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语”
本章以水为例,说明弱可以胜强、柔可以胜刚的道理。老子所举水的例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水最为柔弱,但柔弱的水可以穿透坚硬的岩石。水表面上软弱无力,却有任何力量都不能抵挡的力量。这就清楚地说明,老子所讲的软弱、柔弱,并不是通常人们所说的软弱无力的意思。此处,由于水性趋下居卑,因而老子又阐扬卑下屈辱的观念,实际上反而能够保持高高在上的地位,具有坚强的力量。本章后面有一句话:“正言若反”,集中概括了老子辩证法思想,其含义十分深刻、丰富。
“原文”
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①。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②,是谓社稷③主;受国之不祥,是为天下王。
正言若反。
“注解”
①其无以易之也:凭借着水流动的力量改变它们。无,指水的活泼、流动、侵蚀等特性。易,改变。
②垢:污垢,此处为屈辱之意。
③社稷: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中国古代以农业为生,全靠土地、五谷,每年要祭祀土地神、谷神,以求丰收。故又将社稷指为国家。
“译文”
天下之物论柔弱莫过于水,而在攻克坚强的东西方面没有什么能胜过它,水凭借流动的力量改变着它们。
这便是柔克刚、弱胜强,恐怕天下无人不知道,只是没有人实行罢了。
故此圣人有句话说得好,能够承受起国家屈辱的人,可以配作社稷的领导,敢于承担起国家危难的人,才能担当人民的领袖。
忠言逆耳,好话不好听。
“深度剖析”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两点:一是对水的赞美;二是“正言若反”。
老子认为,水虽然表面上看来是柔弱卑下的,但它能穿山透石,淹田毁舍,任何坚强的东西都阻止不了它战胜不了它,因此,老子坚信柔弱的东西必能胜过刚强的东西。这里,老子所说的柔弱,是柔中带刚、弱中有强,坚韧无比。所以,对于老子柔弱似水的主张,应该加以深入理解,不能停留在字面上。由此推而言之,老子认为,体道的圣人就像水一样,甘愿处于卑下柔弱的位置,对国家和人民实行“无为而治”。
再说“正言若反”。老子所说“正言若反”是老子对全书中那些相反相成的言论的高度概括,例如:“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等等。孙中原说:“这里连句子的结构都是类似的。……他们本来是彼此相异的、互相排斥的、对立的,但在某种条件下,某种意义上,表示某种特定事物的概念和它的对方具有了统一性,二者互相包含,互相融合,互相渗透,彼此同一、一致。这样,在同一个判断中,就包含了对立概念的流动、转化,体现了概念的灵活性。这种灵活性是有条件的,老子的话也只在一定条件下才有意义。”
“柔弱胜刚强”是老子长期以来思考的结果。世间万物,孰为最强者?“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又不争”、“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水滋润万物,性柔弱,在方为方,在圆为圆,去高就下,顺其自然,可谓柔之至、弱之极,然而水斩关夺道,决堤冲坝,穿石毁物,无坚不摧,无所不至。做人应效法水之精神,以柔和宽容之心待人,以水滴石穿之力对待一切困难。
老子之意在于揭示刚则易折,以柔克刚之至理,“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腾越穿行于最坚硬的东西中;无形的力量可以穿透没有间隙的东西。做人还要学会以情动人,学会为他人着想,关心他人并不求回报,这样反而能受到人们的喜爱。“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即为他人做的贡献愈大,自己就愈满足,精神上给予得愈多,自己就愈富有。
据此,可反衬出两种人不符“水性”:一种锋芒毕露,左砍右杀自以为威风;另一种斤斤计较、患得患失,机关算尽。这两种人早晚会失信于群体。
从童年开始,老子就对水产生了特殊的感情。有人说他的家乡就在安徽的涡水边。涡水是一条美丽的河流。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没有水,就没有万物;没有水,就没有人类。水表面上柔弱无力,却又有势不可挡的力量。看着这似乎矛盾的水,童年老子开始了深深的思考。这一思考过程是漫长的,其实老子的一生,都是在思考这个问题:水如此,为人处世何尝不是如此?
老子所要表达的思想是极富智慧的,他以自然和社会现象形象地向人们提出奉告,希望人们不要处处显露突出,不要时时争强好胜。
《吕氏春秋·不二篇》中载:“老聃贵柔”。守柔、处弱是《老子》中的决胜之道。
在老子看来,柔弱具有一种内在的生命力,不是虚弱,不是脆弱,而是柔韧,有一种不断发展、成长的生机,必定能战胜“强大”。因为,“强大”也就意味着已在走向死亡——物壮则老。像水那样柔弱,那样趋下,那样平而后止;像水那样深沉平静,那样不求报答,那样洗涤污秽,正是为了“胜刚”、“胜强”。
要保持住刚强,不是立足于正面,而是立足于反面;不是运用刚强,而是保持阴、柔、弱、雌、厚。所以老子一方面不无委婉地暗示君人者:“天下之至柔(水与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四十三章);另一方面老子则明确地提倡:“知其雄,守其雌”,“知其荣,守其辱”,“知其白,守其黑”(二十八章),即自知刚强,却始终保持柔弱。
当然有一点必须加以说明,“以柔弱胜刚强”,守柔处弱,并不是“装”字便可解释的。因为这里的柔弱指的是发展着的强壮在发展过程中必定要呈现出的柔弱。
事物的发展有其规律性,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事物的强弱,这是很自然的。
“以柔弱胜刚强”,是《老子》的决胜之道,既是为人处世之道,又是治国之道,是老子辩证法思想的集中体现。
并非老子完全排斥刚,完全排斥似乎也不通情理,老子是叫我们做人不能太刚直了,人太刚直会走向反面,这种人往往固执己见,不知退让,不会变通,没有半点柔弱的气象。
人生在世,无一点刚直之气是不行的,尤其是应该心有所主,拥有一些确定的做人准则。这样,人们可勇气倍增,可与坏人抗争,与社会黑暗的东西抗衡,凸显出自我的个性和风貌。但是,刚直并不是赌气,不是去追求无益的个人“胜利”,犹如冯梦龙笔下所叙述的那对刚直的父子,仅仅为了避让的小事,就与人对着干,不管其他的事,这就由刚直走向了蛮干,久之会引起别人的厌恶,最终会在人生旅途中碰得头破血流,成为人恶之人。所以说,刚而不柔是大恶。
“柔弱胜刚强”的道理,老子的老师常枞也曾跟他讲过。
“案例”
战国时,齐国出兵攻打楚国。楚国的令尹子发率兵抵御,三次交战,三次皆败,眼看就要竖白旗投降了。子发用了很多办法,齐军始终未受影响,声势依然强大。
正在子发愁眉苦脸的时候,有一个小偷求见子发。小偷很正经地对子发说:“国家兴亡,人人有责。我外号叫神偷,今晚去敌营一试,说不定能扭转局势。”子发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只好同意了他的请求。
小偷趁着夜色偷偷潜入齐军营地,把营帐偷了回来。子发派人把偷来的营帐送给齐军统帅。第二天晚上,小偷又偷回齐军统帅的枕头,子发又公开送了回去。第三天晚上,小偷又偷回齐军统帅的发插,子发还是使人送了回去。这时候,齐军统帅大吃一惊,心想:这样下去,我的脑袋岂不要被偷去了吗?于是急忙下令班师回国。
两军对阵,一般要靠刀枪来决胜负。但是,这个小偷却施展高超的偷技,使齐军统帅感到自身难保。这种以柔克刚的办法正是釜底抽薪计谋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