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40200000012

第12章 人的机体上存在着需要(4)

对生物而言,任何一种生物的需要只能是这种生物机体本身的需要。比如,我们说树的需要,就是指树体本身对肥料、水分、空气、阳光等的需要;我们说牛的需要,就是指牛的机体对草料、水和氧气等的需要。同样,人是生物,人的需要也只能是机体本身的需要。

机体需要具有以下特点:

(1)客观性。我们知道,机体的物质需要是客观存在的,它不仅反映为一定的物质种类的需要,而且还反映为一定的物质量的需要。当体内物质缺乏时,就会由感觉和行动表示出来。“实验表明,当老鼠感觉到体内盐分不足时,它们会马上表现出对盐的喜好。而且,当它们体内的能量和液体即将耗尽时,它们则会增加糖和水分的摄入量。这些进化形成的特殊机制,似乎是被设计来解决有关食物选择的适应性问题的,而且让老鼠的进食行为与其身体需要保持协调。”

对人类来说,机体需要物质是客观的存在,不管你是否意识到,比如植物人没有吃饭的欲望,但家人知道,他的身体需要营养。

(2)个体性。整个人类不是连体儿,每个人的机体都是独立存在的。各人有各自的五脏六腑、有各自的神经系统。因而人的需要只能是个体的需要,而不是阶级的需要、国家的需要、人民的需要。饿,是某个人饿,并不是所有的人同时都饿。在同一时间里,必然是有的人酒足饭饱,有的人饥肠辘辘。

人有没有社会整体性的需要?有。如阶级需要,集体需要,国家需要,但这些需要都是建立在个体的机体需要之上的,是派生的需要。个人如果没有需要,那么任何整体性的需要都是没有意义的。

(3)不变性。人的机体需要决定于人类机体内物质的成分、结构、组织和性能。生物学证明,每一物种的机体结构和性能都有一定的规定性。改变了这一规定性,要么死亡,要么变成了新的物种。物种改变是千万年的事。再说,如果人这个物种变了,人也就不存在了。因此,只要人类这个物种存在,人类个体机体内物质的成分、结构、组织和性能就不会有什么根本的变化,因而人的机体需要也就不会增多或减小。

(4)相同性。人虽有高矮胖瘦,有男女老少,有富有穷,有英雄有罪犯,有古今中外之人,但每个人的机体的物质成分、组织结构和机能本质上都是相同的,因而由它们决定的需要也必然是相同的。

5.人的机体需要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

有根必有叶,有叶必有根。人是有思维能力的。因而机体的需要必然会派生出若干层次的需要。如果说机体需要是一级需要,那么就会有二级需要,有二级需要就会有三级需要,如此类推。树根会长出层层枝叶,基本需要会派生出种种需要,这是常理。

具体来说人的需要有两大类,一是手段性的需要,二是物质形式的需要。

满足机体需要是根本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就会有种种手段。在一定意义上,手段又是目的,是低一层次的目的。然而,有目的又会有手段,而目的就是需要,如此等等。对于不同层次上的目的或手段,在一定意义上,我们都可以称之为人的需要。比如,一个人为了满足食物的需要,他追求物质利益(物质的需要);为了获得物质利益,他分析自身的长处和社会形势,觉得当歌星能挣大钱,于是立志当一名歌星(当歌星的需要);为实现这一理想,他决心考进音乐学院(进音乐殿堂的需要);进了音乐学院,他一面勤学苦练,一面抓住一切机会出名(出名的需要),因为他懂得名气越大,挣钱越容易;某年某月,他所在的城市举行声乐比赛,那些日子他的目标就是在比赛中拿大奖(获奖的需要)。可见,这些需要对机体需要来说都是手段性的需要。

机体需要还会派生出多种多样物质形式的需要。能够满足机体需要的物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又可以把这众多的物质形式作为人的需要。比如,面包的需要,牛奶的需要,沙发的需要,助动车的需要,婚戒的需要,化妆品的需要等等。对整个社会来说,人民群众所需要的物质形式确实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的。不同时期,人们有着不同的需求。就嫁妆而言,20世纪50年代,需要的是棉被和新衣;60年代,需要的是手表、自行车;进入21世纪,需要的则是彩电、空调、手机、电脑、婚房。可见,这些需要都是机体所需要的物质的不同形式,而不是人的根本性的需要。

古代皇帝没有“坐飞机的需要”而现代人有,似乎人的需要发生了变化。其实,这里变化的是满足需要的物质形式,而人的根本需要没有变。古代人坐马车的欲望和现代人坐飞机的欲望有着同样的原动力和根本目的。

有人说,原始人只有“延续生命”的需要,而现代人追求“高度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照此分析,小高条件好,既有物质享受的需要,又有精神享受的需要;小王家里穷,就只有吃饱肚子的需要;小田一无所有,就什么需要也没有。事实是,以前工人农民只有温饱的需要,那是因为当时没有满足机体需要的条件,如果条件好了,谁不想吃美味佳肴、住高楼大厦和享受自由平等的权利呢?

应该区分两种需要,一种是机体本身的需要;另一种是机体需要在现实条件下所能实现的需要。机体需要决定于机体组织,只要机体存在它就不会变化;现实的需要决定于人们所处的社会物质条件,它的确是随客观条件变化而变化的。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既有表现出来的现实的需要,又有隐藏在背后的机体需要。我们不能只看到人的现实的需要,而看不到背后存在着的机体需要。

6.两种需要观的根本分歧

两种观点,针锋相对。我不禁要问,分歧在哪里?

我发现,分歧在于对需要的来源的不同看法。传统观念认为,人的需要来源于“客观实在”,是“客观实在”的主观反映。这样,一切需要都是原生的,都直接源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我认为,人的需要来源于人的机体,机体需要是人的根本需要,其他一切需要都是由机体需要派生的。

来源问题是研究人的需要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传统观念何以作出这样的结论呢?原来,长期以来国内外心理学认定人的心理就是意识,传统观念认为心理与意识是同义的,许多心理学书籍和辞典中也都说得很明白,“心理有时作为意识的同义词用”。中国的需要观把哲学引进心理学,认为人的需要属于心理,从而由“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得出了“任何需要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的结论。这样,在他们看来,需要属于心理,心理等于意识。这样,需要就名正言顺地成了“社会存在的反映”,成了意识。心理(意识)是主观的,因而需要也是主观的。可见,这些正是传统观念在人的需要问题上的错误认识的根源所在。

“心理等于意识”已被很多人否定。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结构是由无意识和意识两个部分组成的;意识活动只是人的精神活动的一小部分,无意识活动是其主要部分;无意识处于心理活动的底层,包括本能、欲望、冲动等东西。在我看来,心理的底层还应有一个更为重要的东西——情感。

前面说过,人的机体需要是机体维持生存而客观存在的需要,是机体上的一种生理机制,它表现为机体对维持机体中自然给定的物质的量、结构、秩序和性能的要求,这不是“客观实在”所能反映的。按“反映”说,一个年轻貌美的影后,凡看过她影片的人,不仅成年男性会对她产生爱恋之情,而且女性和小学生也会对她产生爱恋之情。然而我们断定,这是绝不可能的。因为他(她)们内在没有这方面的动力。就性需要来说,女性只会爱男性;对小学生来说,性发育还不成熟,还没有性的需要。这提示我们,离开人的机体需要不可能产生任何需要。

最后,让我们揭开生物界的秘密。在生物界,生物的生长和发展是围绕物种生存而进行的,物种的生存取决于个体的生存和繁衍。而这只能由个体来担当,这样自然界就必然在个体的机体上设计(在自然选择中形成)能够维持自己生存和物种繁衍的机制。机体需要是机制的一种。无疑,这些机制都是为自我生存和物种繁衍服务的。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其一,机体需要是自然界预先植根于机体的,一切后天的需要都是先天需要派生的;其二,机体需要是为自我生存和物种繁衍服务的,一切与此无关和对此不利的需要不是真正的需要。

同类推荐
  • 消费心理学

    消费心理学

    本书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对现实的市场营销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心理现象进行总结和理论概括,反映消费心理学理论在营销实践中的运用,从而体现消费心理学的应用性特征。本书在介绍西方消费心理学理论的同时,注重突出我国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特殊性,尽量引用我国研究者的研究与营销案例,注重使教材内容“中国化”。并努力结合21世纪以来我国消费环境的变化,反映消费心理的时代特色和发展趋势,尤其反映网络时代新的消费现象,尽量体现消费心理的地域特征与时间特征。在教材结构和写作风格上,力求体系完整、论证严谨、资料翔实、雅俗共赏,比较全面、系统和准确地阐述消费心理学的基本内容及其应用。
  • 对我说谎试试:跟我学微反应读心术

    对我说谎试试:跟我学微反应读心术

    随着美剧《Lie To Me》的热播,国内微反应丛书陆续出版,微反应正在通过多种媒介与大众接触,越来越多的人想要了解、应用微反应。面对大量的潜在读者群体,本书适时推出,帮助广大读者了解微反应、学会应用微反应。姜振宇所著《微反应:小动作背后隐藏着什么》为狭义微反应(市场销售火爆)。而《我的第一本微反应书》从广义微反应(包含微表情、微动作、微语义三部分内容)着手,结合生理学与心理学的知识背景,将广义微反应从生理机制到心理现象,再到外部行为进行详细透彻的讲解。
  • 气场大全集

    气场大全集

    本书集中从现代心理学社会学的角度深入分析了气场对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告诉读者如何用气场获得幸福、快乐、健康、爱情,以及改变命运的方法、技巧和禁忌。
  • 优秀教师心理素养修炼

    优秀教师心理素养修炼

    本书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主线,以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需求为突破口,对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作用进行论述,构建了教师心理素质的内容,并且对提升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提出了要求。
  • 笑着读完心理学

    笑着读完心理学

    心理是一个十分广阔而又充满无限神奇的世界。在心理的世界中有不尽的是是非非、纷纷绕绕,也有无数的快乐、惊喜、幸福和感动。心理引导我们的生活,数不尽的嬉笑怒骂,看不尽的欢喜烦忧,五彩斑斓、丰富多彩的日子一天又一天与我们擦肩而过,而你是否安静地、用心地体味过它的滋味?如果没有,那就从现在开始吧!
热门推荐
  • 命逸

    命逸

    一场被蓄意策划的穿越,一次对离奇真相的追求,一个在真实世界的游戏,对上命运要争辩,对上执念要安抚;无惧鬼神的算计,藐视邪恶的暴动;游戏中是众玩家不解的邪,现实中我是众灵士恐惧的迷嘻嘻嘎,不要问我为什么笑因为你的计谋太低俗哟嚯嚯,不要问我为什么乐因为你的攻击太情义一个游戏不是人生却可以成为人生的部分,一段人生不是游戏却可以获得游戏的乐趣。既然没有痛苦又何必哭着面对呢?不需命里安逸,只求永不分离
  • LOL之英雄寂寞

    LOL之英雄寂寞

    非凡:我的游戏人生还轮得到你来主宰?放马过来!
  • 洗尘传

    洗尘传

    释心儒表道为骨,斩尽红尘魔中仙。凡心洗尘求自在,我命由我不由天!
  • 天才宝宝:妈咪要用钱来买

    天才宝宝:妈咪要用钱来买

    作为业界闻名神偷女贼的她,竟然失手了!?钱没挣到不说,还白白搭上了身子,居然……居然还怀孕了?!什么!好容易培养出来个天才宝宝,没想到五年之后,居然被自家宝宝1块钱卖给了他的便宜爸爸,真是士可忍妈咪不可忍,偷物两次失手,偷心总不会差了吧?管他是什么总裁土豪,跟你没完!
  • 漫漫求仙道

    漫漫求仙道

    漫漫求仙之途,充满坎坷崎岖。在这个残酷异常的修仙界,谁也不会完全相信除自己外的任何人。穷苦人家弃儿易冷,心智坚毅,巧合之下走上不归途修行路,步履维艰,斗智斗勇,终成大器。
  • 高家园

    高家园

    这本书是非虚构的作品。记录的是我生活过的地方——北京市门头沟区高家园。高家园是门城地区一个非常不起眼的地方,她背靠山-果园包围-与繁华相接,这就是我直接生活了16年-有直接联系20年的地方。我写的《高家园》就是与之的所思所想,也是我的成长史。《山楂树之恋》的作者艾米和《寻路中国》的作者彼得.海斯勒以及李娟就是我的偶像。可能永远也达不到他们的高度,但我愿意奉献我的努力,让大家了解我曾经的家所在地——高家园,让大家了解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我。这部作品可能在起点女生网里比较特别,起点毕竟是排名第一的文学网站,我愿意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希望有人喜欢。
  • 我的老婆是将军

    我的老婆是将军

    崇祯末年,大厦将倾,神州即将陆沉。贾万策穿越到了这里,附送一个老婆。当他发现自己的老婆是一个将军的时候,他马上激动无比。在这个乱世,能有一名将军当老婆的人,能做什么呢?“我的老婆是一名小将军,我要把她养成成为一名大将军,一名驱逐鞑虏保家卫国开疆拓土爱国家爱百姓爱民族的大将军。”贾万策说道。这是一个养成的故事,把一个小军阀养成为一个大军阀,最后养成为一个统领天下军队的大将军。
  • 王宠独爱,穿成本色

    王宠独爱,穿成本色

    一心想把美食发扬光大,无奈生于特工完训家族,世代都以培训出世界顶级特工为终极目标,奈何这一代遭遇奇葩,天赋异禀,完美出师,却心不于此,完成绝美任务之后,悄悄隐匿,专心美食,无奈天意,大火重生,难道冥冥中,命运终是无法摆脱,不露本色,就无法在这异世立足生存吗?他权倾天下,独独双面而生,独独拥她入怀才觉完美一生,可天能如人愿吗?一起花前月下,一起刀山火海,可手握一切,就弄丢了她吗?谁说他们注定孤独,谁说他们一生一死,天意如此,我偏要逆天而行。只因,她只能是我的!
  • 萌狐重生:王爷快走开

    萌狐重生:王爷快走开

    上官悠悠在21世纪过的好好的,玉帝让雷公传话,要她做个选择。她选择了个重生。一雷劈过......上官悠悠变成了小狐狸,尾巴短短,五颜六色,很难看。不仅如此,还有个王爷要玩她。雷公又让她做个选择,结果......
  • 残花傲世

    残花傲世

    前语:“以我之血。将尔等镇压、以我之魂。将尔等封印、__幽冥花开。用我最后的力量、铺筑桥梁”介绍:每个人都有潜力、而他们的潜力存于灵魂、便生来不同。以各种形式来辅助身体。魔幻的灵魂世界。希望大家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