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39100000026

第26章 面谈中的提问技术训练(3)

(没有对来访者的话进行任何回应。只关注在提问上。)

来访者:“两个星期。”

咨询师:“也就是说你现在的感受是:游戏没有意思,但你沉溺于其中。这让你不舒服,玩过之后有后悔感。那你今天来这里想解决什么问题?”

(小结的概括性较好。用“后悔感”代替“罪恶感”,程度不同。)

来访者:“我比较紧张,本以为自己这么大了会有自控力。我想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让自己不玩。前两天想买一个PSP,问朋友,‘如果你们买了PSP,会不会一直玩个不停?’他们说不会。而我为什么没法停?我原先用的方法是尽量不碰。但这个问题没有解决,你说是吗?”

咨询师:“也就是你想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解决沉溺于电子游戏的问题;二是探索控制不住自己去玩的原因。”

(对咨询目标进行清晰化和结构化。)

来访者:“是的。”

咨询师:“我们可以提供一些方法,逐级减少你的沉溺。你以前想过一些什么方法?”

(在提建议前确认来访者已用过的方法,比较好。)

来访者:“以前采用的是不接触。但现在不能不带手机出门。”

咨询师:“即使带手机出门,也可以有方法把手机中的游戏功能去除。另外,你能不能订个目标,比如说今天只玩半个小时就叫停。过两天只玩20分钟,然后逐渐减少,慢慢戒掉。”

(还没有确认来访者是否尝试过其他方法,就直接给出了建议。)

来访者:“可是……”

咨询师:“我们可以试一下,就像给你布置的家庭作业,下次来的时候我们看施行的情况。”

(没有敏锐地察觉到来访者的犹豫。)

来访者:“可是我怎么边打游戏边控制时间?只有尽量不带电子设备,不去碰游戏。”

咨询师:“这本来就很好。另外,成绩真的对你重要吗?”

(没有回答来访者的问题,突然转换一个话题。咨询师的本意是从认知角度出发,改变来访者的认知。)

来访者:“我知道不重要,这种分数又不能换钱。”

咨询师:“而且也很累人,像你自己说的。那你可以试试看慢慢戒掉。至于你刚才谈到的第二个问题,这是不是和你的执著、认真、尽善尽美和完美倾向有关?”

来访者:“对,我知道这是一种病态。”

咨询师:

(沉默)

“我不知道该怎么做了。”

要求停止。指导老师鼓励其继续。

咨询师:“你为什么认为这是一种病态?”

来访者:“因为自控力很重要。我每次做事情都要做到最好,这很耗损精力。我虽然认识到这一点,但改变不了,所以有问题。”

咨询师:“你认识到但改变不了。你在做其他事情时有这样的感觉吗?”

来访者:“小时候做家庭作业,有附加题。虽然老师说能做多少就做多少,但我一定要把它全部做出来。”

咨询师:“你想证明什么?”

(可以问这个问题,但也可以紧扣上文的“自控力”来提问:“你认为做到最好是一种自控的表现?”)

来访者:“不知道。一旦开始解题,我解不完就睡不着觉。如果你问想证明什么,那是证明我是个好学生吧!”

咨询师:“你想证明给老师看你是个好学生。那你成绩怎么样?”

来访者:“还好,前五名吧!”

咨询师:“父母是不是对你成绩过分关注?”

来访者:“父母没有给我太大压力。”

咨询师:“你从什么时间开始一旦做事就要做好?”

来访者:“记不得了。我的生活当中不会碰到太大挑战,基本上都会做完、做好。”

咨询师:“那你把事情做完后的感受是什么?”

来访者:“刚开始有兴奋感,过后没有劲儿。”

咨询师:“为什么没劲儿?”

来访者:“因为没有什么事儿要做。打完游戏后是空虚的感觉。”

咨询师:“打游戏和做附加题有什么感觉不一样?”

来访者:“附加题比较难,而游戏比较容易。”

咨询师提出停止。共19分钟。

案例点评

比较两个学员对同一个个案的咨询过程,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可以看到这两个个案都尝试用认知行为疗法。它们在流畅性、节奏感和深入性方面有区别,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用提问收集到抽象的信息,而后者收集到具体的信息。

收集信息的具体性和抽象性

个体心理咨询之所以必须要用一对一的方式进行,是因为它的重要假设:每一个来访者都是独特的,咨询师必须把他(她)当作一个特别的个体来对待。一个咨询师可能接待过很多抑郁症来访者,但咨询师不会在诊断刚出来就马上给方案,而是要全面地了解具体信息后才能制订解决方案。要做到这一点,咨询中必须收集具体的信息。如果只有抽象的信息,就会深度不够。我们可以来进行一些比较。

关注点咨询师一咨询师二

问来访者对游戏的感觉。你有什么感觉?打完游戏后的感觉是什么?在玩的过程中呢?你觉得开心吗?

问上瘾的经历或事件。你做其他什么事情也会上瘾吗?以前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大学那次玩了多久?那你刚工作时沉溺的那次呢?

问尝试解决问题的努力。你周围的朋友有这种情况吗?你想过控制吗?你觉得自己为什么会沉溺于其中?你希望一次比一次做得更好?你以前想过一些什么方法?这是不是和你的执著、认真、尽善尽美和完美倾向有关?

第二个咨询师问得更细致、更深入,因而了解到来访者曾经有过两次迷恋游戏、但都成功摆脱的经历,也了解到来访者惯用的方式是回避接触。了解了来访者在玩游戏背后的焦虑,也明确了来访者想要解决的问题。而第一个咨询师是典型的新手咨询方式:信息流于表面化,看上去很多信息都知道了,但其实并不清楚关键细节。这也导致咨询无法深入,做了短短9分钟就结束,其中还有一分钟是咨询师在给建议。

怎样才能做到收集具体的信息?一是要用具体的问题。过于抽象的问题只能带来比较抽象的回答。二是善于判断哪些信息是关键信息,可以就关键信息深入挖掘。这要求咨询师具有一定的敏感性。

要处理来访者情绪层面的问题

在两次尝试中,尽管咨询目标都已经明确,但咨询师都没有处理来访者的焦虑情绪。个案的实质是:来访者由于迷恋游戏引发了对行为失去控制的焦虑情绪,并想找到当下和将来的解决方法。根据这样的诊断,一定要处理来访者的焦虑情绪。来访者仅仅玩了两个星期的游戏,既达不到游戏成瘾的诊断标准,也不是强迫行为,完全可以给予对方支持和共感,让她减少焦虑。其次要处理她对“失去控制”的焦虑。在来访者的主诉中,反复出现的是对自己玩游戏这种失去控制的行为不能接受,对这种失控焦虑,担心自己将来会出现更多的失控行为。可以引导来访者回顾自己以前成功处理游戏迷恋行为的经历,让她看到:担心失控并不是现实,而只是一种担心,它出现的概率并不高,完全可以放松一些,不必夸大或过度。

如果咨询师有足够的经验,可能还会关注一点:来访者为什么会这样担心失去控制?她的这种担心甚至已达到恐惧的程度。她恐惧的到底是什么?这个议题不一定要在一开始就触及,但如果咨询中能够予以关注,对来访者更有意义。

新手在面谈时,往往会过于关注事实层面的信息,从而忽略来访者情绪层面的问题。但咨询中应该先处理情绪层面的问题,再处理事实层面的问题。

不要滥用行为疗法

咨询师一给出的建议是橡皮圈法,并且解释说这种方法是为了转移注意力。这是完全错误的理解。弹橡皮筋法属于厌恶疗法,具体操作是在来访者手上套一个粗细适中的橡皮筋,当来访者又想到要做某件事或已经做了时,拉橡皮筋弹自己,让自己有疼痛感,并因而放弃想要做或正在做的行为。它主要用来矫正不良行为。它的原理是把某种特定行为和疼痛联系在一起,从而达到减少这种行为的目标。运用的是行为强化中的惩罚。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建立疼痛和行为之间的联系,从而减少行为出现的频率或消除行为,而不是为了转移注意力。对这些基本常识,新手一定要了解。

咨询师二给出的是时间控制法。这个方法是可以用的,但关键是像这位咨询师这样用效果不会好,因为来访者问到的“怎么边打游戏边控制时间”这一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如果仅仅靠意志力就可以解决,来访者显然早就这样做了,不会走进咨询室了。面对来访者的问题,咨询师必须与对方进行细致的沟通,让自己的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另外,仅仅这样说两三句,来访者去做的可能性也很小。必须和来访者一起制订出具体方案,如计划用多长时间矫正行为、怎样做是适度而可行的等。

结语

对新手来说,关于提问有一点必须澄清:提问不是为了让咨询师更清楚地了解来访者,而是为了让来访者更清楚自己的状况。提问不是为了满足咨询师个人的好奇心、利益,而是为了来访者的福祉,是为了帮助来访者解决问题。

指导老师手记

等待学员的突破

今天训练的技巧是提问。A扮演了来访者,咨询师是平时言语不多的B。咨询进行得出乎意料的流畅。他做完后大家有很多点评,我的点评是:今天的练习非常好地体现了咨询的基本结构,开场,正式咨询,花一些时间了解信息,中间不时有一些小结,结束时来一个全面的总结,如果必要提一些建议和方案。这是个了不起的进步!

大家非常受鼓舞。毕竟只是第六次,就可以做得这么好了!我看到大家的眼睛都是闪闪发亮的。

课间一位组员和我交流:“我发现您的教学方式是让学生自由成长,然后告诉他们是怎样成长的。”对的,我的方式是等待,等待学员做得好,有进步,然后大力给予肯定,并分析这样做的理论意义。这样,学生能够成长到哪一步是由他们自己来决定基调,速度由他们自己控制,而我所做的只是要善于发现、善于鼓励和总结。上一组我等待得非常辛苦,一直训练到第十四五次才有突破!前面的过程真是考验我的耐心。我一度怀疑自己训练学生的能力和方式。好在突破终于出现了。我察觉到这种方法有些过度依赖学员。也许今后会找到更灵活的方法。

同类推荐
  • 女职工心理健康手册(最新职工职业健康指导丛书)

    女职工心理健康手册(最新职工职业健康指导丛书)

    这些知识内容包括了职业健康的各个方面,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简明扼要,易学好懂,十分便于操作和实践,是广大企事业单位用以指导现代职业健康的良好读物。
  • 你所不知道的怪诞心理学

    你所不知道的怪诞心理学

    你觉得能够从一个人的笔迹里面看出他的个性吗?你觉得有些人为什么就爱给自己找不自在?你知道为什么我们会对一个观点有不同的见解和争论吗?你知道现在的“男身女相”和“女身男相”都是为什么吗?你知道颜色和减肥之间存在关系吗?你觉得“笔仙”和“灵魂出窍”是非常诡异难辨的事情吗?在这本书里,描述了许多怪异的现象,在这些千奇百怪的现象背后,隐藏着人类在不同层面的秘密心理。我们探索的是一个神秘莫测的世界,而这个世界就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里。
  • 别说你懂心理学

    别说你懂心理学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理,心理决定着一个人的想法,也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同样的事物,对不同的人来说,他们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因为他们的心理活动不一样。
  • 北大心理课

    北大心理课

    找到内心的出路,内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未名湖畔、博雅塔下,跟北大学者们聊聊心理!探寻北大人的成功之路,就必须从研究北大心理课开始!本书收录了季羡林、周国平、俞敏洪等众多北大学人、学子的人生感悟和精彩观点,解读现代人的焦虑的心理问题,借大师的智慧之眼,帮助读者理清困惑,还心灵一片宁静之地。
  • 学习与时间

    学习与时间

    本书从学习与时间的角度,通过故事与点评结合,启迪与思考相结合,对青少年成长中遇到的困难和烦恼给以启示的指导。
热门推荐
  • 武道真魔

    武道真魔

    一个拥有着各种进化选择的穿越者来到了一个拥有昌盛武道文明的世界,本来无意于涉足红尘的他却总是麻烦缠身,为了保证自己能够活得好,所以他开始了不断变强的历程。
  • TFBOYS樱花爱恋

    TFBOYS樱花爱恋

    在樱花树下,你我相识、相知、相恋伤了,痛了爱过,值得了。青春年华奉献给你宁愿相信、不肯放手,凯源玺,有你真好
  • 科技强汉

    科技强汉

    街头长大的真龙天子、让匈奴人跪地称臣的汉宣帝,率众归汉、坐拥绝色美人的呼韩邪大单于,号令西域诸国、横扫大漠的西域之王郑吉,当这些人都拥戴同一个老大,这个人会演绎怎样的传奇?汉秉威信,总率万国,日月所照,皆为臣妾。汉匈之战最光辉的一幕,人们只记住了封狼居胥。但又有几人知道,真正打败匈奴的,是那个一心屯田的皇帝和他的麒麟阁十一功臣。为什么用“十一”这样奇怪的数字,而不是“十二”?难道堂堂大汉帝国竟凑不够十二功臣之数吗?那消失的一位大功臣究竟是谁?===================================================这是一部以汉朝科技为背景的书,希望大家喜欢。
  • 暴雪孤鸿记

    暴雪孤鸿记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苍茫世界,谁能够主宰自己的命运?暴雪将倾,孤鸿飞。虽九死,吾往矣。
  • 重生之异世人生

    重生之异世人生

    北执大陆一位修仙者偶然穿越,来到地球。使其整个人生都不一样了。
  • 角落的那个你

    角落的那个你

    [本文正在修改,请勿入坑]我努力踮起脚尖,却还是比你矮。你随意伸手就能轻易触碰我的头,而我只能努力跃起,一次又一次,却不能像你那般轻抚我柔顺头发。这距离就如同我与他的距离,看似近,实则远。而当时的我却执着的认为这是最萌身高差,却不知将来的我因此悔恨终身。苏煦北,你怎么能这么宠我呢!以至于我最终失去了你。在世界上的某个角落,总有一个人为你而担心。
  • 粪池塑造名侦探

    粪池塑造名侦探

    谁也不会想到,名侦探从粪池凶案而成名,且是一名中学生。不要把它看成福尔摩斯或柯南。这是由我的同学,李泽普口述,由他亲身体验的一系列狗血无极的事。你可以嘲笑我们乱破案。但这是真的故事。接下来,认识狗血人物——郑日圣!另注:本书全是短篇案件
  • 仙与魔的爱恋

    仙与魔的爱恋

    这是一个小偷出现在远古时代,捡了一个龙蛋,身后跟了一条金贵的蛇,又捡了一个粽子,还生了一萌哒哒的包子,竟然还有个透明人跟着,还开了一个酒店,你当这是幽冥酒店啊,那怎么会呢,想知道吗,那就看看吧,由于小编是个学生,初2年级,是个很重要的阶段,更新不稳定,请大家见谅,还有,体谅体谅小编,多给我点票票,发点书评,转发给好友,么么哒。
  • 霸宠契约:废弃千金逆袭记

    霸宠契约:废弃千金逆袭记

    她,一个零修为废材,从小娘不疼没爹爱的弃女,因为特殊体质和炼药天赋被药王看中收之为徒。为了帮母亲解蛊毒四处寻药,来到巫山国却意外闯进四大家族的命运纠缠。他,冷漠霸道,帅气孤傲,对所有人都不放眼里,却对她一次次救于危难之中。不料一场换亲阴谋的揭露打开了所有人命运的大门,原来这一切冥冥之中早已有了安排!
  • 快穿之男女配好无敌

    快穿之男女配好无敌

    她,是阎王的女儿,因屡次拔光阎王的胡子,扰乱阎王处理公务,于是就被阎王派去给系统,成为了冥界最悲哀的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