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39100000020

第20章 面谈中的共感技术训练(2)

来访者:我非常担心,不知道他们的情况。我自己刚被掏出来时,还跟着别人一起去救人,到处找家人,去了好多帐篷里找,但一直没有找到。(带出了重要线索:来访者在地震发生后经历了不同阶段。从救助他人到寻找,到目前的麻木。)

咨询师:你到负责登记的相关部门去找过吗?

来访者:找过。(叹口气)没有。

咨询师:目前已经过了生命生存的极限,会不会有意外?(咨询师仿佛是架没有血肉的机器,一定要把来访者的心扎出血来。)

来访者:我,根本不敢想。

咨询师:别人跟你说过什么吗?

来访者:没有。

咨询师:你需要做最坏的思想准备。但你不愿正视亲人遇到不测这种想法,是吗?(在没有处理来访者情绪之前,就开始认知矫正。这时的认知矫正没有任何基础。)

来访者:他们不会遇到意外的,不会的。(非常抵触。)

咨询师:我理解你的感受。但你要接受现实。你觉得自己现在有必要调整吗?(如果比较来访者和咨询师的速度,两人像处在龟兔赛跑之中,来访者还没有离开起点,咨询师已经遥望终点。)

来访者:我要等到确定消息再说。(来访者仍然停留在起点。)

咨询师:现在你要保证自己身体健康。你的亲友不在了,但他们仍然希望你正常地交往、正常地生活。你是不是对亲友不在世没有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你的亲友不在了”这句话过于强烈,在此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咨询师把它作为一种事实呈现出来,对来访者是残酷的。另外,“亲人”和“亲友”的含义不同,咨询师的精当性不够。)

来访者:我没想过他们会不在。

咨询师:你来到咨询室就是迈出了很好的一步。你自己要有改变的动力才行。你还有哪些亲友没有找到?(直到这时咨询师才来确认具体信息。)

来访者:我儿子和我丈夫。

咨询师:你以前和他们的关系怎样?(没有处理情绪,直接跳到以前的关系。)

来访者:很好的。

咨询师:可以看得出你是非常出色的妈妈,很呵护自己的儿子。(不知“非常出色”是怎样看出来的。)

来访者:他是个品学兼优的孩子。

咨询师:你会有反复回忆吗?(对上句话没有任何反应,马上迫不及待地收集起闪回的信息。)

来访者:我一直糊里糊涂的,有时会有回忆,有时没有。

咨询师:那你睡眠好吗?(转到生理方面。)

来访者:我也糊里糊涂的。反正住在大帐篷里,大家睡我也睡,大家起我也起。(“大帐篷”是个关键信息。来访者目前是与他人在一起行动。如果她独处,情况会不会变得更糟?)

咨询师:余震对你有影响吗?

来访者:我们已经搬迁出来了。我糊里糊涂的,也没什么感觉。

咨询师:我建议你在思想上做好最坏打算,善待自己,可以多和别人沟通,向别人倾诉,宣泄自己的情绪。(这些建议本身都是不错的建议,但在此时用这种方式提出,对来访者没有任何用。时机不对,也没有具体实施方法的支持。)

面谈技术训练

做一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

从新手个案中学习

从个案过程可以看到:学员们对经历过重大灾难、有心理创伤的来访者还无力处理。要想做好此类个案,要真正沉下心来问自己:灾难对人类到底意味着什么?生和死意味着什么?亲人丧失对人们的影响会是什么?亲历灾难会对人们造成怎样的心理影响?对这种个案,学员必须了解灾难后心理、危机干预、哀伤辅导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在面接过程中,需要倾听、倾听再倾听。在丧失亲人的来访者面前,语言有时是苍白的,他们也许并没有准备好去接受建议,可能只需要咨询师陪伴他们,倾听他们,理解他们的感受。如果咨询师不能设身处地地思考灾难意味着什么,就可能采取高高在上的姿态,提出一些冷漠的问题,会让来访者的悲、苦、伤全部化为阻抗。或者,在灾难的亲历者面前惊惶失措,比亲历者还无助。

如何和灾难的亲历者建立平等而理解的关系,对咨询新手来说是一个挑战。

咨询的方向

由于咨询师没有和来访者确定咨询目标,所以该个案往什么方向走是不清晰的:似乎在做PTSD(创伤后心理应激障碍)的诊断;似乎在安慰来访者;似乎是在认知上让来访者接受现实。如果往诊断方向前行,咨询师确实问了其吃饭、睡眠、闪回等信息,但非常含糊,而且没有确认离地震发生有多久了。如果是在情绪层面安抚来访者,咨询师确认了害怕等情绪,提出了多和别人沟通的建议,但没有做更多的工作。如果是做认知矫正,咨询师试图让来访者正常化,并且接受家人已遇难的现实,但仅仅点到为止。这样的咨询像流在戈壁滩上的水,涌出来,就不见了踪影,没有方向,也无法形成推动力。富有意义的咨询像一条河流,既有动力,又有方向,在前进的同时不断自我净化。

新的练习片断

同样的案例,又换了一位咨询师。略去开场。

咨询师:哦,你是从地震灾区来的。地震对你是一件普通的事情吗?(这样的问话会给来访者带来怎样的心理感受?)

来访者:当然不普通。(马上心理抵触。)

咨询师:跟我谈谈你的家庭好吗?(跳跃到家庭。)

来访者:我家里就儿子和丈夫。

咨询师:地震发生时他们在哪里?(脸上浮现出笑容。这是咨询中非常不和谐的一幕。咨询师的表情和现场氛围不匹配。)

来访者:儿子在学校,丈夫在厂里。

咨询师:找到他们了吗?

来访者:还没有。

咨询师:那你一定很着急。

来访者:是的。

咨询师:他们现在会怎样呢?(没有任何铺垫这样直接问,会让来访者有怎样的心理感受?!)

来访者:我就是不知道啊!

咨询师:你身边这样的事情多吗?(没有分寸感的问话。)

来访者:还是比较多。

咨询师:你和这些人交流过吗?

来访者:没有。我根本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咨询师:你想儿子和丈夫吗?(这样的问话不合时宜。)

来访者:当然想。

咨询师:你想他们时会有什么感觉?

来访者:一想到他们我就哭。

咨询师:那你这种感觉对你有什么影响?(非常冷漠的咨询师,只关注在自己的问题上。)

来访者:我吃不下、睡不着。

咨询师:那你肢体上有什么不舒服吗?(非常书面语的表达。)

来访者:肢体?

咨询师:就是身体。

来访者:我根本没有感觉。

咨询师:那目前现场还在进行救援工作吗?

来访者:现场有救助工作。

咨询师:在顺利进行吗?

来访者:顺利进行。

咨询师:你丈夫和儿子被救出的可能性有多大?

来访者:我就是不知道啊!

咨询师:你要保重自己。他们回来时肯定希望看到你活得好好的。你能跟我谈谈你今天来这里的目的吗?(“他们回来时”这种说法已经预设了“他们会回来”。这种预设会成立吗?咨询师的本意是安慰来访者,但这种轻飘飘的安慰能在多大程度上起作用?从安慰一下子到咨询目标的确立,跳跃过大。)

来访者:是我们安置点的志愿者让我来的。我自己没有想过要来。

咨询师:我跟你谈了这么多,我觉得你心态还可以。如果你亲人找不到,你会……(“你心态还可以”这种判断是如何做出的?)

来访者:我根本不敢想!

咨询师:如果你家人回来了,你会怎样重建家园?(咨询师的本意是把来访者的聚焦点从当下拉到未来,但这种假设会强化“家人会回来”。如果家人不能回来,来访者如何面对?)

来访者:等他们回来再说吧!(来访者还没有准备好往前看。)

咨询师:地震发生前你是做什么的?

来访者:我在厂里做事。

咨询师:目前你们厂里有一些什么措施吗?

来访者:还没有。

咨询师:(用充满希望的目光看着来访者。)现在有很多人在帮助你们重建家园。你要有希望。地震夺去了很多人的生命,但你还活着。你丈夫和儿子生还的可能性还非常大。(正面的鼓励可以有,但不能空洞。咨询师说:“你丈夫和儿子生还的可能性还非常大。”这种判断的依据何在?咨询师不能安慰来访者而做不现实的预言。)

来访者:(沉默无语)

咨询师:你现在的感觉是什么?

来访者:非常想家。

咨询师:想的程度怎样?

来访者:非常急。

咨询师:你平时都做些什么事儿?(思维在跳跃。)

来访者:我刚被救出来时帮别人做些后勤工作。

咨询师:具体做些什么?

来访者:打扫一下卫生什么的。(这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可以让来访者充分挖掘,看到自己的价值。)

咨询师:累不累?

来访者:很累。

咨询师:那你有什么感觉?

来访者:我是被别人救出来的,做些事情帮别人是自然而然的。(非常好的一个点。值得深挖。)

(咨询师停顿。整理思路后重新开始。)

咨询师:你现在睡眠情况怎样?

来访者:睡不好。

咨询师:你能跟我说一下地震发生时的事情吗?你害怕吗?(跟上文的问题之间跨度过大,可以看到咨询师的思路一直在跳,方向不明确,充满随意性。地震发生时的事情是一个非常重大的信息,要做好足够的准备后才可以挖掘。)

来访者:我当然害怕。那个场面太可怕了。我一点都不想再去想。(来访者不愿意陪咨询师去探索这个问题。)

咨询师:那你被压在废墟下的感觉呢?(咨询师现场的语气让人觉得他对这一点很好奇,而不是这个问题对来访者很重要。)

来访者:我一直在想肯定会有人来救我们。以前电视上看到过的。(这不是全部的信息,可以再多了解一些。)

咨询师:那你受伤了吗?

来访者:我受伤了。不过现在已经好了。

咨询师:哦,只受了点轻伤。你的同事有受伤的吗?(对轻伤的轻描淡写会让来访者认为自己的轻伤根本不值得一提。确认同事是否有受伤是可以的,但如果提问,就要把这方面的问题问清楚,而不是蜻蜓点水。)

来访者:有。不过大多数都是平安的。

咨询师:你现在还担心会发生地震吗?

来访者:余震一直不断。我担心也没有用。

咨询师:那你现在是什么感觉?

来访者:我想家。

咨询师:(停顿,做不下去。11分钟。)

从新手个案中学习

沉心进入来访者的世界

在这个个案中,对咨询新手来说非常困难的是如何进入来访者的世界。这位新手提了很多问题,思路一直在跳来跳去,碰触到很多方面的问题,但什么都只是点到为止,没有任何深入点。除了咨询的目标不清晰、敏锐度不够之外,重要的是咨询师和来访者是在两个世界中。咨询师没有办法理解来访者曾经经历过的事件,无法从来访者的描述中重构那个现场,无法体会到来访者描述背后的情绪和情感。当咨询师无法在来访者的世界中和他(她)相遇时,咨询就没有办法真正展开。

就这个个案而言,如何才能让咨询新手进入来访者的世界?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咨询师到地震现场,看到现场,感受现场,和来访者拥有同一个画面。间接的方法是听来访者的叙述,用心去感受,尽可能真实地还原来访者描述的那个现场,而不是飘浮在自己想象世界中的现场。

拥有咨询师的定力

这位咨询新手显然是承托不住来访者表现出的负面情绪。一方面,她缺乏敏锐度,没有感受到来访者的伤痛、恐惧、脆弱、自我怀疑和自责,另一方面,她的素养、心理咨询技术训练还没有让她拥有定力,她无法给来访者做出榜样,怎样可以哀而不伤,恐惧但安然,痛苦但仍然前行。

很难解释清楚定力的内涵。它是咨询师对来访者的理解,理解他(她)所经历的一切;它是咨询师对来访者的接纳,不论发生了什么,我都可以无条件地接纳你;它是咨询师对来访者的陪伴,不论你曾经经历了什么,现在,我在这里,和你在一起;它是咨询师对来访者的引导,不论发生过什么,这些都会过去,你的未来会不一样;它是咨询师传递出的对来访者的信任,我相信你有能力做出改变。

对新手来说,训练定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要在做咨询,在不断反思,就走在这条路上。

在团体中训练共感技术:以中年空巢家庭个案为例

在我带学员的过程中,曾经尝试在团体中通过个案来训练共感。下面是当时咨询的记录(为保护个人隐私,个案已做了改动)。

咨询记录

咨询师:我是这里的咨询师,我姓杨,请问怎么称呼您?

(因来访者较咨询师年长,在整个过程中,咨询师都用的是尊称。)

来访者:我姓马,是当老师的,你就叫我“马老师”吧!

咨询师:请问今天到这里来想跟我聊什么?

(用“聊”字不够专业,会让当事人有随意感,不一定能承担起主动诉说最主要问题的责任。)

来访者:最近三四个月以来,我感到压抑、苦恼、无动力、不开心。

咨询师:您能详细谈一下吗?

(非常好的展开。)

来访者:我女儿去上大学了。我在家睡不着,非常紧张,总是担心她出事。她在澳门,我怕她出门被人骗了,怕她睡觉从上铺掉下来摔着了。有时候实在太难受,觉得不如死掉。

(这是一个典型的中年空巢问题,用“死掉”是个非常强烈的词,值得关注和追问下去。)

咨询师:您跟她联系过吗?

来访者:我跟她联系过。但熟悉我的人都说我在骚扰她。

(“骚扰”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词。关心为什么会变成骚扰?)

咨询师:她还好吗?

来访者:她还好。她倒不像我这么想她。她说“没时间想你”,我觉得她好没良心。她发一条短消息问我:“我咳嗽了,该怎么办?”我赶紧发短消息告诉她我把药放在什么地方了,让她找出来吃。然后不停地打电话问她是否好了。

咨询师:您对女儿这么关心,这么思念,真是一位好妈妈。她也这么大了,她在那里生活还好,对吧?!

同类推荐
  • 心理治疗话语的语用特征研究

    心理治疗话语的语用特征研究

    心理治疗是“以言治病”(talkingcure)的实践活动。心理治疗话语是各种心理治疗知识、治疗理论、治疗模式、治疗技术、治疗方面的专业术语以及治疗实践的总和。话语在心理治疗实践中的重要性使其成为心理咨询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本书以话语分析理论、目的与合作原则以及治疗关系理论为基础对中国心理治疗话语的语用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心理治疗会谈中的问答互动结构、对应结构、解述话语、问话的预设机制与语用功能等方面。
  • 中年心理诊所

    中年心理诊所

    本书内容有:处世心理:解脱“不惑”之惑;婚姻心理:围城中不再迷路;人际心理:善待交往中的你我;病态心理:心障怎样跨越等。
  • 生活中的心理学

    生活中的心理学

    本书正是从日常生活现象着手,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帮你揭密生活中常见的心理现象;同时,本书还将教你一些实用的心理技巧,帮你应对生活中的常见难题。
  • 超级询问术

    超级询问术

    《超级询问术》源自美国情报界最尖端的训练科目,是提升美国军方情报人员、国家安全人员通过询问、交谈套取有效信息能力的核心技术。在美国,必须是从事国家安全工作,如DIA(美国国防情报局)、FBI(美国联邦调查局)、CIA(中央情报局)、NavySeals(“海豹突击队”)的精英成员,才有资格获得“超级询问术”的训练机会,并严格接受美国参议院的直接监督。“超级询问术”拥有极为强大的“通过交谈获取信息”的能力。一些相关的训练方法、技巧,逐渐为众多与询问密切相关的行业(如刑侦审讯,新闻采访等)所借鉴,更有众多跨国企集团将其广泛运用于商务会谈、销售、人力资源、服务支持等众多领域……
  • 心灵每日下午茶

    心灵每日下午茶

    阅读本书能使读者激发对人生的思考,学会从容地面对生活中所碰到的各种心灵问题,能够从更高的人生角度去思考自己的未来。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无论是处在人生的高潮还是低谷,本书都能给予心灵的启迪和力量。
热门推荐
  • 傲世惊妃

    傲世惊妃

    前世,被自己最信任的人所背叛,这一世,她不知信任何人,但自己苏不知,自己见到某男时,已经悄然动了不该有的心思。片段:“王爷,王妃……”“王妃怎么了!”啪的一声某王爷把手中的茶杯捏碎了“王妃……同贺兰大人游湖去了……”“游湖!游湖!素和暗雪你胆子真是便大了!感和其他男子在一起”小撕只觉得一到人影飞快而过。。[宠文+稍微有点虐]第一次写文,不喜呼喷文
  • 灵舞逆仙

    灵舞逆仙

    自亘古时期,就流传着关于“龙”的传说,在神话当中,更是将龙描绘成了祥瑞之物,龙是权势、高贵、繁荣的象征,其地位,至高无上,可谓是北斗之尊。仙辰大陆,千百前后依然流传着关于龙的传说。少年林琪,自平凡而出,无意之中踏上了一条寻龙之路,那些有关“龙”与“仙”的传说,正在一点点的被揭开……历史之轮开始转动,传说从这里开始!
  • BOSS男神契约妻

    BOSS男神契约妻

    一纸婚约,一张500W支票,举世瞩目的婚礼,她嫁给了江城有名的林少,可惜林少是个坐轮椅的残废。“一个残废能满足你?”前男友无情的嘲讽;“鄙视你卖身求荣!”闺蜜也终成陌路。而他的残废老公,却一次次的解救她于危难,甚至让她坐上女总裁的位子,只为了让她不受上司欺凌?“我做了这么多,滚个床单谢谢我?”某天夜里,残废老公忽然站了起来,扯掉浴巾……尺寸好像很惊人?
  • 极品帮佣

    极品帮佣

    一个因落榜而颓废的年轻人,在一次意外中救下一个小姑娘,却开启了一段传奇的帮佣生活。
  • 佛说邪见经

    佛说邪见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万世骷髅

    万世骷髅

    “我有一万世的骷髅,你有吗?”别跟我来打架斗殴,因为这是炼狱。一朝重生,我是骷髅,废材少年踏上另一种修炼之路,他说:现在是,骷髅的世界。这里有最傲娇的骷髅师尊,有忠犬至极的骷髅骑士,还有最美的骷髅王后……
  • 我的青春有兄弟

    我的青春有兄弟

    兄弟,我的兄弟,你们在哪儿,现在还好吗?
  • 有爱无爱一身轻

    有爱无爱一身轻

    这是一本应对2008—2010年中国婚恋震荡危机的人生指导书。它集中反映了70,80后人群当下最热门、最聚焦和最棘手的婚姻、恋爱和家庭问题,分析爱情困惑,指点婚恋迷津,解决家庭危机,指导他们重新认识爱情、婚姻、家庭,重新了解、理解伴侣与自我,重新踏上情感路途,重新寻找与塑造更美好的爱情,婚姻和人生。
  • 七阶龙神剑

    七阶龙神剑

    一无是处的大学生宁轩,偶然穿越到了一个叫做创世大陆的世界,精彩的人生由此开始。
  • 绿野仙踪

    绿野仙踪

    《绿野仙踪》是鲍姆的代表作,本书主要讲述的是生活在堪萨斯州的小女孩多萝茜被一阵旋风带到了神奇的魔法世界,并与小伙伴没有头脑的稻草人、没有心脏的铁皮人、胆小的狮子一起历险并实现愿望的故事。一路上,他们路过了温基国,陶瓷国,桂特林国,还有发着绿光的翡翠城。遇到了神奇的捉人树,凶猛的射头人,还有友好又顽皮的飞猴。童话的内容突出了善与恶的明显立场,两个恶女巫都被多萝茜杀死了,小女孩还解放了被她们奴役的善良百姓。而善良的多萝茜和她的小伙伴们都完成了心愿,并快乐地生活。书中奇幻的场景,扣人心弦的情节,无穷无尽的想象力,都使得《绿野仙踪》成为当之无愧的童话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