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65300000002

第2章 从《诗品》悟创新

钟嵘写的《诗品》虽远在齐、梁时代,但今天读来觉得他对诗歌创作上的见解,仍是意义犹新的。

《诗品》中有一部分理论,具有创新的卓见。

当文学上的形式主义已形成一种风气,在当时文坛上占统治地位的时候,不论写文写诗,作家诗人莫不“矜言数典,以博富为长”。这种堆砌现象,充塞于诗歌领域中,我们只要翻看齐梁诗人的诗,就可看到“侈言用事”、“浸以成俗”的倾向:什么离合诗、回文诗、四色诗、八音诗、数名诗、药名诗、姓名诗、树名诗、草名诗、宫殿名诗等体,都以工于数典用事相夸;而《南史·王谌传》中更载有:“(王)俭尝使宾客隶事,多者赏之。(徐)摛后至,俭以所隶示之,操笔便成,文章既奥,辞亦华美,举座激赏。”由此可见当时文风诗风的梗概,诗人专在追求辞藻、讲究声病上用工夫,把诗的兴、比、赋三义置诸脑后,与社会脱离了。

钟嵘不满于当时文坛形式主义的倾向,也不满于理论批评那种“随其嗜欲,商榷不同;淄渑并泛,朱紫相夺;喧议竞起,准的无依”(见《诗品序》, 以下引文同出自此序者,略去标注)的庸俗倾向,因而愤作《诗品》,以一种创新的勇气,对文坛歪风提出了严正的批评。钟嵘指出:

若乃经国文符,应资博古;撰德驳奏,宜穷往烈。至乎吟咏情性,亦何贵于用事?……颜延谢庄,尤为繁密,于时化之。故大明、泰始中,文章殆同书钞。……尔来作者,浸以成俗。遂乃句无虚语,语无虚字,拘挛补衲,蠹文已甚。

钟嵘这种批评,不仅是针对文坛上的形式主义,而且在理论上也提出了一个内容与形式必须统一的创见,在他看来,文符驳奏之类,需要使典言事,尚还无可非议,因为这种内容决定了它的表现形式。但“吟咏情性”的诗歌,就该有所不同,应该有它的表现形式,应该运用兴、比、赋的表现方法:

宏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

在运用兴、比、赋的传统手法之时,钟嵘却又认为不可生搬硬套,而要“酌而用之”:既要避免专用比兴时所产生的“患在意深,意深则词踬”的缺点;又要避免“若但用赋体,患在意浮,意浮则文散,嬉成流移,文无止泊,有芜蔓之累”的毛病。他说必须“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换句话说,就是要求诗人从传统表现方法中善于汲取其长而酌弃其短,然后加以一番养气运词的功夫,才可使自己的诗达到有味感人的境界。

钟嵘既然认为“吟咏情性”的诗歌不宜使典用事,形同书钞,因此他以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阐发了“气之动物,物之感人”的诗论,着重说明诗歌与客观环境及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

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

这是说客观自然环境予诗人的感受应该是很强烈的,诗的题材也是极丰富的。

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反。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

非长歌何以骋其情?

这是说社会生活给予诗歌以更广阔的驰骋天地和多种多样的描写题材。钟嵘这种联系社会生活及反映自然的诗歌理论,是符合诗歌发展的规律,也是继承了《论语》中说的“诗可以群、可以怨”的具有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的。

曾经有人予钟嵘以非议,认为他的理论所指的社会现实生活,多是个人的离合悲欢,缺乏广泛的社会性,因而就有很大的局限性,我对这个论点不敢苟同。我认为不能把个人遭遇和社会时代截然分开,变成孤立的现象。在历史上,诗歌所描写的个人际遇,或个人抒写他自己的离合悲欢,往往体现了时代社会的复杂背景及因素。例如钟嵘说的“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指的当是屈原和王嫱。试问屈原写的《离骚》,能说是单纯抒写他个人的遭遇而与时代社会无关吗?后人写的《汉宫秋》及有关王嫱的诗章,能说都是写他个人的悲欢命运而缺乏时代社会的意义吗?显然不能这样说。即使是蔡琰写《胡笳十八拍》,也是通过她的痛苦经历反映了当时的民族关系与社会动乱的背景的。文学艺术的特点之一是多通过人物的具体遭遇来反映社会的。钟嵘的诗学理论虽然没有深刻地阐明具体与一般的关系,但却不能说他的论点有什么问题。

由于钟嵘看到诗歌的源泉是与自然及社会生活有关,因此他又提出了“直寻”的创作方法:

“思君如流水”,既是即目;“高台多悲风”,亦惟所见;“清晨登陇首”,羌无故实;“明月照积雪”,讵出经、史?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

什么叫做“直寻”呢?看来,钟嵘之意是说诗人应该向自然及社会生活领域去选取题材及选择抒写对象,而不是为用事用典、艳丽辞藻而钻牛角尖。他认为好的诗篇并不倚恃刻意雕琢或引经据典,而是来自诗人的生活历练、修养及从观察体验中自然抒发而成的。

钟嵘的“直寻”是一种创新的理论,当时能针砭时弊,其后也影响诗风。我们试读白居易的《与元九书》,他在纵论历代诗歌倾向之时,就提出“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的正确论断,其理论脉络可与钟嵘《诗品序》相连。白居易在诗创作的实践上不仅达到了“直寻”的境界,而在成就上、社会意义上早已超出钟嵘诗论所及的范围了。

为了纠正齐梁时代妖艳绮靡的诗风和出口成章、偏求典藻的文风,钟嵘更提出了“口吻调利”的主张,他认为诗歌应有一定的音韵节奏,能流畅易诵,琅琅上口,而无“蹇碍”之病才算好诗,他说如果“文多拘忌”,就“伤其真美”;如“雕文织彩”,就有“轻巧”、“研冶”之弊,都不能说是健康的。他要求能做到“清浊通流,口吻调利,斯为足矣”(《诗品序》)。

钟嵘的关于“口吻调利”的论点,与刘勰在《文心雕龙·声律篇》说的“左碍而寻右,末滞而讨前,则声转于吻,玲玲如振玉;辞靡于耳,累累如贯珠矣”是相同的。两位文艺理论家都主张音韵谐调,不必拘于四声八病。这种艺术见解,一直被人认为是“切当之论”。

看来,钟嵘在《诗品》中的一些理论,直到今天仍有可借鉴的地方,因为他反对形式主义,以“雕文织彩”为非;反对一味追求辞藻与过分讲究声病,主张“直寻”和“口吻调利”,而对兴、比、赋的传统表现方法,却也能以又批判又继承的原则分析其优劣,明其取舍。所有这些理论,对我们无疑是有很大启发意义的。

同类推荐
  • 春之声

    春之声

    本书是一本诗集。从诗集中看到了他心中的祖国中的党,同时也看到了他的心路历程。这本书既有山药蛋派的质朴美,又有“阳春白雪”的高雅美。诗的语言朴素,自然,清新,典雅。如其笔下的《家》,书中写了不少吟诵花草的诗如《牡丹》,等通读诗集觉得既有浪漫主义的夸张和气势,同时又有写实风格的简洁凝炼惠语连篇淡泊隽永。
  • 童年论

    童年论

    近年来,学界对童年社会学研究的兴趣与日俱增,本书旨在介绍这一研究领域中的主要发展情况。在当代社会学和人类学研究的基础上,本书建立了童年研究与社会学理论之间的联系,呈现了它的历史、政治和文化维度,并通过对童年的社会结构性特征及其日常生活背景的深入分析揭示了童年的社会建构特征。本书并不是根据家庭、学校和玩耍这样的传统类别,而是围绕空间、时间、文化、身体和工作这样的主体来组织内容的。通过这种方式,本书分析了近年来童年研究中新的研究方法的差异,以此为童年研究领域提供有价值的启示。
  • 记者的感悟

    记者的感悟

    这么多年,我写了许多杂文、短评、述评、时评,也写了许多业务研究文章、采访体会、记下了自己的工作经历,还为各类培训班写过不少演讲稿。与采写消息通讯等本职业务相比,我对这类东西的重视程度并不低、所花精力并不小、所获的感悟并不少。因此,我一直希望将这些凝聚着我的心血、汗水的文字结集出版。现在,奉献给读者的,是继《记者的天空》之后又一部研究业务的书。
  •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上)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上)

    本书拟分上下两册,上册是有关中国现代小说的精选,下册是有关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戏剧戏曲和电影脚本的精选。书中有一些作品是在类似作品选中初次选录,比如近代言情小说,现代戏曲,现代电影剧本等,这些作品的选录一方面反映了当前学术发展的新进程,增强了本书的时代感,另一方面也在细微处透露了编选者的学术追求。
  • 文爱艺全集(2)

    文爱艺全集(2)

    文爱艺的抒情诗中,柔肠百结、无法申述的情状是魅人的,同样富于魔力的是精致的概括,它通常以结论式的句型作用于人的知解力。闪烁中的肯定,肯定下的闪烁,把概括指向不定性和深邃性,柔和的渊谷和鸟瞰的伟岸同时出现在读者脚下。
热门推荐
  • 萌妻在上:总裁大人轻点撩

    萌妻在上:总裁大人轻点撩

    简介:他是A市的帝王,冷酷无情,传闻他不近女色,甚至疑gay,连自己都有所怀疑。然在某一天……“顾宸,你喜欢我吗?他们说只有互相喜欢才可以玩亲亲哦!”某女眨巴着大眼睛问。“喜不喜欢,可不是嘴上说就算数的。”某男邪恶的勾了勾唇。“那怎么样才……唔……”安小喵被堵住了唇。吻到两人无法呼吸的时候,顾宸才放开,道,“这才算数。”
  • 精灵小老公,快到碗里来

    精灵小老公,快到碗里来

    一次倒霉遭遇,让萧婕遇到了来自异时空的精灵王子斯塔,斯塔为躲避家族同胞的追杀,赖在萧婕家里不走,萧婕平淡的生活被打破,被学校开除,被陌生人侵犯,被抓入狱,丧母,逃狱,然后跟着斯塔开启了一次奇妙的探险旅途,这还不够,还要穿越到精灵王国,变身成为最伟大的精灵王妃,来吧,亲爱的精灵小老公,快到我的碗里来吧!
  • 证仙行

    证仙行

    地球少年穿越异世,领昆仑秘境传承,证道家无上秘技,至强法术
  • 殇雪传

    殇雪传

    上古时期盘古开天地,方有这天和地,女娲造人方有人世,有了人就有了纷乱战争,就有了火神祝融和水神共工之争,祝融打败水神共工,共工恼怒却将不周山撞倒,以至于天塌地陷,天上出现窟窿,天界凶兽毕方,穷奇,和九婴逃下人间四处为恶,吃人无数.女娲娘娘看着自己的孩子被祸害自是不忍,于是练出五色石,弥补天上之窟窿.天虽补好,凶兽却是依旧横行,于是女娲娘娘再练五色石锁妖于六盘山.各位一定要问五色石为何物,五色石是五种颜色混合一起的石头.但是却因女娲娘娘手下一名童子云展失手打碎而分成五块.“欠落霞一世情缘,欠雪儿的却是千年等待......。”
  • 通天书圣

    通天书圣

    先天残缺的少年书生,命途无望的名门少爷。一本残破的疯魔古卷,一套神异的玄奇秘术。一个她。万水千山总无畏,一吻相随到天荒。且看他如何逆天夺命,走出一条完全属于自己的通天大道。
  • 甜妻嫁到:大少宠上瘾

    甜妻嫁到:大少宠上瘾

    第一眼见到艾悠,这个爱哭的女人就让莫天晟很头疼,内心有股冲动,想要把那女人狠狠地禁锢在怀里,让那该死的哭声永远的消失。第一眼见到莫天晟,这个有着冷漠高贵气质的男人,让艾悠害怕接近,又不得不接近,心里还产生了一丝她没有察觉到悸动。这个小兔子一样的女人,他原本以为是很软糯易推倒的,没想到越接触,越能了解到她内心的坚强和不屈,也让他越来越着迷,再也放不开手。她恪守着心,只盼着完成协议上的事情后离开,只是在知道他的情后,她还能那么坦然的离开吗?他们就像是野兽和幼兽,在不断地靠近,不断地给予彼此温暖,又不断地从对方身上汲取自己想要的爱,直到两人再也分不开彼此。
  • 联对佳话(阳光智慧故事)

    联对佳话(阳光智慧故事)

    对联,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本文以故事的形式,配上注解,为读者展现出对联这种语言形式的独特魅力,也是对联学习者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 带只神龟去修仙

    带只神龟去修仙

    急急如律令,随我入意境:此刻看简介的你,突然被神秘力量吸入本书。再次睁眼你已变成七岁孩童,正被一群妖兽包围!穿兽皮的狂野女神驭狮而来,冲你‘叽里咕噜’说着听不懂的鸟语!你会疑惑?惊喜?还是蓝瘦香菇?突然一条任务短信惊醒了迷茫的你“亲:莫慌,恭喜您成为本书万中无一的幸运体验师,你只要完成五字任务“点、藏、论、荐、赏、”不仅能脱离眼前囧境,还将获得女神特殊礼物,以及超神器‘石龟挂坠’。佩戴石龟挂坠的你,将有资格重写人生。你可以选择沉默,但你在这修真世界的每一个动作,都将载入史册!
  • 感时花谢

    感时花谢

    伤感过后尽是心酸……为了你,我愿倾尽天下。我爱你,与你何干……每一次的错过都是为了与你重逢。
  • 玉坊女子

    玉坊女子

    古人给风花雪月的场所想了一个美丽的词——青楼。关于爱情,从来都没有对妓女给予特别的青睐。因为没有自由,所以任凭处理,前程莫问。玉坊第一的奇女子——玉珏以琴。我来自哪里,出身何处,故事,从来都是留给后人,我想要的风花雪月仍是在一座小小的玉坊内。我等不来有情人,我离开多年相望的权势。双双燕子在厮守,多情人在青楼。若得归来后,同行共止,便是杜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