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中,内向者需要知己知彼,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才能发挥出独到的一面。很多时候人们会想当然地认为:内向者的劣势恰恰是外向者的优势所在,而内向者的优势也是外向者的劣势所在。这种看法可以说是简单粗暴的,其实,内向者的优势和劣势更多的时候需要事实来检验,而不是由外向者来检验。
人人都有内向和外向两面性
荣格提出内向和外向命题,认为一个人的性格中同时存在着内向和外向两类倾向,只是大多数时候其中的某一类占优势,成为有意识的态度,处于劣势的那一类则被列入个人的无意识。外向者,自我为外向,个人的无意识为内向;内向者,自我为内向,个人的无意识为外向。这听起来有点绕,举个例子就很容易明白了:一些内向者常常会疑问:为什么我在某些场合紧张得磕磕巴巴,而在有些时候却能侃侃而谈呢?而一些外向者也会发出类似的疑问。其实这就是在一个场合用了偏这一侧的东西,另一种场合用了偏另一侧的东西。
很多性格内向者都对自己不满意。他们经常寻求帮助,希望自己能外向一点、活跃一点。他们并不知道,许多外向者对自己也不满意,也经常想变得稳重、耐心、成熟一些。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艾森克提出了人格纬度理论,他认为人格纬度的一个极端是外向,另一个极端是内向,在纬度之间存在着许多等次,人格是可以在纬度上移动的。艾森克认为极端内向者和极端外向者是少数,大多数人是综合性的,或者偏内向些,或者偏外向些。
其实,每种性格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性格内向者也有很多优点,例如做事认真、踏实稳重等。内向者想使自己变得开朗一些,外向者想让自己变得沉稳一些。但是这些并不是外向者或内向者的特点,它们只是外向性格或内向性格的附属品。
既然这样,内向者就要突破一个约定俗成的观点:内向者不如外向者。内向者和外向者没有可比性,只有它们的附属品才有可比性。而且这些附属品也不是截然归属于内向者或外向者的。既然人格可以在纬度上移动,在外向和内向之间摆荡,那么这些附属品也可以移植。因此,内向者通过努力也可以具有属于外向者一些显著的特点,比如说交际能力。内向者通过自身的努力,克服不适,不断进步,也能成为社交达人。
内向者必知:?人人都有内向外向两面性,这就表明外向者的优点内向者其实也可以拥有。
新中国的总理周恩来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典型的内向者,但最近有研究者指出:?周恩来是典型的双重性格拥有者。周恩来的身上完美地融合了中国南方人的敏感细腻与北方人的豪爽粗犷,可谓南北气质兼容。其中文静(属于内向附属品)与豪爽(属于外向附属品)是他性格结构的基调,而其丰富的性格内涵则来自于长期的生活沉淀。
周恩来祖籍浙江绍兴,出生在江苏淮安,早年文静而腼腆,他曾自言:?(我的)嗣母终日守在房中不出门,我好静的性格是她身上继承下来的,但我的生母是个爽朗的人,因此,我的性格中也有她的这一部分。周恩来9岁时母亲去世,他带着两个弟弟回到淮安,和八伯一家生活,由于是在大家庭里,周恩来说话办事必须处处小心。这段生活经历更加强化了周恩来文静慎思的性格特点,使他从小就养成了处事缜密周到的习惯。
周恩来12岁时,投奔沈阳的伯父周贻庚,并在那里住了两年。这段生活经历对周恩来的人格完善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首先,周恩来必须从文静变得坚强,并学会与北方大汉相处,甚至以拳头来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其次,周恩来必须从敏感细腻变得豪爽粗放,以广交朋友来维护个人的尊严与地位。最后,周恩来必须习惯吃北方的窝头玉米面等粗粮,并适应北方人的生活习惯。
从周恩来的成长历程可看出,在他的身上结合了南北方人的性格优点:?细腻、敏感、沉静、坚毅、豪爽、果敢、幽默等等。这也说明,人都是可以根据环境进行性格调整的。因此,无论你是何种性格类型,都不必担心自己性格的好坏问题。
内向者相对外向者的先天优势
在外向的世界里,外向者的优势得到了夸大,而内向者的劣势也被夸大了。其实优势并不是外向者的专利,内向者的先天优势也很明显,这些优势也可以帮助内向者在职场中获得成功,让内向者在职场中游刃有余。
内向者与外向者最明显的区别在于他们的精力来源。内向者从他们的内在世界获得精力,他们虽然善于保存精力,但他们容易受到外部世界的刺激,并很快地把精力消耗掉。外向者的精力来源是外部世界,外界使他们感觉兴奋,因而他们喜欢人群和活动。
现在,是时候展示内向者的先天优势了。
通常人们都认为,反应迟钝是一种缺点,但其实这要看运用在什么事儿上。精力来源的差异使得内向者比外向者多了一个独特的优势——钝感力。钝感力的概念源自日本现代作家渡边淳一。在他的眼中,钝感不是一般说的迟钝木讷,而是一种慢功,是排除一切干扰、勇往直前的态度。拥有迟钝而坚强的生活态度,就不会因为一些琐碎小事而产生情绪波动。这股迟钝的顽强意志,就是内向者得以生存的内心动力。
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人士,其内心深处一定隐藏着一种绝妙的钝感力。钝感力表现在内向者身上,是呆头不呆脑,是一种思考者的笨拙,是一种大智若愚、大巧若拙。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得主利根川博士曾说过:“我带有某种迟钝感,只能依稀感觉到对大家来说显而易见的东西。”数学家纳什以惊人的毅力最终获得了诺贝尔奖;达尔文研究生物时才焕发灵光;爱迪生非常健忘,却精于发明。他们身上都具有一种钝感力。
当然,内向者还有许多其他的先天优势,比如独处能力、反思能力、移情能力等,这些先天优势都能帮助内向者在职场中取得突破,赢得非凡的成功。
内向者必知:?外向者配合客体而感觉、思考、行动,一切以客体为优先,所以他们容易受客体的影响制约。相反,内向者并不关心客体,而是优先考虑主体。他们的思考、行动、感觉都来自主体,客体只有辅助价值。
在听诊器发明以前,医生要听诊心脏的声音,必须把耳朵贴到患者的胸部,有时候这会给医患之间带来尴尬。比如法国一位年轻的男医生拉埃里克,他因为生性腼腆,性格内向,特别羞于把脸埋在女患者的胸部听诊。为了解决这一麻烦,拉埃里克发明了用竹筒来听诊,后来经过不断改进,就演化为今天广泛使用的听诊器。
许多看似缺点的东西,如果换一个角度、换一个场合来审视,往往能成为优点。比如,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内向者一旦有了明确的目标,就会全力以赴,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即使再多的困难,也丝毫影响不了他们的决心。
李阳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是一个深度的内向者。在学习上,很多科目他都显得很吃力,特别是英语,大学一、二年级还多次补考英语。为了彻底改变自己受困于英语学习的局面,李阳开始奋起一搏。他公开宣布,让身边的每一个人都知道他希望自己的英文变得更好,让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来帮助他,甚至来刺激他。
李阳摒弃了偏重语法训练和阅读训练的传统,另辟蹊径,从口语突破,并独创性地将考试题变成了朗朗上口的句子。经过四个月的艰苦努力,李阳在1988年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一举获得全校第二名的优异成绩。
最后,李阳成为中国英语教学界的奇迹,不仅让自己的英文能力得到大幅的提升,还创造了全新的英语教学方法,让疯狂英语风靡一时。
内向者被忽视的原因
内向者不善言辞,无法展现自己的才华,在群体中一般没有什么地位,常常遭到忽视,也很难成为出类拔萃的领导者。内向者的这种生存状况与其本身所具有的一些基本特性是分不开的。
第一,内向者不善于运用一些技巧和手段,在处理各种事务上原则有余,灵活不足。因此,他们很难快速建立自己的威信,也不容易使自己立刻受到别人的欢迎。
第二,内向者不善于表现自己,无法有效展现自己的优势,因而不容易受到重视。
第三,内向者人际关系差,这是因为内向者确实不爱和外界交流。
第四,内向者不善于为自己争取利益,也无法为他人带去利益,在利益链条中处于不被重视的一环。
第五,内向者大多爱面子,容易让老板和同事对其失去信心。
其实,内向者被忽视的原因还有很多,在这里无法一一列举。需要强调的是,有些内向者遭遇挫折后,很容易陷入抱怨、意志消沉,长此下去,对自己的伤害更大。所以,与其在被忽视中自怨自艾、疑神疑鬼,还不如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用切实的行动向他人证明自己的能力,让自己重新焕发光彩。
内向者想要提高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根本方法只有一条,那就是:充满自信,坚定信心,努力壮大自己的实力。地位不是靠恩赐得到的,必须靠我们自己积极努力地去主动争取。只要能克服自卑,尽力发挥出自己的智慧和才干,最终你一定会在团队中取得一席之地,让领导和同事们刮目相看。
内向者必知:?内向者被忽视,除了外向世界的偏见,内向者自身肯定也有原因,找到这些原因之后,不要犹豫,立刻改正它。
在暑假将临之际,13岁的中学生莱蒙德对他的父亲说:?“爸爸,我要找个工作,不想问你要零用钱了。”父亲十分惊讶地对莱蒙德说:?“好啊,莱蒙德,我会想办法给你找个工作,但是恐怕不容易,因为现在市场不景气,找工作的人多,而且你性格又很内向。”“您还没弄清我的意思,我并不是要您给我找个工作,我要自己去寻找一份工作。我相信即使再不景气,即使性格再内向,有些人也一样可以找到工作的。”“哪些人?”父亲疑惑地问。“那些会动脑筋思考的人。”儿子回答说。
莱蒙德到一家公司去应征,但是他去晚了,前面已经排了好几十个人。莱蒙德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马上写了一张纸条,请坐在门口的秘书转交给在房间里主持面试的老板。秘书看过纸条不禁微笑起来,随即把纸条交给老板。老板看了那张纸条也大笑了起来,因为那纸条上写着:?“先生,我排在队伍中的第三十一位,在您没有面试我之前,请不要作决定。”
莱蒙德自然得到了他想要的工作,因为他没有像其他求职者一样,因为千篇一律而被老板忽视。内向者虽然容易被忽视,但只要规避那些让人容易被忽视的习惯,内向者完全可以脱颖而出。就像莱蒙德所做的那样,事情就这么简单。
第五章 打开天窗说亮话:?内向者也能成为交际花
许多内向者以为只要改变自己的性格,就可以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进而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于是他们看了许多人际关系方面的书籍,也学了许多人际交往方面的技巧,最后却发现收效甚微。其实,内向者无法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仅是因为缺乏技巧,还有许多深层次的原因。内向的人要想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从信念、态度、技巧等多方面进行改变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