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40500000016

第16章 江南城市与人(11)

说到杭州,很多人都会联想到美女。“桃花难比杭州女”(袁宏道),美丽,漂亮,是外地人对杭州女性的共同评价,杭州人自己也颇以为然。人们常把杭州姑娘比做西子姑娘,一方面有地域的因素,另一方面则蕴含着杭州女人像西施一样美丽的涵义。西子湖畔的姑娘,常常是与西湖美丽的风光相互映衬,相得益彰。许多到杭州工作的小伙子,都把娶一位美丽、善良的杭州姑娘作为自己的一大生活目标。清秀亮丽、细皮嫩肉、身材苗条、衣着入时、化妆得体的杭州女人,成为杭州一道亮丽的风景,也是杭州女人值得自豪的资本。尤其是得西湖之灵气而楚楚动人、千娇百媚的年轻姑娘,自我感觉似乎很好,在一些外地小伙子看来,她们的眼睛都长到了额角头上。近年来,婉约秀丽、清新浪漫的杭派服饰的崛起,又给杭州女人增添了不少光彩。

在过去,许多杭州姑娘认为自己条件好,总是不大肯嫁给外地人,尤其不肯嫁给外地的乡下人,即使有些姑娘与外地小伙子谈上了恋爱,她们的父母也会因男方是外地人而出来干涉和反对。在杭州,人们似乎有这样一种观念,姑娘总要嫁给比自己条件好的人才算是一桩好姻缘。郁达夫在《迟桂花》这篇小说中就谈到:“杭州人家的习俗,是吃粥的人家的女儿非要去嫁吃饭的人家不可的。”当然,如今随着社会的开放和进步,人员的大流动,杭州人这方面的观念已趋淡薄,杭州姑娘与外地小伙子结婚的也越来越多,成为平常事了。

然而,杭州女子在给人以清丽、高雅的印象之外,也给世人留下浅薄、庸俗的遗憾。有些杭州姑娘不注重学习和个人的内在修养,贪图安逸和享乐;喜欢追时髦、追潮流,常常是不管是否适合自己,只要市面上在“行”,在流行,就跟风模仿,结果反而失去原本的美丽,流于媚俗。有的杭州女子外表无可挑剔,但一开口,“老子”当头,粗话满嘴,令人大跌眼镜。这自然与个人的教育程度和文化修养有关。

杭州女子是一个统称,是一个复合体,具体到每个人来说,则是各有风采,各有千秋。平民女子秀气朴实,白领佳人富丽典雅,市井妇人泼辣庸俗。

外表给人以西子湖般温柔、江南春雨般细腻的杭州女子,在对事业的追求上也毫不逊色。许多杭州女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十分聪慧能干,吃苦耐劳,坚韧不拔,里里外外都是一把手。在单位里,许多杭州女子工作出色,常常比一些男同胞还要弄得灵清;在家里,相夫教子,操持家务,把小家庭安排得温馨舒适。

杭州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给杭州女人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条件。清末民初时,《杭州白话报》就批评各种社会陋习,提倡女子教育,要求男女平等,反对女子缠足,杭州还因此成立了放足会,在全国处领先地位。从很早起,杭州就注重女子教育,办有女子学校。清光绪二十五年,就创办了育才女子学塾;清光绪三十年,创办了浙江官立女子师范学堂附属两等小学堂、官立惠兴女学堂;光绪三十四年,创办了模范女学堂、明敏女子两等小学堂;清宣统元年,创办了敏秀女学堂、复新女子初等小学堂、冯氏女子学堂。杭州女子这种较好的受教育条件,为杭州女子的成长、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如今向现代化大都市发展的杭州,更是有着较好的男女平等氛围,为妇女提供了更多的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机会。有人把上海称作是全中国最不具有性别歧视的城市,说上海是女子就业的天堂,各个领域都有非常优秀的女性在担当重任。将上海比作彬彬有礼的绅士,对女性倍加宠爱和呵护。在这方面,杭州与上海相比,虽未过之,也无不及。杭州男人既能欣赏女人的美丽,又能欣赏女人的智慧,扶助女人的发展,愿意为女人分担家务,为女人投身社会、发展事业创造条件。

杭州女子的另一个特点是伶牙俐齿、巧舌如簧。这似乎是杭州女子的一种天赋。语言表现力强本是一件好事,但过了头就成了谬误。于是在外地人印象中,杭州女子尤其是杭州的姑娘,一张嘴巴十分厉害,不肯饶人。一位朋友在报纸上谈对杭州女性的看法时,把“人蛮漂亮,嘴巴太厉害了”作为其文章的标题。一位外地来杭的读书郎,在投书报社谈其想法时,感叹道:“虽说女孩子的语言功能天生比男孩厉害,但令我不解的是,此地的女孩更胜一筹。”还有一位朋友在谈到与几个杭州女子口角的经历时,似乎还心有余悸。我没有在古书上找到依据,不知杭州女子的这一特点是否“古时已然”。

注释[1]选自《话说杭州人》,杭州出版社2001年版。有删节。作者孙跃(1958-),浙江杭州人。主编《杭州百镇通览》,编写《杭州辞典》等。

绍兴

绍兴的最佳观察点,在船上。船是移动的桥。船与桥,都有一种特殊的功能:能将或远或近隔绝不通的两处联结在一起。船与桥的承载力,常常大得惊人。绍兴水多,船多,桥多。绍兴人世世代代生活在水上、船上、桥上。绍兴盛产文化名人。这些名人,往往带有船和桥的特点。他们能在互相对立的两种事物或两种风格之间找出关联,使不通处可通,并显示出惊人的承载力。你看书圣王羲之,梁武帝评其字既“雄”且“逸”。唐太宗称其字“烟霏雾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真是妙不可言。现当代几位绍兴名人,也有类似的本领,有时既雄且逸,有时“状若断而还连”,“势如斜而反直”,能将相反的两面联结为一体,而又自然而然,不见痕迹。你看蔡元培,在他主持的北京大学,一边是激进的新青年陈独秀、胡适、李大钊、傅斯年,一边是“拖长辫而持复辟论”的老旧派人物。蔡先生像一座桥,横贯两边,“兼容并包”。你看周树人、周作人,在他们兄弟笔下,古今中外,正史野史,牛鬼蛇神,正人君子,凶邪贤圣,刚柔雄雄,甚至杂七杂八,苍蝇虫蚁,一经他们爬罗剔抉,刮垢磨光,旁搜远绍,作为文章,便都化成了酿酒的粟黍、建屋的椽桷,各得其宜。……这些绍兴人,多么像一只只船、一座座桥,雄伟而又俊逸。

除了以上这些名人,绍兴还盛产另一类名人——绍兴师爷。他们也是撑船架桥的能手,能在别人找不到关联的地方找出关联来,有时令人瞠目结舌,而又不能不佩服。

人称绍兴为桥乡、醉乡。阅读绍兴,如能连同绍兴盛产的以上两类名人一并阅读,您将会别见一桥,别有一醉。

说绍兴[1]

陈从周

一帘春雨隔余寒,犹有幽情写楚兰;

点出芳心谁得似,怜他和目倚雕栏。

十多年前,在“困难”时期,我的几盆兰花早不知去向了,兰花也不画了,因为是用墨画,颜色是黑的,犯禁了,但积习未消,偷偷地还在舒叶点花,画毕自看还自惜。问花到底赠何人,朋友也不敢要,我更无胆送人,题了这么一首诗。如今我那本诗词集《山湖处处》,最近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午倦梦回,翻到了这几句,引起了我思兰的幽情,那最依恋的,要算我家乡的越兰了。叶圣陶老先生在我画的兰上,题过两句“忽忆往事坊巷里,绍兴音唤卖兰花”。的确,叶老是苏州人,当时卖兰花的都是绍兴人,挑了担跑遍全国,甚至要到海外。以很廉的价格,予人以无限幽香,窗前案上有此一丛,雅香馨芬之气,是世界上其他花所不及的,兰为国香,并非无因。当年王羲之的那篇《兰亭集序》如果不在绍兴写,恐怕也不能成为千古佳作。淡是无涯色有涯,兰花无色,而色最艳。兰花香洁,而飘最远,仿佛一个高人,具有脱俗的气概。昆曲比作兰花,在雅与淡这个特性上,确是相宜的。

兰花有性格,叶韧而花香,有些像绍兴人。绍兴文风至盛,历史上出了那么多的文人、书画家,而脾气呢?却朴实坚强,不太好对付,如兰花的叶子,使劲拉也拉不断。也可说植物也能熏陶影响民性、民情了。宜乎人称绍兴为兰乡。

“柔橹一声舟自远,家家载得醉人归。”“日午闻香桥下过,村人贻我酒颜红。”绍兴人家过去家家造酒,连生个女儿也要特制酒,准备出阁时用,称为“女儿红”,过去家藏陈酒不以为是一件事。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最近接受同济大学名誉教授,因为他后年七十大寿,我送他两瓶六十年陈酒,那种喜形于色的“痴”态,实在可入画了。他久居海外,但醉心绍兴酒,可知绍兴酒迷人之深也。杜牧《阿房宫赋》上写到的“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如果将其移用来描写绍兴酒家,那实在太妥帖了。绍兴人饮酒,可说是品酒,闲适、自在,五香豆、豆腐干,自由自在,谈笑风生,恢复一天疲劳,彼此交流信息,无边无际,乐在其中,宜乎阿Q虽穷,也不能离开它呢!绍兴酒店,设备很简单,几张板桌,板凳,甚至于立着也可饮,站在柜台旁称为吃柜台酒。但是烫(热)酒,却大有功夫,过热酒性走,过冷不能上口,一定要用串筒水烫,这才是老绍兴做法。过去称花雕(坛外画花的)、陈陈、竹叶清、女儿红,如今花雕这个名称改为“加饭”,似乎不够高雅了。因为花雕这个“花”字多少能使人联想到兰花,兰香酒香,交映成趣呢!

绍兴人似乎是有几分吝啬气的,但客来饮酒,从不计较,主客慢慢地品尝,很斯文,没有西洋人饮酒的那种海饮情调,正如中国人欣赏风景园林一样,有着悠然自乐的风度。而且向晚归家,多少已在小酒店中乐胃过一番,因此我上面写的几句小诗,正是为此情写照也。

绍兴是水乡,以舟代车,每到斜阳在山,人影散乱,渔舟唱晚,船头小饮,各极其态,“此身从不梦长安”,毫无官瘾,沉醉在醉乡之中,此景唯越人得之。绍兴之有名酒,与越水难分,越水清而纯,泉香酒冽,古之明言也。

绍兴石桥,千姿百态,数量之多,委实惊人。近年来我编著《绍兴石桥》一书,进行了较全面的调查,才知道在四千座以上。洋洋乎大观战,怎样不可称为桥乡呢?“姿容留得千秋貌,未把河梁一样形。”桥形式固多,其点缀而成水乡景物者在乎此。水乡总是赖桥名,水乡如果没有桥,那什么好景也形成不了呢。桥洞正如画框,有圆有方,它与桥的高低横直起作巧妙的构图,远山近水烘托得那样调和。我曾说过,江南的特色是软风柔波。去过绍兴的人,在感情上,必留下这种难以磨灭的印象。因此绍兴风光,可说是桥的风光,平地、山区、市坊、名胜,以至前街后巷,无处不是桥。“粉墙风动竹,水巷小桥通。”水巷在绍兴很普遍,巷中行船,十分方便。绍兴人对于船的理解,真是无船不能行。那小船有如自行车,男女老少,个个能使用,“临流呼棹双双去,红柿盈筐人暮秋。”生活在城市中的人,谁能不羡慕这种水乡生活呢?

水离不了桥,桥又是因水而产生,两者相依为命,越水清,越山秀,水又离不了山,古人说山阴道上,亦就是山与水所构成的越中山水特色。越水弥漫,平静如镜,故有名镜湖,而小流萦回,自成村落,是处人家。柳下枕桥,晓露濛濛,莺啭林梢,无水不成景也。

绍兴因为多水,且多石山,历代因开山而形成了许多石景,而石景又必须有水方成,最著名的当然首推东湖了。东湖可称为石景水盆景,嶙峋峻峭,深渊平波,“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奇险处往往令人叫绝,深佩越人之能因地制宜,因石成景,因水成趣也。于今教人悟到风景之成,不能就山论山,就水论水,要留心主题外的周遭任何东西。我最爱水边桥下的酒坛坛影,斑驳分明,整然有序,是最空灵的图案画。绍兴水乡之成,其与兰乡、醉乡、桥乡不可分割。故可谓四美具了,我曾经说过:“水本无形,因岸成之”,那么如今在绍兴水乡景物的启发下,水真是千变万化,它的千变万化,不在本身,而在环境。爱护水乡,亦就是说爱护形成水乡景物的一切,那才是使人会变得聪敏一些了。

一地有一地的“味”,这个“味”,都是极微妙而最逗人留恋难忘的感受。当然绍兴有绍兴味,而形成绍兴味,我看这与兰、醉、桥、水是分不开的。有形无形,虚实互生,恍惚迷离,且不说是仙境,但也是人间称得上美的地方,“应接不暇”,古人已先言之,兹文之作,聊抒兴会而已。

注释[1]选自《陈从周散文》,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作者陈从周(1918-2000),浙江杭州人。古建筑、园林艺术家、散文作家。著有《苏州园林》、《园林谈丛》、《书带集》等。

好的故事[1]

鲁迅

灯火渐渐地缩小了,在预告石油的已经不多;石油又不是老牌,早熏得灯罩很昏暗。鞭爆的繁响在四近,烟草的烟雾在身边:是昏沉的夜。

我闭了眼睛,向后一仰,靠在椅背上;捏着《初学记》的手搁在膝髁上。

我在蒙胧中,看见一个好的故事。

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

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诸影诸物:无不解散,而且摇动,扩大,互相融和;刚一融和,却又退缩,复近于原形。边缘都参差如夏云头,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凡是我所经过的河,都是如此。

同类推荐
  • 中庸注参

    中庸注参

    本书乃陈柱先生为暨南大学及大夏大学两校讲授《中庸》时的成果。作者多以自家心得注解《中庸》,其别无新意者则仍采郑注,并选录各家之说,尤于近代戴震、康有为、马其昶及业师唐蔚芝先生之说,录之甚众,以备参考。同时,本书附有陈柱昔日讲学南洋大学时所著《中庸通义》,实乃研读《中庸》的经典文本。
  • 中外五千年文化常识全书(世界卷)

    中外五千年文化常识全书(世界卷)

    人类文化知识的精华不是史料片段,而是透射人类思想的智慧之光。本书集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于一体,覆盖面大,涉猎面广,内容包括哲学、宗教、神话、语言、文学、书籍、美术、音乐舞蹈、教育、体育、服饰、风俗礼仪、节日、历史、政治、军事、天文历法、地理、影视等诸多方面,既是一部知识大百科,又是一部生活休闲书。
  • 中国文化博览1

    中国文化博览1

    本书可以帮助青少年朋友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了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百挠的发展历程,了解各族人民对人类文明的卓越贡献,了解先辈们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了解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 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

    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

    《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展示了2007年7月1—2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近代文化研究中心主办、北京文化发展研究基地协办的“近代文化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书中选录了参会论文中的五十二篇。这些论文大致分为文化与社会、文化思潮及知识分子类;学术、史学类;教育、艺术类;社会文化及文化事业类;中外文化类等六部分,作为《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的主体内容。
  • 寻淮洲故里

    寻淮洲故里

    本书是作者编著的一部有关社港地区方面的书,据科学考察,11亿年以前,这里和长沙同时是一片海洋,沧海桑田,如今野生桂花成林、风景如画;有许多没听说过的稀奇故事;有你很难听懂的社港方言;……还有你没看到过的物件!
热门推荐
  • 末世将领

    末世将领

    末世之前的一个小人物刘潇,在突如其来的末日危机之下,带领一部分人类艰难抵抗,最终成为一代可歌可泣的将领。
  • 佛说回向轮经

    佛说回向轮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蜕变:孤僻女、不好惹

    蜕变:孤僻女、不好惹

    原本是個乖乖女千金旳她因母亲去世背后旳真相而离开了家。现在旳她是個孤僻、冷淡、很伤、很拽旳酷女生。她离家后性格旳改变会使她怎样?又会使她遇见怎样旳事情?他、冰冷寡言旳体贴男生。他、邪恶帅气旳细心男生。他、幼稚可爱旳搞怪男生。他、温暖友爱旳阳光男生。她和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一次阴谋车祸、她失忆了。失忆后旳她又会怎样?她是否会恢复记忆?她和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事?敬请观看、魅児(魅筱希)首发。
  • 凡心凡梦

    凡心凡梦

    修炼即是修心,修得一个圆满。新人请轻喷,欢迎评论吐槽。
  • 封仙古帝

    封仙古帝

    “何为道?”“当有一天,我肩膀上的责任足以撑起天地之时,蓦然回首间,竟发现她已经不在了,这就是道。”“这是孤独。”“可这……是我的道。”且看少年青雉,不问一生缘劫,不求百炼成仙,他有过执念,却放下执念,有过牵挂,便了无牵挂。这是一个关于逆天改命的故事。
  • 与卿共合欢

    与卿共合欢

    他用二十年去复仇而她用一生偿还许是命定,不该分离的人就算辗转几程也不会分离缘分未尽,不会结束的感情就算强迫也忘不掉放不下“沈归意,你记住,我们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娶你是你的福气,也是在偿还你爹十二年前造的孽。”“我曾经说过,娶你是因为你爹曾经造的孽,可如今我改变了初衷,我只想和你好好的过一辈子,唯愿年年如意,岁岁合欢。”喜欢的小可爱可以加群175386864= ̄ω ̄=
  • 葫芦小金刚:高能葫芦娃

    葫芦小金刚:高能葫芦娃

    葫芦娃分别有着,属于自己的名字:大娃叫小红;二娃叫小橘;三娃叫小黄;四娃叫小绿;五娃叫小蓝;六娃…叫…小…锭;七娃叫什么?不是小紫……注:本书逻辑过于高能;思维过于跳跃;情节过于腹黑;脑洞过于黑洞…请诸位看官做好随时砸板砖的心理准!
  • 书包里的女巫:最神秘的50个魔幻故事

    书包里的女巫:最神秘的50个魔幻故事

    本书讲述了美妙的魔法童话故事。此外,在每一个故事的后面,添加了“魔法课堂”板块,介绍一些与魔法有关的知识。
  • 队长温柔妻:妈咪惹不起

    队长温柔妻:妈咪惹不起

    丫丫的呸的,她就是失个恋,来喝个小酒,至于狗血的被人吃干抹净还不留名吗?难道是因为自己这么写小说写得太多了?她不就是写小说没有换过开头吗?啥,人不留名给她留了一颗小蝌蚪,还长成了一个娃。好吧,她这个没有娘,爹不爱的遗世小孤女也有亲人了,就原谅那个没留名的家伙吧。“女人,这是我儿子。”呜呜,帅的掉渣的兵哥哥来要她孩子了,怎么办,怎么办?“笨笨妈咪,军官爹地追上门了,你快跑啊。”
  • 云舒

    云舒

    云舒前世识人不清,最终害人害己,落得一个被大火埋葬的下场。而今生她狠戾、强硬。誓要将前世所糟的罪都还回去,让那些暗害她的人通通得到应有的报应。某狼:乖,我陪你狠戾、强硬、干坏事。云舒:嗯......最后厚颜求点击、收藏、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