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在你的组诗里,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诗意,还有那种只有你何燕子才具有的诗歌特质和语言天赋,不仅带给人们的是诗之芬芳,而且奉献给人们的是精神“大餐”!
何燕子的诗给我的第三个感觉是:单纯而透明,优美而温暖。每一首诗都像行云流水,闪耀着文字的光泽和诗意的触动,甚至有些诗句就像“警句”一样,深深地刻在人们的心里。请看:“我说,我要走了/去看来生的月亮”;“天空醒着,我靠着花朵沉思”;“你种下的那些岁月,没有归程/却舔去我内心的潮湿和喧哗”;“我的谎言在草尖上歇着/让我忘却没有你的日子”;“更多的时候,只是在经过/在观看,其实什么都没有留下”……像这样的诗句比比皆是,直达你的心底,让人觉得燕子和她的诗歌,永远萦绕在你的灵魂深处,随时为你拨动那根美好的生命之弦……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感觉”,也许,这种“感觉”远还没有触及燕子诗歌的深处,不妥之处敬请燕子和广大诗友批评指正。顺便说一下,何燕子只是诗人的一个笔名或网名,她的真名字叫何燕,生在北疆,长在四川。现为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有诗歌、散文作品发表于《星星诗刊》《诗选刊》《诗潮》《青年作家》等报刊杂志。著有散文集《梦回西域》《班主任手记》。期待她的诗集能够很快面世,并在此祝福燕子!
2010年10月29日(11月10日再改)
奔跑的诗歌
——诗意奔跑的李欣蔓
李欣蔓虽然写诗的时间不长,但她的诗歌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前,我总把李欣蔓和李晓红当成两个写诗的女“先生”,为了写这篇文字,在细读慢研中,我才知道李晓红其实是李欣蔓的本名(差点闹出笑话)。
读李欣蔓的诗歌,我感觉有一种诗意的奔跑,情感的奔跑和诗歌的奔跑。诗人“奔跑”在巴蜀大地,“奔跑”在天山南北,“奔跑”在雪山草原,“奔跑”在花草树木和季节的深处,也“奔跑”在现实与幻想之间。一行行灵动跳跃的诗句,像一只美丽的风筝,带着我们在诗歌中飞翔……
“诗意的奔跑”是李欣蔓诗歌艺术的一种特质。李欣蔓的诗歌讲究语言的精巧,意象的鲜活和具体,诗句的灵动和跳跃,读她的诗歌,给人一种诗意奔跑的美感。在《奔跑的红叶》中诗人写道:“一座山在红叶里奔跑/它容纳了那么多的泪水和幸福/千万年的时光在红叶里,闪着微光/一种伟大的力量正在萌动,繁衍/它奔出四川……那么热烈地穿越时空……比光雾山还高,比时间更辽阔……”而在《我想飞》中,“从起点开始/你的每一种姿势都在吸引蜜蜂……我想飞,飞到又高又远的陌路/伸手可及星斗/让石头变软,烟尘开花……”还有《飞翔的脚印》《一滴雨的绽放》《伊犁河畔》《北京之行》等诗,不论是在时间、地点、情感方面,还是在“奔跑”的空间和意象物事的转换上,都很诗意地闪耀着诗歌的光芒。
“情感的奔跑”是李欣蔓诗歌的深刻内涵。诗人深爱着巴中大地,依次延伸到我们的祖国,在奔跑中行吟,在行吟中奔跑,这种“奔跑”是诗人情感的涌动。无论是写自己对生命的感悟,还是写巴中大地上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不论是写草原、写北疆,还是写“时间的重量”;诗人都饱含热情和激情,让人在一种流动的情思中“奔跑”……《呼吸》里写道:“一条小溪,在灌木丛中/传播,辐射着无与伦比的红色电荷/我的声音、气味、生命都安放在里面/身体里的灯盏,吐出了幸福的光明”;《那拉提大草原》中写道:“毡房点点,畜群移动/宁静的夏日/有谁会从草原的深处悠悠走来……在那拉提草原/都是一条河流的主人/他们互相交汇、流淌/让那拉提草原,绿过一年又一年”;《赞美你》中写道:“我要赞美你/赞美你让我听到了语言的暖昧/让我想到了和缓与急促的呼吸”;《温暖与爱》中写道:“亲人,请抓住我的手,紧紧地,紧紧地/不能停下/跟着我,咱们穿过洪水,穿过黑夜/迎着太阳的目光/让爱,深深的,浓浓的/包围你们”;《时间的重量》中写道:“在南龛坡博物馆,一块石头/就是一部沉重的历史……那些沧桑以及沧桑里的崇高与敬仰/像一条江河,汹涌澎湃/一块石头,文字里的火焰/让镰刀斧头更加锋利/让岁月更加悠长……有一块石头的存在/历史,就有了厚度/有一段文字的书写/时间,就有了重量”。
读到此,我们在欣蔓的诗歌中,感到了情感的重量、生命的重量、历史的重量;我们的眼睑湿润的同时,被一种爱,深深地、浓浓地包围着……
“诗歌的奔跑”,一方面是说诗人李欣蔓在短期内给我们奉献了一首首动人心弦的好诗;另一方面是诗人诗歌精神的一种崇高体现。诗人没有在自我的情感世界里固步自封,而是把自己的情感和巴中人民的情感,和祖国、和全国人民的情感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放眼这个美丽的世界,用自己的诗歌歌唱家乡、歌唱祖国、歌唱一切美好的东西。读来,有一种诗性的光芒引领着我们“奔跑”,向着心灵的崇高和精神的崇高“奔跑”,向着诗歌的本真和希望的未来“奔跑”。请看:在《一根火柴点亮天堂》中,“她只是划掉一根火柴便点亮了天堂/许多意像的花瓣/一旦种进石头/注定要伫立成雕像”;在《神话》中,“你说出一些神话的故事/让天山的雪/跑不过一朵洁白的云……我与云朵交换一种从容/草原与我交换新绿/其实/我一直/都在那只小羊羔的饥饿眼神里/放牧所有的眷恋情怀/放牧所有的炊烟/以及岁月的花朵”;在《堆雪人》中,“晶莹枝头/在白色的翅膀上/花像柔美的女子,倾听的诗歌和耳朵”;在《雪的隐喻》中,“从山海关到嘉峪关/我站在秦朝的脊背向上翘望/巨龙缓缓蠕动,身上交织的五彩鳞片/让天空闪光——大地闪光”;在《天河》中诗人写道:“常常这个时候/我以为自己就在她们中间/让绿色野花的臆想症,一点一点拔节/我一身的清澈开始有了暗香般的涌动/像花朵长了翅膀……”
李欣蔓诗如其人,她活泼的个性决定了她的诗歌是“奔跑”的。在奔跑的诗歌中追寻心灵的圣洁和灵魂的崇高;在飞翔的情感中执着地坚守诗歌的本真。正如她的诗观一样:“诗歌是心灵放牧的净土。”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但愿,欣蔓在诗歌的“奔跑”中,能更加深入地展现她诗人的“狂放”,让诗歌成为她心灵“奔跑的牧场”。
2010年11月28日
“搬一架阳光的梯子”靠近诗歌
——简评李晓旭的诗歌
诗人李晓旭是阳光的,正如她的签名一般“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她的诗有淡淡的阳光神韵。
读李晓旭的诗,要慢慢地品味。乍看,好像一个女子的浅唱低吟;再读,你就会感觉到一种阳光般的清雅,一种阳光般的坚韧,一种阳光般的瞭望让人内心拥有阳光和充满希望。
阳光般的清雅
说李晓旭的诗阳光般清雅,是因为:诗人无论写什么内容,从哪个角度入手,都有一种清丽的感觉,像暖暖的阳光轻抚人的心灵。比如在《唱蓝调的女子或夏天的忧郁》一诗中,“很多都已经远去,包括爱过的人/生前的声音,俯下身时的姿态/彼时我在熟睡。有一盏小马灯亮得恍惚/你从森林中提来,一些这个季节才出生的东西/帮一只小鸟撑开翅膀/雨水在乡村和在城市的曲线……有人开始抽一种怀念的纸烟/地平线流过肩膀,将嗓子嘶哑/记忆中小小的症结,冰冷地剪贴在你的瞳孔之上/每个人都这样走了,我只想抱着夏天不动/在命运的头骨上刻字。”读来温婉动人,清丽袭人,仿佛不是在写“夏天的忧郁”,而是用一缕阳光轻抚你的内心。再如《亮到极度》,更让你感到那一束在露珠中晶莹的情丝:“其实,你知道/我是最后一个轻数露珠的孩子,最终成为露珠/挂在清晨的腮边/每一个夜的轮子上/幸福和痛苦对坐在月亮内部……大地惊慌失措/我归于一颗露,你要说:舍得。”
阳光般的坚韧
在清丽温婉中,李晓旭的诗歌还有一种阳光般的坚韧。诗人在“一个人的孤独中”,并没有沉沦下滑,而是用柔性般的刚强和坚韧,面对生活,面多现实,这在众多的女性诗歌中是很少见的。比如《逃离》中:“这是唯一一次值得庆幸的逃离/我的身体和生活/终于走在和我同一类人的森林里/口舌,病菌,旧欢全部埋葬/在铁轨之下,开着霉花/我还需要三十年的文火……让我衰败的!史料丰富,竹简清澈/我的位置在沙漠的缺口/或者整个夏天,被海潮引来引去的月光。”逃离的速度是决绝的,诗人走在同一类人的队伍里,那些远去的家中口舌、命里毒素、旧爱新欢被埋葬在铁轨下,多么决绝与坚韧啊!而在《十万雪花清凉》中,我们更能感知:“一朵呼吸和另一朵呼吸相遇/一片雪花和另一片雪花,不能停止坠落的速度/闪着光,与眼睛比毫不逊色/贫瘠和病痛一起抵达的美……”
阳光般的瞭望
除了清雅和坚韧,诗人给我们更多的是“阳光般的瞭望”。这种“瞭望”充满了诱惑和希望!“比如一张坚硬的面孔,赤脚走在路上/村庄耳边生风/它们不必认识一个过客/一个在水中不断下沉的人/开始搬动一架阳光梯子/看见稻草便热爱稻草/我看见这个人爬得努力,侧身屏息/忽略了秩序和阴影/我开始安心于异乡这动人的静(《搬一架阳光梯子》)。”在《美好》中,“水流静止多么美好/水声慌乱,多么美好!/我是说有人双手掩面/而一座房子正冒起浓烟/而一个人的体内正熊熊燃烧”。《若干年后唯一的回声》里写道,“阳光很暖,我不想读书写字/我想活得漫不经心/那盆金黄色的孤独里,住着/唯一的回声。我挽留了你/天然的香气……”而《十二年,我们沿着左岸往返》中则写,“江水下有什么在努力地挣扎,十二年/我们努力克制着自己的回声,分不清彼此/后来,我们终于睡着了/开出花朵,大而白,跟在忧伤的后面/安静地发光,埋掉那些令人流泪的事物……”
当然,晓旭的部分诗歌还略显情绪化,但这丝毫不影响她作为一个“阳光诗人”的亮度。读她的诗,让人无限靠近心灵的天空,感受文字的“阳光”!
2010年11月15日
一朵摇曳在诗歌里的“莲”
——浅析心莲诗歌
初识心莲的诗歌,还是源于网络。在新浪博客上,无意间看到了心莲的诗歌《落地生根》,一下子,自己的心就被诗里行间的情感所打动。“流火的七月新鲜的麦草垛/反射出黄金的光泽/辣辣的阳光穿透草帽穿透父亲的背心/汗水流成一道道咸涩的沟壑/除了玉米?洋芋?谷穗/我也是这汗水浇灌的孩子呵/一个普普通通的乳名/抽出淳朴的枝长出希望的叶/即使在山外很远的枝头坐果/根系依然扎在他的心里。”我的灵魂好像也被那根系扎了一下,一种早已被自己淡忘的乡村情结在这首诗里被唤醒,在诗性的语言里,我们找到了共同。
也许,没有多少人知道心莲的诗歌,就像我自己一样,权且把这些正在写诗和正在发展的诗人归纳为“贫民诗人”吧。这样的“贫民诗人”在网络上还有很多很多。在此,就心莲的诗歌我想谈点自己的看法,权当给这个层面的诗歌及其诗人作个跋,以便引起诗歌界的注意。
细读心莲的诗歌,从中不难发现,诗人的创作经历了从苦难到爱情,然后到情感的蜕变,给人一种深沉的震撼和美感的升华。也许诗人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始终没有放弃对乡村生活的吟唱和回忆,把对乡村的人、事、物融入每一行灵动的诗歌中,演绎着乡村世代炊烟的清香。在《写给我山里的姐姐》一诗中,诗人用最朴素的语言,写出了伤感的笑容:“逝去的亲人就在这片山坡安歇/感恩的火焰/在高原深处的某个角落里闪烁/星辰依旧山风依旧/一季一季的风景/装饰了你伤感的笑容……”还比如在《七月初七》里:“不知何时花朵走失了很多/属于山塬的清香/把自己生长的地方抛弃/夜色长满蒿草的山岗/回忆被分割成几截我独想念/昨日村里戏台上的灯火/唱花旦的快乐女子/顾盼摇曳的野菊/随生旦净丑的五彩脸谱/一起谢幕……”这些原生态的诗句,勾画出苦难和美好并存的乡村生活,像一枚落地无声的音符,敲打着读者的心灵。
刻骨铭心的情感题材,是心莲诗歌中的一个转折点。无论是爱情、亲情,还是对这个世界、这个时代的热爱,她都用一首首看似平淡,但饱含情感的诗句,在优美的意境中一一呈现在我们面前。
我还是不想拒绝酒杯,茫茫时光里/你乘坐的列车风驰电掣,穿越风雪交加的旷野/逆风,我一度荒芜的眼睛,居高远望/朝着你回家的方向,饮尽一盏思念……雪,洁白的舞裙,培植一枚种子/一朵摇曳在牵挂里的莲,随风曼舞/三千弱水,只有一颗心,为你率真倾泻/冷月隐身,寂寂的夜色,没有梦/温暖,逐渐渗入骨髓
——《为你写诗》
雪花恣意地舒展洁白的舞裙/你的短信,是一枚亲情的红叶/楷体的一签温暖/明亮的文字啊。牵挂,问候/现在,真想策马山塬,让心再次去远望/朝着你的方向
——《短信》
本不想告诉你这些,这突如其来的邂逅/不想道别,让泪随风,如果时间可以静止/那我就放下生存的疲惫,怀着最温情的问候/来找你
——《不想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