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头一时半会没有回应,她也早就习惯了,把手机揣回兜里,转头拎起她那个lv的旅行包,拖起同样logo闪瞎眼的箱子,快步往外走。
她不快不行,现在没人养了,她必须竭尽心力诚惶诚恐地养活自己。
地铁上人不多,这是相对高峰期,起码没人嫌弃她的箱包挡路踩上两脚,也没人挤在立柱旁边跟她抢位置,她能够不顾地铁公德,安心地靠一靠。
站了大半个小时,旁边座位上的青年要下车,伸手戳了戳她。
沈约坐下来,屁股底下还有青年热乎乎的体温,她没什么好嫌弃的,在最落魄的时候得到一点来自陌生人的温情,她只有感激,感动,感伤。
有墨镜挡着,她可以痛快地流泪,想象中那是顺着脸颊滑下来的晶莹两道,可惜晶莹是晶莹了,却中途走岔了路,变得从鼻孔流出来。
沈约手忙脚乱地拉开包找纸巾,尴尬中,地铁到站了。
她出站又用app叫了一辆出租车,坐了二十多分钟,终于抵达灵武台影视基地。
北京周边这样的影视基地很多,和外景基地不同,主要供剧组搭内景棚拍,所以远远望去倒像个工地,到处灰扑扑的,连树都不见几棵,方方正正的仓库横一溜竖一溜,工作人员穿得也寒碜,民工一样搬扛着重物跑来跑去。
守门的并不例外是位大爷,穿着厚重的军大衣,浓浊的儿话音。
沈约和他聊了半天,她的普通话带着南方人软绵绵的拖腔,出地铁以后又摘下墨镜戴上了口罩,大爷耳朵也背,两个人简直是鸡同鸭讲。
几个小姑娘从她身后往里走,听到她说的话,其中一位转过身来。
“你也是来探班‘活老了’剧组的?”姑娘热情地问,“是顾涵光的粉丝吗?”
这姑娘的普通话也带着口音,“顾”字发音像“苦”,沈约想了想,才想起这个人。
顾涵光是个小明星,在一些上星卫视的偶像剧里出演男三男四的档次,不过人气还可以,连沈约这样不常看电视的人都认识他,因为他起点太高,十五岁那年出道就演了少年杨过,收获大批颜粉,吃老本吃到现在。
虽然沈约表示她不是顾涵光的粉丝,小姑娘仍然热情不减,帮着她打发了看门大爷,几个人一起进去。
小姑娘们年龄都在十八岁以下,沈约自觉和她们聊不起来,她们倒不介意,一路安利顾涵光。
“光光的身材可帅了,宽肩窄腰长腿穿古装不要太仙!”
“光光的发际线可帅了,背头还是刘海都能驾御,道士头也好好看!”
“光光的动作可帅了,演坏人逃跑都跑得那么帅!”
“光光……”
不愧是颜粉,沈约想,总结一下她们的重点就是“顾涵光帅”,有脸万事足。
她有点好奇地问:“你们的粉丝名叫什么?”光轮?光球?光剑?
“光合作用!”
“……”还真是……别有意趣啊……
“活老了”剧组在东二区,听起来更像仓库,沈约和光粉们走到近处,发现另一拨来探班的姑娘,是剧组男主角唐时升的粉丝,叫“太阳升起”。
“……”沈约觉得现在的小姑娘都挺有文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