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88100000009

第9章 生活场域性与身体在场性的统一

作为人类生产实践的场所,空间总是以具体感性的方式呈现在人的面前,因此具体感性的空间存在也就是不脱离特定的地域、地方、地点和场所的空间存在。传统的几何学空间研究将人悬置于空间之外,使空间从特定的地域、地方、地点和场所中脱域而出,空间因此成为一个被掏空的抽象形式。从此意义上,我们大致可以把传统形而上学的理性化空间研究史描述为空间去场域化的历史。空间去场域化就是把空间(space)从特定的地点和场所(place)中分离或脱离的过程,即空间的去场域化。20世纪以来,随着形而上学的终结,这种抽象的空间研究逐渐式微,人们越来越注重空间的经验性描述,强调空间的地方性或场域性,显现出反对空间去场域化倾向。反对空间去场域化的努力,致力于克服space(空间)与place(场域)的分离,恢复空间的地点性和场域性。一旦抛却抽象空洞的空间形式,具体而特定的空间形态就会以地域、地方、地点和场所的方式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因此,所谓置身于空间之中,即意味着置身于某个具体特定的空间场域之中。

应该明确的是,空间场所不是某种外在于人的生活的环境围场,不是某种简单地环绕于人类周围的坚硬的实体,它不仅是我们置身于其中并行动于其中的场域,同时也是我们行动的结果,即实践生产创造的产物。因此,恢复空间的生活场域性并不意味着将空间还原为具体的物质存在场所,其内在动因乃在于探究空间建构的社会文化意义。美国人文地理学家段义孚强调地点或地方感对于地理空间研究的重要意义,他说:“地点……比位置这个词所包含的意义更加丰富:它是一个独特的实体,一个‘特别的整体’,它有历史和意义。地点使人们的经验和抱负具体化。它是一个应该从赋予地点以意义的人的角度来加以理解和澄清的现实。”。日常生活构筑起空间的地平线,地方、地域、场所都是人们居住、生活和劳作的行为场域。因此,空间的地方场域化指向空间生活意义的建构,只有通过空间的地方场域性,才能透视空间的社会文化意义,揭示空间的日常生活意义。

从几何学空间到生活空间的还原,从纯粹空间到场域空间的还原,并不是一个无限循环的过程,它最后终将回落到一个基本的原点,终将聚焦于一个原初的焦点,这个原点或焦点就是人——从事生产实践活动的主体。因为,生活空间的回归如果缺失人这一主体,其意义与价值便无所归依。通常情况下,绘测空间需要从一个零点坐标开始,零点坐标建立起空间的原点或焦点,透过零点坐标我们获得观察空间的立足点。但是,在抽象的几何空间中,所有设定的原点或焦点都是静止固定的,而在日常生活中,所有的原点或焦点都应该发端于活动于其中的人。“数学空间的显著特性是它的同质性。在数学空间中,任何一点或任何一个方向并不比别的一点或别的一个方向更为优越;通过简单的变换,一个人能把每一个点转换为坐标零点,能把每一个方向转换成坐标轴。在生活空间中,这些规则是无效的。在生活空间中,既有依赖于生活着的人的在空间中的地位的独特的坐标零点,也有着与人体联结着的独特的坐标轴系统。……生活空间必须适合于感知它的并在其中活动着的人。这种空间应当依靠以人体为基础的方向结构来考察它的上和下,前和后,左和右。”在生活空间中,人才是空间坐标的零点或原点。空间原点的自然位置,只有以人的身体位置为起始点才可能建立起来。人是空间的原点,人在空间中所处的位置,构成空间的身位性或在场性。正是身体的在场性构成空间的原点或焦点,以人为坐标零点的空间才是我们生活其中的、活生生的社会生活空间。身体构成空间的原点,它激活了空间的社会意蕴,使空间意义的生成得以可能。因此,身体的空间性或空间的身体性问题便成为回归生活空间的题内应有之义。

较早关注身体与空间问题的是法国著名现象学家梅洛庞蒂,他在《知觉现象学》一书中提出“作为原初时空的身体”的问题,将身体作为“我们在世界中的定位”,进而提出“身体的空间性”概念。为了克服身心二元对立的传统思维模式,梅洛庞蒂运用现象学还原的方法探寻意识发生的原初状态,建立起独具特色的身体现象学。身体是所有意向性活动的原发之地,基本的意向性扎根于有血有肉的身体之中。正如离开感知的思维是无法想象、无法理解的一样,离开身体的感知和思维同样也是无法想象和无法理解的。没有肉身的思想何以可能?如果没有身体存在,就不可能谈论人对世界的感知或思维。梅洛庞蒂认为,身体的空间性是一个存在论视阈下的命题,“不应该说我们的身体是在空间里,也不应该说我们的身体是在时间里。我们的身体寓于空间和时间中”现象学哲学和实践论哲学反对形而上学的抽象悬想,试图将哲学理论反思,回归到日常生活世界或日常生活实践的地平面。在面向生活世界的空间转向中,现象学哲学和实践论哲学几乎同时发现了身体与空间的内在关系。这一发现表明,离开身体的空间和离开空间的身体是难以想象的。离开身体的空间是游离于生活之外的形而上学空间,空间因此成为空洞而抽象的虚空,成为客观中立的容器;同样,离开空间的身体是抽象的大写的精神符号化的主体,身体只能成为脱离环境而孤立存在的主体。割裂了身体与空间的内在关联,社会生活视界中的意义与价值便也就成为游荡于空间之外的某种理念。

列斐伏尔在《空间的生产》一书中也特别强调身体与空间的内在关联,他认为“空间总是被身体所占有”身体是空间的原点,是空间生产的开端,同时也是空间生产的终点和目的。从此意义上,可以说身体是空间生产的秘密所在,同时,身体也是空间转向的秘密之所在。在此,当代文化思潮中的空间转向与身体转向汇合为一体。

同类推荐
  • 对联

    对联

    清高宗乾隆南巡时驻跸通州,出上联。纪昀以下联应对。下联末“东西”一词为名词,在此与上联方位词“南北”相对,是此联巧妙之处。
  • 马克·吐温幽默与创作的故事

    马克·吐温幽默与创作的故事

    名人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自有许多特别之处。我们在追溯名人的成长历程时可以发现,虽然他们的成长背景各不相同,但或多或少都具有影响他们人生的重要事件,成为他们人生发展的重要契机,使他们从此走上追求真正人生的道路,并获得人生的成功。
  • 最受读者喜爱的美文(1册)(选题报告1)

    最受读者喜爱的美文(1册)(选题报告1)

    美文是文学中的一枝奇葩,是在纸上跳跃的心灵文字。阅读古今中外的经典美文,不仅能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更能够在精神上获得启迪和昭示。作家以自身的生活经历和对人生的感悟创作了无数优秀的美文经典,在人类灿烂的文明史上描绘了一幅幅耀眼夺目的篇章,是人类永恒的印迹。
  • 沧浪诗咏

    沧浪诗咏

    沧浪诗社和沧浪区有缘,它也是因沧浪亭而得名,而且就在沧浪区辖区内办公。因此一向多情的诗人就对沧浪区特别多了一份关爱。以弘扬旧体诗词为己任的沧浪诗社自1984年成立以来,诗人们就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出了大量讴歌沧浪区发展变化、民情风物的诗篇。
  • 草根吉庄

    草根吉庄

    本书记录了山西省朔州市吉庄村十五户普通人家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的命运浮沉、生存状况及精神追求,见证了在城镇化进程中乡村底层众生面临的冲击与抉择。
热门推荐
  • tfboys之真情
  • 最弱杀神

    最弱杀神

    追求平静的生活,却被接连不断的阴谋所破坏,战争爆发,大陆染血,不为生存,不为称霸,只为守护而战
  • 武林至尊:极品魔女要逆天

    武林至尊:极品魔女要逆天

    重生在一个梦寐以求的武侠世界,月甯表示此生只有两个愿望:一是睡觉睡到自然醒,二是做事完全看心情。跟着侠盗去劫富济贫?我喜欢!什么?大魔头要去抢别人的镇庄之宝?我也去!不就是玩的稍微嗨了一点?各大门派有必要对她暗杀,明杀,围杀吗?对此,月甯只想说:“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一些吧!”“女人,玩够就滚回来!”某男咬牙切齿的看着,这个把江湖搅得天翻地覆的小恶魔。“不够,不够,还不够!”某男脸色一黑,“想继续玩,就给本座把身边的苍蝇轰走!”“喂,什么苍蝇?人家那叫做男闺蜜!”“是吗?我看你皮又痒了!”某男彻底暴怒。“啊!救命啊!杀人啦!”
  • 大战神之英雄

    大战神之英雄

    父母失踪,寻遍整个世界,他也要找到。爱人因他而死,哪怕下地狱,也要将他复活。家乡面临灭亡,哪怕牺牲自己,他也要拯救。上穷碧落下黄泉,虽九死其尤未悔。这是一个传奇的故事,英雄的史诗。
  • 33次求婚:早安首席大人

    33次求婚:早安首席大人

    猫抓老鼠的游戏,她是他的劫难,躲不开逃不掉。
  • 坠天使回归之华丽复仇

    坠天使回归之华丽复仇

    三位千金亲眼看见她们的父亲杀死了她们的母亲。十年后,她,冷漠。她,温柔。她,可爱。进入樱落学院,遇见她们命中注定的王子。
  • 暴力男神

    暴力男神

    自从萧尘从古墓中爬了出来之后,意外的进入了剧组…………从此暴力的横扫娱乐圈,成为一代发光发热的男神。这是一个讲述宋代将军进入娱乐圈之后的故事,一个简简单单的故事。
  • TFB之不战

    TFB之不战

    此书无女主,主角只有三只,再带上少主大大一起嗨,不过可能比较虐嘻
  • 六界悠游记

    六界悠游记

    六界众生有六界事,而她的正事就是在六界逛一逛,玩一玩,顺便再找一找爹娘。偶尔管一管闲事,有助于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当然,要是能再拉几个伙伴下水,替她跑个腿,背个锅,顺手再挡个灾,消个难,那人生该多么完美啊!
  • 市场、核心能力与企业持续发展

    市场、核心能力与企业持续发展

    本书试图在产业组织理论与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基础上,构建融通经济学与管理学与企业持续发展的一个新的分析框架。提出并论述了企业持续发展是在异质性的基点上市场与核心能力匹配互动的结果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