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方平(生卒年不详),生活在唐开元、天宝年间,河南洛阳人。根据《新唐书》的《宰相世系表》推断,刘方平当系匈奴族,是刘氏后裔罗辰之十一世孙。天宝年间,刘方平应举而不第,后欲从军又未成,终生不仕,隐居在颍水、汝河一带。刘方平善诗,其绝句尤工,诗风清新自然,妙句尤多,作品以咏物描景居多,富含乡情、闺思,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全唐诗》录存其诗二十六首。
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名家点评】
写意深微,味之觉含毫邈然。(黄叔灿)
前两句在描绘月夜的静谧方面是成功的,但它所显示的只是月夜的一般特点,如果诗人的笔仅仅停留在这一点上,诗的意境、手法便不见得有多少新鲜感。诗的高妙之处,就在于作者另辟蹊径,在三、四句展示出了一个独特提供的、很少为人写过的境界。(刘学锴)
【精品导读】
这是刘方平著名的诗作之一,描写了月夜春色。诗题虽为“月夜”,但诗人并没有侧重描写“月”或“夜”的景色,而是用一种非常巧妙,极富新意的独特手法,着意于“春”。一般来说,诗人写春景春色,或者以桃红柳绿、燕来蝶舞、雪融河开来写春意之盛,表达喜春之情,或者以花落春逝、骤雨残阳来写春之迟暮,表达惜春之意,但刘方平却独辟蹊径,以新鲜体验,表达了春之将至的喜悦。
开头两句中“半”字用得极妙,形象地写出半夜时分斜月当空,地上人家一半沐浴在月光下,另一半笼罩在阴影里的情状。景致幽静但不死寂,氛围朦胧又有光影,仿佛能见月光的移动,具有流动的美感。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在一天中温度最低的半夜时分,到底是谁感知到了春之将至的温暖讯号?本已夜深人静、万籁俱寂,突然不知从何处陆续传来几声微弱虫鸣,透过绿色的窗纱,传到了诗人的耳鼓。这两句诗与前文静谧、安详的氛围保持一致,但春天到来的喜悦还是没有被完全压抑住,从字里行间渗透出来,妙趣横生。诗人不写花开,不写燕来,而从“虫声”知春至这种独特而微妙的视角,展现出诗人在选择意象、构建意境方面的独创性。
春怨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名家点评】
此等诗往往是诗人借以自抒牢骚,有所讽示。此诗大概是刘方平不遇时之叹。(喻守真)
这首诗在层层烘托诗中人怨情的同时,还以象征手法点出了美人迟暮之感,从而进一步显示诗中人身世的可悲、青春的暗逝。曰“日落”,曰“黄昏”,曰“春欲晚”,曰“梨花满地”,都是象征诗中人的命运,作为诗中人的影子来写的。(陈邦炎)
【精品导读】
《春怨》应是刘方平应举不第,有怀才不遇之感时创作的,借一个被抛弃、被遗忘的女子之口,倾述叹吟,表达自伤自怨的情绪。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首句点时——日落黄昏时分,次句点人——一个独守金屋却满面泪痕的女子。“无人”二字是诗眼,也是第三、四句中情境出现的原因。“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因为“无人”,所以“空庭寂寞”;因为无人,所以“不开门”。倘若庭院内有人到访,即便不是女主人公期盼的那个人,而只是一些玩闹戏耍之人,也能冲淡这寂寞冷清的氛围;如果有人到来,即使春雨春风打落梨花,女主人公也当会敞开屋门,静候宾客。
这两句诗中,“春欲晚”和“梨花满地”喻指女主人公容颜憔悴,形如落花,这既可能是她失去恩宠的原因,也可能是失去恩宠日日泣泪的后果。因果纠缠,更能展现出诗中失宠女子复杂而悲戚的心情,以落花自喻,怨情自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