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有“职业病”,可你是否知道自己有可能因为工作的原因遭受心理创伤?除了警察、记者、医生等经常暴露在残酷场景下的人容易罹患心理疾病之外,压力巨大、责任重大的你也有可能出现强迫症、抑郁症、焦虑症等种种心理障碍。重视身体健康的同时,不要忘了心理健康。尽早察觉到心理创伤的端倪,尽快平复。
超时工作的紧张心理
早在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世界范围十大职业病中,肌肉筋骨系统障碍、神经系统障碍和心理障碍就分列第三、第七和第十位。在我国,越来越多的职员抱怨他们颈部和腰部不适,感觉肩背疼痛、抽筋、肌肉拉紧或无力,有的还有头晕、头痛、记忆力下降、焦虑、失眠、紧张、免疫力降低等症状。
研究人员认为,超正常时间的过量工作是造成“白领综合征”的主要原因,所以不妨把这类疾病看做是“职业过度综合征”。他们把办公室从业人员的职业危害分为4种:工作量大、时间长、节奏快、脑力工作过度使人们感到焦虑、紧张,长期高负荷工作导致精神系统障碍和心血管疾病;长时间伏案、站立、久坐或工作方式不当引起肌肉筋骨酸痛;超时超量视屏作业带来的视觉紧张、视疲劳、视力衰退和精神高度紧张;还有就是密闭、通风性差的写字楼带来的建筑物综合征。
医学界人士一再提醒我们:经常超时工作对人体有直接影响,持续处于疲倦状态,短期会减低身体抵抗力,令患伤风感冒的机会大增;长期则令免疫系统能力减弱。但在职业竞争如此剧烈的今天,人们大都只能选择超负荷工作。
某外企“白领”在年初公司的裁员中幸运留下。几个月后,因工作受到批评,她感到压力剧增,经常失眠,一个多月前突感胸闷、头晕以及心脏疼痛,怀疑是得了心脏病,医院检查却没有发现任何问题。但此后她心痛次数却越来越多。
后来心理医生诊断,她的症状属于典型的“急性焦虑”,据称这种疾病近年来有快速增长的势头,以中青年人居多。发作时患者会感到莫名的恐惧,还伴有心脏疼痛、胸口憋闷和呼吸困难等症状。病因主要是在对未来不确定等压力之下产生焦虑,若性格敏感就容易出现“急性焦虑”。
此外,经常超时工作也表示没有放松歇息的时间,难有消遣娱乐的机会,令职场人士在工作期间积累的压力无从释放,继而诱发情绪病。
其实,以牺牲节假日和个人休息时间为代价,没日没夜地干活儿已经是白领的流行风尚了。他们的工作强度,大大超出了常规的“敬业”标准,他们的工作压力似乎没有最大,只有更大。
在这样的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下,“亚健康”、“过劳死”成了白领们熟悉的话题。某电视台主持人谈到工作时无奈地说:“都说‘过劳死’可怕,我看‘过劳而不死’更可怕。”
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关于包括“过劳死”在内的职业病防治文件,但从职业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来说,很难全面贯彻实行。
在针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全国主要城市数千名白领的网上调查显示,北京白领的工作负荷量最高,有15%的白领已处于“过劳”的状态。
两项调查数据均显示,超时工作、睡眠不足、三餐无时、压力巨大、没有休闲……是健康透支人群普遍的生存状态。诸如颈椎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等本来是老年人专属的疾患,在这些人群中蔓延。
专家分析认为,健康透支人群患病有四大原因:一是拿健康换事业的错误做法;二是工作压力大身不由己;三是都市环境污染和不科学的生活方式导致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四是健康知识缺乏。
工作中充满激烈竞争、角逐和挑战,经常在高度紧张状态下从事脑力活动,频繁加班、熬夜、出差,生活不规律。这些因素很容易导致心理障碍和亚健康。“过劳死”离我们不远,心理障碍就在我们身边。
如果你每天工作 10 个小时以上,星期天也要上班,那么就要小心自己是不是过劳了!身体的某些异常反应可能是在提醒你要休息了,让紧张的神经和身体都放松一下。
办公室依赖症
我们这一代人,一生里最多的时间应该是在办公室度过的。越来越多写字楼中的灯光,一直亮到深夜;越来越多的人,习惯逗留在办公室不走,离开了这张桌这台电脑,马上会感到恐慌与失落。办公室依赖症,就这样养成。
你还在等那个深夜不归的男友吗?他每天都说加班,有一天你找过去,发现深夜寂静的办公室,他一个人静静地坐在那里,只在给自己的电脑做“升级”打补丁,他说,因为这个公司寄托他大半身家,坐在这里他才感觉人生正常;或者不知何时,你发现自己离开办公室的时间越来越迟,从晚上7点到9点,最后当你每天都习惯11点做最后一个关灯的那个人时,你有没有想过,其实,你是患上了“办公室依赖综合征”?
从最低级的职员做起,能够在5年里一路高升,做到这家公司的合伙人,别无他故,全凭着一望无前的拼劲儿和毅力,别人做够8小时,她一定要做够18个小时,每天8点准时到公司,晚上12点甚至凌晨才离开这座大厦。她对新人后辈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勤能补拙,一个人的时间用在哪里是可以看得见的。是的,她的成就有目共睹,但是落得病痛缠身,颈椎、腰椎都发生严重问题,还有,老公因为永远要到办公室找她,索性出轨去寻求个人快乐,孩子见了她不亲,只和家中保姆相依为命。深夜坐在办公室宽大的皮椅上,她忽然之间泪流满面。
而他的工作比较特殊,做的是外贸行业中的咨询工作,项目操作中的不可知因素极多,随时可能会有意外发生。往往是他劳碌一天刚刚到家,老板一个电话又Call他回去加班,可能是竞争对手做的标书比他们更齐全完整,也可能是忽然有个大客户从天而降,还有可能仅仅是纠正他报告中的若干数据资料……长此以往,他养成了下班后也仍然待在办公室的习惯,不为别的,就怕自己的手机不定时闹钟般响起。他的脑子随时保持紧绷,时间一长,患上了神经衰弱,失眠,头痛,心脏莫名其妙地抽搐,总是在担心着什么却又不知道是什么。
他则习惯以办公室为家,整天对牢自己的苹果机,戴着耳机写写画画,白天他委靡不振,人多他烦躁不安,一等到同事陆续下班离去,他才分外有精神。要么是在MSN上与网友聊天,要么是去自己的私人论坛里灌水,甚至趴在地毯上做俯卧撑,都很来劲。他觉得办公室就是他一个人的星球,拒绝别人介入,也拒绝改变。网上测试的结果是他有中度抑郁。
他们都成为了“工作狂”,内心缺乏寄托,要么是被工作本身驱使,要么是被欲望驱使,生活被刻板量化,物化。但他们生活得不快乐,或者说他们身心都不太健康。
要改变一个“工作狂”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使他与工作分离,这样他才能有足够的时间去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如果你过分沉溺工作,那么建议你不妨去办一张健身年卡,体贴的私人教练会循循善诱地唤起你对身体的注意,你会发现:除了工作以外,原来练出 V 字形腹肌、诱人小蛮腰也是这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一定要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区分开工作和个人生活,否则长期的自我消耗,会拖垮一个人的神经。如果你是一个以办公室为家的人,那么要学着从办公室正常撤退了:
下班前提前梳理好一天的工作,做完与没做完的事都随手记录在纸上,这样可以放心离开,不至于第二天手忙脚乱;
下班了就是下班,要调节好自己的心理转变,不要过多地沉溺在白天的工作环节中,要充分放松自己;
事先与老板和同事说明,自己习惯下班后关机,不要随时随地被工作打扰,好好利用下班时间去感受生活;
培养自己业余的兴趣爱好,最好是与工作差距比较大的,不要让工作成为生活重心;
不要形成加班惯性,长时间疲惫加班,需要及时与老板沟通,提出自己的休假计划;
给自己放个阶段性的长假,去学学做手工,上个外语班,做义工或者去旅行等。
白领的“老板恐惧症”
“我害怕他办公室的窗帘拉开,害怕看到他的轿车停在楼下,害怕他健步朝我们走来,害怕他单独找我谈话。”你可以在各大BBS上看到,“老板恐惧症”已成为困扰白领的新型心理疾病。
大学毕业后,W indy进入了现在就职的这家广告公司,担任文案一职。虽然每月薪金不错,但压力也非常大,几乎每个礼拜都在为新的创意绞尽脑汁。工作一年之后,尽管交出的文案依旧非常出色,但对自己要求很高的W indy逐渐感到有些力不从心。
最可怕的是,W indy 患上了严重的“老板恐惧症”。刚进单位的时候,为了便于区分,她在手机上为不同身份的人设置了不同的响铃,以前每当属于老板的铃声响起的时候,W indy 会觉得精神一振,然而现在,铃声却似“紧箍咒”一般,总是让她浑身一惊。“每次听到老板的来电,我都要深呼吸才敢接通。”W indy苦笑着说道。
发展到后来,W indy听到老板的声音都会觉得神经紧张,每次路过老板的办公室,她都蹑手蹑脚,生怕被老板发现然后被叫去谈话,开会的时候,也尽量选择离老板最远的位置,并始终低着头,不让目光与老板交流。老板也发现了Windy的异常,他试图与Windy进行交流,但W indy躲躲藏藏的表现让谈话最后以失败告终。
小高大学学的是工科,主要研制混凝土,毕业后进入一家私企,在实验室上班。由于同事不多,他经常与老板独处,老板是一个严谨且不苟言笑的人,使得原本就性格内向的小高常常觉得压力很大。
一次在做实验报告的时候,小高由于粗心将一个数据写错了,由此导致计算结果千差万别。这个错误遭到了老板的严厉批评。从那之后,小高只要看到老板就觉得浑身不自在,发展到后来,竟然出现了“上班恐惧症”。
每天早晨想到要跟老板面对面工作,小高就觉得头疼、肚子疼,要上好几次厕所才能够出门。到了单位也会焦虑不安,不想和任何人说话。
一旦下班铃响,他就如释重负般长舒一口气,精神百倍地安排剩余时间。“我最盼望的就是生一场大病,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不去上班了。”小高的心里话让亲友们不无担心。
他们都患上了“老板恐惧症”,这是一种情绪障碍,主要是由工作压力引起的,此外还在于个人自我心态的调节。
一般来说,遗传因素造成一些人容易患上“老板恐惧症”,即遗传性的性格脆弱,天生紧张而显神经质,这种人容易患上“老板恐惧症”;当一个人无能力解决自身承受的精神压力时,也易患“老板恐惧症”。人格因素的影响也是患上“老板恐惧症”的一个原因,如从小内向、孤僻、胆小怕事等,以至长大工作时,面对上司便会产生对上司的畏怯心理。
“老板恐惧症”患者大多发生在要求必须有自控能力的管理工作阶层,也即我们称为白领阶层的那一类群体,多为22岁至35岁的年轻人。他们大多刚刚毕业,争强好胜、喜欢挑战,同时,对自己的事业有较高的期望值。他们多会因为没有能力解决自身承受的精神压力而患上“老板恐惧症”。
作为一种心理疾病,任何恐惧症都是可以治愈的,“老板恐惧症”也不例外。但是根据一份资料显示,在我国患有心理疾病的患者当中,仅有23%的患者在接受治疗。也就是说,对于绝大多数患者来说并不是能不能医治的问题,而是是否意识到自己患上了心理疾病,以及愿不愿接受治疗的问题。大多数人在遭遇这些心理疾病时,特别是男性,往往认为只是自己过分脆弱无法面对现实,不是什么疾病,从而忽视治疗。
如果你觉得自己已经患上了“老板恐惧症”,又没有严重到需要去看心理医生的地步,那么就要学会自我调节。
首先要抛弃“不宜与上司过多接触”的观念,也不要怕在上司那里“碰钉子”,当上司反馈不佳的时候,要及时判断问题究竟出在何方。应该注意的是,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是最关键的。你应该十分清楚,完成任务才是上下级关系的“本”,心理感受是上下级关系的“末”。干好自己的本分工作,比进行任何努力去设法调整与老板的关系更重要。同时要尽可能地多与上司沟通,在不断的沟通中增强自信。
双面佳人的“微笑抑郁症”
上班时笑靥如花,下班后想笑却怎么都笑不出来。如今,工作压力使得不少白领患上了这种“微笑抑郁”的心理综合征。虽然内心深处感到非常压抑与忧愁,却必须在表面显得若无其事,面带微笑。
抑郁症在人们的印象中,通常意味着“垂头丧气”、“无精打采”、“思维迟钝”、“满面愁容”,抑郁和微笑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实际上,有少数抑郁症患者内心深处感到非常压抑与忧愁,表面却若无其事,面带微笑,医学上称之为“微笑抑郁”,尤其以服务行业的职业微笑为典型。很多时候,患者这种微笑不是发自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而是出于“工作的需要”、“面子的需要”、“礼节的需要”、“尊严和责任的需要”。
微笑抑郁常见于那些学历较高、有相当身份地位的、事业有成的白领女性,特别是高级管理和行政工作人员。患上“微笑抑郁症”的年轻白领,一部分是由于整日地把微笑挂在脸上,不开心的事全往自己肚里吞,日积月累造成不满情绪过剩;还有些人吝啬微笑,终日以冷眼对人。
小妍是一位美丽的导游,在学校学习专业课时,有专门的微笑练习。因为工作需要,她要时刻以最阳光的姿态面对游客,提起他们参观的兴趣,对他们千奇百怪的提问也要有问必答。长期的微笑习惯和滔滔不绝的介绍,让她回家后根本不想说话,也懒得动,心里很毛躁,时常对着家人发牢骚。
虽然作为导游来说,微笑迎人是职业准则,但是有时承载在她们心里的苦恼却无法立即化解,在无碍原则的前提下,她们必须尽量满足游客的要求。有几次她实在认为他们的要求太无理取闹,稍微言辞尖锐一些,他们就要向她的上司汇报投诉,弄得她进退两难。最后只能忍气吞声地照着游客的想法做事。
领导说,客人总是对的。所以在工作时间内,她除了服从还是服从,除了微笑还是微笑,实在很痛苦,有时下班之后真会觉得连肌肉都抽筋了。家人总是责怪她怎么和工作时判若两人,她自己也不清楚原因,整个人像戴着个面具一样,一张笑脸人,一张苦脸人。这样工作和生活不仅累着自己,别人看着也累。
如何才能让这些“双面佳人”摆脱微笑抑郁症?要知道,心情好的时候,微笑是最好的装饰;心情不好的时候,微笑是最好的掩饰。学会不要让微笑成为负担。早在2000年,上海妇联和上海师范大学就创办了女子文化学院,旨在培养具有现代意识的复合型女性人才,后来同济大学也开办了类似的女子学院。一些指导女性如何成为淑女的专门课程正受到越来越多女性的欢迎。
女子进修学院的课程旨在让女性用最柔和放松的方式投入的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去,一切言谈举止都符合“名门世家”的优雅气质,从容应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场景。建议一些职场的“双面佳人”有空时去进修一下,让内心由内而外地沉静下来,在8小时之外也能用同样的姿态和心境示人,这样才不至于让人摸不着头脑。
假如通过测试表测出你患有中度或重度的“微笑抑郁症”,建议你尽早接受治疗。如果只是轻度的“微笑抑郁症”,可通过各种放松活动、运动来释放,一般能很快痊愈。
如果一个人能坚持每天运动半个小时,那么即便是患有抑郁症,也会很快减轻。因为锻炼能给人一种轻松、自主的感觉。身体的活跃能有效地清除情绪压力,而身体的健康也能指引人的神经系统向好的方向发展。生活在“钢筋丛林”中的人们,应该经常到公园走走,有条件的经常去野外踏青,多多接触阳光和绿色植物,大自然具有神奇的放松心情的力量。
此外,读书能使人心灵宁静,心境高远,是对抗抑郁情绪的一剂妙方。在工作时间抽出几分钟来背诵自己喜欢的诗歌或散文,在工作休闲时多看看自己喜欢的书籍,是很不错的方法。
音乐也可以帮你减轻抑郁,选择的曲目宜以兴奋、激情过渡到活跃、欢快类音乐为主,柔和、优美类音乐为辅;如果是以抑郁引起的失眠为主要症状,则应以平稳、柔和的催眠音乐为主。
总之,心灵解压要学会超脱,学会自得其乐,让自己的微笑发自内心,如春风化雨,在温暖他人心田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一个灿烂的好心情。
小心“幸存者综合征”
还记得2004年圣诞节翌日印度洋发生的震惊全球的大海啸吗?它顷刻间便夺走了数国十多万人的生命,使数百万人流离失所。海啸过后,有心理专家警告说,印度洋地震的幸存者正在面临一系列的心理疾病——由于感到自己幸存下来而同伴却相继死去的“罪过”,幸存者很可能面临自杀的危险。“面对这样类型的巨大灾难,总会有6%到8%遭到心理创伤的幸存者最终选择自杀。”这位心理学家说。
这让人联想起美国遭受“9·11”恐怖袭击后的情形。经历了袭击事件的纽约市民承受着巨大的精神伤害和心理压力,不少人患上各种奇怪的精神疾病,自杀案件屡屡发生。这一事件带来的心理阴影至今仍未能完全消除。
人类是最富有情感的动物,也正因如此使得人在面临灾难性突发事件时会表现得无比脆弱。有心理学家把灾难的经历者出现的种种病态称为“幸存者综合征(SurvivorSyndrome)”。我们现在要谈的是企业中的“幸存者综合征”。
组织行为研究者奥尼尔与莱恩曾发表论文指出,工作没有安全感使人们遭受莫大的工作压力,出现愤怒、焦虑、嘲讽、怨恨、屈从、愤世嫉俗、过度疲劳、消极怠工,甚至辞职等一系列情感现象。以后其他学者又增加了超负荷、士气低落、精疲力竭、无效率和易冲突等表现。而裁员,是组织中能导致“幸存者综合征”的最普遍的突发事件之一。
通常情况下,裁员事件后的幸存者会有积极的心理感受,因为他们毕竟保住了工作,感到应当更加珍惜生存的机会。但是事件也会增加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使幸存者对前途充满疑虑。“幸存者综合征”出现的根本原因是,虽然那些没被解雇的员工是很幸运的,因为他们的投入(努力工作)得到相应的产出(被雇用),他们理应感到高兴才对,但是他们会将自己得到的产出与被裁掉员工得到的产出(被解雇)相比较。在对整个裁员过程不了解,尤其是在裁员的消息是突然之间传达给他们的情况下,一种不公平的感觉便会产生:所有的员工都是同样的投入,可得到的产出却是迥然不同,一部分人被解雇,另一部分人幸存下来。
通过比较,那些有幸没被解雇的人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无论自己如何效忠于公司,将来的某一天很可能也会被裁掉!这也就是“幸存者综合征”的主要原因。
因此,要想防止“幸存者综合征”的发生,必须使留下来的员工消除对可能被裁掉的顾虑。在当前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企业裁员有时是一种迫不得已的手段,可能被裁掉是一件不可预测的事情。因此关键是让员工知道虽然有可能也被裁掉,但对裁员不再感到恐惧。
如果所有员工都清楚公司裁员的动机是对公司整体有利的,相信即使自己被裁掉也会受到公司很好的待遇,那么那种恐惧感可能便会消失。通过全方位的措施,使所有员工都能够及时地、完整地从他们所信任的信息渠道得到关于裁员的尽可能多的消息,使他们了解选择被裁员工的标准及过程,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裁员的整个过程中,使他们看到公司是如何很好地安抚被裁掉的员工,这样“幸存者综合征”就会大大减少。
“幸存者综合征”的出现与裁员是否公平高度相关。公平理论认为,每个人会将自己的投入产出比率与别人的投入产出比率作比较,如果他认为自己的该比率与他人的该比率不相等,一种不公平感便产生了。即所谓的“不患寡而患不均”。
对很多裁员来说,企业不但没有增效,反而因士气低落而减效。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公司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该如何安抚被裁掉的员工,而忽略了那些幸存下来员工的消极反应。因为目睹“悲剧”的发生,留下来的员工可能出现情绪低落、焦虑、恐惧、消极怠工等情绪,从而影响工作效率。事实上,他们是更需要关注的。
对于压力巨大、恐惧裁员的你来说,既然你还在这个单位,就说明你的能力得到了认可。而那些被裁掉的同事,也并非你的过错。你要相信,只要自己有能力,就不怕裁员,任何时候都不用害怕。一定要试着作出心理调整,消除心有余悸的感觉,回到正常的生活中。
信息时代的“知识焦虑症”
人类的心理疾病并没有随着医学与心理学的发展而令人欣慰。相反的,科技与文明把人的心灵变得更为拥挤和孤独。所谓的“知识焦虑症”也是这个时代的产物,是一种焦虑症的异化形式。这种精神病学疾病又叫信息焦虑综合征。在信息爆炸时代,人们对信息的吸收是呈平方数增长,但面对如此大量的信息,人类的思维模式远没有高速到接受自如的阶段。由此造成一系列的自我强迫和紧张,于是知识成为焦虑的新来源。
过量地吸收信息,并非是一个主动意识,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个被动的行为。从日常生活上看,每天连续看电视、听广播的人和每天都泡在图书馆或上网查阅资料的人都很容易引发焦虑。从职业来讲,这种疾病流行于每天都要面对高度压力与挑战性的工作环境或职业中,如外企、淘汰率高的企业,而记者、广告从业人员、信息员、网站管理员、IT从业人员等都可能是该症状的高发人群,而且多集中在25~40岁的高学历者身上。
焦虑不仅使他们心理压力大,甚至在没有任何病理变化和任何器质性改变的前提下,突发性地出现恶心、呕吐、焦躁、神经衰弱、精神疲惫等症状,女性还会并发停经、闭经和痛经等妇科疾病。如果不懂得适时地放松和调节,都会给你的精神及生理造成伤害。
求知欲使人类渴望把更多非我的东西转变成自我的东西,这一方面符合人类进步的需要,但另一方面,现代社会非我的知识确实无限浩大。未知的知识就像黑暗对于孩子,对未知的恐惧感使现代人承受着更多的心理压力,甚至造成不必要的“心理拥挤”,就像一个无形的杀手,时时侵蚀着人类的健康与生存。适度焦虑对人有利,但长期处于焦虑情绪中就有害处了。沈阳曾经有个小伙子因为知识焦虑引起惊恐发作,突然撕掉了所有的书。
小杨的工作压力很大,但是每周二、周四以及周六晚上,他都要去上课,还忙着参加软件硕士在职研究生的考试,时间一天天在迫近,工作,上课,应酬……每天晚上回家还要花几个小时看书,有时真的觉得很累。有时候,白天的程序还在脑子里转来转去,又要想着上课的内容,加上颇有几分饥肠辘辘,这种感觉让他的神经绷得紧紧的。他最希望做的事情是马上回家倒在床上,什么也不想,不过不行,他一直告诉自己,生活就是这样,你在这里松懈,别人就会跑到你前面。
他在一家电脑部任软件工程师,有不错的工作环境,年薪也靠上了6位数。在旁人看来,他这么拼命有点自虐,但他没法不这么想:“在软件业,似乎每天都会有新鲜的东西出现,我有时想,也许有一天早上,我醒来,那些曾经熟悉的程序突然变得如此的陌生,我被这个行业拒之门外,再也无法跨入。”
于是,整天处于紧张状态的小杨就这样强迫自己不停地学习。像小杨这样工作以后还继续考证、学习的大有人在。知识越来越重要,社会环境不断地刺激人们去吸收各种知识。如果这种学习不情愿,又强迫自己去做,就容易产生焦虑情绪。
预防和缓解“知识焦虑症”最重要的是需要“自知”,要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能力,摆正心态,不要好高骛远,最好对自己的工作有一个中长远计划,按部就班地实践。求知欲和上进心是好事,但不能盲目,要针对自己的工作性质和发展目标,选择好对自己真正有用的信息,再去吸收学习。
心理学家提醒人们,“知识焦虑症”本身并不可怕,只要学会放松,每天进行适量的锻炼和娱乐,并且保持规律的生活,就可以有效缓解症状。你也不用担心它会转发为精神疾病,只要你能意识到它起病的原因并正确对待治疗,还是可以得到有效缓解的。心理学家提供了一些治疗方案:每天要保证睡眠9小时;每天接受信息的媒体不超过两种;每天的工作要事先列出计划,尽量减少意外情况的发生;每天睡觉前坚持锻炼15分钟;生活要有规律,减少娱乐,严禁饮酒。
困扰众人的职场心理疲劳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中,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工作压力的加大,越来越多的都市人感到身心疲惫。由于工作压力带来的心理疲劳,给都市人带来了新的心理危机。
据心理专家介绍,职场心理疲劳主要表现为厌倦工作、不愿起床、上班迟到次数增多、处理公务时心情烦躁、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反应迟缓、遗忘率增加等症状。
在中国,据调查还显示,从高管到专业人员,再到体力劳动者,有68.2%的人正面临着较大的工作压力,其中有58.5%的人身上正显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疲劳,职业人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专家分析认为,都市人由于常坐办公室,会经常有腰酸腿疼的毛病,还有一些特殊工种带来的职业病,身体上的疲劳会引起心理上的疲劳。企业对于多元化人才的需求提高,未来职场的不确定性在很大程度上给员工造成了压力;另外,在个人奋斗目标遇到发展瓶颈时会产生心理疲劳。调查显示,由于白领女性压力不比男性小,而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和压力却比男性大,所以白领女性身心更易疲劳;面对工作压力,女性更容易表现出情绪上的疲劳反应。而这种种的疲劳和压力,最终导致了对职业的疲劳。
下午3点,凯瑞在椅子上伸了个大大的懒腰,一边搅拌着速溶咖啡,一边寻找一个可以眼神交流的对象。但是离他最近的乔恩,正面无表情地盯着电脑屏幕,很久都不动一下;隔壁的怀特握着新买的翻盖手机,一开一合地进行着拇指运动;不远处的茱莉一边嚼着口香糖一边接着电话,嘴里除了肯定词就是否定词……只有玛丽没精打采地抱着一摞文件向经理室走去,还没敲门,背就已经不直了……
想想看,对于工作,你疲劳了吗?你的办公室中有这样的情形吗?你的同事或者你自己,有没有这样的表现?如果有,那么你需要警惕了。
这种消极、颓废的不良状态,让人们逐步走向深渊。在这种缺乏激情和创造力的状态下,我们陷入平庸:原本热火朝天的奋斗激情,到头来只剩下对工资奖金的较真抱怨;原本创意十足的工作灵感,现如今已转变成到点下班的机械模式;原本真诚执著的处世心态,也不知不觉被驯化得卑微而麻木……
有些人冥思苦想之后,选择了换工作、跳槽甚至是放弃工作改做别的事情,这当然不是好办法,因为你浑浑噩噩的工作态度,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你。换句话说,这种恶劣的态度决定了你的命运。一个被炒过上十次鱿鱼的人曾经这样说:“每次换到新的环境,我总是很兴奋,然而时间一长这种兴奋便被厌倦所替代,回复到得过且过的工作和生活中……我觉得我简直不可救药!”
你看到了吧,当你有心理疲劳感时,并不是换一份工作就可以解决的。时间长了,你照样会对新工作厌倦。根本的解决办法是从心理上消除疲劳感。它可以通过自身的免疫和调节,重新焕发工作的激情与灵感。
如何才能克服职场心理疲劳呢?专家认为,主要是增强人的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水平。首先,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增强自我保健能力和意识,在个体、家庭、群体、社会上形成关注身心健康的氛围,从而获得多种途径和有效方法减少心理卫生问题的发生;其次,进行心理卫生的自律训练、性格分析和心理检查等,提高你的心理承受能力,放松自己,缓解紧张情绪,始终以平和自然的心态参与生活和竞争,能够经得起未来人生道路上的风风雨雨,从而帮助你克服身心疾病,提高健康程度。
心理学的一条定律是这样:“人在大部分时间伴随的心态,会成为人的主要心态,影响人一生的命运。”换句话说,如果人每天大部分时间的心态是积极的、认真的,那么人一生的主要心态都是这样,遇到困难也很容易调整自己,做起事来又快又好。相反,如果人在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是浑浑噩噩、得过且过,那么他的一生将会伴随消极、颓废的心态。
想想看,如果对自己正在做的工作都没有激情、感到厌倦,还谈什么职场竞争力呢?这种消极的负面情绪必然会对你的工作业绩产生影响,但这种心理危机并不可怕,只要你能意识到并且刻意地避免,相信你会重燃工作激情的。
重压下的“职业枯竭”
在办公室里,最恐怖的不是办公室政治的钩心斗角,也不是老板在你背后的苛责申斥,更不是与同事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关系,而是你忽然患上了“职业枯竭”的“怪病”,自己打败了自己。
所谓职业枯竭,是指在工作重压下的一种身心俱疲的状态。1961 年,一本名为《一个枯竭的案例》的小说在美国引起轰动,书中描写了一名建筑师因工作极度疲劳,丧失了理想和热情,逃往非洲原始丛林。从此,“枯竭”一词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职业枯竭是世界范围内的普遍现象,国外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就开始研究,我国学者20 世纪末才开始关注。在职业枯竭逐渐成为“流行病”的今天,大多数人对它还缺乏必要的了解,也缺乏应对能力。但是这样的事现在越来越多地在我们身边上演,中国社会已经进入职业枯竭高发期。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许燕教授在自己《职业枯竭与心理健康》的报告里说,人们——特别是中青年人——对自己长期从事的职业,会逐渐丧失创造力,并且伴随着价值感的降低,越来越感到身心俱疲。
有一份报告表明:北京中关村知识分子平均死亡年龄为53.34岁,寿命比10年前缩短了5.18岁。许教授说,这说明,我国目前的中青年群体,尤其是知识分子中,职业枯竭现象十分严重。
据“国际心理学大会”的资料显示,“职业枯竭”有其特殊的高发人群,主要包括助人工作者、工作投入者、高压力人群以及自我评价低者。作为心理从业人员的心理咨询师,因其工作的助人性质,反而是最容易患枯竭的行业,占总比重的40%;其次是教师,占20%,此外还有新闻工作者、警察和医护人员等。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心理咨询师通常是解除他人心理疾病的医者,可他们居然成为现如今最为严重的心理问题的主要发病人群。观察其他的高危人群,我们发现,他们大都具有很强的脑力劳动背景,日常工作往往要求极高的创造力,并且都承担着相当的社会责任,付出的不单单是智力,更多的是情感和爱心。
职场枯竭的表现各异,但一般情况会有六个主要特征,主要表现为:生理枯竭;才智枯竭;情绪衰竭;价值衰落(表现为个人的成就感下降,自我评价也在降低,觉得自己做什么工作都做不好。工作效率低,容易出错。导致工作积极性的一再降低,形成恶性循环);“去人性化”(人际交往中的消极、否定、猜忌和不信任,这种态度既有对同事的,也有对家人的);攻击行为(攻击有两个方向,一是对别人的攻击行为会增多,比如说人际摩擦增多,会在极端的情况下出现打骂无辜人的情况;另外一种攻击是指向自身,出现自残行为,甚至在极端枯竭的情况下出现自杀)。
就一般人而言,如果你在职场当中感到下面这样的一些问题与困惑,那么就说明你的职业枯竭期即使不在眼前,也为期不远了。它们是:角色模糊,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做什么,怎样做;人际危机,无端担心自己的人际关系,进而影响到对自己工作的满意程度;职业发展,困惑自己究竟会走向何方,对前途缺乏信心;组织结构,开始抱怨所在单位的人事、组织结构,将责任归咎于同事;家庭关系,家庭不再是缓解压力之源,反而加重了心理的负担等。
职业生涯中,人们大都首先会经历一个与自己所从事工作的“蜜月阶段”,年轻的理想刺激着新手们,他们觉得有充足的精力和工作满意程度。紧接着是进入适应阶段,最初的热情开始退去,人们真实地面对高度重复和固定的工作环境。然后是慢性阶段,疲劳症状、生理疾病、愤怒和抑郁持续出现,人们感到自信心不足。而到了最后一个阶段,“撞墙阶段”里,个体无法继续工作,出现严重的心理衰竭状况。在经历了上述的几个阶段后,一种衰弱的感受紧紧地抓住了人们,疲劳成了大家最明显的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感受。
职业枯竭除了容易出现因业绩差、热情下降而带来职业道德缺失、消极怠工等状况外,还容易引起家庭危机。日益强化的社会压力对我们是无可消除的,社会的发展是一己之力所不可控制的——我们无法改变社会的进程,但可以调整状态,使自己更好地适应社会。
如果想要摆脱“职业枯竭”,或者预防“职业枯竭”的发生,不妨承认你的感受,认识到它是真实存在的评价环境;然后采用管理时间和资源的方法,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若压力过大,就取消一些事情保护自己、免除困倦。
让“负面情绪”为你所用
调查显示,我国企业尤其是沿海企业有近80%的职业人士心理存在中度障碍,40%的职场精英期待跳槽。企业员工不同层次的有着各种各样的心理压力,如职业枯竭、发展不顺利、情绪低落、目标缺失、人际关系困扰、管理环境不适应等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这是因为我们的职业压力和工作情绪并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而人的心理是最脆弱也是最隐蔽的。
不过,情绪没有好坏,只是有没有效果的问题。现在让我们重新来看一看某些常见的“负面”情绪,考虑一下它们可能为哪些积极的目的服务。
生气。一种高能量的情绪,可以被用来帮助我们作出反应并采取行动,可使我们能够克服那些本不可逾越的障碍和困难。它经常与我们不喜欢的情况相连在一起,它为我们提供能量使我们采取行动对这些障碍和困难作出反应。生气就是“鼓气”,一鼓作气才能成功!
悲伤。一种能促进深沉思考的反应,能更好地从失去中取得智慧,从而更珍惜目前拥有的。
后悔。找出一个得不到最好效果的做法中的意义,提醒我们,要找出一个更有效果的做法,同时让我们更明确内心的价值观排序。
左右为难。说明内心的价值观的排位尚未清晰明确。
恐惧。一种高能量的情绪,恐惧可提高神经系统灵敏度,并能使意识性增强,这对我们提高对潜在问题的警觉性很有帮助。它可使我们获得本不能得到的信息,它还使我们具有迅速作出反应和在必要情况下逃避的能量。
无可奈何。已知的方法全不适用,需要创新与突破思考。
内疚。这是一种与评估是非对错连在一起的情绪。如果我们没有其他的方式评估与价值有关的行为的话,内疚可限制我们的行动选择范围。现在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能用更富有建设性的评估方法来取代内疚。
紧张。太好了!让我们有额外的能力去保证成功。
害怕。不甘愿去付出本来自己认为需要付出的,或者觉得付出的大过可得到的。它促使我们对所期望的东西重新进行评价及对实现期望所采取的方法进行重新调整。
惭愧。一件表面上已经完结的事,但还需要再采取一个行动的部分。
失望。发生在所期望的目标已确定但又没有实现的时候,是一种能促使对期望作出重新评估及对实现期望目标所采取的方法作出重新调整的信号。
讨厌。需要摆脱或者改变的提醒信号,帮助我们去找出改变及摆脱的方法。
愤怒。一种高能量的情绪,可以充分调动身体的能量,准备对一个不愿接受的状况作出改变的行动。
压力。是转变为动力之前的准备,就像弹簧一样,压得越底,弹力越大。
忧虑。一种高能量的情绪,它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就要发生,但后果令我们担心的事件上。让我们处于精力集中的状态并将变成兴奋,为我们提供为该事件做好准备的能量。
痛苦。使我们能避开危险,并提升人生经验的信号。
列举上面这些是为了让你明白,每个“负面”情绪其实都是给人一份推动力,推动我们去作出行动。这种推动力或者是指出了一个方向,也可能是给予了一份力量,有的几乎是两者兼备。也许我们所认定的“负面”情绪没有我们所认为的那样讨厌。事实上,它们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完全值得我们予以重视的,别忘了情绪本身就是一种推动力。
既然问题不在情绪本身,就要看你是如何去拓展你情绪上的选择空间了,也就是情绪运用的能力。如果你感到你在情绪上没有选择的余地,那么,“负面”情绪似乎往往要占上风,它将主宰并控制你的思想及行为。当你有了情绪上的运用能力时,你就能对这些情绪产生新的想法并赋予它们新的价值。
既然我们无法避开那些令人不快的感觉,那就相信所有的情绪都是为我们服务的。所谓的“负面”情绪,多数都是把我们的注意力转移到了生活中那些不顺心的事情上。如果你往积极正面的方向想,它就可以帮助我们搞清楚事情并找到解决困难的方法。
虽然我们无法选择发生的事情,但我们可以选择我们的情绪状态;虽然我们无法调整环境来完全适应自己的生活,但我们可以调整情绪来适应一切的环境。工作中的负面情绪可以给我们带来困扰,但同样可以为我们所用。
心理创伤辅导,你做了吗
每个职业因其工作性质,都有可能给它的从业者带来一定的心理创伤。但当这些创伤伤害到你时,你只能默默承受吗?
职业心理创伤是指由于职业缘故经常暴露于一些危险或者残酷的场景中而引起的心理失衡。在心理诊断上,它被称为创伤后的应激障碍。有时心理障碍是事件发生后不久产生的,有时也会延迟性出现。
目前,国内职业心理创伤的预防和干预还较少受到关注。事实上,感觉心理疾病,如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恐惧症已悄然成为职场的另类“职业病”。据调查,某些职业特别容易发生心理障碍,比如警察就是其中之一。
在多佛偷渡案中,60 名中国偷渡客被塞入一辆货车里准备偷运到英国,由于卡车上唯一的通风口被关闭,最终导致58人因窒息死亡。车上唯一的两名幸存者是一级受创者,凡是受害者家属都是二级受创者,而所有接触过惨案现场的警察就是第三类受创者。尤其是那些之前没有心理准备,突然被暴露在“惨案画面”中的边防警,他们因此可能会天天做噩梦,如果不及时处理,这些心理创伤可能会被压抑,在今后的日子里慢慢出现症状。因此这些人在事发后是绝对需要进行心理创伤辅导的。
心理障碍的发生通常有两大原因,一个是外因,一个是内因。外因就是生活事件,内因就是心理素质。因此,对警察的选拔必须结合心理测验。但即使是心理素质非常好的人,遭遇严重生活事件时,也会发生心理障碍。
因为当由于职业原因暴露于灾难等现场时,如果参与人员实际上并不能对此进行处理,也没有能力去应对这个环境,则这种无助感会让他们的心理更受伤。从业者只有能够保护好自己的时候,他呈现给别人的东西才更具人性。如果他们连自己的生命都蔑视,那么他们也很难对别人有善意和人性。因此,很多心理高危职业的从业者都应该想办法先保护自己。
不仅仅是警察,记者、医生也是很容易遭遇三级创伤的。比如急诊科医护人员、心理医生,灾难报道、战地记者等,他们都是易感人群,这些职业也是心理高危职业。
因此,哪些行业最容易发生心理创伤,就要优先做这方面的知识普及,比如,可以事先请专家来讲课,了解怎样去预防创伤,什么人更容易受到创伤,会有怎样的创伤,在工作时要小心些什么。甚至可以在大学中设置一些相关的内容,比如记者这个行业,告诉将来的从业者,这个行业可能会遇到心理方面的什么难题,你需要什么帮助,从哪里可以获得帮助,和你能够获得哪些形式的心理辅导。
一名工作已经有十多年的妇产科护士说:“我现在一到科室,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反复洗手,怕自己会给病人带来污染。第二件事,就是反复核对器械,生怕因遗漏对病人造成伤害。这样反复检查都到了让自己和同事无法接受的地步,但还是控制不住要去做,我都快崩溃了!”
这就是与职业有关的另一类心理疾病——强迫症。这类病好发于某些职业,如财务人员、医护人员、有重大责任的从业者。
中国健康型组织协会2006年曾借助专业调查机构,进行“中国企业员工职业心理健康管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99.13%的在职白领受“压力”、“抑郁”、“职业倦怠”等职场心理因素困扰;56.56%的被调查者渴望得到心理咨询,但从未尝试过;79.54%的职场人士意识到“职业心理健康”影响到工作。
这些影响不仅在员工心身健康方面,同时,也为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有资料表明,在美国,企业员工因压力问题让企业损失3050亿美元,超过世界500强公司税后利润的5倍,而且每年还呈上升的趋势。
对于企业来说,职场心理疾病的预防,应采取有力措施帮助员工降压减负,关心并保护员工的身心健康。美、英等国家为了避免这种员工心身健康“损失风险”,企业普遍采用“健康管理”,帮助员工解决职业心理健康问题,解决员工及其家属成员的各种心理问题,提高员工在工作中的绩效。有资料显示,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每年在“健康管理”上为公司节约3700万美元的成本。
对从业者本人来说,应学会“职业压力自我管理”,以下的几个方法也许值得借鉴:
不妨放慢工作速度。如果你被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最好立即把工作放一下,轻松休息一下,可能你会做得更好。
你也可以找人倾诉。当你被悲伤、愤怒、急躁、烦恼、怨恨、忧愁、恐惧等情绪所占据时,可以大声地喊出来或哭出来,同时要勇于向亲友倾诉、唠叨,在他们的劝慰和开导下,不良情绪便会慢慢消失。
要学会睡眠减压。充足的睡眠也可减少压力,为了你的健康,最好在晚上11点之前上床。很多白领都习惯于晚上工作到凌晨一两点,甚至更晚。睡眠不足,很容易引起心理问题。
要与人为善。良好的人际交往与事业的成功相辅相成。
最重要的是要尽量挤时间和家人在一起,注意丰富个人业余生活,发展个人爱好,彻底放松自己,享受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