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劲从何而来
顺达在北京见了毛主席的消息风快传到平顺西沟,村里的大人和孩子都踮着脚盼望他们的领头人早些归来。顺达经长治,过平顺都有干部迎接,请他作报告;介绍他到天津、北京参观的情况。特别是见到毛主席的那个场面,都该向各级领导汇报。李顺达虽然归心似箭但还是在太原、长治、平顺安排的报告会上向各级领导与干部们做了汇报。他没有文化,没有讲话稿全凭脑子里的记忆给大家讲话。虽不像一般人讲话那么刻板有条理,按一、二、三、四的顺序往下讲,却生动、具体、亲切、自然,别开生面。所有听他讲话的人都是神情专注,兴趣盎然。因为他不讲什么大道理,全是具体的细节组成的,像讲故事一样吸引着听众。听过他讲话的人总是拍起了手掌,一辈子也忘不了他参观工厂、故宫、颐和园的感受,更忘不了毛主席接见他们农民代表时所讲的话。
一场接一场的报告会结束后,李顺达才回到西沟。这可把西沟的农民弟兄、大娘姑嫂和娃娃们的一双眼睛望得酸困了,踮着的脚掌也难以支撑了。人们互相打听,是不是上级把俺村李顺达留在哪里了?他总还得回西沟吧?
这天西沟小学破天荒停了课,一村老少敲锣打鼓迎接李顺达回村。
李顺达终于回来了,还是穿着娘和媳妇缝的对襟袄和实纳帮布鞋,还是扎一条白手巾,外表没有多大变化。西沟人的心“忽通”落回了原处,踏实了。
宋金山嚷着:“顺达,你写的信我们都请人念过好多遍了,你以后慢慢给我讲参观的事,今天先讲见到毛主席的事情……”“是呀是呀,先拣要紧的给咱说!”路文全在喊。
王周则好不容易挤到顺达跟前,问:“毛主席和你握手了吗?”“握了,握手了!”顺达张着嘴笑着。
“是哪只手啊?”宋金山问。
顺达说:“是右手,不过左手也没闲着,也挨上了。”于是,许多双长满老茧的手都伸过来,钳子似的要捏住顺达的手。山里人本来不习惯握手的礼节,可是毛主席握过的手不一般,有仙气、有灵气,得赶紧去捏一捏,沾沾光,可以保平安,添福加寿!
顺达忙不迭地和众人握过手以后,这才向大家汇报在北京见毛主席的故事,他已经讲过许多遍,早已滚瓜烂熟了。当他讲到毛主席出现在跟前时,大家都喊起口号,“毛主席万岁!”的声浪震动了西沟的石头山。
顺达憨厚地笑着,从衣袋里取出小刀,给大家讲了小刀的来历。
村民们表情既兴奋又凝重地双手捧着小刀相互传递着,似乎要与李顺达一起分享幸福的时刻……李顺达对大家说:“要紧的是毛主席李顺达互助组在制定生产计划,开展大生产他老人家叫咱们好好建设山区,这个最重要!”众人又拍起了手掌。
“还有重要话吗?”宋仁巧问。
“有啊,毛主席他老人让我代表他向全村的大人娃娃问好!”听到这里,有人擦了擦眼里激动的泪水,有人说,他老人家这么忙,还惦记咱们,给咱们问好!
宋金山带头又喊起了口号:“毛主席万岁,万万岁!”口号声在寂静的山谷间回荡着。
郭玉芝一边喊口号,一边擦着激动的眼泪。她像是自言自语地说:“毛主席他老人家可就是以前的皇上呀!儿子能见到皇上,并和他握手、交谈……要是顺达他爹还活着,不知道该多么高兴呀!”她上前问:“顺达,毛主席他老人家身体好吧?”顺达高兴地向大家说:“毛主席他老人家身体可健康啦,比照片上的还精神!”口号声又把站在远处等候的一些人招来了。群众热情沸腾,都往前挤着,七嘴八舌地问长问短,像要在乱石河沟里闹到天明。
李顺达说:“天色不早了,咱们回村吧。明天开个会,有话会上说。毛主席交给咱们一项建设山区的光荣的任务哩。”
石头山上种树
李顺达从北京回来后,一直就没有见桑三则,他问娘:“怎么不见三则?”郭玉芝好像不愿意提起三则的事,很平淡地说:“他不在家。”“到哪儿去了?”李顺达觉得奇怪,他看看众人,好像都不愿意谈三则的事,他问:“到底出了什么事?”“三则下山了,他嫌咱们这地方穷苦!”宋仁巧愤愤不平地说,她怕顺达难过,又补充了几句:“他要下山,就叫他去吧,等咱们把西沟建设好了,再请他来参观!”顺达听到这消息吃了一惊,人往高处走,也是人之常情,但毕竟感情上有点接受不了。
其他组员见顺达不说话,便说:“我们就是在等你回来开个会,咱们这个互助组开始建组只有六户,现在带上沙底栈的有几十户,组越办越大,别的互助组都说要向咱互助组学习,倒有老组员要下山!”他们替顺达这个当组长的担一份心。
李顺达倒不怕出问题,他是想,西沟确实是个穷苦地方,一定要把他建设好:“娘,你刚才说文全也想下山,他是怎么想的?”郭玉芝笑着说:“他可不是想一家子下山,是建议咱互助组集体下山哩!”“那又为什么?”郭玉芝怕顺达心里着急,耐心地解释说:“文全说,西沟这山沟,山是石头山,滩是石头滩,想多打粮食愁的没地,所以建议集体下山,找个平川地方,好好种庄稼,他倒也是心里想着咱互助组。”“到哪里去呀?”路文全其实早已到了顺达的家门口,他听到屋里顺达娘与顺达正在谈论自己,便不由得停住了脚步,他想听听顺达的意见,这时听到顺达问话,便一边掀开门帘往里走,一边说:“到潞城,潞城有我的一个亲戚,他说那里有一千多亩荒地没人种,边上还是碉堡铁丝网,日本鬼子把民房都拆光了。一千多亩地整整连成一大片,你找领导说一下,咱们搬到那里去吧,没有房屋咱会建。前些日子区上领导不是还给咱介绍了苏联的集体农庄吗?咱们也像斯大林领导的苏联集体农庄那样,用大机器耕种收割,能生产多少粮食啊!粮食生产多了,对国家贡献就大。现在美帝国主义又在朝鲜发动战争,找到咱们家门口了,咱们多打粮食让志愿军吃得饱饱的,像打日本鬼子那样把那狗东西赶走,现在那一大片荒地上什么也没有,咱们搬下山,三五年以后叫它大变样!”路文全兴致勃勃地说着。
顺达抓了抓了头皮笑着说:“你说,三五年以后咱西沟就不能变样?”“咱们这地方条件太差!种地的,没地、没水,不算个地方!”“条件差就用得时间多一些,十年、二十年,行不行?”“倒也行。”文全见顺达没有接受他的意见,自然劲头大减,顺达又问他:
“谁拥护你这个主张?”顺达这一问,又让路文全心头燃起了希望之火,他忙说道:“也有好几户哩,牛老叔、马机灵,他们都同意。”顺达沉吟片刻,说道:“咱西沟是穷,在旧社会,有钱人除过刮租、收账,谁到这里来?”路文全点着头说:“是这么回事。”“因为穷咱就搬走?现如今不像旧社会,咱们从河南平川逃荒到山沟里来,因为这山里人少,山上能种树,草也比平川的多,每年怎么也能刨闹点填肚子的东西,不至于像咱老家,年景不好,就可能绝收,连树叶树皮都剩不下。山区好呀,俺对山区有感情。如今这山是咱的山,坡是咱的坡,能做的事情多哩,只要咱心齐,定能把穷根拔掉!”路文全听了顺达的话,默默点头。
一阵儿工夫,顺达娘的土窑里挤满了人。炕上地下都挤得没有插脚的地方。人们有说有笑,满屋子热乎乎的。顺达说:“咱们要讨论讨论咋样落实毛主席的指示。”一听说落实毛主席的指示,人们都兴奋得往顺达跟前挤,顺达高兴得合不拢嘴,举起了粗壮的手臂说:“大家等一等,互助组的人都到齐了没有?”桂兰左右看看,说:“就是三则一家没有来,他们忙着收拾东西,等三则从潞城回来就要下山。”路文全:“我去把三则媳妇叫来,叫顺达给她开导开导,他们就不下山了。”为了培养良种提高生产,李顺达互助组开辟了“小农场”,在“小农场”上试种各种品种的作物文全说着转身要走,顺达阻止说:“咱们先开会吧,开完会再去找三则媳妇谈谈。”说到这里,顺达提高了嗓门问道:“在咱们互助组里,还有哪些人要下山?开会前,先表表态。”人们互相看看,把目光都集中在路文全身上,路文全红着脸说:
“俺也是想叫大伙一起搬到平川搞生产,要不合适,俺就不走了,俺要和互助组一条心。”不等文全把话说完,牛老叔和马机灵就急了,他们一个站着,一个坐在炕上。马机灵沉不住气了,大声嚷叫:“文全,你怎么这样说?
咱们要下山,是为了报答毛主席的恩情,多生产粮食,支援国家建设,又不是只为了自己一家人过舒坦日子。”牛老叔也附和着说:“顺达,你到过大地方,开过眼界,你说,画报、图片上介绍的那些种地用的机器,有多大?”顺达听着马机灵与牛老叔的话语,心想这两个聪明人,确实脑子转得快,便接着牛老叔的话说:“种地用的机器有大有小,要说大机器,有我的三孔窑洞大。”牛老叔抓住了理,翘起山羊胡子说:“机器有三孔窑洞大,可是咱们山沟里牛屁股大的地块,连一条机器腿也放不下。不算话,不算话,不如早点把山下!”宋金山听了牛老叔的话,问顺达:“毛主席他老人家知道咱西沟是个山区吧?”顺达用肯定的语气回答说:“知道!他老人家对全国各地的情况都很了解,对全国的山区知道得可详细了,毛主席认为咱们山区很重要哩。叫咱们建设山区,绿化山区。”“建设山区,绿化山区?怎个建设、绿化?”李顺达把他在天津、北京参观的情况,特别是见到毛主席他老人家关于建设山区的指示又重复了一遍,还有他这些日子的设想,就像布袋倒地蔓似的倒了出来,大家听着,不时地发出欢笑、赞叹,不住地点头。
顺达最后说:“办互助组以前,咱们的生活是糠菜半年粮,身穿破衣裳。现在怎么样?二十户就有十九户有余粮,最多的一户存三四十石粮,也再没有人穿露出肩膀和膝盖的衣裳了。事实告诉我们,组织起来这条路,是幸福大道,咱走对了。咱们山区,跟平川一样能建设好,石头山上不能种庄稼,还可以在石头缝里种树,以后咱们国家要搞社会主义建设,修铁路、办工厂开矿石,要用大量木材,咱们就要叫这些荒山秃岭长起树来!”金山、周则听了顺达的话,觉得句句都在理,决心和顺达拧成一股劲,好好建设西沟的石头山。
金山沉思了一阵后说:“西沟这地方是艰苦,但咱们要知道它为什么苦,过去地主霸占着,他们不劳动,又不让穷人在山上刨一镢头,所以才成了秃山。山上没有树,沟里存不住地,洪水冲成了干石滩,现在山是咱们的山,地是咱们的地,只要咱们有决心,山上就能长出树,滩上就能垫成地,百里滩又宽又长,如果把它垫成地,一块李顺达互助组的小农场地还不是几十亩?牛老叔,你说对不对?”牛老叔看了金山一眼,心里抱怨着:你这个金山,为啥老是揪住我不放?石头里要能榨出油来,那敢情好!咱也不是怕吃苦的人,实在是看着不行嘛!
郭玉芝见大家不说话,就耐心地说:“咱们刚一办起互助组开荒,头年收了一千多布袋山药蛋,干成片到现在还没有吃完。第二年收了一百二十石谷,由糠菜半年粮,变成了家家有余粮。这都说明不是西沟这地方赖,是过去咱们没权没地,现在咱们当了家、做了主,咱不建设谁建设?过去咱们都是从河南逃荒来的,哪儿有咱们的家?
咱们今天的一切都是共产党给的,是不是?西沟就是咱们的家,毛主席叫咱们建设山区,咱就该把这些荒山秃岭建设好!对不对?”郭玉芝说话总是那样平平和和,但人们都爱听。在说话的时候,人们似乎出气都很小心,可是她一说完,屋子里就热闹起来了,人们有的说:“老婶子说得对,过去咱们哪儿都没有家,现在哪都是咱们的家。咱们在西沟安了家,就把西沟建设好。”还有的说:“在毛主席领导下,咱们两条腿,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叫顺达领着咱们好好干就是了。”组员们都恳切地望着顺达,顺达见群众这样信任自己,便坦诚地说:“我要跟大家一块干,这不成问题,可是我一个人也没有多大能耐,要靠大家齐心合力,才能把西沟建设好,光咱们互助组的这几十户人家也不行。要把西沟、沙地栈、古罗、池底的群众都组织起来,在全行政村开展大讨论,就是这一个题目:毛主席说了话,叫咱们好好建设山区,咱们该怎么建设?”组员们都有在想着这个问题,大家争先恐后地说:“我建议先垫地,地少打不下粮食,拿什么去抗美援朝?”“我建议先治山。山上光秃秃,有雨满沟流,没雨渴死牛,这哪行?治了山,才能管住水,山上长了树,才能保持水土。”“咱们西沟尽是山,要造林,连着种上十年、二十年,不愁它不变样!”郭玉芝听大家说得热闹,就和桂兰、春兰等几个妇女坐在一起,也在讨论建设山区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