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佺期(约656~713),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属河南省内黄县)人。上元二年(761)举进士,做过通事舍人、考功郎给事中。受张易之牵连,流放驩州,后为台州录事参军,再后任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诗与宋之问齐名,并称“沈宋”,近体诗格律谨严精密,史论以为是律诗体制定型的代表诗人。有《沈佺期集》,《全唐诗》录其诗三卷。
独不见①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②。
【注释】
①独不见:又做《古意》,是乐府《杂曲歌辞》的旧题,一般是托古咏今的拟古作品,内容多写离别及闺怨。②流黄:指黄褐色的绢。
【名家点评】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二句之中,情景作对。(王夫之)
此赋征夫久戍,思妇闺情也。(胡以梅)
【精品导读】
这首诗写的是一名少妇凄苦思念久戍边塞的丈夫。
本诗首句运用比兴,交代了女主人公家境殷富却凄清怨苦的处境。“海燕双栖玳瑁梁”一句的意思是,双双栖息在玳瑁画梁上的燕子,从来都是相亲相爱永不分离。此句妙在不言夫妻之离,而见离别之苦——梁上的燕鸟尚且相亲相聚,梁下的女主人公却人不如鸟。羡慕燕鸟之聚,少妇将更增愁思。
颔联实写相思的痛苦:深秋季节天寒袭人,捣衣砧声连绵作响。林中的树木仿佛也被凄寒的砧声催逼叶落纷纷。这样的环境让人更增悲伤,而丈夫已经在边塞征战守戍十年了,少妇居家的思念之痛可想而知。
颈联承接上一联,深化题旨,把愁情推入更加凄惨的境地。十年征战戍边,再加上音讯皆无,生死不知。她已非寻常的思夫盼归,而是时时伴有不祥的猜想,恐怕是漫漫秋夜,夜夜断肠。
尾联的意思是:为什么要我一个人苦苦地思念,你却如把我忘记般杳无音讯?而我偏要为你赶制黄绢的征衣,托明月传递我的相思之意。但是丈夫无消息,征衣自然无处可寄,即便是寄不出,还是要趁月赶制。她是在以制衣来寄托思念。
杂诗
闻道黄龙戍①,频年不解兵②。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③旗鼓,一为取龙城。
【注释】
①黄龙戍:即黄龙冈,在今辽宁省开原县西北,唐时在此戍兵。②解兵:撤兵,休战。③将:率领。
【名家点评】
此诗以儿女之情,写征戍之苦,充满着非战色彩。着眼在一“怜”字,说得非常蕴藏。有人评佺期的近体诗,吞吐含芳,安详合度,此诗就有这种风格。(喻守真)
一气转折,而风格自高,此初唐不可及处。(高步瀛)
【精品导读】
“杂诗”类似于“无题”诗,沈佺期写有《杂诗》三首,这篇是第三首。此诗描写了边塞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灾难,表达了怨战之情。艺术上臻至较高境界,是诗苑名篇。
首联交代了边塞战事不息是致征人远戍、家人分离的原因,表达了诗人的怨战情绪;颔联借明月普照于世,形象地描绘了思妇对征夫的深切思念;颈联写两地相思。妻子日日回忆昨夜情,长期遭受着思念的折磨,表达了感情之深,体现了思念之切。
尾联抒写少妇的愿望。夫妻分离的原因是边塞战争,少妇的心里盼望着频年不解的战争尽快结束,只有如此,夫妻才能早日团聚,结束长期分离的痛苦。诗以问句的形式,倍增感慨意味,把诗人内心的哀怨表达得更加淋漓。
这首诗的构思精巧别致,特别是把“闺里月”与“汉家营”、“今春意”与“昨夜情”相对去写,仿如夫妻两人在相对倾诉相思之苦,流动的画面感极强。末尾一句寄望,全诗戛然而止,留下深长余味。诗人运笔纯熟,转换流畅,情与景、意与境的融合自然,思念虽苦,却并不悲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