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背景
隋朝末年,军阀割据四方,民不聊生,整个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摧残,从而激化了贫苦人民与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各地农民纷纷举兵反抗,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全国性的战争。隋大业七年(611),邹平(今山东邹平西北)人王薄在长白山(今邹平南)首先率众起事,之后两三年间,起义席卷全国,农民军多达百余支,人数百万众。在同隋军的作战中,逐渐从分散走向联合,形成三支强大的起义军:河南的瓦岗军,河北的窦建德军和江淮的杜伏威军。大业十二年(616)十月,瓦岗军在李密的领导下,攻占荥阳(今郑州),并于荥阳附近多次击败隋军,声威大震,控制了河南大部分郡县。大业十三年二月,进逼洛阳。大业十四年正月,在洛水南一战,大败隋军王世充部,围困洛阳。此时,窦建德领导的河北起义军也接连取得胜利,占领了河北许多郡县。在江淮,杜伏威、辅公祏(shí)击败隋军,夺占高邮(今江苏高邮),进据历阳(今安徽和县),威胁江都。隋朝统治摇摇欲坠,此时许多地方官吏豪强也乘势起兵反隋,纷纷割据一方,其中以太原留守李渊部较为强大,乘虚进军关中,夺占长安(今西安)。大业十四年三月,叛军宇文化及等发动兵变,在江都缢弑隋炀帝,隋亡。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而后,唐军利用农民起义军内部矛盾,各个击破,开始了又一次统一天下的过程。
人物评析
王世充,字行满。隋新丰(今陕西临潼东北)人,隋末割据军阀。祖籍西域,本姓支。历任江都郡丞。自隋大业九年(613)起,以镇压江南刘元进等部农民起义军,坑杀降众三万余人,升江都通守。大业十三年,被调北援东都洛阳,为李密所败,遂据洛阳以自固。及炀帝被弑,他拥越王杨侗为帝,得以专权,后又废杨侗,自立称帝,国号郑,年号开明。后降唐,被仇家所杀。
窦建德,隋贝州漳南(今山东武城漳南镇)人。世代务农,曾任里长,尚豪侠,为乡里敬重。时炀帝募兵伐辽东,建德在军中任二百人长。目睹兵民困苦,义愤不平,遂抗拒东征,举兵抗隋。经过多年浴血奋战。大业十四年(618)他定都乐寿,国号大夏。武德四年(621)三月,唐军进攻王世充,建德率军十余万援世充,与唐李世民军相遇于虎牢(今河南荥阳汜水镇)一带。五月,夏军溃败,窦建德被俘。七月,窦建德在长安被杀。
交战过程
唐武德二年(619),占据洛阳的原隋朝大将王世充,在镇压瓦岗寨起义军后,又据有河南地区的许多州县,自称郑帝。他又废除并杀害了隋皇泰主杨侗。与此同时,河北起义军首领窦建德,占有河北大部州县,自称夏王。形成郑、夏与唐对峙局势。唐高祖李渊为统一天下,于武德三年七月诏秦王李世民督诸军东征王世充。遣太子李建成率兵镇蒲坂(今山西永济西南),以防突厥南下。又遣使与窦建德连和,争取其中立。王世充获悉唐军来攻,急调诸州骁勇集中于洛阳,分遣三个侄子镇守襄阳(今属湖北襄樊)、虎牢、怀州(治河内,今河南沁阳)等要地;命其兄、子防守洛阳诸城;自率步骑3万迎战唐军。李世民率军至新安(今属河南),遣陕州道行军总管罗士信率前军进围慈涧(今洛阳西),自率步骑五万继至。王世充自知难以抵挡,即弃慈涧撤回洛阳。唐军决定先扫清外围,然后攻城。令行军总管史万宝自宜阳(今宜阳西)进占龙门(今洛阳南);潞州行军总管刘德威出太行进围河内;上谷公王君廓至洛口(今河南巩义东北)断其粮道;怀州总管黄君汉自河阴(今河南孟津东北)攻回洛城(今河南偃师北);李世民自率主力屯于北邙(今河南洛阳北),连营进逼洛阳。
八月,黄君汉部将率舟师袭破回洛城。九月,右武卫将军王君廓攻打轘辕(今偃师东南),不久,进占洛口。尉州刺史时德叡率所辖杞、夏(治今河南杞县、太康)等七州降唐,河南郡县相继降附。随后,唐军于北邙山大败王世充,擒其冠军大将军陈智略,斩千余人,俘排矟兵6000人。十月,罗士信攻拔洛阳东北千金堡。总管李勣东据管州、荥州(今河南郑州、荣阳),唐于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置嵩州,切断洛阳南向通道。王世充于十一月遣使求救于窦建德。建德与世充有旧仇,中书舍人刘彬则认为,唐强郑弱,势不能支,郑亡,则夏不能独立,不如解仇发兵救之,待破唐后,观时变夺取郑国。建德遂取联郑抗唐之策,一面派遣使者到郑国求援,另一面出兵阻击唐军。
窦建德出兵的消息传到唐营,李世民立即在青城宫召开紧急军事会议。会上,包括屈突通等名将在内的大多数唐军将领认为王世充凭守坚城,难以猝拔,窦建德席胜而来,锋锐气盛;唐军腹背受敌,主张暂先退保新安以避敌锋。唯有郭孝恪、记室薛收提出了不同意见:“王世充部下都是江淮精锐,能征善战,只因缺了粮饷,所以困守孤城,坐以待毙。若夏军与之会合,输粮相济,其势益强,则统一大业,遥遥无期。今王世充将败,窦建德又来,看来是天命要让二人双双败亡于此。机不可失,今请分兵继续困住洛阳,大王亲率骁锐,先据虎牢,以逸待劳,定可破灭建德,建德既破,洛阳自克,不出旬月,两贼俱缚。”这一段话说得掷地有声。其实李世民围洛打援之计已决,召开会议听取大家意见,只是等待一个人说出来罢了,也可以观察一下诸将的反应。所以薛收一说,他马上表示了赞成。屈突通等人又出来反对,李世民既然已经表明态度,也就不等薛收等人开口,自己做了解释:“王世充兵疲粮尽,上下离心,不必强攻,可以坐克。窦建德新破孟海公,士气虽高,但骄傲疲惫。我军据守虎牢,易守难攻。窦建德若冒险争锋,取之甚易。若狐疑不战,再过数月,我军攻陷洛阳,然后合兵一处,可以轻取建德。若不如此,待夏军入虎牢,两贼并力,其势必强,害莫大焉。吾计决矣!”屈突通等人还想再争论,李世民不许。
随后,李世民立即令李元吉、屈突通等将继续围攻洛阳;自己则率精兵3500人抢占虎牢关。也就是说,他要用这3500人面对窦建德的十万大军。三月二十四日,王世充登上城楼,看见烟尘滚滚,一溜兵马向东而去,他知道这是唐军去迎战窦建德了。他也猜到,李世民必然选择在虎牢关迎击夏军。虎牢关的战事将会如何呢?自己的命运,已经完全掌握在别人手中。听天由命般的等待,对王世充这样的枭雄来讲,是不可忍受的。不过当他得知李世民只带了3500人前往虎牢关时,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3500人是守不住虎牢关的。王世充觉得自己已经安全了。由于夏军推进速度极快,李世民不吃饭、不睡觉、不下马,日夜兼程,经河阳、过巩县,二十五日下午到达虎牢时,窦建德已经离虎牢关不足三十里了,如果夏军占领虎牢关,从虎牢到洛阳无险可守,唐军就只能从洛阳撤军了。
为了遏制夏军高速推进的势头,李世民到达虎牢关的第二天早晨,就带着五百骑兵直奔虎牢关以东的夏军大营挑衅。一路上令秦叔宝、程咬金等人布下埋伏。自己和尉迟敬德一起,带着四个骑兵继续前进,在距离夏军大营不足三里的地方,遇到了一队巡逻的骑兵。这几个骑兵见他盔甲金光闪闪,看来身份极高,自然想不到是秦王,却又实在不知本军中还有这样年轻的高级将领。正在纳闷,李世民大吼一声:“我乃秦王也!”说罢,一箭过去,射落领头将官。那几个巡逻兵慌忙逃回营中报信,“秦王”二字果然魅力不凡,不一会儿便从夏军大营里杀出骑兵五六千人。跟随李世民的四人大惊失色,李世民说道:“你们先走,我和敬德殿后。”于是射出两箭,射倒了冲在前面的两人,众人惊恐,怕有埋伏,不敢追赶,又见李世民走得不紧不慢,实在舍不得,于是再追。如此反复,李世民射死五六人,尉迟敬德用大刀砍死十多人。就这样,追兵在犹犹豫豫间被引进了埋伏圈,秦叔宝、程咬金率领伏兵从侧翼奋力冲杀,大破敌军,斩首三百余,活捉夏军大将殷秋、石瓒。
这次惨败对夏军的打击很大。此时,谋士凌策向窦建德建议,北渡黄河,甩开唐军主力,进攻山西。消息传到李世民耳朵里,大为震骇。唐军主力尽在洛阳,山西空虚,夏军必可势如破竹,占领山西,就可以直接威胁唐的根据地关中。到时候将不得不放弃洛阳,回师救援,若王世充率军追击,和窦建德南北夹攻,关中危矣。幸好王世充的说客苦苦哀求,说洛阳危在旦夕,等不到夏王您扫平山西的那一天了。说得窦建德十分犹豫。不过如果虎牢关再迟迟不下,说不定他会改变主意。当然不能让他改变主意。看来只能孤注一掷,主动寻求夏军决战了。现在的任务不是用3500人守住虎牢关,而是要用3500人消灭十万夏军。
正在这时,唐军情报人员送来了可靠的军事情报:窦建德计划趁唐军粮草不足,到黄河北岸牧草丰美之地放马,骑兵不能发挥作用的时候进攻虎牢关。这个情报来得太是时候了,李世民听罢大喜,立即定下牧马之计。五月,李世民将战马千匹,尽数运到黄河北岸放牧。窦建德闻讯大喜,第二天天还没亮就拔寨起兵,到虎牢关外的牛口布阵,隔着一条汜水便可看见虎牢关。夏军十万大军,何等壮观,营寨相接,绵延二十余里。从虎牢关上远远望去,便如黄河暴涨,大江横流,满山遍野,一直连到天边去了。众将领见夏军声势浩大,都不免有些害怕。唯独李世民说道:“贼自起山东,未尝遇过强敌。逼城下寨,是有轻我之心。布阵时声音大而杂乱,显然缺乏纪律。我按甲不出,彼勇气自衰。时间一长,士气消退,我军蓄势而发,无不克者。我与诸将打赌,不过中午,必破之矣!”众人半信半疑。窦建德见唐军不出,轻敌之心更甚,于是派了三百骑兵渡河挑衅。当时,战马还未全部运回虎牢,李世民故意与他拖延时间,只派了两百骑兵手持长槊出战,时进时退,不分胜负。夏军将领王琬被搞得莫名其妙,正在疑惑,冷不防一人从右面持刀砍来,慌忙举枪一隔。不料对方使的是虚招,刀上没有用劲,长枪隔了个空,上半身整个亮了出来,两马相错,只听得一声:“过来吧!”还没看清是谁,已被人家长臂一伸,当胸抱了过去,再也挣不脱了。只见那敌将擒了自己,并不回阵,转了一圈,却来追自己的青骢马。奔驰之间,右手一捞,已牵住马缰,这才一手一个,回了唐营。原来,李世民在一旁掠阵,认出王琬骑的是隋炀帝的青骢宝马,十分喜爱,不由得大声赞叹起来。尉迟敬德在一旁听了,就要上前夺马。李世民连忙劝道:“岂可因一战马而丧一勇将。”好马不可与猛将相比。尉迟敬德哪里听得这样的话,不由分说,夺马而出。夏军见尉迟敬德顷刻之间,擒将虏马,勇猛难当,正在害怕,突然迎面宇文士及率领三百骑兵冲杀过来,哪里抵抗得住,连渡水回营也来不及,于是向东奔逃,宇文士及穷追不止。
窦建德看见宇文士及三百孤军远离本阵,以为有机可乘,于是马上派出数千骑兵向东追击,却不知中了李世民之计。原来,当时已近中午,战马全部运回。李世民远远望见夏军没有吃饭,饥渴难耐,大家都散乱地坐在地上休息,还有不少士兵出营,到河边饮马洗澡。暗想窦建德治国宽厚固然不错,但治军过宽,纪律松弛,实在大错特错。现在军心已疲,阵形已散,于是派宇文士及诱出他数千骑兵,阵脚更乱。窦建德骑兵一出,李世民即刻大喝:“贼势已懈,急击勿迟!”唐军虽然只有3500人,但像秦叔宝、程咬金这样的猛将就有数十人之多,其余也都是身经百战的骁骑,虽然没有吃饭,但常跟李世民打仗,早就习惯了,也不觉得怎么饿。于是分成八队,一齐渡河。
偏偏此时,窦建德正在召集朝臣开会,他压根没想过数量如此微弱的唐军会主动出击,只盘算着怎么进攻,所以竟然将主帅大营设在离汜水不足五百米的地方。听到唐军渡水来攻,连忙命令朝臣后撤,组织骑兵前突。一时人流混杂,朝臣们慌乱后退,挡住了骑兵前进。窦建德一看不行,又命令朝臣先回大营,等骑兵通过以后再行撤退。进退之间,唐军已至,一通好杀。这三千铁骑踏入夏营,就好像几只野牛闯进菜园子一般,也不管是冬瓜南瓜萝卜白菜,统统踩得稀烂。所谓兵败如山倒,二十余里的大营,第一道防线被突破以后,后面的人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见前军潮水一般的逃命,杀声震天,想是败了,也跟着转身开跑。有些跟窦建德征战多年的老兵,经验丰富,还想着列阵坚守。偏偏阵中还有刚刚收降的徐元朗、孟海公的三万多人,无心恋战。这一下真是黄河决堤,一溃千里,夏军兵马自相践踏,死伤不计其数。夏王窦建德见势不妙,想趁乱逃跑,但无论他如何东窜西窜,总有两骑穷追不舍。原来他那身黄金宝甲实在太引人注目,被唐军车骑将军白士让、杨武威二人看见,知道肯定是重要人物,想抓了领赏。窦建德跑到汜水和黄河汇合的牛口渚,再也无路可跑,想起以前军中流传的歌谣“豆入牛口,势不得久”,心理登时绝望。犹豫间,杨武威拍马赶到,抬手就是一槊,刺在马腿上。窦建德一个不稳,跌落下来。眼见白士让跟着举槊刺来,慌忙喊道:“莫杀我,我是夏王。如若相救,富贵与共。”二人听得心花怒放,高兴得几乎要给他行礼——连忙绑了回营。李世民收军升帐,检点敌囚,白士让和杨武威抢着上帐献功,报称拿住了窦建德。李世民大喜,即令将其推入。窦建德立而不跪。李世民也不在意,冷笑道:“我自讨伐王世充,你来凑甚热闹?越境前来,犯我兵锋,今日何如?”窦建德心灰意冷,羞愧难当,哪里还经得住这一番冷嘲热讽,只得低头答道:“今不自来,恐烦远取。”听得李世民忍不住一乐,本想好好羞辱他一番,见他如此沮丧,反倒没了心情,挥挥手把他押了下去。随后,李世民遣散所俘的夏军5万人。偃师、巩县、故洛阳城(今河南偃师东、巩义东、洛阳东北)守将皆出降。李世民回师洛阳。王世充见窦建德被俘,欲突围奔襄阳,诸将不从。初九,率部众2000余人出降。
这一仗,李世民以绝对劣势的兵力获得全胜,杀敌万余人,获得俘虏五万余人,擒获敌军主帅,可谓完美。李世民将智谋、勇猛、耐心、果断等各种统帅才能发挥到了极至,以数千骑兵破十万强敌,一战而擒两王,威震天下。
战争影响
虎牢一战,彻底扭转中原的情势,李世民一举平定窦建德、王世充两大集团,统一中国北方,奠定唐朝版图基础,军功显赫,高祖特设天策上将策封李世民,这也间接导致日后的“玄武门之变”。
策略分析
窦建德一败,战场形势立时改观,唐军再接再厉迅速会攻洛阳,王世充见窦建德大败,感到再抵抗下去已经毫无意义,就率领大小臣属2000余人向李世民投降。李世民经过将近一年终于进占了洛阳,此战李世民采用围城打援的经典战法,一举两得,为唐王朝统一全国发挥了关键性的重要作用,而窦建德优柔寡断,错失战机,在转折时刻不寻求变通,最终导致全军覆没的惨败下场,值得后人深思。
战争小档案
战役名称:虎牢之战
发生时间:公元620年
交战双方:唐军VS 夏军
交战地点:虎牢(今河南省荥阳市汜水镇)
实力对比:唐军3.5万VS 夏军10万
战争结果:唐军获胜
战争性质:防御战
智慧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