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82200000024

第24章 吃苦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不管心底多昏暗,前途多么坎坷,磨下去自然就会光亮平坦。

——弘一法师

人们都喜欢追求物质的享受,不希望自己吃苦。所以,生活是越方便越好,越轻松越好。那么,佛家是怎么样看待清苦的生活呢?弘一法师曾经对别人说过这样一段话:“若诸位有空,可以到我房间里来看看,我的棉被面子,还是出家以前所用的;还有一把洋伞,也是1911年买的。这些东西,即使有破烂的地方,请人用针线缝缝,仍旧同新的一样了,简直可尽我受用着哩!不过,我所穿的小衫裤和罗汉草鞋一类的东西,却须五六年一换,除此以外,一切衣物,大都是在家时候或是初出家时候制的。”

弘一法师的生活十分俭朴,他把物质享受放到了最不重要的位置上,可见,大师并没有把生活的苦放在心上。

佛家一贯提倡清修——不问凡尘琐碎之事,在清静、清贫中修行,修炼个人的道德,修炼自己的内心世界。所以,佛家看淡清苦。的确,苦的生活对人来说是一种磨炼,是锻炼一个人意志品质的一个重要方式,同样也是培养人们具有远大的人生志向和浩然正气的途径。能够忍受住苦难生活的磨炼,在人生道路上遇到任何艰难险阻都不会害怕了。历史上不乏利用苦难来磨砺自己的例子。

明朝的宋濂颇得明太祖朱元璋的器重,被人认为是明朝开国大臣之中的佼佼者。

宋濂年幼的时候,家境十分贫苦,但他苦学不辍。他自己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讲:“我小的时候非常好学,可是家里很穷,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寻到书看,所以只能向有丰富藏书的人家去借来看。因为没钱买不起,借来以后,就赶快抄录下来,每天拼命地赶时间,计算着到了时间好还给人家。”正是这样他才得到了丰富的学识。

有一次天气特别寒冷,冰天雪地,北风狂吼,以至于砚台里的墨都冻成了冰,家里穷,哪里有火来取暖?宋濂手指冻得无法屈伸,但仍然苦学不敢有所松懈,借来的书坚持要抄好送回去。

到了20岁,宋濂成年了,就更加渴慕圣贤之道,于是一个人背着书箱,拖着鞋子,从家里出来,走在深山荒谷之中,寒冬的大风,吹得他东倒西歪,数尺深的大雪,把脚下的皮肤都冻裂了,鲜血直流,他也没有知觉。等到了学馆,人几乎冻死,四肢僵硬得不能动弹,学馆中的仆人拿着热水把他全身慢慢地擦热,用被子盖好,很长时间以后,他才有了知觉,暖和过来。

为了求学,宋濂住在旅馆之中,一天只吃两顿饭,什么新鲜的菜、美味的鱼肉都没有,生活十分艰辛。和他一起学习的同学们一个个华服奇丽,但是宋濂不以为那是什么快乐,丝毫也没有羡慕他们,而是穿着自己朴素无华的衣服,不以为低人一等,不卑不亢,照样刻苦学习,因为学问中有许多足以让他快乐的东西,那就是知识。他根本没有把吃的不如人、住的不如人、穿的不如人这种表面上的苦放在心上。正是宋濂能忍受穷苦,自得其乐,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人看到怕吃苦的人会成功,遇到一点困难就叫苦连天的人是不会有出息的。苦与甜是相对的,它们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只有先吃苦,或者能够吃得下来苦的人,方能享受到人生的甘甜。

在一次演讲中,弘一法师讲过这样的一个故事:

有一个人乘船渡江时,他看到浩浩荡荡的江水,气势磅礴,非常欣赏。可是不久,狂风刮来,惊涛骇浪,动天撼地,一叶小舟起伏不定,让人害怕。他吓得嘴张得很大,再也没有心思来欣赏江上的美景。风过后,又是一片宁静美丽的风光。他静下心来,想起自己刚才的恐惧,又看看摇船的船夫若无其事的样子。便问:

“你不怕这么大的波浪吗?”

“怕什么,不就是水嘛!”

弘一法师利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是波涛,还是静水,它们都是水啊!快乐或痛苦都是生活。被外在东西所迷惑,就发现不了生活的真谛。世间能建立起大功德的人,往往都是从逆境中崛起的。为此,弘一法师有一个磨镜之喻,他说:“你见过磨镜老人吗?他坐在门口,手中拿着一面铜镜在石头上面磨。铜镜昏暗,铜镜如血。他日复一日地磨,手都磨出泡了,铜镜依然昏暗。但他不管,一直磨下去,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直到有一天,铜锈尽开,他住了手,取清水一冲,明晃晃的清光就亮出来了,镜就磨好了。我们修行也是这样,不管心底多昏暗,前途多么坎坷,磨下去自然就会光亮平坦。”

在大师的眼里,做人就像磨镜。人之所以能成功,乃至建功立业,是需要一番磨炼的。弘一法师之所以能够取得那样大的成就,就是因为弘一法师能够放弃世人羡慕的舒适生活,进行苦修,他具有常人不能具有的吃苦精神,因而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当然,吃苦对于弘一法师来说算不了什么,他愿意也乐意接受,因为他认为,一个人只有在吃苦的环境中才会得到锻炼,从吃苦中获得收获。

同类推荐
  • 禅师读红尘:写给都市人的枕边幸福禅

    禅师读红尘:写给都市人的枕边幸福禅

    《禅师读红尘:写给都市人的枕边幸福禅》最大的亮点在于它是用佛陀的话解读或者解答的一些现代都市里最棘手、最热门、最时尚、最前卫、最隐私、最尖锐等的话题。比如禅师对贪污、疯狂玩微博现象、婚外恋、奢华假日游、富二代、拜金女、明星绯闻等等问题的看法。它是用传统的观点阐释和解答新颖的问题。相对于较多的传统佛学类出版物来说,它的话题新颖,与时效结合紧密。市场上很多星云、弘一、证严等法师本人的著作《舍得》、《宽心》等以及写他们的著作《禅的行囊》、《禅心莲韵》等销量都很可观,相信将传统的畅销作品融入新的话题会更加有卖点。
  • 佛眼观生死

    佛眼观生死

    人活在这个世上,最关心的事情莫过于生死。人从哪里来,又将往哪里去,这是一个相当具有诱惑力,但是又常常被人避忌的课题。佛教利用其精妙的“缘生观”为我们解读了生命的密码——“一切有情,因缘生成;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生无常,不必执着;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珍惜眼前,活在当下;父母是佛,提早尽孝;生命是宝,务必珍惜;众生平等,慈悲为怀;把握自己,把握人生;临终关怀,直面死亡:涅槃境界,得大自在。”只要参透了这些道理,就可以自在地活在世上,不悔地走完人生旅程。本书从佛教经典的阐述、佛学大师的讲话和专著,以及佛学界人士的研究中,精心挑选了百余篇关于生死问题的章节,分门别类,集合成书,教化大众。
  • 吴言生说禅壹:经典禅语

    吴言生说禅壹:经典禅语

    禅学大师吴言生的权威著作《经典禅语》精选流传禅林、脍炙人口的禅宗格言名句,结合富有启迪性的禅门智慧故事,进行生动形象的体悟与诠释,将禅语的精髓要义,呈献于读者面前。全书语言精警凝炼、形象明快、雅俗共赏,能让读者准确全面、生动亲切地领悟、欣赏经典禅语的言外之言、味外之味、韵外之韵,获得心灵的净化与提升。在浮躁烦扰的现实社会中,《经典禅语》将带领读者感悟禅门智慧,培养禅悦心态,为红尘浊世中迷失自我、喧嚣烦躁的现代人找到安稳身心的家。
  • 金刚经·心经·坛经(中华国学经典)

    金刚经·心经·坛经(中华国学经典)

    《金刚经》全称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是初期大乘佛教的代表性经典之一,也是般若类佛经的纲要书。在中国佛教界,《金刚经》流行得极为普遍,如三论、天台、贤首、唯识等宗派,都各有注疏。尤其是自唐宋以来盛极一时的禅宗,更与《金刚经》有深厚的渊源。宋代,出家人的考试,有《金刚经》一科,也让我们从中看出《金刚经》的弘通之盛!
  • 禅悟人生

    禅悟人生

    释果宁法师,西藏工作八年,赵朴初学生,由原中国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圣辉大和尚剃度出家,在莆田广化寺由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大和尚授比丘大戒。
热门推荐
  • 绝迹天宇之战到世界尽头

    绝迹天宇之战到世界尽头

    对与错,善与恶,正与邪,当一切都不在是选择,生与死,只有逆了天才知道。是神还是魔,我说了才算,若有谁敢挡我逆天路,他将走向毁灭。世间种种磨难,皆我炼身之助;世间种种困苦,皆我炼心之助;世间种种危险,皆我练胆之助。
  • 银河之华夏复兴

    银河之华夏复兴

    在美帝得到远超地球上千年的科技,华夏及其联盟国遭遇国破家亡的大仇大恨。一个平凡的孩子将何去何从?
  • 我心中的你们

    我心中的你们

    我们之间的故事,有悲有喜,有笑有泪。没有浮夸的文笔,只有真挚的感情。在我最美好的年华遇见你们,真好!
  • 布萝莉异界游

    布萝莉异界游

    这是被穿越者附身的布罗利娘化后,在各个次元装逼打爆世界,帮助主角完成主角的愿望,获得无极点,吊打各种反派的故事。
  • 血生罗盘

    血生罗盘

    忘川河畔,舍子花开。废材少年手执至宝血生罗盘,逆天改命,君临天下。我龙战今日在此发誓:“于我有恩之人,哪怕上刀山,下火海,吾也必当涌泉相报!”“若是害我者,阴我者,妄我者,吾也必当十倍奉还。生生世世,不死不休!”新建了一个书友qq群:515934115。加群的身份验证上写个血生罗盘书友就可以了。谢谢各位书友的支持!
  • 八宝来了

    八宝来了

    人无情,是为道无情?不过三两滴秋雨入肝肠,好无味。便是沧海有泪,指点两下山河成了罪?何必十多年,来叹:只是月下自怜惜照,不能圆也许也只有证道才能破了这千般无奈才能梦一回那曾今灿烂的少年也还好吧?那时的八宝,那时的我,有你陪着,方才最好无奈等做空杯尽不负恩师不负卿
  • 异界军火博士

    异界军火博士

    “我本无心尘凡,你若要欺我,是神,我便持枪灭了这神,是天我便灭了这天!”
  • 灵魔空间

    灵魔空间

    一个精神分裂的少年带着灵感过人的警察闯天下?诡异的组合让这个警察彻底凌乱了。高人?还是神经病?这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词语就这么和谐的连在一起。"张望,你能不能把你那身让人毛骨悚然的皮脱了?"
  • 科学创造未来

    科学创造未来

    发达国家经济的增长点、现代化的战争、通讯传媒事业的日益发达,处处都体现出高科技的威力,同时也迅速地改变着人们的传统观念,使得人们对于科学知识充满了强烈渴求。
  • 替嫁之庶女不好惹

    替嫁之庶女不好惹

    七年前“喂,小丫头,你可愿拜我为师,从此不再受人欺负?”大雪纷飞中,神仙般的白衣公子俯身看向衣衫褴褛的沈青青,微笑着问。“我愿意!”七年后城中镇国将军府替长子向沈家求亲,嫡母不愿把自己的宝贝嫡女嫁与这个有名的浪荡公子,便计划用自己冷落苛待了十五年的庶女沈青青替嫁,既打发了碍眼的眼中钉,又替自己老爷换了顶更大的乌纱帽。哼,打的好如意算盘!看我如何将计就计,用我从师父处学来的本领,让你们竹篮打水一场空!浪荡未婚夫有话说:青青,难道你没看到为父不羁的外表下有一颗无比正经的红心么?你就从了我吧······(以下省略万字)青青:走开,我要静静。浪荡未婚夫:静静是谁?是你准备为我纳的小妾么?娘子不用这么贤惠,我只爱你一个······青青: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