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26600000026

第26章 卷五(5)

【原文】

凡人之信,唯耳与目;耳目之外,咸致疑焉。儒家说天,自有数义:或浑或盖,乍宣乍安。斗极所周,管维所属,若所亲见,不容不同;若所测量,宁足依据?何故信凡人之臆说,迷大圣之妙旨,而欲必无恒沙世界、微尘数劫也?而邹衍亦有九州之谈。

【译文】

一般人都会对自己耳闻目睹的事物表示相信;而对其耳闻目睹之外的事物,则都加以怀疑。本来,儒家对天的看法有几种:浑天说、盖天说和宣夜说,也有相信安天论的。除此之外,还认为北斗星围绕北极星转动,是依靠斗枢为转轴的,倘若是他们亲眼所见,就应该不会有这么多看法了;倘若是凭空推测度量的,则到底哪种方法是可靠的呢?我们为什么要相信凡人的猜测而去怀疑圣人释迦牟尼的精妙教义呢,为什么认定绝不会有像印度恒河中的沙子那样多的世界,微小的尘埃也经历过数次的劫波呢?而且,邹衍也曾提出中国之外还有九州。

【原文】

山中人不信有鱼大如木,海上人不信有木大如鱼;汉武不信弦胶,魏文不信火布;胡人见锦,不信有虫食树叶吐丝所成;昔在江南,不信有千人毡帐,及来河北,不信有二万斛船:皆实验也。

【译文】

山里人不信会有像树木那样大的鱼,海上人也不信会有像鱼这么大的树木;汉武帝不相信世上会有可以黏合断裂弓弦刀剑的弦胶,魏文帝也不相信会有耐火的火烷布;胡人看见锦后,怎么都不信这是用吃桑叶的蚕所吐的丝织成的;以前我在江南的时候,也不相信会有容纳千人的毡帐,但是等我到了黄河以北后,才发现这里的人们还不相信会有容纳两万斛的大船呢:而这些却都是得到事实验证确实存在的。

【原文】

世有祝师及诸幻术,犹能履火蹈刃,种瓜移井,倏忽之间,十变五化。人力所为,尚能如此;何况神通感应,不可思量,千里宝幢,百由旬座,化成净土,踊出妙塔乎?

【译文】

世上有巫师和熟悉各种幻术的人,他们还能穿行在火焰中,行走在刀刃上,能使种下的瓜果立刻成熟,还能挪开水井,在一瞬间做到千变万化。人的力量都可以做到这些,更何况神通广大的佛呢,这就更是不敢想象的了,数千里高的幢旗,数千里广的莲花宝座,庄严洁净的极乐世界,还有从地上踊出的一座座宝塔,这些难道不是瞬间变化出来的吗?

【原文】

释二曰:夫信谤之征,有如影响;耳闻目见,其事已多,或乃精诚不深,业缘未感,时傥差阑,终当获报耳。善恶之行,祸福所归。九流百氏,皆同此论,岂独释典为虚妄乎?项橐、颜回之短折,伯夷、原宪之冻馁,盗跖、庄之福寿,齐景、桓魋之富强,若引之先业,冀以后生,更为通耳。

【译文】

对第二种指责的解释是:对于你们所诽谤的佛教因果报应之说,我却是相信的,这种因果报应就好像形体与影子、声音与回响;我曾耳闻眼见了很多这样的事,也有没得到应验的,这可能是因为当事者的精诚还不够深厚,所以因缘尚未发生感应,报应的时间虽然有早有晚,但最终的结果还是会得到报应的。一个人行为的善与恶,往往决定了他会招致福与祸。九流百家对这个观点也都认同,为什么只有佛家这样说了才被认为是虚伪的呢?项橐、颜回的短命而亡,伯夷、原宪挨饿受冻,盗跖、庄得福获寿,齐景公、桓魋富足强大,要是将这看成是他们的前世功德或恶业,报应在后人身上,道理就很好说通了。

【原文】

如以行善而偶钟祸报,为恶而傥值福征,便生怨尤,即为欺诡;则亦尧、舜之云虚,周、孔之不实也,又欲安所依信而立身乎?

【译文】

倘若是因为行善事而偶然招致灾祸,做坏事又意外得到福报,而产生怨恨之心,从此便认为因果报应之说是假的;那么这也就是在指责尧、舜的事迹是虚假的,周公、孔子也是不可信的。如此一来,还有什么可以相信的呢?又能靠什么信念来立身处世呢?

【原文】

释三曰:开辟已来,不善人多而善人少,何由悉责其精洁乎?见有名僧高行,弃而不说;若睹凡僧流俗,便生非毁。且学者之不勤,岂教者之为过?俗僧之学经律,何异士人之学《诗》、《礼》?

【译文】

对第三种指责的解释是:自从开天辟地有了人类以来,就是坏人多而好人少,怎么可以要求每一个僧尼都是清白的好人呢?看见名僧高尚的德行,都置之不理;见到了凡庸僧尼伤风败俗,就指责非议谤毁。再说了,接受教育的人不勤勉,这难道是教育者的过错吗?况且凡庸僧尼学习佛经,这跟士人学习《诗经》、《礼记》又有什么区别呢?

【原文】

以《诗》、《礼》之教,格朝廷之人,略无全行者;以经律之禁,格出家之辈,而独责无犯哉?且阙行之臣,犹求禄位;毁禁之侣,何惭供养乎?其于戒行,自当有犯。一披法服,已堕僧数,岁中所计,斋讲诵持,比诸白衣,犹不啻山海也。

【译文】

用《诗经》、《礼记》中所要求的标准去衡量朝廷中的官员,恐怕也没有几个是合格的吧;用佛经的戒律去衡量出家人,为什么唯独要求他们不能违犯戒律呢?品行不好的官员,尚且能获取高官厚禄;那么犯了禁律的僧尼,享受供养又有什么惭愧的呢?对于所规定的行为规范,人们难免会偶尔违反。出家人一旦披上法衣,一年到头便吃斋念佛,这与世人的修养相比,其德行的高低程度远远胜过了高山与深海的差距。

【原文】

释四曰:内教多途,出家自是其一法耳。若能诚孝在心,仁惠为本,须达、流水不必剃落须发;岂令罄井田而起塔庙,穷编户以为僧尼也?皆由为政不能节之,遂使非法之寺,妨民稼穑,无业之僧,空国赋算,非大觉之本旨也。抑又论之:求道者,身计也;惜费者,国谋也。

【译文】

对第四种指责的解释是:出家仅是佛教修行的多种方法之一。倘若能把忠孝牢记在心,将仁爱施惠作为立身之本,那么像须达、流水两位长者那样,也就不用剃度为僧了;更不用将所有的田地用来建寺庙佛塔,让所有的编户都去当僧尼了。由于当权者对佛事没能很好地节制,使得一些不守法纪的寺院,妨碍了民众的农事,德行不好的僧尼,坐享国家的赋税,而这并非佛教的本旨。我还可以这样说,信奉佛教是为个人计划;珍惜费用则是为国家谋划。

【原文】

身计国谋,不可两遂。诚臣徇主而弃亲,孝子安家而忘国,各有行也。儒有不屈王侯高尚其事,隐有让王辞相避世山林;安可计其赋役,以为罪人?若能偕化黔首,悉入道场,如妙乐之世,禳佉之国,则有自然稻米,无尽宝藏,安求田蚕之利乎?

【译文】

为个人计划和为国家谋划总是无法达到两全其美的。这就好比忠臣献身于君主而放弃抚养双亲的责任,孝子为了孝敬双亲而忽略了对国家应尽的义务,行为准则是有别的。儒家中有不屈从于王侯自命清高的,隐士中也有不留恋相位遁世山林的;难道也要计算他们的赋税徭役,并说他们是逃避赋役的罪人吗?倘若能感化百姓都信奉佛教,皈依释迦牟尼,则会像佛经中所说的妙乐、禳佉国那样,会有自然生长的稻米和无尽的宝藏,当然就不用去求取种田养蚕的利益了。

【原文】

释五曰:形体虽死,精神犹存。人生在世,望于后身似不相属;及其殁后,则与前身似犹老少朝夕耳。世有魂神,示现梦想,或降童妾,或感妻孥,求索饮食,征须福佑,亦为不少矣。今人贫贱疾苦,莫不怨尤前世不修功业;以此而论,安可不为之作地乎?

【译文】

对第五种指责的解释是:人的形体虽然死去了,但是精神却依然存在着。人活在这个世界上,远望死后的事,似乎生前与死后没什么关系;但是等到死后,才发现灵魂与前身的关系,就仿佛老人与小孩、早晨与晚上一样密切。世上有死者的灵魂,会出现在活人的梦中,有的托梦给仆童、小妾,有的托梦给妻子、儿女,向他们讨求饮食,乞求福佑而得到应验的事,也是不少了。如今有的人看到自己一辈子贫贱受苦,都怨恨前世没有修好功德;从这一点来说,活着的时候为什么不为自己来世的灵魂开辟一片安乐之地呢?

【原文】

夫有子孙,自是天地间一苍生耳,何预身事?而乃爱护,遗其基址,况于己之神爽,顿欲弃之哉?凡夫蒙蔽,不见未来,故言彼生与今非一体耳;若有天眼,鉴其念念随灭,生生不断,岂可不怖畏邪?又君子处世,贵能克己复礼,济时益物。治家者欲一家之庆,治国者欲一国之良,仆妾臣民,与身竟何亲也,而为勤苦修德乎?

【译文】

至于人有子孙,他们只不过是天地间芸芸众生中的一个而已,跟我们自身有什么关系呢?就这样还要尽心尽力地去爱护他们,把家业留给他们,那么对于自己的灵魂,我们又怎么可以轻易舍弃不顾呢?愚昧无知的凡夫俗子,对来世是无法预见的,所以他们往往宣称来生和今生不是一体;倘若人有洞察万物的天眼,就可以看到生死轮回了,要是这样的话,他难道不感到惧怕吗?而且君子处世极重要的是要克己复礼,匡时救世,有益于人。治家的人盼望家庭幸福美满,治国的人希望国家繁荣昌盛,仆人、侍妾、臣子、民众,和我自身又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还要为他们而辛苦操劳呢?

【原文】

亦是尧、舜、周、孔虚失愉乐耳。一人修道,济度几许苍生?免脱几身罪累?幸熟思之!汝曹若观俗计,树立门户,不弃妻子,未能出家;但当兼修戒行,留心诵读,以为来世津梁。人生难得,无虚过也。

【译文】

这也和尧、舜、周公、孔子一样,为了别人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欢乐罢了。一个人修身求道,可以超度几个世人,能使几个人开脱罪恶?对于这样的问题,你们一定要好好考虑!如果你们要顾及世俗的生计,建立门户,不能舍弃妻儿,不能出家当和尚;那也要兼及修行,留心于诵读佛经,以此来为来世的幸福架好桥梁。人生是很宝贵的,你们万万不可虚度啊!

【原文】

儒家君子,尚离庖厨,见其生不忍其死,闻其声不食其肉。高柴、折像,未知内教,皆能不杀,此乃仁者自然用心。含生之徒,莫不爱命;去杀之事,必勉行之。好杀之人,临死报验,子孙殃祸,其数甚多,不能悉录耳,且示数条于末。

同类推荐
  • 中国节俗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节俗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本书以大量图片,多角度地向读者展现了中国节日文化的特点,举凡生产活动、衣食住行、人生礼仪、文化娱乐等,让读者在走进中国节日的同时,了解到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
  • 风生水起: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生动实践

    风生水起: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生动实践

    本书为作者多年从事非物质遗产保护工作的经验探索,记录了浙江多年来走在前列的非遗保护历程和实践,是读者了解浙江非遗工作的一个窗口。全书主要分为四讲:第一讲为学法讲义,第二讲为论坛讲演,第三讲为会议讲话,第四讲为市县讲评。
  • 世界民风民俗大全

    世界民风民俗大全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生活习惯,男婚女嫁,生老病死,自古被人尊崇为人生大事,予以隆重庆典,从而形成了具有浓郁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风俗习惯。礼仪习俗也成了民俗文化中的重要内容。
  • 民俗实用对联(上)

    民俗实用对联(上)

    对联是做为民族传统风俗文化之一,从其诞生起,就一直为历代人民所重视。本书从岁时节日、人生礼俗、工商百业三大方面,选取精联、名联百余条以飨读者。
  • 日本人与日本论

    日本人与日本论

    从日本的自然条件、历史渊源说起,通过分析近现代日本国家政治、经济等,指出了日本民族精神上的空虚与矛盾;对日本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做了分析。被学界视为研究日本的一本标杆性的著作,堪称中国的《菊与刀》。《日本人与日本论》 中国版的菊与刀,了解日本文化的必读之作。
热门推荐
  • 双笙玉

    双笙玉

    桃花朵朵开,任君来采摘,同样的眼,不同的脸,玉家双生子,只能存其一,前世你将我独留在世间,今生是否还是一样的结局...
  • 顶落

    顶落

    斗争,现实,百味人生,酸甜苦辣,就像整个无法跨越的一度围墙
  • 龙凤宝宝好妈咪

    龙凤宝宝好妈咪

    从大学入学起,简琪和宁梦柯两人就是好姐妹,用梦柯的话说就是,两人从“一见钟情”之后,便一直”如胶似漆“到现在。而宁道远则是宁梦柯的哥哥,因为梦柯的关系,两人也是在大一的时候就认识了。想到道远哥,简琪忍不住将按键跳到了宁道远这三个字上。宁道远一直对她爱护有加,就像是亲妹妹一样对待着,宁道远到了大四的时候,早已经为自己的家族企业开始掌权,应该是有一点自己的钱了才是,不知道能不能……
  • 翻身吧尤物女配

    翻身吧尤物女配

    一朝穿越,她成了自己写的小说中的坏女配!不行!她不能坐以待毙,她要翻身!却不小心惹到了他。“明彩夏,做我女人。”这谁啊,按剧本貌似没有他的戏吧!正当她以为幸福即将开花之时,有人却看不得她好!既然是你先招惹的,那就别怪她不客气了!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无声的斑马

    无声的斑马

    从暗恋到明恋再到单恋,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的爱,只是擦肩而过的无奈。
  • 回翳是思念

    回翳是思念

    毫无缺点的天才少年偶遇心理天才少女专家医生,少年唯一缺点也逐渐显露。
  • 国际战争

    国际战争

    未来3015年.9月18日,神圣太阳帝国对炎龙帝国发动了突然袭击。炎龙帝国由于经验不足迅速溃败,连续丢失了数十个阵地。巨熊联盟,老鹰帝国,不列颠共和国,法兰高卢帝国不断介入,战争的规模也慢慢变大。炎龙帝国危在旦夕,苏联时光机器的出现给炎龙带来了一丝胜利的曙光。“超级红色黎明”计划启动。炎龙小队将穿越时空,回到过去,彻底改变战争格局,让战争的齿轮重新倒转。“有时候,为了守护重要的东西,就必须舍弃些什么,包括生命.....”
  • 北风寒
  • 重生之完美女神

    重生之完美女神

    尝试着写一下开放结局。她家境贫寒,父母双亡,外貌丑陋,是全校共同攻击的丑女,受不了所有人的攻击于是跳楼自杀,罪恶天使的帮助使她重生,成为了完美女神。闲来无事靠颜值挣挣小钱,耍耍渣男,玩玩贱人,拐拐男神。兼职模特、作家,还自创APP。成为人生赢家,逆袭绝世女神,从此不被任何人欺负,重生不是怜悯,而是机会……
  • 爱恋:难回的过去

    爱恋:难回的过去

    她第一次见他在爸爸的公司,小小的她蛮横无理,小小的他却懂事大方,他成了她的出气筒,虽然被欺负却很高兴,同一所小学、同一所中学,九年的朝夕相处终于修成正果,恩爱甜蜜,立誓要天长地久,可是她还是离开了他,走的那么干脆,那么绝情,但心有灵犀的他们又在同一所大学相见,长大的他发现他的心已经被她夺走了,他又开始追她,一直放不下他的她经不住他的死缠烂打,终于重归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