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童对钢琴不感兴趣,妈妈也就不强迫他去学了,而是选择了童童感兴趣的模型制作。童童的表现也的确没让爸爸、妈妈失望,他愿意为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付出更多的努力,而从中他获得的独立能力也显而易见。
对于不感兴趣的东西,孩子会觉得枯燥无味,最后很难有任何收获。所以,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从兴趣入手,合理引导,支持并鼓励孩子去做,孩子就会做得津津有味,坚持的时间就会变长,独立性也就能慢慢得到发展。具体做法可以分成下面这三个步骤:
1敏锐地发现孩子的兴趣
幼年时期是兴趣产生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孩子的兴趣是广泛的,家长要具有敏锐的眼光,要善于从孩子的一言一行中发现他的兴趣所在,并有计划、有意识地加以培养。
2满足孩子的特定需求
这是促使孩子对学习和活动产生兴趣的基本条件,家长要满足孩子学习知识、根据爱好选择活动项目的需求。家长要积极地帮助孩子拥有充满乐趣的生活,满足他对事物积极探索的需求。除此以外,家长还应该以平等、友好的朋友身份尊重、爱惜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并以鼓励、正面开导为主要方式对孩子做出合理评价。
3积极为孩子创造获取成功的条件
孩子获得一次小小的成功,可能就会产生较大的自信,而且在后面的尝试中会为了获得更大的成功而做得更好。为了满足孩子的需求,家长就要千方百计地为孩子创设有利于成功的条件,让孩子的兴趣进一步持续发展。
给孩子插上“自由”的翅膀
活泼好动、渴望自由是孩子的天性。但有的妈妈习惯将孩子的活动限制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紧紧监管,生怕有一丝闪失。这些失去了自由的孩子就像被捆住了翅膀的鸟儿,无论是学习、工作、创业、成家生子都缺乏自主性,处处受人摆布,被人嘲笑为“长不大的孩子”。相反,被赋予了“自由”的孩子能够在社会中找到更广阔的天空,寻找更适合自己的机会,用各种方法向父母、他人证明自己的能力。
刘明小时候就是一个“倔小子”,认定的事一定要去做。5岁那年的一天,小刘明注意到家里的旧闹钟的指针停止走动,他在未征得父母同意的情况下,就把闹钟大卸八块,每个零件都仔细观察,还学着父亲修自行车的样子用嘴吹吹。父亲看到后,不仅没有责备他,还想帮他寻找毛病。然而小刘明却坚持不让父亲插手,他说:“我能行,我能行。”最终,小刘明靠自己的聪明和努力让闹钟乖乖地走了起来。看到自己成功了,得意洋洋的小刘明对父亲说:“爸爸,我要修理你那块手表。”父亲没有阻止儿子,找出经常慢点的手表给了儿子。手表的零件比较小,观察起来不太方便,操作起来也不顺手,但这并没有难倒小刘明,他干脆趴到地上研究起来。可是,当小刘明把所有零件都装好后,手表的指针却停止了走动。爸爸笑着对他说:“没关系的,不走了你再想办法让它走起来嘛。”在爸爸的鼓励下,小刘明再次把手表拆开。这次,他发现了问题,原来自己把一个零件装反了。最后,小刘明自豪地将修好的表交给了爸爸。
随着小刘明一天天长大,他自己能决定的事越来越多了。上大学的一天,家里传来了不幸的消息。年近六旬的父亲意外掉进3米深的石沟里,一直昏迷不醒,母亲急得胃病发作。刘明匆匆赶回家,先安顿好母亲,四处借钱,背起邻居们认为只能等死的父亲去了医院。经过一次紧张的脑部手术,父亲终于苏醒了。从此,家里背负起了8万元的债。回到学校,刘明一边学习,一边打工。打工所得的钱都一分不少地交到父亲手里。大学毕业了,他还在用自己的工资还债。父亲说:“你该成家了,不用再管我们了。”刘明却在心里暗暗发誓,要用自己的双手还清家里的债,要让父母过上好日子,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小时候的刘明就喜欢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父母也从不严加干涉,还鼓励他积极去做。这造就了刘明自由独立的个性,培养了他强烈的责任感。父母病了,他来照顾他们,替他们还债,在刘明心里,这些都是他应当承担、义不容辞的责任。
因此,当你的孩子也像刘明一样表现出需要自由的那一刻起,一定要鼓励并支持孩子“自由”发展,为他们创造“自由”的空间。当然,这种自由绝不是“放任自流”。
1自由不等于放任
给孩子一定的自由并不是对孩子言听计从,也不是无论孩子做得对与不对都不加管教,而是指给孩子自由的空间、适度的解放,让孩子自己做主人。如果一味放任下去,孩子很可能会养成任性、懒散的不良习惯,对日后的发展极为不利。
2为孩子创造各种施展才能的空间
孩子天生对什么事情都感到好奇,都想去探个究竟,但往往不得其门,父母若能适时地为他们创造自由活动的空间,提供活动所需要的材料,支持他们自由发展,那么在提高独立性的同时,也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3让自由体现在日常生活之中
我们身边的许多父母怕孩子摔跤而不让孩子走路,怕孩子弄脏衣服而不让孩子玩耍,嫌孩子麻烦而不让孩子帮忙做家务,这些都限制了孩子的自由。其实,让孩子做这些事情都是培养孩子独立性的大好机会。比如,中国家长对孩子的爱,尤其体现在吃饭上,他们让孩子多吃,认为只要孩子多吃就好,也不管孩子爱不爱吃。美国家长也关心孩子一天的饮食,但他们从不硬逼孩子多吃饭,他们会在桌上多摆几样菜,孩子喜欢吃哪样或者不喜欢吃哪样,都由自己决定;孩子自己吃饱了,就可以立即放下刀叉,甚至离开饭桌。这两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孩子在独立性的表现上也是不同的,美国孩子的独立能力要强于中国的孩子。
鼓励和支持是独立性的“温床”
作为妈妈,当你发现孩子独立做了某件事情时,你的态度如何?你会嘲笑他做得不够好还是会不以为然?对他的成功,你会虚荣地吹嘘还是默默地关注?对他的失败,你是安慰、鼓励还是批评、训斥,或者对他说:“我早就知道你这件事干不成!”
也许有些妈妈认为,这些态度所产生的效果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飞机发明者莱特兄弟的父母却并不这么认为,他们用实际的行动帮助孩子们走上发明之路。
莱特兄弟是飞机的发明者,他们从小十分爱好机械。兄弟俩平时除了将零花钱用于购买各种工具和材料外,还常常从外面拣回一些破铜烂铁放在家里。因为他们喜欢摆弄旧机械,所以总是使满屋子散落着铁钉、铁片、铁丝和发条,把家里搞得乱七八糟。然而他们的父母并不指责孩子,他们认为兄弟俩虽然顽皮,但是喜爱机械,又富于幻想,如果给予一定的鼓励和支持,将来可能会有所成就。
一次,父亲从外地回来,特地为兄弟俩带回了一件玩具。这是一个用软木、竹片和薄纸制成的蝙蝠,腹部安上了橡皮筋,只要转50次,绕紧橡皮筋,一松手,纸蝙蝠就会飞起来。不久,兄弟俩就模仿这个玩具做成了一个比它大一倍的纸蝙蝠,橡皮筋也多了一倍。这个大纸蝙蝠居然也飞起来了。父亲对他们的成功给予了夸奖,并和他们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在这次成功经验的激励下,父亲和孩子一同又做了一个更大的纸蝙蝠,不过这次做的纸蝙蝠却没有飞上天空,“啪”的一声栽了下来。父亲首先赞扬了他们勇于尝试的精神,接着解释说:“蝙蝠的体积变大了,重量也增加了,单靠橡皮筋的动力是不能使它飞起来的。”
“一次失败没有关系,继续努力,再来一次,如果不行再来一次,总会成功的。”父亲用坚定的语气说。兄弟俩虽然不太明白其中的科学道理,但他们在不断地思索着、尝试着。无数次失败,无数次重来,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最终让飞机飞上了天。
莱特兄弟的父母知道孩子喜欢干什么,他们不怕孩子把屋子搞脏、搞乱,而是身体力行地支持他们在机械这一领域自由地发展,并且给他们创造动手的机会,这是十分可贵的。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父母提供无穷的动力和坚实的后盾,莱特兄弟才能创造出“飞机”,这一让世界瞩目的成就。
可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鼓励和支持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父母真诚的爱、热情的鼓励、积极的支持是打开孩子心灵的金钥匙,父母的期待是孩子进步的强大动力。当孩子面对困难不敢去尝试、想退缩的时候,父母的一句“你能行”、“你可以试试”,或者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赞赏的微笑,都会让他们的内心充满力量。当孩子取得成绩和进步的时候,父母的一句“你真棒”、“好样的”都会给他们极大的自信,激励他们在人生路上取得更大的进步。试想一下,如果在莱特兄弟第一次摆弄机械时就遭到家长的反对,在他们取得小小成功时父母却漠视或冷嘲热讽,恐怕世间就会失去两名伟大的发明家,飞机的问世也不知会推迟多少年。那么,如果你也想让自己的孩子像莱特兄弟一样成功,就多给他们一些鼓励吧!这样才能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肯定和赏识,才有勇气去尝试,有信心去探索,何乐而不为呢?
1鼓励孩子去尝试
当孩子要求做某事的时候,只要没有重大危险,父母都应该鼓励孩子去大胆尝试。在孩子没有主动要求的时候,父母可以适时地鼓励孩子去探索。例如,对胆小的孩子,可以让他试着晚上一个人睡;对不爱跟人说话的孩子,可以让他帮着打电话;带着孩子去超市买东西,可以让孩子付款结账……不论孩子做得好不好,都要对他的勇敢尝试给予赞扬。因为孩子在你的鼓励下做了某件事,战胜了自己的怯懦,这一点是必须要给予肯定的。
2鼓励孩子主动做
有主动意识的孩子表现得更自信,也能做得更好。凡事都很被动的孩子则会表现得自卑,容易半途而废。所以,家长平时要鼓励孩子主动做事。例如,在公园,鼓励孩子主动上前找同龄的孩子玩耍;鼓励孩子主动去商店买生活用品;鼓励孩子见到熟人主动打招呼等。这些做法都有利于锻炼孩子的胆量,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培养孩子的独立个性。
3鼓励孩子多动手
孩子动手去做一件事情,实际上是在体验完成这件事情的过程,孩子在这一过程中聚精会神、津津有味,有利于成功地完成这件事情。如果成功,孩子就会有继续去做的强烈愿望,也就能在不断的动手过程中发展创造性和动手能力。慢慢地,他就会不再依赖大人的帮助主动地去做这些事情。即使不成功,孩子也在动手的过程中锻炼了大脑,逐渐成长为一个心灵手巧的人。例如,折纸活动不仅能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还能培养孩子做事细心的好习惯,以及耐心、认真的好品质;每天动手叠自己的被子,能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为以后独立生活做好准备。
为孩子创造锻炼机会
有的妈妈很重视对孩子独立能力的培养,也认同让孩子自己学着做一些事的教育方法,但是她们遇到了另外的烦恼:孩子不爱动手,不愿意去做。其实,孩子一开始对许多事情都可能怀有极高的热情,做不好是因为缺乏锻炼的机会。有的妈妈生怕孩子受到一丁点伤害;有的妈妈舍不得孩子去干活;有的妈妈觉得让孩子学干活太麻烦,会把家里搞得一团糟;现实中还有这样的情况,一些家长由于工作繁忙等原因,自己不做家务,将家务活全部交给小时工或保姆去做。这样一来,孩子不知不觉地就丧失了许多锻炼的机会,出现“不是不做、不是不会做,而是根本就没有机会去做”的尴尬局面。
一天,爸爸、妈妈带着5岁的雨雨逛商场,雨雨突然想上厕所,当时三个人都不知道厕所的具体位置。雨雨大声说:“我自己去,我能自己找着。”她突然撒开妈妈的手,向前跑去。妈妈急了:“等等,你一个人不行的,妈妈陪你一起去。”说着,妈妈就去追女儿。这时,爸爸也赶了上去。爸爸对雨雨说:“雨雨,我们三个人现在都不知道厕所的位置,你想自己去找,爸爸支持你,但你得想一个办法,才能快一点找到厕所。”这时妈妈也鼓励女儿说:“你想想,以往妈妈找不着的时候是怎么做的?”“去问。”“对了,那今天你就学着妈妈问路的样子,自己寻找厕所的位置,妈妈相信雨雨一定能做到!”听了妈妈的话,雨雨变得高兴起来。雨雨开始东张西望,寻找要问的目标。很快,她锁定了一个对象,并朝她走去。她还回头看看爸爸、妈妈,妈妈用眼神鼓励着雨雨,传递着“妈妈相信你能行”的信息。终于,在爸爸、妈妈的目送下,雨雨走到一位阿姨跟前,小声地和她说着话,并顺着阿姨指的位置到了厕所。雨雨从厕所里出来后,爸爸妈妈高兴地夸她“真勇敢”。有了这一次的尝试,雨雨的胆量变得更大了。
孩子最初就表现出自己一个人去厕所的意愿,而妈妈阻止了她,认为孩子自己是办不到的。爸爸却不一样,他支持女儿的想法,并鼓励她想办法去实践。如果没爸爸的支持,雨雨也许就不会有这一次尝试,好在爸爸、妈妈很快统一了意见,一起鼓励孩子自己去做。这又一次证明了“我能做,只是你不让我做”是经常存在、却可以避免的。
家长有意识地培养孩子接触社会、接触外界的能力,适时适地为孩子创造锻炼的机会。孩子会在这样的锻炼中逐渐适应社会,独立能力也会越来越强。机会并不是摆在台面上等待孩子来“认领”的,而是需要家长从生活中去发现、准确把握、充分利用的,引导孩子主动参与,从而使他得到锻炼。
1带孩子走出家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