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同事有用的经验”多总结一点,职场前景一定不一样
如果总结出对同事有用的经验,自己的职场前景就能改善,这事情想起来就让人兴奋,因为职场里最不缺的就是同事。我有次谈到这个话题,就听有人曾经说过:“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同事有的是。”
但是,咨询中发现另一个现象,多数人都不觉得同事会成为自己的“贵人”,反而很多人会觉得一些同事很“烦人”。
比如有一个咨询这么说:
想请教一个问题,当工作的时候,平级的人老喜欢越俎代庖,真让我无比郁闷。
这类咨询很多,我们的回复通常是这样的——这个时候,最好多一只眼睛看职场。
第一,不要烦;
第二,今天平级的人说不定将来在自己之前先升级,或者调到有能量的部门;
第三,常有这种情况,有人到了新公司,顺便推荐了平时与自己和得来的同事;
第四,最关键的是:你烦他,他就会感觉到。于是有些闲话说不定就会流到上级那里,成了你工作的阻力,所以把同事当贵人去尊敬,这是职场的高级理念。
我的学员中有些人想通了这四点,于是打开了职场前景,那他们具体是怎么做的呢?
12.1 不同的“眼”看不同的未来
—没有成长方向时,职场慧眼一定帮到你
初入职场的人和经验不足的人都是职场里的近视眼。
如果能够经常体会老板的事业心,近视眼就会一点点变成远视眼;如果能经常发现同事的问题和优点,列在本子里,自己就会一点点睁开“职场慧眼”。
※ 案 例 ※
一位学员应聘到一家外企做直销的销售。
他的工作很简单,就是不断寻找可合作的人,说服这个人看懂合作的价值成为经销商,接着想办法壮大经销商。
这家外企的老板是位海归,这家企业是他从国外引进来的。
试用期里,别人都在忙碌着,打电话的打电话,约谈的约谈,出去拜访的拜访,可是他却总觉得无从下手。最糟糕的是,公司高管进进出出,对整个写字间里每个人的工作状况一目了然,谁要是老是坐在那里,谁就是最难受的人。
他觉得自己很难过了试用期,于是他就找了个机会老老实实地把自己的心里状况讲给老板听,请他给指点一下出成绩的方向。
老板就气宇轩昂地给他讲了一句经验之谈,那是一句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话:“销售没有秘诀,如果有就是这几个字:尝试,反复尝试,努力尝试。”
又一个星期过去了,成效依然不大,他的很多时间还是要用来坐在办公桌前想出路。
实在闲得慌,他就重新思考从咨询平台上了解到的“职场慧眼”的概念。
他开始重新定位自己,决定打开自己的职场慧眼。而正是这个定位给他带来了职场前途的改变。
那他是怎么做的呢?
他不再想自己的处境,而是观察公司中别人的工作状况,观察了几次,就发现公司为销售人员配备的培训专员讲得过于花哨,实在内容很少。
他很奇怪,资料里可以提供的内容这么多,为什么培训专员讲得那到肤浅,不是哗众取宠,就是危言耸听?
于是他就把公司产品的资料和相关的书籍看下去,一边看一边做笔记,有时一看就看到了下班后,前台还以为他要加班呢,就来征求他晚上定什么餐?
销售部里的其他同事对他这些做法很不屑一顾,有人开始叫他“秀才”。
有一天老板过来拍了拍他肩膀:“埋头苦干呢?”然后就笑了几声。
他说:“我没有别人能干,我可能过了试用期就差不多了。可是我总得干点什么,我看那么多资料没人看,我就把里面有用的东西总结出来,留给比我能干的人看。我希望他们对公司产品理解得多一点,这样我也算对得起我的试用期的工资啦。”
老板没多说什么,又嘿嘿笑了几声就走了。
试用期要是结束了,很多公司都是公司领导给员工打分,然后决定谁去谁留。可是海归老板总有新招,他不满足这一步,他想大家在试用期过了一半时单独做个工作汇报,说一说试用期自己的收获和下半期的工作规划,然后预测一下自己是留还是走。
轮到他了,他简单说了说自己那些不起眼的成绩,然后对销售人员得到的培训内容说起了自己的看法。有高管打断他:“好了,后面还有好些人等着呢,只谈自己就好了。”
他说:“我没什么资格谈留下来,没理由再拿未来的工资;可是我拿了过去的工资,我想我应该对不起过去的收入,企业的钱又不是自己印的,我来应聘也不是骗吃骗喝的。”接着他就请求给他个时间,讲一下他从公司的资料里得到的体会,有高管还想打断他,可是他还是理直气壮说了一两点对产品的新认识。
老板笑着说:“那就抽个时间讲讲吧。”于是会谈就结束了。
可是之后,老板和高管都象得了健忘症,没谁通知他给大家讲一讲,他有几次想提出来,可是看到领导们都很忙碌的样子,也插不上话。
于是他就把自己整理出的有用的心得打印出来,给老板和主管领导送了一份,然后等着拿到最后一份工资就另谋高就。
老板和主管领导拿到了他整理的东西,也没有任何反馈。他有点苦恼,不得不做好了随时离开公司的心理准备。
就在试用期还有一周就结束时,来公司主动了解业务的客户多了起来,公司的宣传起了效果;客户一多,忙不过来,于是对他看不上眼的销售领导就把一两个客户安排给他接待。
三天里他接待了六位,留住了两位。
他想:“我开发客户做得不好,接待客户成功率也这么低,看来真的没戏了。”感叹之余,他没有一门心思找后路,而是继续给自己做心态的新定位:“离开前我再写份接待客户的总结吧,拿了人家两个月的工资干的活少了心里总觉得不舒服。”
这回老板有反应了,老板通知他准备一下,参加每个月底举办的经销商培训会议。
他懵了,不知道自己去了能讲啥?
他硬着头皮去找老板,老板就把他的第一份资料拿出来:就以这个为基础,半个小时内讲一些让经销商对产品有更多信心的课。
可是他从来没上过台,一想到讲课就心里跳得特别快。
可是老板没给他任何回旋的余地。
于是之后的两天,他反复锤炼着能让经销商对产品更有信心的“话”,就连做梦都梦到了自己在哆里哆唆地讲课。
会议中,经销商百分之百流露出了高度关注的神情,尽管他们眼里的他讲师气质很普通。
下了课,立即有人围上了问这问那,都影响了下一节课的时间表。
以后他就留了下来,老板没让他直接去做销售专员,因为他接待的经销商需要他继续帮助出更大的业绩,而且总有新客户打电话进来咨询,因为他的礼貌和业务素养留了下来,之后在他的业务素质的熏陶下出了成绩。
他从公司那堆没人关注的资料和书里吸取的营养帮了他大忙,也帮了公司客户的很多忙。
等他在工作扎下了根,老板才跟他说:“当初好几位高管都建议提前辞退你,不要等到试用期结束。”
老板接着说了个想留他的理由,“我看你有很好的学习态度,像海绵吸水一样学东西,就觉得你应该有后劲。”
上面的案例对你有用么?我们在把类似的案例和主题推荐给很多人的时候,发现很多人的眼神没有想象中的明亮,反而多了点迷惘。
有一天我在咨询平台上聊到本章内容里的这个话题,接着说道:“去发现问题,就容易找到对同事有用的经验。”
有个学员立即留言:
我也觉得奇怪,我销售的业绩做得都好,别人却觉得我其实技术什么的都不懂?!不明白我怎么把东西给卖出去的。
这样的咨询反馈多了,我才搞清楚原因,为什么普通的员工没有心情去总结对同事有用的经验?因为他们自己不知道哪里有经验?哪里有可挖掘的优点。
于是跨入职场大门后,有两句话很值得多咀嚼:
?到了职场后,没有打开慧眼的很容易就成了“消费者”—把自己的黄金时光消耗又浪费。
?多一双慧眼才能经营自己的未来。
看了上面案例和分析,对你找到自己的新出路有启发么?如果上面的例子没有给你启发,那么我们再举一例。
12.2 再次体会职场慧眼的力量
说句最实在的话,打工求的是什么?无非是赚钱的机会多一点儿,发展的机会多一点儿,成长的机会多一点儿。
企业对员工最基本的要求是什么?无非是把工作做得更有品质一点儿,创造的价值最好能多一点儿,和同事的合作再好一点儿等等。
两者合在一起就是:
员工与企业的双赢点能不能多一点儿?双赢点越突出一点儿,员工和企业就相互关系就长久一点儿。
但是实际工作中,员工与企业的双赢点似乎老是差那么一点儿。
很多人在职场里找不到工作突破口,影响到自己的升职和升薪,也影响给企业做更多成绩。
出现这样的情况怎么办呢?
这时如果能有机会了解到别人是怎么突破的,自己的眼前可能就会一亮:“原来打开职场前景只需要自己在关键点上再多做一点。”
※ 案 例 ※
我的一位学员了解了“职场慧眼”这个概念后,顿悟:“原来我们身边的人有的叫‘电器’,专门消耗别人的能量让自己有节目;有的人叫‘电池’,靠近他就能补充能量。”
顿悟让他在职场里的观念顿改,他说:“我不再那么傻了,谁喊饭局,我就去凑份子吃 AA;谁讲带色的笑话就跟着打哈哈;现在谁有出业绩的苗头我就跟谁靠拢,谁心里装着不甘心我就和谁近乎。”
这么做收获怎么样呢?
他也是靠慧眼打开了自己的职业前景的。
他在公司里表面上和每个人都友好,都亲切,实际上他的交往的重点和关注的重点都在“特殊同事”的举动里。他说:“才过了五个月,我就转运了。旁部门的一位小领导正在抓一个老板很欣赏的项目,于是有机会经常接近老板。他和老板提到我游泳的水平不错,没想到这一提,我就从一个很想接近老板却基本上没有机会和他交流的小职员变成了老板身边的人。原因太简单了,我和那位小领导熟悉后,他就知道了我的特长,刚好老板七岁的儿子迷恋上了游泳,老板很想给他找个陪练。”我说:“你这是要转运了,宰相门前七品官,和老板的事业心靠得近的人再怎么差劲也会有前途。你就好好和老板的事业心共鸣吧。”
这类例子在职场里真是很多。
如果你对上面的例子依然没有感觉,那我们再举一个。总要有一个例子给你带来启发才好,不然在职场里我们自己摸石头过河,很容易做些与“升职升薪”相对抗的事情。
这个例子也很典型。
我的一位学员带着很强的事业抱负进入了职场,当了一名小文员。头上的机构一层接一层,头上的领导一批又一批。按小学学到的数学能力计算,也可以迅速计算出自己三、五年后的职业前途。怎么在这样的职场丛林里趟出自己的前途?在了解“职场慧眼”的概念后,他也和前面的案例里的兄弟一样开了窍,不过他的做法稍有不同。他和一些同事熟悉后,谈话中老是去发现别人的长处,然后给别人算命,说别人的长处一旦闪光,就会怎么样怎么样。有一天,有一位中层干部叫住他:“你不是老觉得我能发光吗?现在老板点我的名去弄一个分厂,我要带几个助手去,你可别说不去。”
于是这一个举动,就让他从小文员变成了分厂的筹备处办公室主任。他说:“我正迷惘呢,不知道以后怎么发展呢,没想到,噌地一下就蹿出了职场丛林,进入了开阔地。”
说到这里,就对本节做个总结——这两个例子足以说明了我们早点有一双慧眼是多么的重要。这话我们本来是这么说的:“没有一技之长的人在职场里有双慧眼帮助很大。”这话引伸到职场这里也很恰当,有几成人觉得自己有一技之长呢?
进入职场后,好多毕业生会被称为职场木头,那双漂亮的大眼睛看游戏可以,看电影可以,但是看人真的没什么灵感。”我的《这样做你一定能升职》出版后,很多学员和咨询者反馈同一个信息:“我就像书里的蓝开窍,在职场里老不开窍。”
再看下面的对话,你会发现“我们的工作思维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长远。”
金刚心培训:先问下你,企业最欢迎的员工是哪类?
学员:我觉得是能够胜任岗位本职工作,可以营造良好团队氛围,同时能够带动大家一起成长的人,还比如忠诚度、积极的态度等等,后来又觉得太过大众化。
金刚心培训:用最简短的一句话概括呢?
学员:能为企业创造持续效益的人。
金刚心培训::如果再说具体些呢?
学员:对企业有深入了解、对企业的赢利点和难点有深刻体会,并且能够协助企业发展壮大的、有价值的人。
金刚心培训:如果你不烦,我再问一次好吗?用一句话说一下,用最具体的表达说一下“企业最欢迎的员工是哪一类?”
学员:企业最欢迎能够把领导思路执行下去的人?!
金刚心培训:你刚才说的都没错,只是差一点针对性,现在请你把自己假想成老板,一群人来给你打工,从企业生存的角度思考你这个老板看到哪类员工心里会高兴,哪类员工,老板心里会烦——把你的第一直觉再概括一下就好了。
学员:我会比较喜欢能够独当一面,把公司当成自己事业的人。
金刚心培训:好,下面给你一个答案,如果你认为不是最精准的答案,提出你的看法好么?
学员:好!
金刚心培训:公司最欢迎那些能发现价值点,且能够设计可操作计划,将价值点转化为效益的员工。
学员:能发现价值,又有强大执行力,的确公司都会喜欢。
金刚心培训:现在总结一下好吗?你从这几个问号里得到了什么感受?
学员:从这几个问号里我发现,我在说感受和感觉,而金老师则上升到理论高度。
金刚心培训:针对这一段对话,我给你做个总结好吗?
学员:金老师请讲。
金刚心培训:从刚才那些问号的进程中可以看出你是有思考力、有总结力的一个人,但是与此同时,我也看到你虽然在企业里工作七八年,可是几乎对企业的核心运营没有过敏感地研究。
学员:金老师说的很对,我对企业的核心运营关注的很少,也可以说几乎没研究过,现在想去研究又无从下手。
金刚心培训:这不是你素质差,而是你还没有让思维进入企业运行的主流价值里。也就是说,你过去的企业努力,都是在企业边远区域里努力,思维也停留在边缘区域。如果这个思维不提升,之后几年的职场努力很可能重蹈覆辙,这是你的一个职场误区。
学员:谢谢金老师鼓励,以前的确没关注过企业运营方面的事情,我可以从现在开始去了解和学习这种思维,让自己得到快速成长。
金刚心培训:最后建议你赶紧走出这个误区。
学员:是的,要走出这个误区。
§§中篇 请别再说没机会
——每个员工的心态里都有座双赢型金矿
在做职场培训和咨询时,常听到有人感慨:“要是早有人点拨一下,我今天的职场发展肯定不是这样。”有的说:“如果刚毕业时就有人指点,前途肯定很不一样。”
是啊,千点万点不如关键点上点一点。
工资为鱼,工作方法为“渔”。古语讲“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以渔。”古语翻译成今天的语言就是:企业要是能多教我一些打开钱程和前程的工作方法,那该多好啊。
可是现实是这个样子,给老板和高管们出主意的助理和顾问就很多,普通员工能得到的点拨的机会就少很多。
因为被点拨的机会少,于是基层员工出现迷惘的次数会比拿奖金的次数要多得多。职场迷惘、困惑就像一条大蛇,缠住人就不轻易放开。
那么困惑时,普通人怎么在本企业里找发展方向、发展模式呢?
我们做过调查,十个中有八个会选择这样的答案:困惑时,对我讲道理没什么用;迷惑时,励志对我的激励也很有限。
所以,常被职业困惑缠绕的员工一定要早重视:
多看看别的普通员工是怎么出成绩的?用的工作方法是什么?
重视“这一点”的员工,能得到很现实的提醒。因为职场里,普通员工最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工资老上不去;而工作中,老板最不愿看到员工能出成绩的工作方法老上不去——职业经理人管理的企业,这个现象最明显。
本书凝聚了我们十几年培训和咨询的职场见闻与总结,这些来自普通员工的工作办法和经验,能让有心的员工在工作岗位上出成绩的功力提高几年。
这些经验也特别适合即将毕业或者初入职场的人借鉴,因为进入职场会掉进迷惘期,所以更需要知道自己在职场里,工作的成绩将由什么方法和途径做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