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尊重孩子的隐私。注意不要将观察孩子的举止与偷窥孩子的隐私相混淆。要了解孩子并不是要掌握孩子的秘密,也不是要在背后议论孩子。这些做法都会引起孩子的戒心,从而对父母加以防范,反而增加亲子之间的壁垒。更重要的是,孩子在很多方面的积极性会受挫,这对孩子智力的发育是极其不利的。
4微笑面对孩子。很多孩子不愿意和父母说话,总是躲进自己的小屋子。原因就是父母在孩子面前总黑着脸,让孩子感到畏惧。生活在阴影之中的孩子,每天在父母面前战战兢兢,哪里还有心思去天马行空地想象,更不敢向父母问“十万个为什么”,智力发展当然会受到影响。
5与孩子说话要温和而有力。温和表明你对孩子是友好的,是为孩子着想的,是真心和孩子沟通的。有力表明你是慎重的、严肃的,对孩子有建设性的意见。孩子的心理敏感程度很强,当听到你温和的语气之后,他自然就会认可你,和你沟通,和你玩笑,也就会想出各种各样的主意,从而提高思维能力。
6多鼓励、少批评。孩子毕竟是孩子,年纪小,很容易犯错误。如果父母一看到孩子犯错误就加以批评,那么孩子就会在一次次的批评中变得麻木或者逆反。相反,如果你采用鼓励的方式,孩子就非常愿意接受,而且按照你的鼓励去放手实践。这对孩子智力的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
7原则问题不让步。如果孩子犯的错误可能导致孩子误入歧途,那么父母就必须严肃地表明自己的立场,同时要孩子自己进行反思和总结,让孩子从根本上认清问题的严重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孩子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如果没有原则,孩子所走的道路都错了,当然更谈不上智力的发展。
高考文科状元刘庭梅的母亲说:“家长必须知道孩子是什么情况,这样才能做到很好沟通,因材施教。有的父母对自己的子女并不了解,比如她喜欢的东西你不知道,她不喜欢的你又强加给她。因此,对自己的子女一定要深入、透彻地了解。从刘庭梅五六岁的时候她就知道,不管她要做什么事情,都瞒不了妈妈,所以还不如跟妈妈讲。跟我讲了以后,我不会直接告诉她不要做什么,而是跟她充分地交流,告诉她这件事情怎样是好的,怎样是不好的,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这样沟通以后,她也学会了分析,而且更信任我了。当她再碰到什么事情的时候就会主动找我商量怎么办……”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正是由于家长与孩子之间建立了开放的关系,才让刘庭梅的智力得到了最大限度地开发,一步一步踏上高考状元之路。
可见,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他们需要更多的是友情交流而非亲情爱护。也就是说,孩子需要与家长建立一个平等、和谐的家庭关系,希望家长能够敞开胸怀与孩子进行交流,并不是总以“家长”的身份压着孩子。
爱心指导
家长在与孩子建立“新型”家庭关系时的几个小技巧
1少用强制口气,多用商量口吻。家长与孩子交流,希望孩子听从自己决定时,要少用“不许”、“不准”等强制性口气,尽量多用“最好你可以”或“我希望你”一类带有商量、探讨的口吻的话,引导孩子去积极思考。这样既可以加深孩子对家长意见的理解,又可以培养孩子的思维习惯,启发孩子的智力。
2让批评变为一种有效的教育交流。孩子缺乏人生经验,不具备明辨是非的判断能力,难免会有犯错的时候。当孩子犯错时,家长不要把错误看作一种负担,或是说是孩子带来的麻烦;相反,这正是教育孩子、提升孩子智力的一个好机会。所以家长要根据孩子的理解能力,用和缓、坚定的语气为孩子讲明道理,让孩子认识到自己错误的同时懂得正确的方法。
3给孩子适当的鼓励。3—5岁的孩子自我意识开始增强,他们很在意大人的看法,希望得到家长的肯定。当孩子做了一件好事时,家长要给予孩子适当的鼓励,让孩子在表扬中得到肯定,明白这样做是对的,应该继续发扬。当孩子遭遇小挫折时,家长要给予孩子适当的鼓励,让孩子在激励中变得自信,从而更有信心地去战胜小困难,养成坚韧的品格。
4要关爱,而不要溺爱。关爱是保护孩子成长的温暖臂膀,而溺爱则是禁锢孩子成长的锁链。孩子做错事时,家长要给孩子必要的惩罚,避免由于溺爱和无原则的迁就,导致孩子意识不到自己犯下的错误,形成歪曲的是非观。这对孩子智力的发展显然是不利的。
营造让孩子更加聪明的“氛围”
环境对于一个人的一生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毋庸置疑的。一个人品格的形成很大部分都取决于后天的教育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及交际环境的塑造。对于处在幼儿阶段的孩子来说,生活教育环境对生长、智力发育等起着主导的影响。
生活环境是孩子认知世界、学习知识文化的学校。家长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让孩子感受到更加“聪明”的氛围,可以开发孩子的潜在智力,使孩子最大限度地发挥禀赋,成为一个高智商的优秀人才。
早年,孟子一家住在城北的乡下。临近他家,刚好有一片墓地。每天都有人来这里葬送亲友,披麻戴孝,哭哭啼啼。孟子看到这一切觉得很新鲜,于是他和小伙伴们每天都学着那些人送葬的样子,模仿死人出殡时的场景。孟母看见孟子玩耍的情景,感到这样的氛围不利于儿子学习、成长,于是决定搬家。
孟母将家搬到了城中商业繁华的地方,附近有很多经营生意的店铺,做生意的人络绎不绝,十分热闹。孟子每天看到街上商人做买卖的情景,觉得十分有趣,就开始模仿起小商贩们高声叫卖的样子。孟母看到这一切,意识到这样的商业氛围还是不利于儿子学习,于是她决定再次搬家。
这回,孟母将家搬到了一所学校附近。那里面都是知书达理的读书人,每天在一起研究学问。孟子经常在学校的门口张望,时不时会看到老师带领着学生们演习周礼,诵读诗书。受到这种文化氛围的影响,孟子很快对诗书、礼仪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经常和小朋友们一起做演习周礼的游戏。孟母看到这一切非常欣慰,决定在这里长期定居下来。
“孟母三迁”的故事,反映出了环境对于孩子行为的导向作用,正是由于孟母三迁其家,为儿子创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才使孟子最终对学习产生兴趣,成了著名的思想家。
一棵小树苗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充足的阳光和雨露,而且还需要适宜的生长条件,经过风吹雨打,小苗才能长成令人惊叹的参天大树。孩子同样如此,要成为有用之才,除了自身努力、在学校受到良好教育之外,拥有一个让孩子更加聪明的“氛围”也是至关重要的。
爱心指导
家长如何为孩子创建有利于发挥聪明才智的家庭“氛围”
1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孩子的行为起着积极的导向作用,可以让孩子在学习的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家长在孩子身边多摆放几本与学习相关的书籍,为孩子营造一个书香的环境,可以使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书的氛围中,接触到积极的教育思想。
2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孩子学习兴趣的源泉,即使有些事情是根本难以做到的,孩子也渴望通过亲自动手而将其完成,这是孩子的天性。聪明的家长要想方设法地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如孩子总喜欢把玩具拆开、把手表弄坏等,这时家长应该对孩子说明其中的道理,而不应该对孩子的这种行为横加阻拦。
3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进行培养。家长要顺应孩子的兴趣喜好,投其所好地为孩子创建学习氛围。比如,孩子喜欢音乐,家长就经常与孩子一起观看演奏会,为孩子购买各种音乐书刊及影像卡带;孩子喜欢美术,家长就经常与孩子一同观看画展,为孩子购买画笔、临摹本等绘图工具;孩子喜欢体育,家长就经常陪同孩子一起观看体育比赛,带孩子进行各种项目的体育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