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9400000003

第3章 生命的进化和发展

第一篇 第二章生命的进化和发展

在我们周围,任何生命体都不是永存的。水中的微小生物体或空中飞行的小昆虫,有的一生

仅有几天,有的仅几小时或更短的时间。即使千年乔木和百年的乌龟,也有一个生死存亡的

时限。可见,生命的连续性并非是依靠个体的长生不死。

生命的连续性依靠什么呢?首先依靠生殖来传宗接代。小小的绿眼虫可以依赖于分裂生殖,

一个变成两个;草履虫也可依靠接合生殖,一个亲代产生四个子代。绝大多数生物体都是依

赖有性生殖延续后代的。表面上看,在短暂的若干代中同一种群几乎找不出太多差异,这就

是大家常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即使如此,子代的瓜豆与亲代的瓜豆也会产生差异的

,尽管这种差异很难觉察出来。在已经变化了的环境条件下,同一物种可能会发生不同的变

异,有些变异被环境接受下来存在下去,那些不能适应环境的种类则会被淘汰。这种通过自

然选择保证了生物一代代的不断进化,就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自然选择决定着生命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以遗传作为基础。一种生物进化到什么阶段,具

有什么样的形态构造,都会影响它们今后的进化方向。一只昆虫不可能进化成一只鸟,狗和

猫不可能发展成人。自然选择决定了进化的方向,把一些变异淘汰,把另一些保留下来,

在它们产生后代的时候,将变异巩固下来和发展下去。在生物进化史上,保存下来的生命物

质的化学结构和生物体的形态结构,都是自然选择的产物。

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根据地层及其化石的材料,把地球的历史以生物进化的历程,由低等

到高等分成若干代,每一代又根据其特有的生物类群划分为若干纪。研究比较清楚的地质时

代是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古生代以前化石材料很少,直接证据不多。

生命起源和发展的历程是很长的,地球的历史更长。元古代和太古代有一

个悠长的生命进化的过程。生物的各种类型大部分出现在寒武纪,这些类群一旦在地球上出

现后,大多数不再绝灭。随着地球的不断变化,生物的类型不断地增加,生物存在的空间在

不断地扩大,首先是植物的发展,接着是动物的发展(图1-1)。大量的植物给动物提供了生

活和存在的食物条件。

1地质时代的划分 20 23亿

2新生代 21 3亿

3第三纪 22 4亿

4中生代 23 5亿

5白垩纪 24 6亿

6侏罗纪 25 主要生物

7三叠纪 26 哺乳类

8古生代 27 人

9二叠纪 28爬行类

10石炭纪 29菊石类

11泥盆纪 30苏铁

12志留纪 31两栖类

13奥陶纪 32芦木

14寒武纪 33鱼类

15寒武纪以前时期 34海百合

16年前 35鹦鹉贝

17第四纪200万 36海藻

187000万 37三叶虫

191亿 38变形虫〖ZB)W〗〖BG)W〗

地球历史的资料证明,不同时代的典型生物并不完全一样。一些新的生物类群不断产生,另

一些生物类群遭到灭绝,但生命是绝不会消失的。它在不断地演变,由水生到陆生、由简单

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愈来愈繁荣。与地球上曾经出现的生物类群相比,现存物种的比例

是很小的。自古至今已绝灭的物种约占90%。

那么,究竟一个小小的细胞是经过了怎样的自然选择,进化到了今天的万物之灵——人的呢

?它不是瞬息之间完成的,这之间经历了漫长的岁月。

在生命发展的轨道上,行驶着一辆生命进化的列车,正是它,载上我们从32亿年前向着现代

驶过来。

32亿年前诞生的细胞,叫原核细胞,现在找到的证据,就是从非洲南部,前寒武纪早期

(距今32~36亿年)岩层中发现的古杆菌和巴贝通球藻化石,这是至今发现的最原始的细胞

,它们残存的直接后裔有细菌、蓝藻、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等,总共有5 000种。

细菌为什么惨淡经营了几十亿年,始终长进不大呢?这可能是由于它没有细胞核的缘故吧

,所以现在的原核生物跟它们的老祖宗相比,没有太大的变化,仍保留十分原始的极其古老

的状态。

到了16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真核细胞王国,目前所知道的最古老的真核细胞——绿藻和金

藻,是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贝克泉的白云石中找到的。这类细胞除有细胞壁、细胞膜、细

胞质外,还有细胞核和细胞器。现在大约有150多万种真核细胞生物。

真核细胞出现的前提是大气中出现游离态的氧。蓝绿藻的出现,就为环境提供了氧。据推测

,真

核细胞是吞并了某些原核细胞才发展壮大起来的。它先吞并了像细菌样的原核细胞,作为它

国家的一部分。这被吞并的细菌就发展成为“线粒体”。后又吞并了像蓝绿藻样的原核细胞

,也作为国家中的一部分,这叫做“叶绿体”,这种说法虽然还有争议,但芝

加哥大学一个科学小组分别对真核细胞的叶绿体和线粒体的核酸物质进行研究,发现这些核

酸物质与细胞核的核酸不同,而与细菌和蓝藻的核酸相似,这就是解释真核细胞起源的捕获

学说。

真核细胞生物大约在10亿年前最为繁盛,它不仅称霸于海洋世界,而且占领了所有的水域。

它们在较长的一个时期内既像动物又像植物,兼有两方面的特点。至今仍生活在淡水中的眼

虫,就是很好的证明。它体内有叶绿体,在光天化日下,身穿“绿装”,能吸收阳光进行光

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是植物无疑了;可是它身体前端有几根鞭毛,挥舞鞭毛能在水中

游动,还有能感光的眼点,这些都是动物的特征。更有趣的是眼虫在黑暗的环境中叶绿体逐

渐消失,它使用前端的嘴巴——胞咽,大口大口地“吃”起现成的有机养料来了。这次,它

可是干脆脱掉了植物的伪装,俨然以动物自居了。

后来,真核细胞生物又兵分两路,一路向植物世界驶去,一路向动物王国开来。

从构造上看,植物细胞在细胞膜的外面,又增设了一道防线——细胞壁,并且,细胞内

还有绿色工厂——叶绿体;而动物细胞,则没有细胞壁和叶绿体。从营养方式上来

看,动物细胞靠吸收现成的养料来生活,所以叫异养生物,而植物细胞则自己制造有机物,

故称自养生物。

真核细胞生物,在短短的十几亿年间,远远超过了原核细胞的几十亿年的进化历程,它们向

更高的阶段迈进了。

大约在六七亿年前,真核细胞生物就发展为多细胞生物。由单细胞到多细胞,这是在构造上

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重要阶段。多细胞的出现,使细胞间有了分工,有的细胞管营养,有的

细胞管生殖,有的细胞管运输,有的细胞管储藏,有的细胞则起保护作用,而神经细胞独领

风骚,控制全局。

许多相同的细胞及细胞间质构成了组织。比如在植物中有输导组织、薄壁组织、上皮组织。

在动物和人体内有四大组织,如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许多组织联合

起来,能行使一定的功能,就叫做器官,如植物中的根、茎、叶、花、果实,动物中的胃、

肠、肺、肾等。许多器官构成了复杂的生物体。

大约在九亿年前,真核细胞生物开始出现了有性生殖。从无性生殖到有性生殖,这是生物由

低等到高等的表现。有性生殖,就是来自父方的精子与来自母方的卵子相互结合,产生后代

的生殖方式。这种生殖方式使后代带有不同亲代的遗传物质,这样就增强了后代的变异性,

丰富了遗传性状,从而加速了生物进化的步伐。

大约到了四亿年前,真核细胞生物纷纷离开了水域,登上了陆地。从水生到陆生,生物占领

了广大的空间,生物的形态和结构更加复杂。植物出现了根和输导组织,还有体表的防止水

分蒸发的角质层和气孔。被子植物是植物中登陆最成功的类群,它的一系列结构更适应于陆

地生活。比如,宽大的导管腔大大提高了输水的能力,很厚的细胞壁能支持沉重的叶片,等

。更为重要的是,被子植物双受精作用和新型胚乳的出现,更是增强胚的发育以及后代对环

境的适应。在动物中,用鳃呼吸改为用肺呼吸,四肢的进化以及羊膜卵的出现,使动物完全

在陆地上生活。在发展到鸟类和哺乳类时,体温也由变温变为恒温,更能适应陆上生活。

大约到了二三百万年前,人开始出现了,动物发展成人,满足了以下条件。

第一,有能发展成人的动物,即人型动物,例如古猿。古猿似人,身体的前后肢已有分工

,出现了“手”;大脑发达,智慧高,是现代人和现代类人猿的祖先。第二,有使古猿发

展成人的适宜环境。环境选择并不严酷,发展中的生态位还是空缺的,并未被其他动物所占

据。这样,古猿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开始通过“劳动”,逐渐地向人的方向发展。

那么现代的类人猿为什么不能变成人呢?其道理并不复杂。其中一点,就是现代猿变人所

需要的生态位已经被人类和其他动物所占据。再者,古类人猿和现代类人猿在古代分支朝各

自方向发展时,自己的特征已经不能再“挽回”了。现代类人猿如果要朝“

人”的方向发展,就必须因争夺生态位而与现代人作斗争。斗争的结果是会很清楚的,在

与人的斗争中类人猿取胜的机会是绝对不存在的。

同类推荐
  • 难以想象的天文奇观

    难以想象的天文奇观

    这本书将告诉青少年朋友宇宙是怎样起源的?天上有多少颗星?太阳有多热?地球离太阳有多远?月亮为什么会发生圆缺的变化?水星是怎样的一颗星球?火星上有没有生命?以及什么是彗星、流星和陨石等天文知识。本书的目的就是通俗、简练地将天文知识系统、全面地介绍给广大青少年朋友,希望青少年朋友读后能有所收益,并继续关注天文学。
  • 青少年最喜爱的神话故事

    青少年最喜爱的神话故事

    本书精选了中外各民族的神话传说故事,青少年读者可以通过阅读故事,感受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人文风貌。本书是一本既有趣又富含知识性的优秀课外读物,对于激发青少年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大有禆益。
  •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经典童话(中华少年成长必读书)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经典童话(中华少年成长必读书)

    爱听故事是每个孩子的天性,阅读已经被认定为人一生最重要的素养。阅读素养高的人,不仅求职的能力、转换行业的能力强,而且从心理学角度讲,也更容易拥有快乐、充实的人生。本书选取了中外经典童话,这些童话仿佛一滴滴甘露,滋润着孩子稚嫩的心灵;又好似一位循循善诱的智者,引导孩子变得聪明好学,让孩子更加求知若渴。相信有了这本书,孩子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 优秀小学生爱玩的思维游戏

    优秀小学生爱玩的思维游戏

    游戏是孩子的伙伴,是童年不能缺少的一个音符。与游戏为伴才能让孩子度过一个快乐无忧的童年。同时,这一时期也是孩子智力开发的关键时期,因此科学地开发孩子的智力非常重要。本书中的益智游戏包括逻辑思维游戏、几何思维游戏、数字思维游戏、创章类思维游戏和脑筋急转弯等。编辑对思维游戏进行了有效的分类。能很好地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更好地帮助孩子开发智力。寓教于是乐,在游戏中开发孩子的智力,何乐而不为?把它送给你的孩子,他们一定会变得更聪明。
  • 草镯子(新版)

    草镯子(新版)

    青阳县的石家大小姐梅香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儿,仗着天足的缘故,要么爬上墙头给黄黄送猫食,要么蹲在地上看一天的虫子。有一天,梅香发现隔壁的裁缝家里多了个俊俏的小童养媳秀秀,大小姐的生活会因为这个小伙伴而增添快乐吗?
热门推荐
  • 论凡

    论凡

    本是凡胎俗体,偏遇他乡为客,磨砖作镜,积雪为粮,迷了几多年少?悟时超十地三乘,凝滞了四生六道,谁听得,绝想崖前,无阴树下;一曲离恨,战长天!张卿,一个官宦人家的子弟,却在看似误会的一场选拔之中误打误撞进入了凡玄界,为了生存,为了有朝一日能重返故里,为了天下苍生,开启了一路征途!
  • 道神天魔录

    道神天魔录

    怪异少年天生就有记忆,带着似乎永世无望的仇恨,并能看见旁人看不见的事物。本以为将一世成为仆从,谁知上天给了他一个踏上复仇路的机会。
  • 傻子王爷:追妻上上计

    傻子王爷:追妻上上计

    她一出生就背负刑克的诅咒寄人篱下,在二伯定桓伯的府中成为一名挂名嫡女。一场突如其来的选妃,竟然让她成为了王妃的候选人,这让其他人又是羡慕又是嫉妒。当她接过圣旨,她才明白,她是离开了狼窝进了虎窟,等待她的将会是一场充满腥风血雨、尔虞我诈的暗战。
  • 双行贼

    双行贼

    一个孩子因为一场偶遇走上修行之路。这是主角光环最少的主角,这是一个被利用的主角,也是一个改变时代的主角……
  • 休夫记:弃妇太逍遥

    休夫记:弃妇太逍遥

    她低眉顺眼无比幽怨的赢得一纸休书,从此后,逍遥世间,阅尽无数美男,好不风流快活!休了她,他才发现世间女子都抵不过她一颦一笑,而她芳心早已为别人绽放,不,她是他的,即便错了,也不放手!
  • 遇虎逢龙

    遇虎逢龙

    人们常说,细览人间三千年,最勇还数是公孙!后来又有好事者在下面加了一句——霸王已从昨日去,公孙之后问寒龙!很多年前,顾寒龙上韩山讲道理,打得那些自诩为天才的世家子弟抱头鼠窜。很多年后,顾寒龙的儿子手持一纸婚约再上韩山讲道理,这一次又会掀起怎样的血雨腥风啦?遇虎逢龙,说战便战;豪杰草芥,当死即死!三尊、九姓、十六世家的天之骄子们齐聚韩山,他们都在韩山等顾寒龙的儿子,他们要为他们的父辈们报仇雪恨!但是啊!他们不知道,顾寒龙的儿子这一次上韩山不是来退婚的,是来打脸的!
  • 我的吉他生涯

    我的吉他生涯

    所谓的吉他,在很多农村家庭眼里,算是一种“叛逆”的生活。而我却深深的走上了这条路,从这“叛逆”中慢慢的成长,学会了独立,坚持信念,曾有很多次放弃后而又坚信的拿起,想把我和吉他朋友这几年的故事与大家一起分享,内容结合本人实际生活有所改编,其中体会过喜演,丧演,街演,台演等等......
  • 情之间

    情之间

    不知为何就算你不在这里,我还是会为你画上脚印,让你随时可以回来。――赫海‘winterlove’赫海之间:李赫宰说“说星星漂亮的人,都没有见过东海你的眼睛。”李东海说“赫宰啊!不要对我那么好,我怕没了你我什么都做不了。”(抄袭者必究)
  • 暗黑刻痕

    暗黑刻痕

    核战争之后的世界废墟,所有生物超乎想象的进化速度,失去政府失去法律的世界,人们内心的欲望膨胀到极限。有人沉沦,也有人新生。一个基因中带着一截“神之基因”的少年,在“活着就是背负苦难”的年代,从弱小的荒野流民开始一步步走向强大走向自由。那最终的结果又是什么?书友群暗黑刻痕①群已建立570970223,欢迎大家发加入~
  • 仙路之天衣无缝

    仙路之天衣无缝

    他,是所有人眼中的弱者。他,也是万兽仙王。他更是仙魔王者。他同样也是九天神王。坐拥万千红尘,我只选她。既入九天世界,我要为王。功法等级:灵阶,道阶,玄阶,仙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