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学大师陈省身的经验
一位家长带着她的孩子找到我,对我说:“请帮帮我的孩子!我真着急啊!”
她的孩子今年15岁,马上就要参加中考了。孩子平时的成绩不错,在班里名列中上游。这个成绩,正好处于重点中学录取线的边缘地带。父母希望他能考上市重点中学,这样就更有把握考上重点大学。孩子平时很懂事,特别是上了初三以后,整天忙忙碌碌。早上起得很早,晚上放学回来,吃过饭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学习就到十一二点,别人都睡觉了,他还要继续看书。
父母看在眼里,嘴上不说,心里却很高兴,知道孩子懂事、听话了。有时候怕孩子累坏了身体,就劝他早点睡,孩子却说:“要复习的功课太多,时间总是不够用,不努力不行!”
可是几个月过去了,孩子参加了两次模拟考试,成绩不但没有上升,反而还下降了十几名。这下子父母急坏了,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他们用急切的眼光看着我:“怎么办?到底怎么办?”
其实,这对父母所面临的问题并不少见,相反,在我的经验中,绝大部分的家长都有过同样的困惑:每天都看见孩子规规矩矩地坐在桌前学习,十分努力的样子,可为什么每天的作业总是完不成?考试成绩总是上不来呢?这个问题一直都困扰着许多家长,让他们百思不得其解: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导致孩子学习效率低下的原因有许多,然而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孩子不会利用时间。
针对这个孩子的情况,我与他交谈了许久,又花了几个晚上的时间亲自到他家里观察孩子学习的情况,很快就找到了问题所在。
原来,这个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一个毛病,就是随意性太强,缺乏计划性。比如整个晚上他有数学、英语和物理三门课要复习,他却是想到什么就做什么。一会儿拿起数学书做两道习题,如果遇到了难处,做不下去了,就换本英语书看一会儿,稍微觉得有点困难,又换本物理书看一会儿……一晚上下来,看起来忙忙碌碌,好像每一科都看了几眼,其实都只是浮光掠影而已,实际收获很少。
此外,这个孩子学习的时候还有一个很大的毛病,就是不够专注。看书、写作业的时候总要戴上耳机,还特别好动,一会儿抠抠眼睛,一会儿挖挖鼻子,房间外面有点什么动静,他也要竖着耳朵听半天。
每天晚上他都要学习三个多小时,可是真正用上的也就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其余的大部分时间都浪费在一些无足轻重的小事上了。
针对这个孩子的情况,我对他们的父母说:“你们孩子的主要问题就是时间利用效率太差,时间大多浪费了。”为此,我提出了几条建议:
1.提前安排好每天晚上要看的功课
合理安排复习各门功课的时间,不要盲目复习。不要一会儿看看这门,一会儿又看看那门。晚上看书之前好好想一下,今天晚上要复习哪些功课?每门功课大概要花多少时间完成?
有了这样一个大致的时间安排,可以鞭策自己尽量按照进度学习,避免随意性。在每天学习结束的时候要想一下今天自己是否完成了预计任务?如果没有,问题出在哪里,如何改进?
2.有针对性地复习
不要不管语数外、物化生,都不分轻重地分配同样的时间。复习功课之前想想今天上课老师都讲了哪些,自己有哪些没有消化,应该在哪些方面加强?多安排一些自己比较弱的科目进行复习,对于自己掌握得比较好的科目,可以少安排时间,甚至是不安排时间,这样的学习会更有针对性,取得更好的效果。
3.集中注意力学习
学习的时候就要专注,不要像小猫钓鱼,三心二意,要改掉那些做作业听音乐、隔个三五分钟就要动一动的坏习惯。
他的父母听从了我的建议。经过几个月的锻炼,孩子的学习效率果然提高了,学习不再像以前那么累,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到了第三次模拟考的时候,成绩排在了重点线的前列,最终也如愿地考上了重点高中。
学习的效果与学习时间的长短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并不是说学习时间长,效果就一定好,成绩就一定高。许多孩子看起来学习的时间很长,但时间利用效率太低,实际上有很大一部分时间被浪费掉了。而善于利用时间的孩子,却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国著名数学家、20世纪世界最著名的几何学家之一的陈省身,15岁时以数学满分的成绩考入南开大学本科研修数学。年轻时的陈省身学习非常刻苦,然而他同时也是一个非常善于利用时间的人。他在谈到怎样合理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时,说的可谓是一针见血:“对于每个人来说每天的时间是一样多的,就看他怎样利用了。用好了,可以用一倍的时间取得双倍的效果,用得不好,双倍的时间也未必取得一倍的效果。”
陈省身在刚刚升入大学的时候,由于科目增多,各种练习、实验接踵而来,
学习压力陡然加大,让他感到非常不适应。一开始,他与许多同学一样,每天从早到晚,除了上课就是不停地看书、做题,没有头绪,也没有条理,很快他就感到陷入一种忙忙碌碌、疲于应付的状态,效果也不好。大学的第一学期过去之后,他的成绩很不理想,只排在班里的中游。
经过反复地思考,他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出在没有规划好学习时间。学习没有计划性,总是疲于应付,总有一种临时抓差的感觉。为此,他专门制定了一个时间规划,他把各个科目统筹了一下,英语是自己比较擅长的,就减少一些复习时间;数学和物理是他最喜欢的科目,他希望能够学得深一些,就多分配一些时间。今天做什么,明天做什么,今天晚上要看哪些书,明天要做哪些事,他都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时间安排。
经过这样的安排之后,他不再像以前那样盲目地复习了,不再像以前那样靠“持久战”取胜,而是更有条理,更有针对性。他还经常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地去补充那些比较薄弱的知识,而对早就掌握、却一直在重复练习的知识,就分配较少的时间。
在下一学期的期末考试当中,他的物理和数学都获得了满分,而他的总成绩也排在了全班的第一名。可以说,正是因为合理地分配时间使这位原来疲于奔命的普通学生一举掌握了学习的最佳方法。
不仅如此,在大学时代养成的合理利用时间的好习惯,还使他受用一生。此后,在他长达几十年的研究生涯当中,在勤奋工作的同时,他时刻没有忘记提高时间利用效率的重要性。正因为如此,他这样评价自己:“合理地利用时间,似乎使我比许多人又多出了一倍的时间!”而他的研究成果,也源源不断地涌出,终于使他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几何学家之一。
对会利用时间的学生而言,学习是享受、是乐趣。越会利用时间的人,学习的效率就越高,时间就越充裕;而越是不会利用时间的人,就越是疲于奔命,感到学习就像是一场没有尽头的马拉松,令人身心疲惫,整天处于一种紧张焦虑的痛苦状态。所以,每一个学生都应该主动出击,合理利用时间,而家长更应该帮助孩子巧用时间。
对成长中的孩子而言,时间尤其宝贵。因为孩子们并不具备成年人自我调节时间的能力,为此,作为孩子的父母,就必须担负起责任,帮助孩子充分利用有限的宝贵时间,指导孩子学会管理时间,这样,就可以很好地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原来一个小时才能做完的事情,现在半小时甚至二十分钟就能做完,何乐而不为呢?
2.会学也会玩的高考状元
有的家长一看到孩子在玩,就很不高兴,他们觉得休息、娱乐会浪费孩子的学习时间,所以应该越少越好。他们不但要孩子按时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还要求孩子学习更多的东西,给孩子“添草加料”,结果孩子整天坐在书桌前面,头脑昏昏沉沉,虽然看起来学习时间很长,其实效果很差。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适当让他们放松和娱乐,让他们的身心得到休息,再学习起来,会得到更好的效果。
2005年北京市的高考理科状元——东直门中学的田禾就是一个学得好、玩得也好的人。
在各种体育项目中,她最喜欢的就是网球。每到周日,不管刮风还是下雨,她都要妈妈带她去打网球,一打就是一上午。如果妈妈没时间,她就约同学去。
快到高考了,同学的家长看到田禾还这样的疯玩,就告诫自己家的孩子:“快要高考了,还不好好复习功课,有什么好玩?”结果,没人再敢和田禾去打网球了。田禾感到很失望,尽管如此,她还是一个人来到网球场,对着墙壁练习击球的基本动作。
在2005年的高考中,田禾以707分的总成绩摘得了北京市高考理科的第一名,考入北京大学理科实验班。在得知这一成绩后,同学们都感到有些惊讶,这个平日里玩玩闹闹,似乎对学习并不是那么上心的女孩儿,怎么就考上了全市第一呢?
然而田禾自己却并不感到太意外,在她看来,虽然全市第一有些出乎意料,但考一个高分并不是难事。
她喜欢打网球,因为这会让她感到放松。学习的时候主要用的是左脑,而打网球,则放松的是右脑和身体肌肉。每次打完网球,一连几天她都是神采奕奕,看起书来特别有效率。如果有一次她错过了网球锻炼,就会感到一星期都没劲儿,好像丢了什么东西似的。
她还喜欢看在法国举办的网球大满贯公开赛,她最喜欢的球员是西班牙网球运动员纳达尔,是他不折不扣的“粉丝”。如果纳达尔比赛的时间正好赶上节假日,她会熬到凌晨去看直播比赛。
田禾的爱好不只这些,她还很喜欢练书法,对自行车运动也是情有独钟……
那么,这么多的课余爱好会不会占用她的学习时间呢?恰恰相反,田禾认为:学习与体育锻炼、娱乐活动相互交替,是大脑休息的最佳方法。如果总是坐在书桌前面看书,时间一长就会注意力下降、记忆力衰退,欲速则不达。所以,把自己的学习时间和休息锻炼的时间交替安排,就可以做到劳逸结合,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现代的中学生,肩负着爷爷奶奶、父母两代人寄予的厚望,承受着父辈们不曾承受过的学习压力。上学时,背着沉重的书包,放学后,又在自己封闭的房间里“一心只读圣贤书”。而且常常还有父母陪读,注意力稍有转移,父母便忙加提醒,每天晚上都要学习几个小时,有的甚至学习到深夜。然而,由于缺乏必要的放松,虽然学习的时间很长,却因为过度劳累而导致学习效果很差。
许多有经验的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触,那些懂得劳逸结合的学生往往更善于调整自己的大脑,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而那些整天坐在书桌前苦读书本的人,却是头脑木讷,再努力,也只能是一个书呆子。
我教过一个孩子,是学习非常刻苦的人。每天上课不停地记笔记,中午吃过饭,别的同学都会出去放松一下,他却掏出书本一个人看起来。放学回到家,吃完饭就开始做作业,直到深夜。每天上课的时候,我都会看到他黑黑的眼圈,因为这个缘故,同学们给他起个外号叫“熊猫”。然而,尽管他付出的努力远比一般的同学要多,成绩却始终排在中游。
到了中考的时候,班里的同学都自觉地增加了学习时间,这位同学也更加努力了。班里每天下午都有一节体育活动课,是班里固定活动的时间,同学们可以利用这45分钟的时间到操场上打球、跑步,调节一下紧张的神经。然而这位同学却从不出去玩,即使别人都出去了,他也躲在教室里,一个人在那里算题。
就在中考前的几个星期,炎热的天气,加上过度的劳累,这位同学终因体力不支而晕倒在课堂上。被送进医院之后,又是吃药,又是打点滴,在医院里住了一个多月。等到他出院的时候,早就错过了考试时间,不得不重修再考。
其实,学习与锻炼并不矛盾,如果懂得劳逸结合,反而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时间持续太长,就会抑制大脑的功能,造成记忆力下降,即使一时记住了也很快就会遗忘。
当人们从事艰苦、紧张而又繁重的脑力劳动时,大脑皮层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对氧的需求量剧增。长时间的用脑,会使全身血液循环减慢,流经大脑的血量减少,引起暂时的“脑贫血”,致使大脑疲劳。合理地安排学习、劳动、课外活动和休息的时间,能调节大脑各个区域和谐活动,使工作、学习效率提高。所以家长在家辅导孩子学习时,要注意劳逸结合。
在大脑疲劳过度情况下,孩子会表现出情绪躁动、忧虑、厌烦、怠倦、无聊等心理问题,甚至还会产生厌学、敌对情绪等。毫无疑问这会降低学习效率,并且有害于健康。当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过度紧张状态时,我们应该引导孩子进行一些其他的活动来转移情绪指向,使紧张的情绪松弛、稳定,逐渐恢复良好愉悦的心境,然后再重新学习。
所以,一定要注意学习与休息的劳逸结合,这是孩子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家长不能顾此失彼,如果只要求孩子用功学习,却不顾孩子的身体,那么反而耽误了孩子的发展。
学得好,玩得也好,才是真正的会学习的好孩子!
3.外语高材生的烦恼
教会孩子学会管理时间,会让孩子养成一种做事有条不紊的好习惯。
我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报道:一位著名大学外语系的毕业生,精通三门语言,除了英语外,还能说法语和葡萄牙语。毕业之后,她应聘一家著名跨国公司的中国区总经理助理的职位。在面试的时候,她以自己出众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以及自己大方开朗的性格,赢得了面试官的好感,很顺利地就得到了这个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