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语”
世界上没有绝对或孤立的东西,任何绝对或孤立的观点都是错误的。因此,人类在面对世界时只有跳出自我封闭的小圈子,站到时空和环境的立场上客观地行为做事,才能求得全面和公正;也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好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这就是“无为”。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①,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②,行不言之教③。万物作焉而不辞④。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⑤,功成而弗居。
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注解”
①有无相生:“有”、“无”,指现象界事物的存在或不存在而言。
②圣人:居住在俗世的以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的修行得道者。无为:无争、无欲,无违背自然规律的强求。
③不言:不发号施令,不用政令。“言”,指政教职工号令。“不言之教”,意指非形式条规的督教,而为潜移默化的引导。
④辞:言辞、说、标榜。
⑤恃:依赖、仗着。
“译文”
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念也就产生了;
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不善的观念也就产生了。
有和无互相生成,难和易互相促就,长和短互为显示,高和下互为呈现,音和声彼此应和,前和后连接相随。
所以有道的人以无为的态度来处理世事,实行“不言”的教导。万物兴起而不造作事端。
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作育万物而不自恃己能,功业成就而不自我夸耀。
正因他不自我夸耀,所以他的功绩不会泯没。
“深度剖析”
本章内容分两层次。第一层集中鲜明的体现了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他通过日常的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阐述了世间万物存在,都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论说了对立统一的规律,确认了对立统一的永恒的、普遍的法则。
在前一层意思的基础上,展开第二层意思:处于矛盾对立的客观世界,人们应当如何对待呢?老人提出了“无为”的观点。此处所讲的“无为”不是随心所欲,无所作为,而是要以辩证法的原则指导人们的社会生活,帮助人们寻找顺应自然、遵循事物客观发展的规律。他以圣人为例,教导人们要有所作为,但不是强作妄为。学术界有人认为第一章是全书的总纲;也有人认为前两章是全书的引言,全书的宗旨都在其中了。事物都有自身的对立面,都是以对立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没有“有”也就没有“无”,没有“长”也就没有“短”;反之亦然。这就是中国古典哲学中所谓的“相反相成”。本章所用“相生、相成、相形、相倾、相和、相随”等,是指相比较而存在,相依靠而生成,只是不同的对立概念使用的不同动词。
这一章,老子提出了近代哲学的朴素辩证法,朴素辩证法,是老子哲学中最有价值的部份。在中国的哲学史上,还从来没有谁像他那样深刻和系统地揭示出了事物对立统一的规律。老子认为,事物的发展和变化,都是在矛盾对立的状态中产生的。对立着的双方互相依存,互相联结,并能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而这种变化,他把它认为是自然的根本性质,“反者,道之动也”(第四十章)。老子的辩证法是基于对自然和社会综合的概括,在人类社会生活中随处可见,如善恶、美丑、是非、强弱、成败、祸福等,都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原理。
老子的朴素辩证法,对中国文化有着是极其深远的影响。在传统文学艺术中,体现辩证思维的范畴有很多,这些都与之有明显的渊源联系。例如“有”与“无”,出自老庄哲学,“有无相生”体现了事物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实际也体现了艺术创作的辩证关系。
有个哲学家说曾经说过:人们讲得最多的,却往往是他最不了解的,人们对部分事物和表面现象的关注,常常会忽视整体的、隐藏在深层次的、最本质的东西。如果我们站在历史的高度上,会发现人类文明的进步是在真理与谬误、进步与落后、美与丑等矛盾斗争中前进的。而辩证法的丰富内涵就包含在人类全部文明史中。
在第三句中首次出现“无为”一词。我们人类要按照自然界的“无为”的规律办事。老子非常重视矛盾的对立和转化,他的这一见解,也正好是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具体运用。“圣人”能够依照客观规律做事,所以老子幻想着人类也可以这样,以无为的方式去化解矛盾,促进自然的改造和社会的发展。在这里,老子主张发挥人的创造性,并非夸大了人的被动性,而是像“圣人”那样,用无为的手段达到有为的目的。显然,在老子哲学中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贡献自己的力量,去成就大众的事业的积极进取的因素。这里所谓的“圣人”是理想人物的投射。圣人和普通大众并不是一种阶级性的划分,只是在自觉活动的过程中比普通大众先走一步而已。圣人的行事,依循着自然的规律而不强作妄为。天地间,万物欣然兴作,各呈己态,圣人仅仅从旁辅助,任凭各自的生命开展其丰富的内涵。
圣人总是顺应自然规律,努力去帮助万物、帮助人们做事、尽自己的责任,从不贪图报酬、利益,不求功名,如此以清静、无为而无不为处世,才符合修行之道,获得长生不去。
老子认识到,宇宙间的事物都处在变化运动之中的,事物从产生到消亡,都是有始有终的、经常变的,宇宙间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人间世上,一切概念与价值都是人为所设定的,其间充满了主观的看法与独断的判断,因此引起无数的言辩纷争。
老子认为形而上的道是“独立不改”、永恒存在的,而现象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变动的。
不容否认,在中国哲学辩证法发展史上,老子的学说对后人有及其大的影响。
“案例”
有个叫做郭橐驼的人,是专门帮人家种树的。他植树的本领特别高强,经由他手栽种的树,全都成活了下来,还长得枝繁叶茂,结的果实也又多又早,他的同行们无论想什么办法总是比不过他。
于是大家就恳求郭橐驼介绍一下他植树的经验:“请您谈谈您的植树经验,教教我们吧!”
郭橐驼想了想,就回答大伙儿说:“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诀窍,我只是随树木自己的生长规律让它发展而已。一般说来呢,移植树木的时候,要注意四个方面:树根要舒展开来;培土要尽量均匀;原土不能去掉,要保存下来;筑土则要紧密。照这样做了以后,就不用再老记挂着它、经常去动它,只管离开就可以了。总而言之,栽培树木时要像照顾婴儿一般精心,栽好以后要置之不理。只有这样,树木的生长规律才不会受到破坏,它的本来习性也可以得到充分的发展。别的种树人,则有两种错误的做法。一种是栽种时不够精心,使树根得不到充分的伸展,原土全被丢弃,换成了生土,培土也不匀,不是多了就是少了,树自然长不好。还有一种正相反,对树爱护得太过分了。种下树以后,早晨去看看,晚上又去摸一下,刚走开又不放心地回头去料理一番,甚至用指甲把树皮掐破来看树是活的还是死的,还用手去摇动树根看土是松了还是紧了。这样弄得树一天比一天虚弱。原本是怀着爱它的心思,其实却是害了它啊,这和对它照顾不周也没多大区别,树也还是长不好。”
请教郭橐驼的人又问他说:“依您的看法,种树的道理和当官治民有相通的地方吗?”
郭橐驼说:“我只懂得怎么种树,可不会当官治民。不过我住在乡间,看到老爷们总是喜欢对老百姓发号施令,似乎是很爱惜人民,动不动就派人督促百姓们耕种啦、收割啦、抽丝啦、织布啦,还有养鸡养猪什么的。今天打鼓叫人家集合,明天敲梆子叫人家聚拢,百姓们穷于应付,疲于招待,连吃饭的时间都快没有了,还怎么有精力去搞好生产呢?这样看起来,当官治民也确实和栽种树木有很多相类似的地方啊!”
植树经和当官治民的原则共同说明了一个道理,不仅要从外部尽量维护事物,更重要的,还是不能违反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