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25500000048

第48章 让宪政引导民德(16)

历史是叙述出来的

《新民周刊》:您的著作《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探讨的是记忆问题。勿忘历史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记忆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还原历史又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比如说汉娜·阿伦特注意到,艾克曼在以色列受审的时候,以色列当局就刻意修改历史记忆。总检察官霍斯纳从以色列国家政治的需要考量,力求把艾克曼案与犹太人卡兹纳案区隔开来(卡兹纳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匈牙利犹太人领袖,和纳粹合作,对40万匈牙利犹太人的死亡负有责任),这种历史记忆就显然因为政治原因而受到阉割,其实这种政治原因的阉割在世界各地都很常见。如果推而广之,除了个人亲身经历的过往之外,我们怎么能判断我们所了解的历史是真相而不是修改的历史?

徐贲:我写这本书针对的是公共记忆,我们的个人记忆和公共记忆是不同的。个人记忆形式多样,有照相本、私人书信等,而公共记忆必须有一个公共领域。你提到了一个很好的问题:还原历史。事实上,我们并不知道历史是什么,我们没有办法直接接触历史,可是我们可以通过说故事的叙述方式试着接触它。任何的历史都是通过叙述来接近的,因为我们并不真的知道历史究竟是什么。举例来说,有一部很好的电影,黑泽明在20世纪50年代初、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的时候执导的《罗生门》。它就是讲这个问题。在影片中,这四个讲述故事的人(樵夫、武士、武士的夫人和强盗),每个人都说了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是halftruth(半真实的),或者纯粹是alie(谎言),但是即使是最好的记述,它们也不可能完全还原历史。因为我们只知道一些最基本的事实,可以排斥一些最基本lies:他没有被杀死、他的妻子没有受到强盗的侮辱,等等,但我们无法还原所有的事实。

这部片子能拿到威尼斯电影节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大家都在写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这部电影就变成了一种寓言。大家从这部寓言化的电影中可以看出,我们必须运用叙述的方式,否则我们无法试图接近真相。这个真相到底是什么?我们永远也到不了它的终点。虽然如此,但我要强调的一点是,我们去接近真实的时候,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价值观。我们不可能完全厘清“文革”时发生的事情,但是我们对“文革”必须要有一个基本的价值判断。否则的话,我们根本就无从判断什么是我们值得记忆的事实。比如红卫兵对老师的暴力迫害,如果你把这看作是一个正义的事情的话,那我们就无法继续谈论下去了。

我在美国上课的时候,很多学生会把故事和历史区别开来,觉得故事是fiction(小说),可能是虚构的,而历史是history,是真实的。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history并不等于facts(事实),任何一个history都是被叙述的结果。所以海登·怀特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写的著作中就提出“历史一定是叙述出来的”的论点。

《新民周刊》:从不同的角度来叙述历史,确实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比如阿伦特为艾克曼辩护,认为艾克曼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充当了极权制度的帮凶,但是也有很多反对者批评阿伦特的草率,提出艾克曼根本不是在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将对犹太人造成灭顶之灾的情况下执行希特勒的“最终方案”的。

徐贲:不要说阿伦特和反对者了,就是阿伦特和艾克曼自己,这两个人的叙述就不同。我刚刚特别强调一个价值判断问题,艾克曼自己说他是没有错的:我所做的这些事情,都是我分内应该做的事情。他可能在还原历史。阿伦特呢?她所叙述的是这样一种历史观:像艾克曼这样的人都是在纳粹机器中起作用的一个部件,他的行为是带有邪恶的意义的,并不是innocent(无辜的)。艾克曼是个彬彬有礼的人,他可以在抗辩的时候引述康德,教养非常好。他说他所做的一切事情,都符合法治国家的道德标准,这法律到底是谁定的?这个秩序由谁确立的?这不是我的职责。我只是按照这个法律秩序来工作而已。你看他的解释,他的价值观和阿伦特的价值观不一样,虽然他们在具体的facts上并没有太多的分歧。比如说,艾克曼做过些什么事情,阿伦特并没有找出什么新的证据来证明他恶贯满盈。我觉得历史最重要的还不是关于facts。很多facts现在也不能公开。我前段时间看了一篇文章,是张爱萍的儿子写的,说他的父亲在“文革”的时候遭受杨成武等人迫害,而他们则是在某某某的指示下做的。他们所还原的是facts,但是这些facts由于涉及敏感问题或某些人,在现在的情况下还不能谈论。

“没有深度的恶”

《新民周刊》:在《艾克曼在耶路撒冷》中,阿伦特提出了许多振聋发聩的新观点,也引起了相当大的争议。她用“平庸的恶”的观点来解释艾克曼在纳粹屠杀犹太人的“最终方案”中所扮演的角色,您觉得阿伦特是否将问题普遍化了,这样的话,用《圣经》上的话来说就是“你们谁是没有罪的就用石头砸他”,我们都变成有罪的了?

徐贲:你说得不错,这的确是个问题。就像汶川地震的时候出现了一个范美忠老师,我们叫他“范跑跑”,大家都觉得自己是没有罪的,都拿石头砸他。但是《圣经》里还有一句话,当耶稣这样说了之后,大家听了,幡然醒悟,那些围观的人都走开了。可是我们许多国人不肯走开。

阿伦特的情况有所不同。阿伦特并不是要去惩罚艾克曼,阿伦特要弄清楚这是种怎么样的“恶”,我觉得这一点很重要。“恶”是个很难理解的概念。我们看前苏格拉底的哲学当中,“恶”就被提出来了。特别到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这里,美德是什么成了最关键的问题。柏拉图的《美诺篇》就专门来谈这个问题。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完全不同,柏拉图认为美德是个ideal,是理念和理想,只能存在于最抽象的状态下。比如说勇气是种美德吗?肯定是的,但是勇气不等于就是美德。友谊、谨慎也一样。所以我们所看到的只是美德的影子,这是柏拉图最根本的观点。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不同,他提倡一种经验论的伦理学,勇气可以是美德,友谊可以是美德。在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中,他明确表明了自己和柏拉图不同的立场。

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有人谈美德,但什么时候开始有“恶”这个观念的呢?一直到早期基督教之后,大家才开始注意和谈论“恶”的概念。但早期基督教的“恶”是个罪的概念,和现在我们讨论的“恶”还不太一样。到了艾克曼的时代,所有古典时代对“恶”的讨论都不足以来讨论这种现代形式的“恶”。我们经常是从人的本性来解释“恶”,但是到了艾克曼这里,阿伦特发现,这个人本性并不恶,这个人和我们任何人一样,并非什么凶神恶煞。所以阿伦特将矛头指向了“制度的恶”。任何一个普通人进入这种制度当中,他就会成为加害者、迫害者、凶手和刽子手,受害者和加害者两者是可以互换的。我经历过“文革”,这个体会太深刻了。如果你把我指定为红卫兵的头子,我说不定也会拿着皮带去抽老师,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中,只有抽老师是“正义的”,对于那些阶级敌人,你就是要和他们划清界限。所以加害者和被害者的角色是可以替换的。这个时候的“恶”就变得很大众化,当然你可以从中找到一些个人的动机,比如说升官、光荣、表扬,等等,但是这些动机都不是“恶”的特殊动机。这些心理是所有人都会有的,我们想要从中确立一种特殊性的动机却无法找到,这就是问题所在。你所能找到的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碰到的动机,很“平庸”,不是因为这个人本身特别恶毒,而是因为日常生活将他推到了“恶”的审判席上。所以阿伦特说这是“平庸的恶”,意思就是说这是很平常的,并进而提出,这种“恶”是“没有深度的恶”。

官僚体制非常可怕

《新民周刊》:您在《我也会是艾克曼吗?电醒世界的社会心理实验》一文中写到了米尔格拉姆著名的实验:在对命令的服从造成了对他人的伤害时,服从命令者本身并不是邪恶的。齐格蒙特·鲍曼在《现代性与大屠杀》中专门用一章的篇幅来讨论米尔格拉姆的实验。他进而提出,每个人都是现代社会大机器中的一颗螺丝钉,他不知道这个大机器要做什么,他只是扮演好他这颗螺丝钉的职责就够了,所以他的工作是正义还是非正义的就很难限定,大机器可以完成人类的壮举,也可能变成希特勒式的大屠杀。所以从这一点出发,鲍曼认为现代性——而不是极权——是大屠杀的根本原因,您是否同意鲍曼的观点?

徐贲:是的。现代性有很多表现,一个最重要的体现就是它的官僚体制化。官僚体制化之后,命令是在阶层之间自上往下传递的,如果出了问题,要追究谁的责任呢?所以在极权国家中,我们都要怪最上面的人。但事实上我觉得问题并不是这么简单。在英国,真正起实质性作用的,并不是英国首相或内阁成员,因为内阁成员要换届的,但是内阁下面的官僚体制,是不换的。什么部门,换了这些中高层的人员,它们的运转会受到影响。上面的人容易换,中间的人不换,因为他们并不由首相来任命,换一任新的首相,他们还是坐他们的位置。所以科层非常重要,这种官僚体制是非常非常可怕的东西,是现代性中惰性最严重的一个部分。

《新民周刊》:如果现代社会有这样一种现代性的原罪(如果我能称之为原罪的话),我们如果只是用一种道德自律、个人良知的方法来要求我们自己不走上邪恶或非正义的道路,这是不是太薄弱了?我们可以出现王元化、贾植芳、陈寅恪、王世杰,但是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成为这样高风亮节的人。

徐贲:这确实是有点弱了,所以我说这是最后一道防线。如果这道防线我们都不能守住的话,那我们连好的个人都没有了,更不要说好的社会了。传统道德要求我们“出淤泥而不染”、洁身自好,这些道德要求在今天仍然适用,尽管它事实上也很难做到。

如果一个社会已经只剩下了一些火种,那我们也无可奈何。但这时候会没有火光,只有火种而已。而且,最后火种也可能熄灭——如果所有正派的人都死光了的话。

同类推荐
  •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问题研究》力图通过对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关争论内容的全面收集,并在对相关材料进行整理的基础上,对争论展开全面的审视和反思,以尝试弥补相关研究的这一缺失。
  • 未完成的历史:中国新闻改革前沿

    未完成的历史:中国新闻改革前沿

    市场的深入和成熟的过程也是市场规模扩张和范围分化的过程。随着企业数量的增长和产品供应量的丰富,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激活了企业间竞争,进一步刺激和加速了企业间的分工,迫使企业从无差异市场转向差异性目标市场,不少企业进而选择范围更小的集中性目标市场,它们不再追求在整体市场上取得较小占有率而是在一个或几个小市场上拥有较高市场占有率。
  • 用心爱:中小学教师师德修养漫谈(创建和谐校园16本)

    用心爱:中小学教师师德修养漫谈(创建和谐校园16本)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社会主义社会里,教师已成为社会的主人。教师的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他们在培养社会主义新人,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和现代化发展做出贡献的过程中,自己也相应得到发展。这样的一致性使教师的劳动热情得到极大的激发,他们主动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自觉履行师德的规范要求,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为培养社会主义新人而竭心尽力。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教师依法执教,享有社会赋予的各种权利,同时履行相应的义务,这种权利与义务、道德与利益的统一,也是社会主义师德平等性的重要表现。
  • 办公室常用文书写作一本通

    办公室常用文书写作一本通

    《办公室常用文书写作一本通》为领导干部以及各类办公室工作人员从事文书写作与文书处理工作提供了方便,让读者能轻松应付工作中的文书写作诸多难题,为工作带来意想不到的方便。这是一部既有严格规范标准,又有较强实用价值的工具书,一本在手,书写公文无忧!
  • 中国电视娱乐文化批评

    中国电视娱乐文化批评

    本书试图解答以下问题:在我国当下的媒介文化具体语境下,电视娱乐是如何建构和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在“娱乐为王”的时代,如何打造优质的娱乐产品?电视娱乐化的道德伦理底线在哪里?其合理的内核、价值和边界在哪里?我们应该如何对娱乐进行审美救赎?应该塑造和架构一种什么样的娱乐精神、审美精神和“快乐文化”?
热门推荐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时光不染回忆不淡

    时光不染回忆不淡

    她叫秦依依,他却不是因为爱情对她依依不舍。原来她苦心经营了四年的感情也抵不过现实的诱惑。不过,幸好当她绝望回首之后还有他季幸然,幸好遇见你,然后在一起。我真的好想好想和你在一起后永远不分离
  • 心之灵魂

    心之灵魂

    “全球性休眠”这是一场法生在2007年时的灾难,全球的人因为未知的疾病而昏睡不醒,在昏睡了一年半后人类总算是醒了过来,在主角所在的由日美中三个大国所建立起来的城市里遭遇了超能力者的袭击,主角得知这种能力的名字叫做“第一人称”,之后男主经历了一系列的战斗之后,间接的发现了四年前的“全球性休眠”与“第一人称”之间的真相……
  • 穿越之拐个男神生猴子

    穿越之拐个男神生猴子

    一个现代大龄剩女,一个古代单身王爷。一场穿越,王爷来到现代当男神。看林小冉怎么把王爷男神拉回家生猴子......(?ˊ??ˋ?)
  • 奥黛丽·赫本传

    奥黛丽·赫本传

    她从罗马假日里款款而来,她是一抹浅笑。她在蒂凡尼的早餐上恬然而起,她是挥之不去的温柔。她在战争与和平中屡屡惊魂,她却是全世界眼中最窈窕的淑女,她是那个黑白年代的梦幻记忆,她是直到永远的谜中之谜。有人说,她是误落人间的天使,她的美丽,是那整个世纪。
  • 软萌甜心:男神么么哒

    软萌甜心:男神么么哒

    『宠文』夏婳婳作为一个音乐美术生,鬼使神差竟考进了圣辰高中。天啊撸,谁能告诉她,为毛有个仗着自己长得帅,强抢民女的男生,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之下,强吻她!有没有天理,来个人管管呀!“夏婳婳,有没有人告诉过你,你长得很像……”“整容后的芙蓉姐姐”他幽幽冒出一句。夏婳婳几乎呕血。他伸过手,揉了揉她的头发。“真是个笨蛋啊!”
  • 姝妃记

    姝妃记

    狠心是这宫闱中惟一的生存之道。林浣希初闻这句话时不过不屑一笑,她知道皇上终究是宠她的。可林浣希不知道的是,自古帝王多无情,对于嫔妃皆是只宠不爱罢了。她将自己的命运拴在那九五之尊的喜怒哀乐上,只得一场空。后来她杀伐果断只为那至尊后位,她不为任何人活只为自己。多年后再闻这句话她冷笑道:“错了,狠才是宫闱的生存之道,心,在宫闱是最无用的东西。”
  • 你若安,便是晴

    你若安,便是晴

    如果时光能够倒流,再来一次,我一定会用尽全部的力气去讨厌你,我一定会带着最大的仇恨去折磨你,我一定会把我所受的痛苦加倍还给你,我一定一定不会再次喜欢你
  • 世界主要媒体的国际传播战略

    世界主要媒体的国际传播战略

    本书是目前国内首部探讨20世纪以来全球知名媒体国际传播战略的教材。《世界主要媒体的国际传播战略》以经典战略管理理论,特别是国际战略理论为基本框架,结合媒体经营管理理论和国际传播理论,在描述BBC、VOA等媒体的国际传播战略演变历程和组织结构的基础上,着重分析这些媒体的主要国际传播战略。
  • 彪悍女配:本宫不是白莲花

    彪悍女配:本宫不是白莲花

    现代毒医杀手叶千娇为自由命丧组织之手。一朝穿越,来到书中医学低下的东焰国,成为该国丞相叶景渊之女。身份尊贵的她,更有着东焰国第一美人儿,第一才女的美名,然而却是一枚早已被人掀了面具的白莲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