让整个世界都变成了人间地狱,一瞬间地球上出现了各种异形怪物,人类失去了地球的主动权,开始逐渐走向灭亡……适者生存,一个平凡少年的进化之路由此开始……月华潇潇洒,尸雨遍地开。空如无一物,血色满江怀。岁在千年乐,杀尽万般缘。本是重中种,奈何惹尘埃。
  • (全文完)王爷出招:缉拿腹黑王妃

    (全文完)王爷出招:缉拿腹黑王妃

    穿——穿了!老天一定是嫌弃她在二十一世纪混得太好,所以才故意把她扔到这鸟不拉屎的地方任她自生自灭。美男老爹家有个小气后妈,整天想着把她油炸蒸著烧成菜;好不容易出了母老虎窝又入狼窟。冰山男对她不是喊打就是喊杀,不就是偷了他一匹宝马外加半个国库吗?那只小诱受则千方百计想将她拆吃吞腹,嚷嚷着要让她还他清白之身……想她是谁?二十一世界连黑道都闻风丧胆的死神罗什,看她如何见招拆招,吃男不吐骨头……
  • 一样之人生

    一样之人生

    笑苍天,天可怜。我痴我狂我累。为那般,只因二十六年生死劫难。
  • 龓书

    龓书

    总星系群中,存在着T时空和Z时空。Z时空中生活着高度发达的智人。而在T时空中,则存在一个由原人、能人和一些较原始的智人组成的共同体。由于错综复杂的历史原因,这一共同体的成员分裂为“三大联盟”和“两大集团”两个阵营。为了得到传说中的“绝对力量”,四大天王受命于三大联盟,乘时空船前往Z时空。在那里,他们被Z时空的守护者——五大学院所截获。就在五大学院对他们的处置方式议而未决之时,时空船却不翼而飞……它原来是被一个“未知者”劫持,并运载一株奇特的青铜树回到了T时空。在青铜树的底部,有一只奇怪的”糊涂虫”……它找到一个智人拯救者,并帮他带领新新人类,以昆仑为中心,建立了第一宇宙……
  • 欧奈特奥特曼

    欧奈特奥特曼

    宇宙英雄:欧奈特·奥特曼又名:斯拜南德身高:49米,体重四万吨,出生于M35星云欧奈特是在宇宙中漂流地赏金奥特战士,在他的记忆里,自己早已不存在故乡,他唯一要做的事就是做一名奥特赏金战士,有一次,他接到了赏金局的重要赏金令:追杀宇宙重要越狱囚犯马格力星人,从而追到地球,后发现地球危机四面起伏,故留下来与EDFM防卫队一同对抗宇宙侵略者。每一卷的观念都不同,本奥文纯属黑暗风,抑郁片段较多,谨慎阅读。本书坚持自主创新,不炒冷饭,如真有与TV剧本相同的地方,纯属作者无意。
  • 穿越之废材小姐逆袭记

    穿越之废材小姐逆袭记

    21世纪王牌杀手,却惨遭同伴背叛,穿越到了一个以玄力为王的世界。穿越过来的她是一个人人皆知的废材,人人唾弃。如果这就是命的话,她偏不信。如果说这是上天的安排的话,那么她,便要和天斗!
  • 兵临城下:戏言芜殇

    兵临城下:戏言芜殇

    一颗从盗墓贼手里流传出来的神奇珠子,给整个大陆带来了轩然大波。传说得此珠者得天下,本就动荡不安的大陆,此时更是烽烟四起,领国与领国相互厮杀,斗得血雨腥风。当几个怀揣英雄梦想的逗比青年相遇时,天下又会有什么变化,且看他们的奋斗血泪史。兵临城下,谁与争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