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说什么事,双方都是心知肚明。
对于如何推动此事,吴雄才倒是信心满满。眼下又到了秋赋的收取季节,按照今年的大旱灾情来看,又一轮农民破产在即。而且更重要的是,至今也没有收到北京方面免税的旨意,也就是说,在这大旱年间,赋税还是要照旧收取。
虽然吴雄才并不明白,大明政府若是不收税,可能立即就会破产。但是吴雄才明白的是,这个年景还要收税,而且要收众多的杂税,这就是典型的官逼民反。有了这个背景,吴雄才倒是觉得,这个任务可以说极为的轻松。只要稍稍煽风点火一番,就会让潞州府内烽烟处处。
至于控制这些流民的攻击目标,也是十分的简单,虽然流民们不明白为何他们变得如此的一空二白。吴雄才可是懂得相当的清楚,而且缙绅们侵吞军田在前,也是给了吴雄才极好的理由,连借口都不用找。只要告诉这些流民,徐凌本来是愿意收容他们,而且还愿意分发田地给他们,但是田地却是被别人占了去就行了。
到时候走投无路的流民们,自然会把仇恨发泄在夺了他们衣食的缙绅们头上,而且他们的行动也会给其他无路可走的破产百姓一个榜样,那就是杀人越货,杀了大户,自然就会有粮食吃了。
吴雄才自然是知道这事是徐凌对他的考验,因此在领命之后,虽然有了腹稿,但还是不断的心中琢磨着细节,努力完善着整个计划。一时间,房间内也是安静了下来,只有吴雄才皱着眉头不断的思索着。
徐凌并不着急,静静的看着吴雄才思索,直到对方眉头舒展开来,这才问道,“你是什么时候决定跟着我的?”
吴雄才愣了一下,直接道,“就是属下明白李家堡一事,完全是大人一手策划下之时。”
“哦?”徐凌也是来了兴趣,问道,“这事跟你有什么关系?”
“从这事中,属下也是看出来,在大人眼中,根本就没有王法这个念头。一切都是为大局服务,为了收买人心,大人出手无情,更是视王法如无物,这不正是枭雄所应有的?”吴雄才显然已经想过了,说话时十分的快捷,“乱世出英雄,但得天下的只会是枭雄!”
……
韩店堡。
如今已经成为韩店堡主人的李征,也是刚刚组建起了自己的队伍。
与徐凌当时小心的控制数量不同,李征一次性便征来近五百人,更是将徐三的五十人打散,重新整编入伍,构成最基本的架构。
自从徐凌上任长治城后,这些士兵也是陆续被征召入伍。不同于别的地方对于当军户畏惧和鄙夷,韩店堡却是以参军为荣。毕竟这一年多下来,所有参军的家庭生活都是上升了数个台阶,不光是他们自家,连他们的亲戚们也是跟着富裕起来。
每月有足额的军饷下发,这些钱虽然不多,但是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已经不成问题。若是运气够好的话,捞到仗打,那就会摇身一变成财主了。打仗时还有三成缴获可以拿,数仗下来,许多小兵都积蓄了十两银子以上的家当。
十两银子,也许对于富人只是一餐饭的钱,但是对于这些军户来说,已经快够他们数年积攒下来的家当了。而且这还得是风调雨顺的丰年,碰上灾年不贴钱就已经是十分值得庆幸的了。
谁不想过好日子?自家烂命一条,上了战场丢了也不怕,若是碰上运气,说不定搏一次后全家的生活也就有了着落。而且这种灾年,每年饿死的人都远远超过在千户大人麾下当兵打仗时的伤亡数字。
更重要的是,完善的战后抚恤也是让军户们放下了最后一个心理负担。就算战死沙场,自己的家人还是会有一条活路,自己的妻儿家小也是可以得到最好的照顾。
因此,征兵文书一贴出来,军户们也是应者如云。若非徐凌定过规矩,一家人不可以出两人入军,说不定那些已经有了子弟在军中的家庭也会来凑这个热闹。
不过,韩店堡的军户数量本来就不是太多,加之徐凌之前又已经招过一批。这一批招募的大多都是流民中的青壮,这些参军入伍的青壮,也是得到了与韩店堡军户一般无二的待遇。不仅饷银一样,连原本的开垦三年后才会真正成为他们的田地,也是因为参军之后,立即划归于他们。
这数月来,周边听说韩店堡这里可以活下来的流民也是奔走相告,每日间都是有着流民向这里涌来。虽然徐凌之前带了一批衣食无着的流民前往长治,但是更多的流民却是源源不断的涌来。
韩店堡周边划归这些流民的区域,也是快速的开垦了大片大片的田地,虽然好田已经被军户们以及之前来的流民分割一空。但是勤奋的中国老百姓们,还是见缝插针的开垦着小块的田地,矮山上,沟渠中,只要没有被人开垦的地方,都是被后来者开发一空。
韩店这么小的地方,根本不可能养活的了这么多的人,而且能够开垦的荒地也是已经开发一空。后来的人,已经找不到可以插针的地方,为了避免后来者因为没有吃喝而闹事,李征也是再一次征召这些青壮入伍,用军饷来供应者他们一家人的生活。
当然,好吃懒做的,不好好接受训练的,李征也不会客气,直接将之轰出韩店堡周边。就算如此,到了十月底,韩店堡内涌来的流民数量也是已经达到了一个新高,李征只是简单的派人统计了一下,人数已经达到了空前的近二千人。
这个数字可是韩店堡内的军户的三倍还多,虽然劳动力增加了,但是各项物资的消耗速度也是立即上升了一个台阶。不得已之下,李征也是派徐三带着数十人开始封锁道路,阻止更多的流民涌入。
但是这样做,却是各种摩擦不断,不说流民们痛哭于路,许多人也动起了翻山而入的念头。生存的压力让老百姓越来越不安稳,甚至开始出现与徐凌所带的士兵冲突的情景。
就在李征为不断增多的流民以及越来越多的摩擦伤透了脑筋之时,徐凌的命令却也是已经到了。命令很简单,让他立即放开所有道路,放流民入境,先行安置于一地,等候他派人处理。
这个命令虽然有些诡异,但是习惯了听从徐凌的李征,也是二话不说,立即开放了所有通道。听到韩店堡的道路再一次开启,无数徘徊在周围的流民也是蜂涌而入,短短数日间,数字已经达到了空前的三千人,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的扩大着。
这么多人,就算每人只是给予一些稀稀的面汤,但是消耗的数量也是极大。头皮都有些发麻的李征,也只能咬着牙,默默的等待着徐凌派人下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