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26600000028

第28章 卷六(1)

书证第十七

【原文】

《诗》云:“参差荇菜。”《尔雅》云:“荇,接余也。”字或为“莕”。先儒解释皆云:“水草,圆叶细茎,随水浅深。今是水悉有之,黄花似莼,江南俗亦呼为‘猪莼’,或呼为‘荇菜’。”刘芳具有注释。而河北俗人多不识之,博士皆以参差者是苋菜,呼“人苋”为“人荇”,亦可笑之甚。

【译文】

《诗经》中说:“参差荇菜。”《尔雅》解释道:“荇菜就是接余。”“荇”字又写成“莕”。原来的读书人解释时都说:“这是一种水草,叶圆茎细,随着水的深浅而高低不一。如今凡是有水的地方,都有荇菜,它开黄色的花,像莼菜,江南民间也管它叫‘猪莼’,也有管它叫‘荇菜’的。”刘芳在《毛诗笺音义证》里有这些注释。可是黄河以北的人大多不认识这种菜,甚至于博学的人也认为这种长短不齐的荇菜就是苋菜,把“人苋”叫作“人荇”,也实在是够可笑的。

【原文】

《诗》云:“谁谓荼苦?”《尔雅》、《毛诗传》并以荼,苦菜也。又《礼》云:“苦菜秀。”案:《易统通卦验玄图》曰:“苦菜生于寒秋,更冬历春,得夏乃成。”今中原苦菜则如此也。一名“游冬”,叶似苦苣而细,摘断有白汁,花黄似菊。

【译文】

《诗经》里有“谁调荼苦?”《尔雅》、《毛诗传》都认为荼菜就是苦菜。此外,《礼记》中还说“苦菜开花但不结果。”据考证,《易统通卦验玄图》说:“苦菜长于寒秋,经过冬天和春天,直到夏天方能长成。”现在中原的苦菜就是这样的。苦菜又叫“游冬”,叶子像苦苣但稍细,折断后会有白色的汁液,开的黄花就像菊花一样。

【原文】

江南别有苦菜,叶似酸浆,其花或紫或白,子大如珠,熟时或赤或黑,此菜可以释劳。案:郭璞注《尔雅》,此乃“蘵”,黄蒢也。今河北谓之“龙葵”。梁世讲《礼》者,以此当苦菜;既无宿根,至春方生耳,亦大误也。又高诱注《吕氏春秋》曰:“荣而不实曰英。”苦菜当言“英”,益知非龙葵也。

【译文】

江南还有一种苦菜,叶子像酸浆草,花有紫色的也有白色的,结的子跟珠子的大小一样,成熟的时候有的是红色有的是黑色,并且具有消除疲劳的功效。郭璞注《尔雅》时认为这就是“蘵”,就是黄蒢。如今黄河以北称它为龙葵。梁代讲授《礼记》的人把它当做苦菜;但它并没有宿根,直到春天才发芽生长,这也是个大错误。此外,高诱注《吕氏春秋》时说:“只开花不结果的叫英。”苦菜理所当然应被称作“英”了,这也更加确定它不是龙葵了。

【原文】

《诗》云:“有杕之杜。”江南本并“木”傍施“大”,《传》曰:“杕,独貌也。”徐仙民音徒计反。《说文》曰:“杕,树貌也。”在“木”部。《韵集》音“次第”之“第”,而河北本皆为“夷狄”之“狄”,读亦如字,此大误也。

【译文】

《诗经》说:“有杕之杜。”江南的抄本都是将“木”字旁加一个“大”字。《毛诗传》说:“杕,即孤高耸立的样子。”徐仙民给它注音为徒计反。《说文解字》注:“杕,即树木的样子。”把它收在“木”部。《韵集》读音是“次第”的“第”,但黄河以北的抄本却都把它写成“夷狄”的“狄”,读音也是这样,这是一个大错误。

【原文】

《诗经》中说:“牡马。”

《诗》云:“牡马。”江南书皆作“牝牡”之“牡”,河北本悉为“放牧”之“牧”。邺下博士见难云:“颂》既美僖公牧于垌野之事,何限骘乎?”余答曰:“案:《毛传》云:‘,良马腹干肥张也。’其下又云:‘诸侯六闲四种:有良马,戎马,田马,驽马。’若作放牧之意,通于牝牡,则不容限在良马独得之称。”

【译文】

江南的书上都写成是牝牡之“牡”,黄河以北的书上却又全都写成放牧的“牧”。邺下的博学之士诘难说:“颂》诗既然是赞美僖公在远郊放牧的事情,又何必去限定它是母马还是公马呢?”我答道:“按《毛诗传》的解释,‘,指良马肚腹肥壮、躯干高大。’还说:‘诸侯拥有六个马厩,马分为四种:即良马、戎马、田马、驽马。’要是解释为放牧之意,则它就通指母马、公马,而不是限定只有良马才能称为。”

【原文】

“良马,天子以驾玉辂,诸侯以充朝聘郊祀,必无也。《周礼·圉人职》:‘良马,匹一人。驽马,丽一人。’圉人所养,亦非也;颂人举其强骏者言之,于义为得也。《易》曰:‘良马逐逐。’《左传》云:‘以其良马二。’亦精骏之称,非通语也。今以《诗传》良马,通于牧,恐失毛生之意,且不见刘芳《义证》乎?”

【译文】

“良马,是给天子驾车的马,是诸侯朝见天子和在郊野举行祭祀仪式时用的马,当然肯定不会有母马。《周立·圉人职》记载:‘良马,每一匹由专门的一个人饲养。驽马,每两匹由专门的一个人饲养。’养马的人所养的也不是母马;作颂诗的人用俊美强壮来赞扬马,是理解其中含义的。《易经》上说:‘良马奔驰。’《左传》里说:‘以其良马二。’也是说良马俊美强壮,而不是说每一匹马都是这样。现在认为《诗传》中所说的良马就是通指母马、公马,恐怕是与毛苌的本意相违背的,难道不知有刘芳的《义证》为证吗?”

【原文】

《月令》云:“荔挺出。”郑玄注云:“荔挺,马薤也。”《说文》云:“荔,似蒲而小,根可为刷。”《广雅》云:“马薤,荔也。”《通俗文》亦云马蔺。《易统通卦验玄图》云:“荔挺不出,则国多火灾。”蔡邕《月令章句》云:“荔似挺。”高诱注《吕氏春秋》云:“荔草挺出也。”然则《月令注》荔挺为草名,误矣。河北平泽率生之。

【译文】

《礼记·月令》上说:“荔挺出。”郑玄注释说:“荔挺就是马薤。”《说文》上说:“荔,长得像蒲草但比蒲草稍小,它的根可制作刷子。”《广雅》上说:“马薤,就是荔。”《通俗文》也说是马蔺。《易统通卦验玄图》说:“要是不长荔挺,则国家就会频繁发生火灾。”蔡邕在《月令章句》中说:“荔像挺。”高诱注《吕氏春秋》时说:“荔草直立生长。”可是《月令注》却认为荔挺是草名,这就错了。黄河以北沼泽地带长满了荔草。

【原文】

江东颇有此物,人或种于阶庭,但呼为“旱蒲”,故不识马薤。讲《礼》者乃以为马苋;马苋堪食,亦名豚耳,俗名马齿。江陵尝有一僧,面形上广下狭;刘缓幼子民誉,年始数岁,俊晤善体物,见此僧云:“面似马苋。”其伯父因呼为“荔挺法师”。亲讲《礼》名儒,尚误如此。

【译文】

在江东这种草也颇为常见,有人将其种在台阶前,只是管它叫作旱蒲,因而不知道它就是马薤。讲授《礼记》的人却认为它是马苋;马苋可以吃,又叫“豚耳”,俗名“马齿”。江陵曾经有一位僧人,脸形上宽下窄;刘缓的幼子民誉,才几岁年纪,却俊秀聪颖,非常善于观察描绘事物,当他看到这个僧人后,就说:“他的脸长得像马苋。”民誉的伯父刘就称这个僧人“荔挺法师”。刘是讲授《礼记》的名儒,竟也出错到这种程度。

【原文】

《诗》云:“将其来施施。”《毛传》云:“施施,难进之意。”郑《笺》云:“施施,舒行貌也。”《韩诗》亦重为“施施”。河北《毛诗》皆云“施施”。江南旧本,悉单为“施”,俗遂是之,恐为少误。

【译文】

《诗经》上说:“将其来施施。”《毛传》说:“施施,难以行进的意思。”郑玄作《笺》解释说:“施施,行进舒缓的样子。”《韩诗》也重叠为“施施”。黄河以北的《毛诗》都写成“施施”。江南的古本却全部是一个“施”字,一般人都认为这是正确的,但恐怕还是错误的。

【原文】

《诗》云:“有渰萋萋,兴云祁祁。”《毛传》云:“渰,阴云貌。萋萋,云行貌。祁祁,徐貌也。”《笺》云:“古者,阴阳和,风雨时,其来祁祁然,不暴疾也。”案:“渰”已是阴云,何劳复云“兴云祁祁”耶?“云”当为“雨”,俗写误耳。班固《灵台诗》云:“三光宣精,五行布序,习习祥风,祁祁甘雨。”此其证也。

【译文】

《诗经》说:“有渰萋萋,兴云祁祁。”《毛传》说:“渰,乌云密布的样子。萋萋,云缓缓移动的样子。祁祁,是舒缓的样子。”郑《笺》说:“古时候,阴阳调和,风雨按时而至,它们来的时候缓缓适度,而非迅疾猛烈。”我觉得:“渰”已经是阴云的意思,为什么还要重复地说“兴云祁祁”呢?如此看来,“云”应当为“雨”字,只是人将其写错了而已。班固《灵台诗》说:“三光宣精,五行布序,习习祥风,祁祁甘雨。”就是明证。

【原文】

《礼》云:“定犹豫,决嫌疑。”《离骚》曰:“心犹豫而狐疑。”先儒未有释者。案:《尸子》曰:“五尺犬为犹。”《说文》云:“陇西谓犬子为犹。”吾以为人将犬行,犬好豫在人前,待人不得,又来迎候,如此返往,至于终日,斯乃“豫”之所以为未定也,故称“犹豫”。

【译文】

《礼记》说:“定犹豫,决嫌疑。”《离骚》说:“心犹豫而狐疑。”先儒没有对此做出解释。据我考证:《尸子》说:“长五尺的狗叫犹。”《说文》说:“陇西称狗崽为犹。”我觉得人带狗走时,狗总是喜欢跑在人的前面,等不到人时就又跑回去迎接,这样前后往返,终日如此,这便是“豫”所表示不确定的原因,因此才叫作“犹豫”。

【原文】

或以《尔雅》曰:“犹如麂,善登木。”犹,兽名也,既闻人声,乃豫缘木,如此上下,故称“犹豫”。狐之为兽,又多猜疑,故听河冰无流水声,然后敢渡。今俗云:“狐疑,虎卜。”则其义也。

【译文】

还有一种观点指出,《尔雅》说:“犹像麂,善于攀援树木。”犹是一种动物的名字,它一听到人的声音,就预先爬上树,上下不定,所以称为“犹豫”。狐狸作为一种兽类,生性多疑,所以如果只有在它听到结冰的河里没有流水声的情况下,方敢渡河。现在的俗话说的“狐狸性疑,老虎会占卜。”就是讲的这个意思。

【原文】

《左传》曰:“齐侯痎,遂痁。”《说文》云:“痎,二日一发之疟。痁,有热疟也。”案:齐侯之病,本是间日一发,渐加重乎故,为诸侯忧也。今北方犹呼“痎疟”,音“皆”。而世间传本多以“痎”为“疥”,杜征南亦无解释,徐仙民音“介”,俗儒就为通云:“病疥,令人恶寒,变而成疟。”此臆说也。疥癣小疾,何足可论,宁有患疥转作疟乎?

【译文】

《左传》说:“齐侯得了痎病,于是转成了痁病。”《说文》说:“痎,是两天发作一次的疟疾。痁,是伴有热症的疟疾。”据考证,齐侯的病,原是隔天发作一次,然后逐渐加重,最后成为诸侯忧虑的事情。现在北方仍叫“痎疟”,读作“皆”。而世间的传本很大一部分认为“痎”是“疥”,杜预也没有对此做出解释,徐仙民注音为“介”,一般的儒生就解释为“生了疥病,使人怕寒冷,然后就转变成疟疾了”。这种猜测是没有根据的。疥癣这样的小病,还值得一提吗,哪有得了疥癣会转成疟疾的呢?

【原文】

《尚书》曰:“惟影响。”《周礼》云:“土圭测影,影朝影夕。”《孟子》曰:“图影失形。”《庄子》云:“罔两问影。”如此等字,皆当为“光景”之“景”。凡阴景者,因光而生,故即谓为“景”。《淮南子》呼为“景柱”,《广雅》云:“晷柱挂景。”并是也。至晋世葛洪《字苑》,傍始加“彡”,音于景反。而世间辄改治《尚书》、《周礼》、《庄》、《孟》从葛洪字,甚为失矣。

【译文】

《尚书》说:“惟影响。”《周礼》说:“土圭测影,影朝影夕。”《孟子》说:“图影失形。”《庄子》说:“罔两问影。”这些字,都应该写成“光景”的“景”。因为只要是阴影,就都是由于光照才形成的,因此就应当写作“景”。《淮南子》称为“景柱”,《广雅》中说:“晷柱挂景。”都是相同的意思。到东晋葛洪著《字苑》时,才开始在“景”旁加上“彡”,读音是于景反。而世人就把《尚书》、《周礼》、《庄子》、《孟子》中的“景”字按葛洪的说法统统改为“影”字,这个失误实在是太大了。

【原文】

太公《六韬》,有天陈、地陈、人陈、云鸟之陈。《论语》曰:“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左传》:“为鱼丽之陈。”俗本多作“阜”傍“车乘”之“车”。案诸陈队,并作“陈、郑”之“陈”。夫行陈之义,取于陈列耳,此六书为假借也,《苍》、《雅》及近世字书,皆无别字;唯王羲之《小学章》,独“阜”傍作车,纵复俗行,不宜追改《六韬》、《论语》、《左传》也。

【译文】

姜太公的《六韬》里,说到天陈、地陈、人陈、云鸟之陈。《论语·卫灵公》里说:“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左传·桓公五年》里有“为鱼丽之陈”的话。一般的流传俗本大多数是将以上几个“陈”字,写作“阜”字旁加“车乘”的“车”。据考查,表示各种军队陈列队伍的“陈”,都写作“陈、郑”的“陈”字。所以叫行陈,是取义于陈列,将“陈”写作“阵”,这在六书中是假借的用法。《苍颉篇》、《尔雅》以及近代的字书,“陈”都没有写成别的字;唯有王羲之的《小学章》,写成了“阜”字旁加车乘的“车”,就算这种写法在民间流传了,那也不应该将《六韬》、《论语》、《左传》里“陈”的写法改掉。

同类推荐
  •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知识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知识

    本书从国学经典、诗词曲赋、书法绘画、乐舞戏剧、古玩收藏,以及各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等多方面入手,在参考了大量权威性著作的基础上,进行高度浓缩,采用设问方式,介绍丰富多彩而又震撼人心的历史,阐释中华传统文化丰满而深刻的精神内涵。
  • 理想励志(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理想励志(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性感:一种文化解释

    性感:一种文化解释

    本书内容包括:性感,何为性感?:性感是一种欲望的表达、头发乱了、什么是男人的性感?不平等的性感、和老公一起看美女、财物与祸水:男性中心社会里的女性。无处不在的性感——商业与风化;无处不在的性感——出版中的性;无处不在的性感——色情文艺;无处不在的性感——性感的药物;性爱与革命;让我们享受健康、坦荡、明快的性。
  • 留学美国:我们的故事

    留学美国:我们的故事

    这本中国两岸三地新老留学生的纪实文集,故事生动、场景广阔、经验丰富、分析客观宛如一册留学小百科,不但为留学美国提供很好的参考,并且为研究中国留学史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留学故事多为留美学生含泪的微笑,却为年轻人指出一条通向成功之路。留学学子大多坚韧不拔,勇于拥抱理想、实现理想,奋斗不息,经历不断增加自身实力、成为强者的磨练。读来令人感佩。《留学美国:我们的故事》收入来自两岸三地新老赴美留学生及其家属写出留学生涯中种种感人的故事,原生态展现留学北美的苦乐悲欢,是留学经历和经验之作。编入的39篇作品为中国当代留学史留下第一手资料。
  • 三味书屋与寿氏家族

    三味书屋与寿氏家族

    本书试图以绍兴覆盆桥思仁堂寿氏家族作为首选的研究对象,力求全方位地搜集、发掘、梳理和研究这个家族史料,重点探究其清末民初鼎革时期的历史,感受其时代的风风雨雨,真实记录其文化传统的光与影,从而汲取我们所需求的思想、精神和其他有用的东西。在某种意义上讲,这个思仁堂寿氏家族就是当时社会的缩影,就是那个时代的缩影。
热门推荐
  • 工作革命:透视未来工作世界

    工作革命:透视未来工作世界

    未来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随着人类自身的解放逐步开始形成了工作,人们发现自然的秘密,发展文化的力量。在现代社会里工作已成为文明的中心。从历史角度看来,在我们现实生活和意识里,工作世界的作用几乎已无法继续上升。
  • 呆萌路痴:帝少我害怕

    呆萌路痴:帝少我害怕

    单纯如她,遇到了自己生命中的傲娇王子,从此就过上了为他洗手作羹汤的生活,奈何她是一个路痴!每次出去都会让他陪着。“夕儿,你在那儿?”电话中传来男人急躁的声音。接电话的某个女人望了望身边的高楼大厦,很无辜的眨眨眼睛,“然,我也不知道在哪里,这里全是小区!”“站在那里别动,我马上来!”“那你快点我怕!”
  • 无量穿越之一眼定情

    无量穿越之一眼定情

    这一切是南柯一梦,还是我心中的牢笼,情感的纠葛,成蛇得无奈,这到底是命运的捉弄还是太多的巧合造就的我今生的苦难,在人与人的情感纠葛中到底又有几人是真心的对待,阴谋、阳谋到底谁是谁非,在命运的漩涡中我的反抗是否是他眼中的无力的呻吟,再追与逃得游戏中谁胜谁负,蛇姬的宿命是否真的不可改变,情感的漩涡将他们吞噬,她能否摆脱宿命的摆布,得到真正的幸福……
  • 皇归

    皇归

    一个曾经的无上巨头被上天封印,当他解除封印归来之时,会有多少血雨呢
  • 慧因室杂缀

    慧因室杂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绝品家丁

    绝品家丁

    这年头流行穿越,程小羽也随大流穿了,人家非富即贵,他却比叫化子还穷,为了混口饭,不得不卖身为奴,为了保护年青漂亮的女主人,他神挡杀神,鬼挡诛鬼。
  • 墨然忘记告诉你

    墨然忘记告诉你

    雨下着,依然一直在等他,她回忆着:“师傅,我想要看一看这个世界。”他没有说什么,一天他把一双漂亮的眼睛给了她,她们的眼睛变成三界独一无二的。“师傅对不起我会找回你的,一定这是我们的约定啊”依然苦笑着
  • 育儿知识一点通

    育儿知识一点通

    幼龄宝宝正处于生理、心理、社会意识等方面的觉醒期,作为宝宝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教育和引导对宝宝的智力、身体发育有着巨大的影响。本选题内容具有极强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将新生宝宝按月龄划分,把对1~12个月幼儿的教育、护理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书内容全面,通俗易懂,科学性强,实用性强,是广大家长向专家学习育儿心得、防病经验的绝佳选择。
  • 汤周山

    汤周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僵尸医馆

    僵尸医馆

    千年僵尸,附体重生成男孩。从一个幼小男孩,慢慢成为一代僵尸之神。传承久远的医馆,被男孩继承。一个僵尸神医便已诞生。携无敌医术。凭僵尸之体。纵横世界。所向无敌。不一般的童年,不一般的乐趣。本书不平淡,乐趣横生。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僵尸医馆》。本书,敬请你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