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是一个久远的梦。
小学四年级时,班里的语文老师是杭州临安人。
临安老师对家乡杭州有着近乎痴狂的眷恋,总不忘在一切可能的场合以各种方式赞美杭州,赞美西湖。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的这首《忆江南》,临安老师总固执地认为是描写杭州胜景的。
临安老师也声情并茂地讲风波亭和岳飞的故事,讲岳庙和铁索缠身的秦桧,讲六和塔和武松的后半生,也讲许仙和白娘子的离奇爱情,讲苏堤断桥和雷锋塔那些美丽凄凉的传奇。种种神话,把秦秀丽等一班屁事不懂的小学生说得惊惊咋咋的,一天到晚地憧憬着能到天堂杭州领略一番。
秦秀丽对岳飞武松等英雄们兴趣不大,只对白娘子特别痴迷。
但有一件事一直不明白,白娘子和许仙为什么要在一座断的桥上相遇呢?
这问题困扰了小学生秦秀丽好多年,又没有勇气去问临安老师和身边的人,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是多么天经地义的事,谁问它都显得特别的傻冒。“哦,他们不在断桥上相遇,难道还在钢筋水泥桥上相遇?那显得多俗。”秦秀丽无师自通地想。
武义到杭州200多公里,那时候金温铁路还没开工,也没有高速公路,到杭州的唯一方式是从武义坐一个多小时的汽车到金华,再从金华经浙赣线坐5小时的火车抵杭州。
这7个小时的旅程对当时的小学生秦秀丽来说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或者对临安老师来说也只是一种奢望,所以杭州就成了一个遥远的美丽的可望不可及的梦。
初二下学期,班里瘦瘦的数学老师很招人讨厌。
他好像看不惯班里的所有女生,对每一个女生都冷嘲热讽的。
班里的女生都恨死了他,都不想上他的课。
秦秀丽的两个死党李红和徐爱芝就鼓捣秦秀丽逃课。
在春光明媚中,尽管心中满是惶恐,三个人仍象三只欢快的鸟儿逃出学校。
课是逃了,但三个人都不敢回家,也没地方去,就在熟溪边走。
走着走着,徐爱芝突然说:“去杭州!”把秦秀丽和李红吓了一跳。
徐爱芝自豪地说,她表姐在杭州一家大饭店当服务员,表姐早叫她去玩了。可是去能找到她吗?“一定能!”徐爱芝说,“我表姐说了,她们的饭店就在西湖边,找到西湖就能找到她。”三个人于是下定决心去杭州,去西湖。
秦秀丽天真地想,小时候的梦终于可以圆了。
可是去杭州需要钱,三个人把身上所有的钱都凑在一起才八块六毛钱。到金华的车票三块钱一张,三个人就要九块钱。八块六毛钱金华都到不了,更别说到杭州了。
怎么办?秦秀丽突然想起自己家附近开服装店的张阿姨,张阿姨和她妈妈是好朋友,肯定会帮忙的。果然,秦秀丽还没把“学校要交钱,妈妈不在家”的谎话编完整,张阿姨就着急地问她要多少钱了。
秦秀丽要了三十块钱,心想一个人十块钱总能到杭州了。
到金华非常顺利,小个子的徐爱芝还意外地买了半票,三个人花了七块五毛钱就到了金华。
到金华是下午一点多,三个人都饿得要命,但不敢买东西吃,怕到杭州的车票钱不够。
三个人兴冲冲地赶到火车站售票处,一问,傻眼了,到杭州最便宜的火车票是十三块钱。即使徐爱芝买半票,三个人加起来也要三十二块五毛,可是所有的钱加起来只有三十一块一毛,差了整整一块四毛钱。班里有个外号叫“松鼠”的男生一天到晚念叨“一毛钱难死英雄汉”,秦秀丽被他烦得要死,这个时候才理解他念叨的是对的。
怎么办?三个初二女生很无助地走出售票大厅。
外面是春暖花开,阳光灿烂,三个人心里别提多懊恼了。
火车站边上有家面馆,三个人瞧着那老板有点面善,不象坏人,就相约一起吃面。
吃完面后,三个人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怎么办好。
按李红的意见,大家就此打道回府,但徐爱芝不同意,她心中掂记的是杭州的表姐。秦秀丽也犹豫,要说回去,不说逃课,就是她骗钱的这事就得让妈打死。要说去杭州,钱又不够。当前唯一的办法就是分道扬镳,李红回武义,秦秀丽她们去杭州,这样身上的钱刚好。但是李红不干,说死也要死在一起。
正巧这时老板娘过来擦桌子,秦秀丽随口问了一句:“阿姨,你们店里要帮工吗?”
老板娘显然没想到几个十几岁的孩子会问出这话,愣了。
旁边李红马上醒悟过来,附和说:“我们帮你洗菜洗碗!”
老板娘一听,笑了,说:“你们等着,我问老板去!”
泰秀丽看她快步走到不远处的胖老板边上,吱吱唔唔地说着什么。
胖老板不时地回头看看她们,神情特别严肃。
过了一会儿,胖老板过来了,说:“呆会儿晚饭的时候,你们帮我洗碗,我付你们一人两块钱,还包晚饭!你们现在什么地方也不能去!”尽管老板看起来有些狰狞,但一想到那六块钱,三个人还是爽快地答应了。
可惜晚饭时间还没到,秦秀丽的爸妈已经找到了店里。
秦秀丽至今不明白,爸妈何以这么神速地找到了她们。当看到爸妈一脸焦虑地出现在小店门口时,秦秀丽彻底地为自己做的傻事后悔了。
爸妈自然对店老板千谢万谢,秦秀丽此时也明白了老板的一片好意,如果不是他挽留,三个人早跑得没影了,爸妈根本没地方去找。
在胖老板大度的笑语中,三个人乖乖回了武义。
曾以为唾手可及的杭州又还原成了遥不可及的梦。
1992年,秦秀丽高中毕业,顺利考入宁波海洋学院,杭州终于渐渐清晰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