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时间匆匆流逝。林知秋在母亲的坟前遇到了回家祭奠的哥哥林知之。在看到自己的兄弟变成如今这般疯疯傻傻,也是心疼。抱着林知秋,林知之又哭又笑。两人坐在妈妈坟前整整说了一晚上的话。第二天。林知之就离开了山村。村里人只听到林知秋整整哭了一天时间,那种撕心裂肺的哭声,让平日对于林知秋这个害死自己母亲感到厌恶的山民心里也是酸楚不已。对林知秋少了些厌恶,多了些同情。在二爷爷,陈国坤还有亲戚的开导下,已经恢复心智的林知秋终于走出打击。第五天,林知秋就在五爷爷不赞同将祖屋租借出去,拿着钱交给了村里。就在母亲坟边建了小屋粗茶淡饭陪伴母亲。
其实早在林知秋上山之后的第八天,林知秋就碰到已经期颐之年的老道公,老道公正带着新收的弟子廉慧四处游历,在一番相谈之后。林知秋也渐渐的捡起往日的修行,以图能够早日成仙作祖,能复活妈妈还有大爷爷他们。
也不知道为何,那些疯癫日子里,林知秋的紫气竟然飙升炼炁第三重前期。甚至连本应该在突破第四重,才需打通的奇经八脉都一一打通。要知道林知秋所修行的三千紫气。没有其他什么想小记中那些筑基练气境界,只有一重境界——炼炁九重,取道家九重天之意。又细分为三境界:玉清境界、上清境界、太清境界。每层境界又划分三层,每层又分前期,小成,巅峰。
这种情况让林知秋有些隐隐担忧。万一修为出事,轻则修为尽失,轮为废人。重者灰飞烟灭,甚至连灵魂估计都要湮灭。林知秋灵识告诉他,若自己一遭不幸,不仅要身死魂消,甚至体内紫气爆炸的力量会波及山村。可林知秋又不愿意离开妈妈远行,这些年,林知秋修炼的时候都是小心翼翼,谨慎再谨慎,生怕累及村人。至于‘幸好没事’,这四个字和林知秋无关,甚至林知秋都不认为自己人生会享受一回这四个字。
这次之所以要选择下山,一半是因为多年来二爷爷他们,也曾每每上山劝说,加上刘希叔带来的妹妹的消息,让林知秋动了心思,一半是林知秋考虑到如果出事,在城市里出事,总比在山中出事而波及村人来的好。别说什么林知秋太冷血。其实林知秋性格在某些时候,就是除了家人亲人之外,对其他人再无所谓情感。这多半是因为从小到大的经历,让他本能的对他人本性上少了一丝尊敬,多了一丝冷漠。
“妈,我要走了,我想去找妹妹的消息。我知道,或许你会怪我,但是妹妹在血缘上,她终究是我妹妹。还有我想把爸爸引回村墓。至少让他能入祖地,而不是孤零零的待在外面。”林知秋说完,对着妈妈的墓穴重重的磕上三个响头后,这才起身。
转到来到大爷爷陈方至墓碑前。林知秋伸手,将墓碑上的树叶拂去,擦拭着碑文上的尘土。“爷爷,孙儿走了。你放心,知秋铭记你的话,只要我在一天,我便绝不会让村里人出事。等孙儿年关之后,在回来,祭拜你。”
起身,林知秋回到住处的小木屋内。这简单到极点的屋内,只有一张用木板拼凑的简易木床,林知秋很少睡在上面,每天他都是在外面地为床天为被。几个放在简易矮桌上的小碗,这一直是林知秋每天供奉妈妈吃食所用。其中一个也是刘希叔饭碗。其实修为已经达到炼炁第三重前期的他,已经能够辟谷,吃与不吃都一样,只不过刘希叔在,他不便这般与人不同。边上一个精致的小柜子,这个柜子是老道公放在这里的。有时候老道公会带着他,新收的弟子廉慧出门逛逛大山,会在这边住一晚。柜子里放着是老道公的衣饰。
其中一件是林知秋的,老道公其实一直想要收林知秋为徒,但是因为妈妈的原因,一直没有说。不过林知秋还是能感受到,老道公对他和姐姐哥哥们的不同。
看着手中的这内白色衬衣长裤,外置天蓝色袍服,及脚裸的道家汉袍。白色的内衬和天蓝色袍服,都是用柔和的丝绢所制成的。还有那一双淡青色的千层纳底鞋,真难为老道公了。林知秋一直知道,老道公不喜欢县里制作的道袍,觉得那些穿着不舒服,这一身道袍,一定费了老道公好个把月的时间,才裁剪出来的。
取出一个包裹,林知秋小心的将道袍连同一些道经包裹起来。看着这间已经被蔷薇覆盖上的木屋。这些年,是该下山了。在路过山道遍山,林知秋习惯性的拨开草丛,看见草丛中放置的一个石碗中盛放着野菜汤水,一点都未动,不由得轻声咦了一声。“怪哉,这小狐狸今天跑哪里去了,怎么都没回来。”
小狐狸是林知秋,在前些年在山中采摘野菜的时候,发现的一只不过自己两个巴掌大的浑身雪白的小狐狸。刚开始林知秋也很纳闷,这片山中可没有狐狸这物种,甚至这般纯白带着一丝金线的狐狸,那更是少见的物种。林知秋本想捉来看看到底是什么东西。也是那天所发生的事情,让林知秋明白天下万物,不可小视。
林知秋依稀记得当时,自己将要临身,这只引起自己好奇心的,小狐狸的时候。却突然发觉自己刚才还身处山中,此时却身处村里祖屋的房内。自己从一个将近30岁的快中年男子变成一个123多岁的孩童。自己正躺在床上。记忆里,哥哥姐姐们都是小时候的模样。一个个正诧异的看着自己。这让林知秋不由得往向床边。那里有一块镜子。看着床边镜子中,那个瘦小的,头发发黄的,脸上还有一些伤痕的男孩,这不是自己小时候的样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