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什么是贪、嗔、痴?
答:贪,是一种染著的心理。所谓染著,就是对自己喜爱的对象产生贪念。贪的表现形式很多,吝啬就是其中之一,贪财的人,不但舍不得将钱财与人分享,甚至舍不得自己享用。骄慢也是其中之一,自恋的人,往往特别贪执自己的长处,觉得高人一等。谄曲还是其中之一,因为贪著别人的财富地位,就去溜须拍马,阿谀奉承。嗔,是对自己讨厌的对象排斥抗拒,也有很多表现形式。有因厌恶产生的嗔恨,有因嫉妒产生的嗔恨,也有因得不到产生的嗔恨。痴,是愚痴,如不明事理,不知因果法则,不了解无常、苦空及解脱之道,都属于愚痴的表现。贪、嗔、痴在佛教中被称为“三毒”,即三种危害心灵健康的病毒。
问:何为心、意、识?
答:这属于佛教心理学的内容。小乘佛教讲六识,分别是眼、耳、鼻、舌、身、意。大乘佛教则讲八识,在六识外增加第七末那识和第八阿赖耶识。前六识属于意识范畴,第七识和第八识则属于潜意识范畴。
心、意、识三个概念,虽名称不同,有时也会通用。当它们分别使用时,心是指第八阿赖耶识,为积集义,储藏有情生命中曾有的一切知识和经验。意是指第七末那识,为思量义,人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即根源于第七识。识是指第六意识,为了别义,主要作用是对世界进行认识和判断。
问:为什么有阿赖耶识?
答:这就好像问:为什么有这个世界?佛教不主张问此类问题。人的认识能力有限,但我们总想以这有限的能力考察无限,提出一些超过现有理解力的问题,自然难以找到答案。我们的一生能积累多少经验?人类几千年历史又能积累多少文明?而宇宙却是无始的存在。仅地球就已存在了几十亿年,更何况,地球之外还有浩瀚的星空,我们怎能用如此有限的认识去追问:宇宙什么时候开始?世界有没有边?这些问题的本身,就有问题。
阿赖耶识也是同样,它是无始以来的存在,不能说什么时候开始。在有限的经验范围内,我们可以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来到这个世界、什么时候开始上学、什么时候开始学佛。至于阿赖耶识和世界的开始,就超出了现有的理解范畴,不必究根问底。
问:阿赖耶识与业力、佛性各有什么关系?
答:阿赖耶识中,保存着我们无始以来的业力,这是导致众生流转生死的力量。如果没有阿赖耶识的储藏,业力就不能存在;如果没有业力的推动,阿赖耶识就不能去受生。可见,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如果业力失去无明烦恼的基础,有情就可超越三界。那时,我们就不是随业力沉沦,而是随愿力选择未来去向。
如果说阿赖耶识代表虚妄生命的积累,那么,佛性则是清净、真实、远离颠倒梦想的。两者的主要区别,就是虚妄和真实的区别。唯识宗认为,修行就是转识成智的过程,舍去虚妄的识,才能将本具的佛性开发出来。如果生命以虚妄的阿赖耶识为主,就仍处于生死杂染中,佛性就无法显现。
问:什么是转依?
答:修行就是转依的过程,这是佛法和哲学的区别所在。所谓转依,就是一种实践,是对生命的转变!我们了解生命,目的是为了改善生命,将充满缺陷的生命改造为解脱圆满的生命。我们认识世界,目的是为了改善世界,将充满污浊的世界改变成清净祥和的乐土。在唯识宗的修行中,转依就是转识成智,转染成净,将有漏杂染的阿赖耶识转变为清净的无垢识。从迷惑的状态,转变为觉悟的状态。
问:如何理解佛教所说的无我?
答:我们每天说得最多的是“我”,想到最多的也是“我”,却从来没有考虑过,“我”是什么?我们觉得自己的身体是“我”,自己的想法是“我”。结婚成家后,又给“我”增加了新的内容,家是“我”的,亲人是“我”的。一旦色身衰老、生病,就会伤心失落。及至死亡来临,更是万般恐惧,不知死后去向何方。其实,我们不妨想一想:在我们没有来到世界以前,“我”又在哪里?面对家庭离异,很多人会感觉失去了生命的另一半。其实,夫妇双方也是从素不相识走到一起,并非与生俱来的一部分。只是因为相互执著,将对方当做“我”的另一半,一旦分手,便感觉“我”已不再完整。可见,我们在一切对象上赋予的“我”,只是错误的感觉。而这种由无明导致的误解,又是一切痛苦的根源。佛陀以智慧透视这一本质,告诉我们:一切是“无我”的,只有认清这点,才能生死解脱。
问:佛教怎么看待人的梦?
答:通常来说,梦是妄想的显现,迷惑的显现。所以,佛教中有个词叫做“颠倒梦想”。从佛教观点来看,我们的整个人生就是一场梦,而不仅仅是在睡眠状态下才会做梦。至于通常所说的梦,和意识活动很有关系。此外,还可能受诸多因素影响:有时是一些鬼神进入梦的状态;有时梦中也能感得佛菩萨的示现;有时修行达到一定程度,梦中会出现相应境界;有时是意识超前的感知,会在梦中预知一些将要发生的事;有时是过去生命留下的特别强烈的印象,会在今生乃至很多生中不断以梦境显现相关影像,等等,不一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