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徐凌也是从宿酒中醒来。
昨晚那一场宴会,也是让徐凌深深的对这个时代武夫那酒量而震惊。几个人如同喝水一般的喝着酒,徐凌甚至只是用小碗,对方用大碗,就算这般,也是被人给灌的趴下。
徐凌也是深深的怀疑,是不是这些人都是将满身本身全部用到了酒上,这才让卫所如此荒败。不过,徐凌最佩服的是穆佥事,这家伙简直是一个酒缸一般,喝一上杯就全身都是酒味。但是无论喝的再多,依旧是那般有些迷乱的模样,似乎怎么喝也是喝不倒他。
“这帮家伙,简直就是故意找我麻烦,几个人轮番上阵,不停的灌我。娘的,老子不喝醉,你们似乎就不会善罢甘休一般!这是什么他娘的规矩?”徐凌恨恨的想着。
他也是知道这个时代的规矩,如果一个新人被老人接纳入圈子,那圈子里的老人就会来这么一场酒宴,主要也是为了刹刹新人的威风。
终于算是过了这一关,徐凌也是暗暗发誓,再也不搞这种酒宴了,简直就是自己折磨自己。徐凌很不喜欢这种酒醉的感觉,那是一种完全无法自控的状态,是徐凌最不喜欢见到的状态。
午饭过后,穆含锦也是将各类徐凌所要求的物资送到客栈外,一番简单的点检之后,徐凌也是有些惊讶的发现,里面的东西比帐单上的东西要多上一些。
问起来才知道,穆佥事也不知道是不是昨晚喝多了,今天也是将仓库里的东西几乎全部拿了出来,送予了徐凌。
“这个,一下子拿来了这么多的粮食,穆佥事能否遮掩的过去?”徐凌将穆含锦拉到一边,小声的询问道。
穆含锦却是毫不在意的挥挥手,平淡的道,“大人放心,来时叔父也是已经说过,这些在帐目上将会被记为被老鼠肆虐。”
“那就好。”徐凌也是严重高估了这个时代官员的操守,松了口气又问道,“这些耕具呢?”
“已经做好帐目上了,这些都是因为天气潮湿而发莓糜烂,全部被扔出了仓库!”穆含锦这时也是正容起来,徐凌这种态度也是让他相信了叔父说的话,这小子不仅出手大方,而且为人仗义体贴,并不是那种只会贪便宜之人。
“这些长枪、盔甲、弓箭……算了,我懂了。”徐凌点点头,也是心领神会。
随手拿着帐单随便扫了一下总数,一共三百二十九两。徐凌也不讨价还价,直接拿出来三百五十两来,制止了穆含锦的找补,直接交割画押。
看着对方眉开眼笑的模样,徐凌又将剩下的银子全部拿了出来,道,“这里大概是二百一十多两银子,其中两百两银子算是本官购买耕牛所用,其他的就将贤叔侄喝酒用了。”
穆含锦眼睛一亮,假意推让了几次,也就顺势接了过来,“大人放心,小的一定不负所托,将每一条耕牛都给搜来!”
“耕牛这东西,本官也是需要量不小,有多少就购买多少。若是短了银子,只管到韩店堡寻我补上!”徐凌也是拱拱手,他自己不可能去忙这种事情,交于专业人士也是让他担子轻上不少。
双方又再寒暄片刻,徐凌也是告辞离开,他实在是怕了这帮子同僚,一刻也不想在千户所多呆。
……
一路无话,十多名士卒也是押解着众多的物资返回韩店堡。
各类军用物资也是直接被解至仓库,购得的一百多石粮食也是让本就充足的粮食储备再上一个等级。
而耕牛则是被围的水泄不通,军户们都是知道,来年若是想有个好收成,那一个好用的牲口也是必不可少。而遍寻各处,百户大人这里的耕牛也是最为低廉,甚至可以说是远低于市价。
任谁都知道徐凌这是在做亏本买卖,因此他们的积极性也是最高。甚至一些流民们听说了此事,也是派来代表,想要分得一杯羹。对于这些流民,徐凌并不歧视,但是也不可能立即将之与自己麾下的军户看齐。
因此,尽管这些流民们个个苦苦哀求,徐凌也只是拨给他们三头耕牛,而且价格还比军户们高上两三成。
尽管比军户们的买价高上两三成,但是还是比市价低不少,更重要的是,这还是可以赊欠,分数年返回就行。更让流民们感谢的是,这种赊欠甚至还不需要他们利滚利的还!可不要小看这个利滚利,就拿二两银子为例,三年以后可能就是十两银子以上了!若是为人勤劳、风调雨顺的话,也许可以两三年还上,若是连续碰上个灾年或者兵灾什么的,那拖到儿孙辈还债也不是不可能!
但是徐凌这般的让利于民,他们只要勤劳的话,只要数年就可以安枕无忧的还清赊欠。而且徐凌还承诺,一旦碰上灾年,还可以将赊欠延后索取!
而每亩只收两斗赋税的政策,也是深深抓住了被苛捐杂税逼的卖儿粥女百姓的心。这种赋税虽然明着比大明朝的赋税还要重一些,但是却是胜在没有其他的杂税,毕竟这个才是最致命的!崇祯一朝,各类杂税的数量都是高的吓人,可能是正税的数倍,甚至十数倍!而崇祯一朝,越是向后,赋税也就越重,甚至于许多百姓辛苦一年,全部收成拿出来,还远远不够赋税的数量,甚至把往后数年的收成全合在一起,还不够各类杂税所捐!
这种歇斯底里的榨取民脂民膏的做法,也是让大批百姓破产,无数的百姓只能流离失所,一旦碰上火星,自然也就成了燎原之火,一发不可收拾。这也是为何崇祯朝一向厉行镇压农民起义,却是越杀越多的原因,因为百姓根本就没了活路,要么战死,要么全家饿死!
徐凌当然明白这点,他所做的一切,也都是为了让治下的百姓能够过的好一些。这种为穷苦百姓谋利的作法,也是迅速的让徐凌的威望在流民营中升高,许多人虽然没有资格见到徐凌,但是依旧是遥遥的为徐凌磕头祈福。许多原本只是打算来这边逃荒的百姓,也是开始打定主意,就在这个地方安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