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语”
本章前半段讲道的作用,说明道是构成一切天地万物所不可或缺的要素。后半段由此推及到人间,告诫统治者从“道”的原则出发,并常要能“处下”、“居后”、“谦卑”,即是说为政者要能处下、居后、谦卑。有道的人君应如大厦的基石,要有骆驼般的精神,要能“珞珞如石”,朴质坚忍。
“原文”
昔之得一者①,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②;
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③;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一正④。
其致之⑤,天无以清,将恐裂⑥;
地无以宁,将恐废;
神无以灵,将恐歇⑦;
谷无以盈,将恐竭⑧;
万物无以生,将恐灭⑨;
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⑩。
故贵以贱为本,高必以下为基?。
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毂?,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
故至誉无誉,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注解”
①昔,过去、从前。一,数字,引申为统一、同一,泛指事物的同一属性,此处指符合客观规律的道路或途径;得一,获得了正确道路或途径。
②清,清澈;宁,安宁。
③盈,丰盈;生,生长。
④正,正确、正直,此指国家准则。
⑤致,到达;致之,所到之处。
⑥裂,破裂。
⑦灵,灵验;歇,歇息、停止,
⑧盈,盈满。竭,枯竭。
⑨灭,覆灭、毁灭。
⑩蹶,倒蹶、翻倒。
?本,根本;基,基础。
?孤,孤独;寡,稀少、缺少;毂,谷物,古代以谷物为俸禄,不毂,指不能享有俸禄。
?琭琭,繁忙的样子,荚玉因其价值而被频繁使用;珞珞,清冷的样子,石头因其低贱而落落寡合。
“译文”
自古以来,那些保持了自身与“道”相统一的有以下几种情形:
天得道则清静明朗,地得道则宁静安详;
神得道则灵验时显,川谷得道则盈满;
万物得道则发展生长,侯王得道则天下太平。
如果不能这样:天不清静,恐怕就要崩裂;
地不安宁,恐怕就会塌陷;
神不灵验,恐怕就会消失;
川谷不盈满,恐怕就会干涸;
万物不生长,恐怕就会灭绝;
侯王一味尊贵,高高在上,恐怕就会垮台。
所以贵者要以贱者为根本,高者要以下者为基石。
因此,君王自称孤、寡人、不足,这不正是以贱者为根本吗?不是吗?
所以,追求荣誉反而会没有荣誉。因此,不要追求像美玉那样的尊贵华丽,而要像石头那样坚润无光,不在人前张扬。
“深度剖析”
这一章老子讲事物的同一性。事物得到同一,便有了顺利与祥和;事物失去同一,也就失去了和平与安宁。
“德”乃“道”的化身,“道”乃“德”的根本。由此可知“德”是不可以改变的,是由大道决定了的。合乎了“德”,则一切顺利;违背了“德”,就会导致灭亡。
什么是真正的“德”,呢?
真正的“德”就是:厚道而真实,是什么就是什么。在这一章,老子是要告诉我们做人要厚道而真实,不可弄虚作假。
对人要厚道,这也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什么叫厚道?不负于人,不欺于人,就叫厚道。
深刻的道理往往掩藏在最朴实的语言中。做人要厚道,无论讲给谁听都像是一句略显多余却又无可厚非的、充满乡土气息的俗话。认同归认同,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敢面无惧色地承担起“厚道”与生俱来的良知和沉甸甸的社会责任呢?其实,厚道不外乎“忠厚之道”,它包含了诚实、善良、豁达、感恩、直率、助人为乐、爱憎分明等品质,浓缩了几千年来人类的精神美。而对天性追求真善美的人类来讲,没有谁愿意拒绝厚道。那么,就从现在开始认真学习“忠厚之道”吧:如果你此刻想撒个谎,那就赶紧闭嘴;如果你拖欠亲友的银子一年多还没还,那就快去想想办法……
“做人要厚道”其内涵外延无限延伸,语境随意义放之四海而皆准。从老子而来,提倡“做人要厚道”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个传统美德,在大讲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的今天,不但需要发扬光大,而且应该成为人人具有的一种涵养。
厚道为人,之所以今天还需要,是因为现实生活中还存在着许多有失厚道的地方,极大地妨碍着人际关系的和谐,影响着同志间的团结。例如,那种有理不让人,无理搅三分,动辄小题大作,来一个针尖对麦芒;那种论人短处,不首先看人家长处,见人家有什么毛病则抓住不放;那种计恩怨翻小账,谁有意无意对自己有所得罪,便十年八年耿耿于怀;还有些同志,眼里容不得意见不同的人,横竖看不惯,常有指责挖苦之言等等。对人对事多有刻薄之意,少有宽厚之心。这类事情往往弄得亲友红脸,同事反目,让旁观者都痛心。
厚道对于人,可以说是立身之本。古语云:“君子不可苛察。”诗人萨迪也说过:“无论你是一个男子,还是一个女子,待人温和宽大才配得上人的名称。”可见,在为人要厚道这一点上,古今所见略同。
人和动物的一个根本区别就在于人的社会性,不论何时何地,人要在社会上立足、生存、发展,都要结成群体和衷共济。谁都不可能独来独往,从这个意义上广而言之,不厚道无异自绝于人群,而道,则既厚于人,同时也厚于己。
厚道得人心,人们常常称许那些善于大处着眼不计前嫌的人“有政治家的风度”,这种风度不应当仅属于政治家,我们都要这样的为人处事。对同志、上级、下属、同事,厚道意味着谅解、体贴、信任、爱护。“人察无徒”,厚道待人,不但赢得友情和尊重,而且往往是加倍的。
“案例一”
唐代《国史补》中记载了一个“呷酒节帅”的故事:
一位名叫任简的判官,一次赴宴迟到,按规矩该罚酒,倒酒的卫侍一时马虎,错把醋壶当酒壶,给判官倒了满满一盅醋,任判官一喝,酸不可忍,怎么办?他知道军使李景治军极严,如讲出来,卫侍必有杀身之祸,于是咬紧牙关,一饮而尽,结果“吐血而归”。事情传出“军中闻者皆感泣”,无不赞扬任判官的厚道,从此更加受到众人的拥戴。我们要搞好同志关系、上下级关系,提高职业道德水准,不妨也学学这个任判官。
为人要诚朴,就是要诚心诚意,朴实无华,以诚相待。
“诚朴”要求人有独立人格,得势时不要霸道、不要仗势欺人,失意时不要媚俗、不要趋炎附势。“诚”是个人和社会一切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的基础,如果个人与社会都不讲究“诚”,那么任何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都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个人信誉乃至整个社会的基础就会动摇。
作为刚刚踏入社会的人来说,就象一张白纸,面对复杂的社会,就有一个怎样适应社会的问题。因为处世的经验还很少,通常能保有忠厚的作风。而在人世间摸爬滚打多年之后,经历过成功失败,经验积累多了,城府也随之加深。
遇事时,不要只求圆滑,应特别注重抱朴守拙的忠厚作风。太讲究练达和圆通,就会失去本性,变成一个老奸巨滑,不受人欢迎的人。如此反而不如保持一切都不加修饰的纯朴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