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
老作家钱歌川曾长期侨居法国,后又转到美国。最近写了一篇散文,抒发他寄迹异邦怀念祖国的感受,其中谈到他具有与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的相似情怀,并引述这首诗以寄感慨。
唐代诗人岑参写过不少好诗,尤以边塞诗驰名于世。这位出生于河南南阳的诗人,以家贫而发奋学习,博览群书,到了三十岁才中进士,以后就以游幕辗转于西北塞上,晚年以中原多故,在出任嘉州刺史之后终老于四川。但是他的经历却以边塞生活最为多彩,因而有助于他写边塞诗的成就。
这首《逢入京使》可说清浅如话,琅琅上口,毫不深奥。但是却成为传诵之作,其中就有可以探索的原因。
诗题已显示是在旅途遇着相识的入京使者,由于偶遇,来不及写寄家书,于是托使者传一口信。当时的情景是:诗人在塞上怀念家乡,怀念亲人,但万里迢迢,徒然怅望,不禁以湿漉漉的衣袖揩着流不干的泪,向使者倾诉怀乡思亲的感情:“难得遇着你回京,只是道左相逢,停骖小叙,没有纸笔可以写成家书,只有托你口头传讯了。千言万语归结到一句,请代向家人说一声我在外平安,一切还好,要家人不必挂念就是了。”
就是以这样平凡的情景入诗,却刻画了深沉真挚的思乡情感,既不雕凿,也不矫情,纯任自然,因成绝唱。这种抒写,特点在于真实,艺术的感染力量,则在于倾诉出征人所共有的感情,而且纯是白描口语,极贴切于马上相逢、匆匆对话的神态。
岑参抒写乡愁的诗篇,不仅见于《逢入京使》,另两首“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碛中作》),“黄沙碛里客行迷,回望云天直下低。为言地尽天还尽,行到安西更向西”(《过碛》),也反映了他“累佐戎幕……
极征行离别之情”的感受。
不过,话得说回来,岑参长期奔波于边塞,对他的诗歌创作却有极大的帮助,边塞的气候、山川、风俗、征战以至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都给他以深刻的印象,反映在他的诗歌中就具有瑰奇雄浑的色彩,具有与中原风物迥异的天地,因此写出了无数名篇。例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把雪景描写得如此奇丽,就令人神往。
有修养的诗人,大抵能以几种笔墨写诗,既能写“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的平易挚情,也能写天山南北奇险警绝的境界,前提条件则是生活的历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