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40100000016

第16章 佛教的教育(2)

事实上,我们对家庭、感情、事业的需求也会形成依赖,也会带来同样的问题。这种需求越强烈,越执著,发病几率就越高,病情就越严重。这些需求其实都是我们制造的心灵影像。你觉得这是成就,将此设定为目标,然后不断追逐,乐此不疲。一旦目标破灭,就会茫然失措。就像奋力扑向一堵幻觉中的墙,不料却扑了空,重重摔倒在地。所以说,痛苦的根源不在别处,就在于需求以及对需求的依赖。

今天的世界,比以往任何时代更为丰富。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混乱。这种环境中,很容易滋长各种需求,这使现代人活得很累。你要问哪个人苦不苦,多半不会认为苦。因为大家觉得生活条件不错,不愿承认痛苦。事实上,现代人也没有非常深刻的痛苦。因为物质享乐层出不穷,一种渴求得不到满足时,很快可以找到替代品。所以这种渴求尚未达到一定的量就会被转移,而不是在那里不断累积。但人们也因此制造了更多需求。

过去的人,生活所需不过是吃饱穿暖,而现代人却很难满足于简单的温饱。因为他们已在不知不觉中制造了过多需求,应付这些需求,就足以让人疲于奔命了。这种劳累,甚至已波及孩子。二十年前的孩子,还能有轻松快乐的童年。但在今天,除了日益繁重的学习外,他们还需要用所剩无几的课外时间再去进修英语、绘画、音乐、舞蹈等种种课程。更何况,其中很多人还不是出于兴趣。在这种超负荷劳累中成长起来的孩子,能有健康的身心吗?

4.造业和轮回

现代社会的最大问题,就是人的心态不健康,普遍活得浮躁而混乱。需求太多,情绪太多,却从未管理。这种状态,就是惑业苦的状态。因为迷惑而产生错误观念,因为错误观念而产生烦恼。这些不良心理的成长过程,就是业的成长过程。

业就是行为,包括思想、语言、身体三种。通常,我们更多是关注表现出来的行为,却忽略了尚未表现的行为。事实上,不论这一行为是否表现出来,都会在内心留下痕迹,形成内在的心理结果,影响未来的生命走向。

在座的每个人都不一样。长得不一样,想法不一样,性格不一样,兴趣爱好也不一样,这些差别是来自生活方式和心灵轨道的积累。这种积累的发展,就会呈现出相应的生命形态。所以,商人有商人的特征,军人有军人的特征,艺术家有艺术家的特征。

佛教所说的六道,也是生命发展过程中呈现的不同形态。比如饿鬼是代表渴求的心理,这种渴求被无限张扬后,就会呈现出饿鬼的生命状态。阿修罗是代表好斗的心理,这种好斗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呈现出阿修罗的生命形态。动物是代表愚痴的心理,除生存本能以外没有更多思考。如果人生仅仅停留于饮食男女,那和动物是没什么差别的。

所以说,轮回不在别处,正是每种心理发展的不同生命形态。其实轮回不难理解,比如你喜欢做什么,追求什么,几乎每天都会重复。在重复过程中,又使这种喜好得到成长,促使我们再去追求。这种重复就是轮回的显现。从起点到终点,再从终点回到起点,周而复始。

这种追求又包含相应的价值观,觉得我要这样活着才充实,才有意义。那么,我们追求的这些到底有没有价值?是不是值得去做?这就取决于我们对生命的思考,取决于我们的认知。

三、佛教的教育

1.提高认知能力

佛教之所以重视人的身份,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在于人有理性,可以有高尚的人生追求。但对凡夫来说,这种追求往往受到诸多局限,如社会背景的局限、文化习俗的局限、认识能力的局限等。我们通常以为,需要通过对物质的研究来认识世界。其实,这种认识永远是有限的。我们已经可以登月,可以探索火星,但直到今天,人类还走不出太阳系。更何况,还有广袤的银河系,还有无边无际的未知空间。

从某种层面上说,后人很难达到古代圣哲对世界的认识高度。因为他们的认知不是建立于对事相的了解,而是通过冥想来抵达,通过修行所证得。

佛法认为,人对世界的认识是取决于自身的认识能力。认识达到什么高度,对世界才能有什么样的视野。从佛教观点来看,心和宇宙是相通的。心的本质,就是宇宙的本质。唯有以无限的心,才能认识无限的宇宙。这不是有限认知所能涵盖的。

佛教教育所做的,就是改善我们的认知能力,进而改善生命品质。凡夫的生命都是以无明迷惑为基础,因此,每个人都是一台不断制造痛苦的机器。虽然我们一直在试图缓解痛苦,但制造痛苦的速度太快了,所以这种缓解永远跟不上制造的速度。

若不改善生命品质,痛苦是没有止境的。当人心出现问题,就会将人性的负面因素充分张扬出来。这不仅会造成个人问题,也会带来社会问题,带来环境问题。这也是今天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生态环境日益恶劣的根源所在。最后的结果,就是共同走向毁灭。

但我们也不必气馁。佛法告诉我们,生命虽存在种种缺陷,但同时还有良性潜能,具备解脱烦恼的能力,这正是修行建立的基础。否则,就像蒸沙不能成饭那样,是不可能修出什么结果的。

2.依戒定慧开展教育

佛是觉者之义,代表生命的觉醒。佛教的教育,就是帮助我们认识并启动生命潜藏的觉性力量。所以,真正解决生命问题必须靠我们自己,这是任何人无法替代的。佛菩萨只是起到导师的作用,告诉我们生命是怎么回事,又该怎样改变自己。

佛教中,称佛陀为“本师释迦牟尼佛”。所谓本师,就是最根本的老师。佛陀证道后,根据众生的不同根机进行开示,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后由弟子结集成文,成为经藏。作用主要有两点:一是帮助我们了解生命真相,不再被妄心所转;一是教授改善生命的方法,即佛教的定慧之道、止观之道。

同时结集的还有戒律,这是佛陀为弟子们制定的行事规则。生命发展是有规律的,当下的心行,就决定了未来的生命形态。但一般人看不到这种因果,所以佛陀告诉我们,哪些心行会发展出哪些生命形态。使我们知道,希望有什么未来,就应该怎么去做;不希望有什么未来,就不能做些什么。就像保障行人安全的交通规则,戒律也能保障我们安全行进在解脱之路,避免进入生命的不良惯性。所以说,戒律就是心路的交通规则。

戒律中,除个人应该遵循的行为之外,还包括僧众共同生活的准则。僧团是一个法治团体,为保障大众和合共住,需要有团体的管理制度。佛陀入灭时,没有把僧团领导权交给谁,也没有设立教主之类的管理层。他所强调的,是自依止,是法依止。修行首先要靠自己努力,其次还要有方法。这个法,也是佛法僧三宝的核心所在。无论佛陀还是僧众,都是依法修行,依法解脱,依法成就一切功德。

方法从哪里来?是不是有了方法就能使用?未必,所以还需要向导引领。这个向导必须具有解脱经验,否则是无法带着我们走出心灵误区的。所以,佛教特别强调亲近善知识,其作用,就是帮助我们使用这些方法,依此认识并改造生命。

佛陀是因机设教,对上根利智者,可直接启动内在的解脱能力;对根机驽钝者,则是“先说端正法,后说正法要”,循序渐进地加以引导。除本师释迦牟尼佛外,历代祖师大德都是我们的教授师。他们本着契理契机的原则,根据某一部分佛典建立宗派。如汉传佛教有禅宗、净土、三论、唯识、华严、天台等八大宗派。在这些修行体系中,既有理论指导,也有修学次第、实践方法和检验标准。从这个角度来说,每个宗派都代表着不同的佛教教育体系。

结语

今天主要从教育的角度,向各位介绍了佛法修行的框架性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佛教是成佛作祖的教育,但同时也是做人的教育,是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因为我们首先是一个人,然后才在家庭、社会中担任各种角色和职业。如果不懂得怎么做人,就不可能给子女和学生全面的教育,不可能成为合格的父母,成为合格的教师。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个道,就是做人之道,是生命提升之道。

同类推荐
  • 圣经故事(第四册)

    圣经故事(第四册)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圣经的智慧

    圣经的智慧

    《圣经的智慧》以讲述圣经故事的形式将《圣经》中最具智慧的经典故事和箴言精选提炼出来,并用智慧的语言全新诠释了世界上最古老的经典作品的精髓, 它是一本让你阅读方便且完全避免了宗教色彩的启迪人生的智慧书。
  • 佛教故事选萃

    佛教故事选萃

    本书选取的佛教故事包括:鹦鹉救火、女颜象、弟兄俩、看远不看近、火灾、摩诃罗学祝词、牛奶变醋等。
  • 慧缘佛医学

    慧缘佛医学

    慧缘佛医学是慧缘上师数十年来对佛教医学研究应用和教学的总结,有很高的研究和实用价值。 慧缘佛医学的问世,不仅向人们揭示了佛教医学的奥秘和特点,其最大的愿望是给各寺庙有志研习佛教医学的僧尼法师们提供一本完善的学习范本,也给对佛教医疗学有兴趣的各界人士提供了一本参考书,书中较详细地介绍了佛医学的来龙去脉,佛教医学神秘的特点及运用方法,并将现代中西医学理论和方法与之相结合,使佛教医疗学更趋于完善,也使之更便于学习和运用。 由于本书是向人们提供一种古老而新颖的医疗保健和养生方法,其中许多方法对很多疑难杂病具有独特和神奇的疗效。
  • 清心禅:心是莲花开

    清心禅:心是莲花开

    本书分别以禅心、禅悟、禅意、禅机、禅定、禅谛为主题,讲述修身养性、待人处事的人生哲学,教人有良好的日常心态。说理叙事从日常小事入手,将其中蕴藏的禅理娓娓道来,浅显易懂,为读者展示了禅的宗旨:发现自己,不被物欲所奴役,最终获得心灵的自由。
热门推荐
  • 查理九世之迷雾之殇

    查理九世之迷雾之殇

    神秘的海龟岛上又飘起了迷雾,大量居民接连离奇失踪,到底是鬼怪神灵还是人类所为?真假难辨的信任,错综复杂的迷局,在这个虚伪的世界,你究竟可以相信谁?DoDo冒险队又会怎样应对?敬请收藏《查理九世之迷雾之殇》
  • 霸道冷少:软萌娇妻,很撩人

    霸道冷少:软萌娇妻,很撩人

    作为一只仓鼠,她的生活是美妙的。可作为一只拥有灵智且还能化形的仓鼠,如果还被关在笼子里圈养的话,那她就是挺悲剧的。这是一个软萌的仓鼠精和高冷的大少爷之间充满欢乐的二三事儿
  • 生活的艺术

    生活的艺术

    《生活的艺术》以格言体汇集了他一生的思想精华,以精辟而又通俗的语言,向人们传授生活的真谛和幸福的真义。书中处处闪烁着作者独到的智慧,相信这本小册子能让读者在当今这个混沌的环境中找到正确的生活秩序。爱比克泰德,一位介于古希腊古典哲学与基督教哲学之间的过渡性人物,一位身为奴隶后在亚里士多德影响下成为斯多葛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一位对圣奥古斯丁产生过重要影响、并经由这位坎特布雷首位总主教将自己的许多思想渗透到基督教义中的哲人,一位让马库斯·奥勒留钦佩有加、并深深影响过这位古罗马国王创作出名著《沉思录》的教书匠,一生倡导依照自然律生活,即依照自然秩序过一种自制的生活。
  • 朕的皇后不听话

    朕的皇后不听话

    天性调皮的南宫雁阴差阳错来到一个朝代,差点被买去青楼,又因家族的原因不得不嫁入皇宫做当朝皇后,不懂任何宫斗,她又将如何反败为胜?
  • 亲爱的妈妈

    亲爱的妈妈

    一个伟大的母亲为了孩子们不顾自己的安慰,到最后失去了生命。
  • 重生之情深缘浅

    重生之情深缘浅

    周磊,一个没日没夜努力赚钱的“北漂”女,从来没有谈过恋爱的她一不小心穿越至莫名其妙的朝代,卷入一场轰轰烈烈的皇位之争。那一世的她面相丑陋,肤色黝黑,每月月上正中,功力散尽,七窍流血之后换得一副美轮美奂的玉脂凝肤。而她的亲姐姐——萧蕊,则变成杀人魔鬼。他们是亲兄弟,将门之后,一个成熟稳重,与她击掌为誓,他替她寻得嗜月族解药,她助他登上太子之位;一个年少轻狂,处处与她争辩,却默默守护她的身旁,只为她平安无事。————“江山和美人,我都要!”他抓起她,强吻了下去。“啪!”她一巴掌回敬他:“李慕!嗜月族因你而灭,也因你而重生!我诅咒你!诅咒你的后代,世世代代为女人所困!你这江山终究会毁在女人手里!”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穿越百年的爱恋

    穿越百年的爱恋

    一起成长,一起学习,让我们懂得更多!让我们的成长道路上更加充实!
  • 我的智能男友

    我的智能男友

    我用了二十五年,才等到安嘉宁主动住进我的房间,他却带着一身谜团,容颜依旧,已非故人。新的安嘉宁冷静,理性,足够聪明。能不假思索地说出第一次接吻的时间,精确到秒。能看出一个人说谎的时候,哪几块肌肉在不该在的位置。能轻而易举地破译错综复杂的密码,解决悬而未决的难题。能步步谋略,精妙布局,凡事尽在执掌。却搞不明白许多基本的小事,比如爱情。竟以为不管自己做得多过分,只要说一句爱我,就都不是伤害。竟以为只要逻辑正确,他掌握的就一定是真理。却不明白,爱情这东西,远在逻辑之外。古往今来英雄难过感情关,再智能的也不例外!恋爱不易,和某些“人”恋爱更不易。感情诚可贵,且行且珍惜。
  • 一将功成

    一将功成

    英姿飒爽的清清女侠巧遇了一个可怜兮兮的盲眼少年,一时间爱心泛滥不可收拾。至此之后她便发现,她再也甩不掉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