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40000000004

第4章 戒杀·护生·素食

问:消灭“四害”也算杀生吗?

答:据说,动物界最近召开了一次集体会议,讨论的主题是:“究竟什么动物是世界上最危险的敌人?”根据讨论结果,认为人类是世界上最危险的敌人。于是它们准备联合起来,将人类消灭干净。可目前还没有能力,只好寻找机会,不时给人类制造一些骚扰。

我们总是说,苍蝇、老鼠、蚊子、蟑螂是四害。或者说,如果我不杀它们,它们就要咬我,就要干扰我的生活。所以,觉得它们理所当然是该杀的。但从佛教观点来看,不杀生的戒律是针对众生,即一切有生命的对象。当然,也包括蚊子、蟑螂等种种动物。其实,害与不害是相对而言的。人站在自己的本位,觉得某些小动物是害虫,必须消灭。从动物的角度来说,人类才是最危险的害虫。如果动物要消灭人类,大家是否愿意呢?

佛教提倡戒杀护生,一方面是对生命的关爱,一方面是为了培养自身的慈悲之心。多数人的行事原则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既然蚊子咬我,我为什么不能杀它呢?似乎觉得自己很有道理。但我们想过没有,它不过是咬了我们一下,即使从防卫角度出发,也罪不至死。更何况我们还有思维能力,可以抉择自身行为,不像它们那样,所作所为完全是出于本能,是不能自主的。

问:无意中杀死虫类,是否属于犯戒?

答:无意中伤害虫类等其他生命,不能算是犯杀生戒,但属于杀生范畴。造罪有故意的,也有无心的。同样的过错,若是故意造作,罪业就会更重。比如人伤害动物,就较动物伤害动物的罪过为重,原因正在于此。可见,罪业轻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动机。无意间踩死蚂蚁等,属于不定业,业报比较轻微。再以忏悔进行对治,类似的不定业会变得很轻,或忏已还净。

问:搞卫生时,难免对一些小生命造成伤害,该如何处理?

答:人人需要洁净的生活环境,修行人也不例外,这就需要面对一些不请自来的虫类。在原始僧团,同样面临这一问题,佛陀教导比丘们的处理方式,首先是搞好环境卫生,尽量避免虫类滋生,在根本上避免杀生的隐患。对已经存在的,可将它们请走,尽量不要造成伤害。若在搞卫生时无意伤害到虫类,虽不算犯戒,业罪还是有的。但因无意造作,业罪很轻,且属不定业。

对于未受戒者来说,杀生只有一重业罪。而在受戒之后,所犯罪业涉及两个层面,一是过错本身形成的业罪,一是因犯戒导致的戒罪。或许有人会说:既然如此,受戒岂不是自找麻烦?其实不然。我们要知道,受戒功德非常之大。受戒时,是向一切众生发誓“我不愿伤害你”,因此,所获功德是从一切众生而来。而犯戒时只是侵犯某个众生,比较而言,仍是功大于过。当然,我们在生活中还是小心为善,切勿以恶小而为之。

问:总是习惯性地打死蚊蝇,多念些往生咒可否弥补过失?

答:无意中的杀生行为,在所难免。当我们发现过失时,应立即忏悔,并以慈悲心为它们念佛,祈愿它们早日摆脱恶道痛苦,并以修行功德回向于它们。如果以真诚心这样做,的确能弥补一些过失。但也不要因此大意,觉得反正能弥补,杀些无妨,甚至以此作为杀生的挡箭牌。如果那样,念往生咒之类,就只是在做表面文章了,不会起到多少效果。

问:农业生产中,为了增产而杀死害虫,这和信佛矛盾吗?

答:农民种地,确实会面对很多“害虫”。所以称其为“害虫”,是站在我们的角度来说。通常的做法,无非是打农药。但作为佛教徒,尤其是受了五戒之后,是不可以杀生的。既然这样,就不能以获得好收成作为犯戒理由。

其实,人生就是一个取舍的过程,时常面临孰轻孰重的抉择。当然,生存很重要,但止恶行善、了脱生死是否更重要呢?对我们来说,生存只具有暂时的意义,而修学佛法才具有永久的意义。虽然农药可使收成暂时得到提高,但所造杀业将有严重果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农药越多,虫也越多。从实际情况来看,不仅从未杀尽过,还会使粮食受到农药污染,直接危害人类健康。所以,我们在以慈悲心对待一切生命的同时,也要积极寻找更健康、更人道、更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耕作方式。

问:可否带着超度的心杀死蚊蝇?

答:佛教所讲的不杀生,对象是一切众生。从平等的角度来说,蚊蝇也有佛性;从生存的角度来说,蝼蚁尚且偷生,我们有什么权利剥夺它们的生命?至于“带着超度的心杀它们”,这一说法值得商榷。首先,你有没有能力超度它们?其次,它们愿不愿意被你超度?如果现在有人对你说:我要杀了你,使你得到超度,在座的是否有人愿意?

当然,历代祖师也有一些特殊的教化方式,这在密宗和禅宗都有记载。虽然这些做法从声闻戒来说是不允许的,但这些大德已经成就,确有把握超度这些众生,而且他的行为不仅对眼前这些众生有利,还能利益更多众生。但这些属于特殊事例,对我们这些凡夫来说,绝不能以这一借口轻易杀生。如果我们这样做的话,不但造作杀业,更会犯下妄语罪业,为堕落恶道之因。

问:家人大量杀生,当如何善巧劝说?

答:见到别人杀生,应尽可能地设法劝说,尽到自身的责任。当然,有时不见得立刻奏效,所以要注意方式,以对方最容易接受的理由进行劝说,而不是把自己的想法生硬地推销给别人。每个人都有他认可的一套观念,有些人相信因果报应,就可从杀生感得苦果的角度劝说;有些人相信科学调查,就可从肉食对健康的危害劝说;也有些人热心环境保护,就可从饲养动物对环境的破坏来劝说;还有些人心地善良,就可从人类良知,从动物被杀的痛苦来劝说。总之,方法有许许多多,只要用心观察,多动脑筋,总会找到适合的方法。

问:为照顾家人饮食,可否让别人代杀?

答:很多居士所处的家庭,往往不是全家信佛。作为一个家庭主妇,因为自己信佛就要求大家吃素,的确不太现实,许多家庭也往往因此产生矛盾。是无原则地迁就家人,还是刻板地坚持己见?为了维护家庭和睦,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不妨做一些让步。原则是什么?比如受了五戒的人,就绝不能再杀,也不能让别人杀。否则就像教唆犯一样,不仅自己难逃罪责,还教唆他人,罪加一等。但如果家人一定要吃肉,只能采取折衷的办法,买一些半成品给家人食用。佛教中有三净肉,即不见为你杀,不闻为你杀,不是为你杀。买这样的肉不涉及杀生,可以通融,但在原则问题上必须坚持。

问:孩子要吃活物,怎么办?

答:作为一个母亲,首先要了解什么食物对孩子的身心健康真正有益。然后再对孩子进行教育引导,而不是一味迁就。尤其在违背原则的情况下,更不能听之任之。虽然他的要求也属人之常情,但从因果角度来说,这种要求对他有百害而无一利。作为母亲,既然明白个中道理,就要善巧引导,这才是真正的爱护。孩子处于成长中,人生观和世界观正在形成,若能以佛法智慧加以引导,对他的现在乃至未来都有莫大帮助。而这一切远比给他吃些什么更有意义。当然,孩子的营养均衡也很重要。关于这个问题,可参考相关资料进行搭配。

问:吃素已经六年,现在有病需要吃肉,是否可以?

答:一般来说,生病都不是吃素引起的。许多研究调查都表明,搭配合理的素食远比肉食有益于身心健康。所以,生病后更应该坚持吃素,一方面有利于身体恢复,一方面病中容易体会生命无常,应借此机会加倍精进。

问:吃素后,蛋类能不能吃?

答:严格的素食者不吃蛋类。佛教提倡素食的理论依据是为了不杀生,为了体现对众生的慈悲。而鸡蛋是生命胚胎,特别是一些有性的鸡蛋,吃了也涉及杀生。当然现在养鸡场出来的鸡蛋很多是没有生命的,应不属于杀生范畴。如果实在戒不了,可用蛋奶素作为过渡。

问:学佛是否一定要素食呢?

答:从目前教界来看,汉传佛教吃素,藏传佛教吃肉,南传佛教则是有肉吃肉,有素吃素。其中,有客观上的原因。南传佛教是乞食,施主给什么就吃什么。藏传佛教地区,过去因为蔬菜匮乏,只能吃肉,因此有所开许,不过现在情况又不同了。汉传佛教特别提倡素食,主要是基于佛教的慈悲精神。关于这个问题,《梵网经》、《楞伽经》、《楞严经》及《涅槃经》等大乘经典中都有明确规定。

我认为,素食是修习慈悲的最好体现。虽然南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吃的是三净肉,即不见为我杀、不闻为我杀、也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是为我杀。但只要有人消费,总会有人去杀生。所以,唯有素食才能彻底杜绝杀生现象。作为学佛者来说,只要有条件,应尽量坚持素食。如果条件不允许,则可吃些肉边菜。有些居士学佛后就在家里另搞一套锅碗,什么都涮了又涮,唯恐沾上荤腥,让全家不得安宁,这也不太合适。还应根据个人条件善巧行事,切莫操之过急,反令家人因此对素食心生抗拒。

问:学佛后,家中可否饲养小动物?

答:很多人通过养小动物获得生活乐趣,并成为业余爱好。但我们可曾想过,把小鸟关在笼内限制自由,是对它正常权利的损害。所以,菩萨戒规定,家中不可豢养狸猫猪狗。

佛教提倡众生平等,不仅人类有人权,一切众生都有众生权。每个生命是独立的,谁也不从属于谁。动物也有自己的生存权利,为什么要迫使它陪伴我们,为我们服务?除非它自己愿意。如果只是为了自己开心而豢养动物,本身并不是慈悲的表现。但话说回来,有些鸟儿从小就长在笼内,已失去在野外独立生存的能力。这种情况下,既然已经养了,还是要继续养下去。最好给它换个更大的空间,以慈悲心对待它,而不仅仅是当做宠物取乐。

此外,对于那些被弃养的、流浪在外的小动物,我们也应本着关爱众生的心,尽可能地予以帮助。

问:如果外族侵略中国,我们是否也应该任其杀害呢?

答:这又是另一个问题了。佛教戒律分声闻戒和菩萨戒两大类。五戒是属于声闻戒,受了就不能杀,这是受戒时所作的宣誓和承诺。当然,如果你觉得生存或者物质利益高于一切,别无他求,那怎么做就是个人选择了。若觉得人生还有更重要的目标,就应以戒律作为行为标准。所以,价值观决定了我们的取舍,是以生存高于一切,还是以修行重于一切。

此外,佛教还有更高的菩萨戒,不仅要止恶,更要行善,要利益一切众生。作为菩萨,可以毫无保留地布施包括生命在内的一切。如果有这样的发心,可以在特定情况下为利他而开杀戒或是其他,这在《瑜伽菩萨戒》中有明确说明。比如菩萨看到歹徒要杀死很多人,可以为保护他人而将之杀死。但这也涉及发心问题,若只是像侠客那样嫉恶如仇,仍属凡夫心态。身为菩萨,不仅要关心被伤害的人,即使对现起杀心的歹徒,也应生起极大悲悯。想到此人将造作深重罪业而堕落恶道,为使其免遭未来苦果,宁愿自己将他杀死,宁愿自己堕入地狱也不使他造下重罪。果能本着这样的悲心行动,不但不犯戒,而且功德无量。

所以说,对于外族入侵的问题,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心和所受戒律来衡量。在特定情况下,菩萨可以抵御外族入侵,前提是以慈悲心去做,为利益更多人去做。

问:动物界相互残杀,是否也造下很多罪业呢?

答:动物造杀业是出于生存本能,罪过较轻。这和它的业力有关,因为感得这样的果报身,才以这种方式生存,没有经过意志选择。造业的轻重,不仅取决于行为本身,更取决于发心。按照戒律,若无心造作杀业,虽有业罪却不犯戒,果报也是很轻的。所以,从佛教观点来看,业有重有轻,有定业和不定业,有可悔有不可悔,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

问:植物、真菌也是生物,吃素是否也意味着杀生呢?

答:虽然动植物都是生命,但有层次的不同。佛教所讲的不杀生,主要是从动物的角度来说。佛教认为,动植物分属有情和无情众生,因为它们受伤害时产生的痛苦程度不同。佛教慈悲一切有情,同样包括我们自己这个色身。如果连植物也不吃的话,便无法生存了,那就白白浪费了宝贵的人身。所以,戒律要求人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伤害众生,但不是绝对的。“佛观一钵水,八万四千虫。”但我们如果连水都不喝,很快就会死去。我们喝水,是为了让这个色身继续维持下去,这和因贪恋美味而残杀动物是不同的。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对一切生命,包括水中的微生物心存慈悲,心存感恩。所以,喝水前要念咒,喝了再回向给它,使之早日超生。

同类推荐
  • 禅悟:与佛对话

    禅悟:与佛对话

    与佛对话,其实也是与自己的内心对话,在自己一时失意的时候,求得心灵上的解脱。其实一切看似无法取舍的问题,皆因自己的心尘而起。而《禅悟:与佛对话》中一些关于佛理的小故事,引人深入地让你对平时想不通的问题瞬间觉悟,让你通过对心中所疑惑的问题更透彻地看到自己的心,抹去你心中的尘埃,擦亮自己的心去看世界、想问题。世间没有永远的快乐,就像世间没有永远的白天一样;世间也没有永远的痛苦,好似这世间没有永远的黑夜一样。只有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生活,才能对生活有所领悟,感受生活中的幸福、快乐。献给:珍惜美好生活、追求幸福、热爱生命的您!在你彷徨无助的时候,送上一份宁静的开导,与您共享生活。
  • 《旧约》中的民俗

    《旧约》中的民俗

    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旧约〉中的民俗》是弗雷泽的另一部名著,是他在写作《金枝》过程中将有关《圣经》旧约故事的民俗材料汇集起来,并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有关事例作比较,专门创作的一部著作。这部书已成为人类学和《圣经》研究者的必备读物,著名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称它是“一部人类学传奇”。
  • 诗意罗浮

    诗意罗浮

    《诗意罗浮》是散文集《仙境罗浮》的姊妹篇。 《诗意罗浮》由22篇散文组成,以记叙、游记等手法,记录了罗浮山的宗教文化、历史文化、养生文化、饮食文化、旅游文化和生态文化。本书以罗浮山人文景观为线索,串起一系列传说、历史事件,以小见大,由景及人,叙事说理,每一篇都充满了对罗浮山的深情,对罗浮山的厚爱,对罗浮山的感悟。
  • 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

    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

    本书根据梵文、巴利文文献和汉译佛经,系统研究了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创教教过程及原始佛教思想。本书内容丰富,言简意赅,于1995年出版后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故重新排版,以飨读者。
  • 吴言生说禅壹:经典禅语

    吴言生说禅壹:经典禅语

    禅学大师吴言生的权威著作《经典禅语》精选流传禅林、脍炙人口的禅宗格言名句,结合富有启迪性的禅门智慧故事,进行生动形象的体悟与诠释,将禅语的精髓要义,呈献于读者面前。全书语言精警凝炼、形象明快、雅俗共赏,能让读者准确全面、生动亲切地领悟、欣赏经典禅语的言外之言、味外之味、韵外之韵,获得心灵的净化与提升。在浮躁烦扰的现实社会中,《经典禅语》将带领读者感悟禅门智慧,培养禅悦心态,为红尘浊世中迷失自我、喧嚣烦躁的现代人找到安稳身心的家。
热门推荐
  • 合不合适爱过才知道

    合不合适爱过才知道

    我们都追寻着爱情,有人就算付出一辈子的时间也未曾找到对的TA,如果你遇见了,就千万别错过,胆怯、自卑都不能成为你懦弱的借口。
  • 重生末世模式

    重生末世模式

    简历篇:中文名:尚萝--------身高:173---------体重:45公斤--------口头禅:等着看好戏吧------爱好:种菜虐小怪,升级护队友不良嗜好:喜欢直接爆头(听说被她杀过的丧尸没有一个有头的)经历篇:作为一个在末世成功挣扎了两年的人来说,被自己最信任的两个人:闺蜜和未婚夫给over了,重活一世,只为自己而活,命运只掌握在自己手上!挡我者,死!叔可忍,婶不可忍!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Hollekity呢!
  • TFBOYS之谜之天团

    TFBOYS之谜之天团

    一次偶遇,让两位少女遇见了我们滴三小只,接下来,面对嫉妒女的陷害,痴痴女的谋害,她们会怎么办呢?敬请期待灵魂少女与音符少女的大作吧。
  • 猴王闯异界

    猴王闯异界

    西天取经之后的齐天大圣,了结了他的因果。可是心魔留下的痕迹却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他。瓦罗兰大陆连年征战,庞大的怨气在心魔的引领下,带着齐天大圣的一丝灵魂穿越.......支离破碎的瓦罗兰,一个巨大的阴谋正在慢慢酝酿,且看猴王如何大闹异界。
  • 鬼绩

    鬼绩

    意外收到一份来自地狱的考卷,它竟然预言了自己的死亡日期,如果考试不及格,所有的考生都会死,为了获取分数和寿命,必须按照考卷的题目去答题,但是你永远无法预料到下一刻等待你的是什么,也许是恐怖的厉鬼、也许是难以想象的未知生物……
  • 无敌鬼剑

    无敌鬼剑

    不入天道入修罗,弑尽天下难回首。回头一步百骨枯,改颜一笑万尸伏。这是一个杀戮的故事,是一个名为剑心的少年一步步成为“神”的故事。【更是一个女王控,妹控,御姐控的神话。】希望大家支持我,第一部作品。
  • 捕影记

    捕影记

    原取得书名是“微微少女成长记”,核心是想表达的少女对情感的逐步成长认知,不过为了贴切网站的风格,临时改了。
  • 只要敢想你就行:出人头地的11条人生经验

    只要敢想你就行:出人头地的11条人生经验

    本书旨在探求如何塑造“敢想”的思维,积极寻求某种新的设想,有意识在抛弃头脑中形成的思维定式,警惕和排除它对形成新的思路可能产生的束缚作用,始终将突破思维定式、进行创新思考,作为人生路上不断获得成功制胜的重要法宝。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静候归期

    静候归期

    茫茫人海,匆匆不过数年,每一次别离都是每一次新的开始,时间虽然带走了很多曾经我视若珍宝的却给我留下了不可言说的记忆,不论茫茫人海中的你我是否有过相同的故事但我相信每一个人的青春都该被记住,被珍视,时间在流逝而我们静候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