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88100000011

第11章 表征空间与文化表征实践

从空间实践或空间生产的视阈看,空间不仅是人类生产实践活动的场域,还是实践意义与价值的对象化载体。对作为社会历史文化产物的空间予以研究,就是探究空间生产与文化表征之间的内在关联,即人类物质文化生产如何赋予空间以意义,进而揭橥文化表征实践在建构型塑空间的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功能及决定性意义。

列斐伏尔在《空间的生产》中提出了以生产实践为基础的空间三维辩证法,即空间实践(spatial practices)、空间表征(representation of space)和表征空间(representational space)的三位一体。他认为,正是由于“空间实践”,“空间表征”和“表征空间”才得以建构。因此,在空间的三个维度中,“表征”无疑成为理解、界定空间的重要概念。如果说“空间实践”侧重感性经验的物质性空间生产,而“空间表征”是指特定的社会实践空间所凝聚积淀的构想性、观念性和象征性的意识形态空间,是一种侧重象征想象的精神性空间;那么,“表征空间”则侧重于物质性与精神性、感知与想象的合一,这种合一构成人类生存其中的体验性空间。

理解“空间表征”和“表征空间”,首先要厘清“表征”(representation)这一核心概念。英国文化研究学者斯图尔特·霍尔在《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一书中,将表征理解为赋予事物以价值与意义的文化实践活动,是一种意指实践。所谓表征是指运用物象、形象、语言等符号系统来实现某种意义的象征或表达的文化实践方式,这一文化实践方式通常也被称为“表征的实践”。霍尔在指认表征的实践即“指把各种概念、观念和情感在一个可被转达和阐释的符号形式中具体化”霍尔认为,对“表征”这一概念的理解历来有反映论、意向论和建构论三种路径。反映论有着将“表征”简单地理解为对客观事物再现描摹的缺陷,意向论则将其理解为主观情感意识的表达,忽视空间存在的客观构成性,而建构论作为霍尔选取的理论研究路径,克服了主客二分的理解方式,强调“表征”的文化实践性和意义建构性,即意味着将人类的实践活动看作是一种文化实践或意指实践活动,这也就意味着包括物质生产在内的人类实践活动及其产品都具有“表征”性。因此,任何物质生产过程都是意义表征建构的过程。例如,家园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在其物质生产过程中,包含着人类对“家园”的情感体验与意义建构,所以家园是一个具有意义价值的文化空间,它成为一种象征,一种符号,一种意义,即具有文化表征意义的空间。

从生产实践论的角度看,“表征实践”既存在于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之中,又存在于精神生产实践活动之中。作为一种文化实践方式,“表征实践”构成人类空间生产实践的重要内容。人类空间生产实践大致可分为物质空间的生产与文化空间的生产。物质空间生产主要指,人类通过物质生产实践,以物质实体化为手段,对空间进行加工、生产、型塑、组织,改造空间的存在形式,进而创造生产出的新的空间形态。显然,物质空间生产所创造的空间是属人的“人化的自然”,因而是一种具有表征意义的空间,但空间的存在形态依然表现为物质实体性。例如,城市空间虽然是人所创造的“人化的空间”或“文化的空间”,但物质实体性依然是其存在的主要表现形式。与之相对,文化空间生产虽然也需要物质媒介实体,需要物质化和媒介化的空间表现形式,但其主要特征在于精神符号性,是一种想象、虚构、表意、象征、表征的符号化空间。文化空间的生产主要是指人类以精神符号为介质,通过精神生产实践,对空间进行再叙事、再想象、再隐喻、再塑造,赋予空间以意义的文化内涵,进而创造生成出符号化的文化表征空间。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文化空间生产成为表征空间生产的一种重要方式。

探寻“表征”与“空间”的关系,既是理解空间生产理论的重要线索,也是理解文学与空间的关系,并建构文学空间理论的重要议题。列斐伏尔对“空间表征”与“表征空间”的概念界定,为深入理解空间生产与文化表征实践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在列斐伏尔看来,“空间表征涉及概念化的空间……它在任何社会或任何生产方式中都是主导性空间。它趋向一种文字的和符号的系统。表征空间是通过相关的意向和符号而被直接使用的空间,是一种被占领和体验的空间。它与物质空间重叠并且对物质空间中的物体作象征(符号)式的使用”文学艺术并不是对空间的简单再现式反映,它直接参与空间社会性、历史性和人文性的建构,赋予空间以意义和价值内涵,并达成人与空间的互动交流,显现空间的生存意蕴,成为空间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空间生产的表征性建构,是一个赋予空间以意义的过程,正是文学表征的参与促使空间发生意义的转换,产生不同的空间象征意义。例如,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花费十年时间对天安门广场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重建,其作为封建王朝建筑所象征的至高无上的皇权统治被消解,取而代之的是新中国的民族象征,其使用功能及象征意义均发生重大转换。文学在这一空间意义转换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运用想象、象征、隐喻等手段,重建了空间的表征性,赋予天安门广场以现代性的文化内涵。其中,郭沫若的《颂北京》一诗从天安门城楼建筑的雄伟气势入手,在抚今追昔中引入革命历史和国家荣耀。“坦坦荡荡,大大方方;巍巍峨峨,正正堂堂。雄雄纠纠,磅磅礴礴;轰轰烈烈,炜炜煌煌。国风浩浩,文彩泱泱;革命壮烈,历史悠长。凤城如海,绿化汪洋;丰碑屹立,极建中央。红旗灿烂,迎风飘扬;五星闪烁,万丈光芒。天安门上,党声皇皇;多快好省,挺起脊梁。全民团结,济济翔翔;流金铄石,举国腾骧。和平共处,有纪有纲;东风永畅,天地低昂。”作为文学空间表征,郭沫若的诗并不是天安门广场的简单描摹、场景再现,它在展示举国腾骧、红旗灿烂的盛况中赋予天安门广场以全新的符号意义,对于重新建构天安门的空间象征意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见,在空间的意义发生和转换过程中,文学空间表征是赋予空间以意义或生产空间意义所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之一。

当代空间理论认为,空间并不是纯粹物理学或地理学意义上的客体,它具有社会性、历史性、文化性。文化空间生产是指运用文化的象征(symbol)、想象等手段,对空间进行文化编码组构,赋予空间以社会历史意义的表征性空间建构过程。文学所参与的表征性空间建构作为文化表征空间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文学以语言文字符号为媒介,以现实景观世界为对象,以思想情感为内容,运用再现、表现、想象、虚构、隐喻、象征等手段,生产出的符号化的表征空间。社会空间的文化内涵,正是文学艺术活动所赋予的,文学实践的过程也就是赋予空间以意义的过程。因此,文学空间理论研究与传统的地域文学研究有着根本的不同。尽管后者也一直关注文学与空间的关系,但因受制于客体主义空间环境决定论,其研究侧重描述文学与空间环境的线性关系,分析文学作品如何再现特定地理区域中的地域形貌、场景环境、物像景观等,由此导致对文学与空间的研究难以深入到空间生产的隐秘之处,文学空间生产的真实内容因而始终处于被遮蔽的状态。例如,在空间环境决定论的影响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对都市文学、乡土文学、京派、海派、东北作家群、山西作家群、荷花淀派等文学流派和作家群的分析,均侧重探讨地域环境对作家文学创作的影响,忽视了文学艺术作为文化表征性空间建构的重要作用,乃至上述文学流派的命名方式都直接源于空间地缘的简单界划,缺少表征空间建构的文化意义探究。因此,从文学空间理论视阈出发,对上述文学流派予以空间性思考,分析其如何运用象征、想象、意指、隐喻等手段,建构型塑空间的文化表征意义,才能以此为基础,真正实现文学空间生产与生存体验、审美体验、空间体验的系统化研究,拓展文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同类推荐
  • 散文之道

    散文之道

    散文是国粹,是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不管是老子、庄子、孔子,还是《尚书》《春秋》《史记》,现在推崇的许多国学经典著作,大多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唐宋八大家使散文灿烂起来,明清小品使散文多情起来。“五四”以后,随着新文化运动,白话文写作的出现,散文进入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但是,“五四”到现在,快百年时间了,我们的散文基本上变化不大。散文作家似乎都穿着老北京布鞋在走路,很少有皮鞋、凉鞋、运动鞋等敲击路面。
  • 高适集

    高适集

    《高适集》主要内容:高适是盛唐边塞诗的杰出代表,边塞诗的创作,开拓了诗歌的广阔视野,尤其表现了那种长期戎边浴血苦战中昂扬向上的精神。高适的边塞诗有的抒发保国安边的豪情,有的歌颂边塞将士的英勇,有的更是多方面地描绘了边疆奇特风光及当地的生活习俗。在反映民生疾苦方面,高适是盛唐诗人中较突出的一个,他以极大的同情写出戍卒所遭受的苦难境遇,表现久戍思归的哀怨。
  • 西方互文性理论对中国的影响

    西方互文性理论对中国的影响

    本文是一个典型的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课题。从比较的视角,综合运用理论分析、文本分析、社会批评、实证研究、文化研究等批评方法,对西方互文性理论及其在中国的译介、传播、影响和研究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和研究。本文所探讨的互文性仅限于文学创作与文学理论方面的研究层面,对于国内出现的从语篇分析角度进行的诸多研究中只是在必要时提及,不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目前互文性在中国的研究还属于起步阶段,迄今为止只出版了一部专著,国内对互文性的研究和探讨可以说还处于有待深化和提升的阶段,因此本文将用较为浓重的笔墨对互文性理论的前历史、其在法国的诞生、其在欧美的流变及其理论本身的特点进行追根溯源、系统梳理和详尽描述
  • 蓬莱随笔(蓬莱文化丛书)

    蓬莱随笔(蓬莱文化丛书)

    蓬莱阁与八仙渡迤北海面上经常出现变幻莫测的海市奇观,令每个得饱眼福的人惊叹不已,“异事惊倒百岁翁”,一代文宗苏东坡大学士的感叹,正是所有目睹海市者的共同感受。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为这一海天景象所陶醉,所倾倒。在历代文人雅士留在蓬莱的诗文中,以海市为题材的咏唱俯拾皆是,占了很大比重,充分印证了它的魅力所在。
  • 民间故事(上)

    民间故事(上)

    隋朝末年,在河南汝州的庙下镇东,有个刘氏家族居住的地方——刘家馆。这里有一个美丽天真的少女,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备受亲邻的喜欢。随后父母相继过世,少女便随在长安作官的哥嫂来到长安定居。隋朝灭亡后,哥嫂相继谢世,独留她孤怜一人无处可去,又兼看破红尘,竟出家作了尼姑。
热门推荐
  • 某科学的混吃等死

    某科学的混吃等死

    作为技术宅的宏夜月,她他的愿望很简单,他不在乎自己是不是level5,也不在乎是不是有人仰慕,更不在乎御坂美琴是不是会电他,他其实只想好好的吃一顿饱饭。不过当他为了拿到高额补贴而把自己卖给了风纪委之后,他才发现,这一定是这辈子做的最亏的一笔生意了……“其实,我只不过想混吃等死而已,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事件,关我屁事儿啊”——宏夜月郁闷地说道。某懒人在学园都市偷懒的故事。(笑)更新以卷为单位,打破每日更新一点点的惯例,每次更新必定是一卷完整的故事(大于或等于五万字)。不过间隔可能稍长,以一个月时间作为更新单位。
  • 仙魔纪年

    仙魔纪年

    余常读仙侠,总羡其逍遥,每叹其无情.人,生来非仙,大道晋级路上当有挫折与热血,当有杀伐和柔情,当有爱、有悔、有憾。一个平凡的现代少年,一场奇特的机缘,带你领略一个别样的仙魔世界。
  • 圣姬们的全能天选者

    圣姬们的全能天选者

    20××年,天地碎裂,魔柱冲霄,遮掩乾坤,妖兽四起,苍生浩劫。华山五峰一夜间拔地而起,直上九霄云巅,云巅出现一座天宫,自成一界。山前,有块石碑,上书‘神赐学院’!石碑上还有两个掌印,任何人都有权利从掌印中获得希望火种的传承。于是,一个扛着棺材立志闯天宫的神秘少年来了……
  • 剑印传说

    剑印传说

    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天地玄黄,群雄并起,在乱世浩劫中,谁与争锋?凝气成印,剑印成锋,天下之大,为我轩辕。少年轩辕心在呼应剑魂中无意跌落无底深渊,竟被上古巨兽“猩红八像”寄身,并获得轩辕黄帝剑印,为寻找具有强大灵力的女娲灵石“魄罗”,在魄罗大陆上不断历练,成就魄罗世界霸主。
  • 御武

    御武

    一个身世离奇的少年,一场旷世的逆谋,一个巅峰的大征程!
  • 问叶

    问叶

    一名普通高中生,因一次目睹恐怖事件,穿越到奇异世界,开始夜夜笙歌的修炼之路……
  • 帅气王子的萝莉公主

    帅气王子的萝莉公主

    李玥澜拥有预知未来的本事,预知自己家的身份,救下美女姐姐,从此便展开了,光复家族和王子的恋情
  • 书断

    书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从来没有后悔过是你

    从来没有后悔过是你

    就因为一场意外,她竟然不认得他了。就因为一场意外,她变成了别人的青梅竹马。就因为一场意外,他和她隔了无数个的春夏秋冬。他为了让夏冉恢复记忆,做出了种种让她不满意的行为。虽然她讨厌他到了一定程度,但他并没有因此选择放弃“你到底想怎么样”“我想怎么样?我当然不想怎么样。”忘记我了?没事,我有办法让你这一辈子都只记得我。我会瞒着全世界爱你,而你不需要知道
  • 女帝赋

    女帝赋

    相府长女有何用?照样要在街头靠卖鱼为生。皇子王妃有何用?依旧要担心哪天小命不保。男子为帝有何用?昏庸无能,奢靡腐烂,纸醉金迷,即是帝王?若能抚平天下事,女子也可称帝王。为何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