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时刻,一个旅行者在森林中迷了路。天色渐渐地暗了,眼看黑幕即将笼罩,黑暗的恐惧和危险,一步步临近。他心里明白:只要一步走岔,就有掉入深坑或陷入泥沼的可能。还有潜伏在树丛后面饥饿的野兽,正虎视眈眈注意着他的动静。
这时,凄黯的夜空中,几颗微弱的星光,一闪,一烁,似乎带来了一线光明,却又不时地消失在黑暗里,留给人迷茫。突然间,旅行者眼前出现一位流浪汉,他不禁欢喜雀跃,上前叫住,探询出去的路途。这位陌生的流浪汉很友善地答应帮助他。可他发现这位陌生人和他一样的迷茫。于是他失望地离开了这位迷茫的陌生伙伴,再一次回到自己的路线上来。不久,他又碰上了第二个陌生人,那人肯定地说自己拥有逃出森林精确的地图,于是他再跟随这个新的导引,终于发现这是一个自欺欺人的人,他的地图只不过是他自我欺骗情绪的结果而已。于是他陷入深深的绝望之中,他曾经竭力问他们有关走出森林的知识,但他们的眼神后面隐藏着忧虑和不安,他知道:他们和他一样的迷茫。他漫无目的地走着,一路的惊慌和失误,使他由彷徨、失落而恐惧。
无意间,当他把手插入口袋时,却找到了一张正确的地图。他若有所悟地笑了:原来它始终就在这里,只要从自身寻找就行了。他忙着询问别人,反而忽略了最重要的事——回到自己身上找。
哈佛哲语
哈佛大学中国政治学教授裴宜理常和他的学生说:“自己招来的忧伤是最大的忧伤。”哈佛企业管理学教授斯蒂芬·布莱德利也说:“智者的坚定不过是把焦虑深藏于心的艺术。”
忧虑,是人在面临不利环境和条件时所产生的一种情绪抑制。它是一种沉重的精神压力,使人精神沮丧,身心疲惫。无论是逃避问题还是对问题过分执著,实际上只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问题并不像我们所想的那么糟,至少没有到无可挽回的地步。只要采取积极正确的态度,问题就会得到解决。这样,我们也就没有什么可忧虑的了。另一种情况是问题的确是超出了我们的能力所能解决的范围。对这种情况,我们就需要乐观一些,就像杨柳承受风雨一样,我们也要承受无可避免的事实。哲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要乐于承认事情就是这样的情况。能够接受发生的事实,就是能克服随之而来的任何不幸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