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银川的青春梦想”,《21世纪经济报道》第一访谈以此为题采访银川市市委书记王正伟。
《21世纪经济报道》,这份自称中国商业报纸的领导者,以触角灵敏信息快捷,见地特别而精准尤其受到经济界人士的青睐。它的目光多扫向经济发达地区和新经济前沿,堪与《中国经营报》《经济观察报》翘楚当今中国经济类报纸的专业报纸,对西部接触不是很多,宁夏更是少有报道,这也说明宁夏能打动它的地方的确不多。说起来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作为内陆小省,宁夏的确少有能引起外界注意的东西。自己从历史民族地理方面总结的西夏故国、回族之乡、塞上江南等,这些都是回头看出来的。拿到外面去,在中国这样一个有悠久历史和广大地域的大国来说,就未必能成为特色。至少不是什么个性十足的特色。
把银川建成能带动方圆500公里、辐射1000万人口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为此,先营造环境再发展,多元投资建设城市,国有资本能退则退……这些是进入新世纪后的银川正努力追求而且需要不懈努力的。自然这不是什么新创举新发明,但可以促使银川不要在城市竞争中被甩得掉队太远,至少在西北的城市中能有一席之地。城市的管理者应该格外用心的也应在此。《21世纪经济报道》的访谈让中国人了解到在西部有个城市叫银川,她的所作所为契合着这个进步的节拍,还有,在城市化浪潮中不甘下游。
“大银川的青春梦想”不只是银川人的。对经济界人士来说,这就是商机。银川这个舞台属于所有钟情于她的有识之士、有志之士。
城市的领导者管理者不仅是城市的守夜人,还是城市的信使,是第一信使。不仅要乐于充当第一信使,还要当好第一信使。说起来,领导几乎是天天在报纸电视上泡着,今天在这儿开会,明天在那儿调研,后天在指出,过天又强调,回头看一下哪个地方的报纸头版电视头条不是由他们包圆的,老百姓并不喜欢,因为那是他们的工作。有些领导又很在乎露脸,而说的话几乎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空话连篇,套话成堆,张口千言不知所云,听不到有见识的想法,听不到新鲜的信息,只有音容没有精神,换一张嘴谁都会说。实在是又多又滥,不但不招喜欢还很反感。
其实老百姓是非常希望自己的公仆到大台面上去的,讲述大家共同的光荣与梦想,讲述大家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让外界了解自己的生活和事业,尤其是把各种有益于发展的信息传递出去,召来创业者、合作伙伴,总之,能发展能进步就好。
这些年来这种趋势实际上已经出现,中国的一些城市书记市长频频亮相央视,有的还卫星、互联网连线外国城市市长,谈天说地,展示城市。这时候,一个城市的书记市长的谈吐就超越了个人的范畴,代表的是一个城市的人民。反过来讲,你既然把城市的发展方略向世界公布了,就得一以贯之往下做,朝令夕改是不行的,不只本市人民在看着,全世界都在看着呢。也可少犯些一换和尚就换经的毛病。毕竟一个几百万上千万人口的城市不是让人拿来过家家的。
一个城市的主要官员当城市信使,是自觉归位的表现。但不包括随意发布一己之见的行为,更不包括天天泡报纸和电视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