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只要你认真地工作,做好自己的事情,相信你的成果就会有所回报。但是假若你只是一个知道在工作中耍小聪明的人,那么你就是一个不明智的人。在企业中最重要的就是肃立好自己的形象,你应该是聪明地工作而不是耍小聪明。
工作的地方也不是一个能够让你耍小聪明的地方,往往你觉得你耍的小聪明不会被发现的时候,其实你已经被掌控其中,所以不要觉得你那所谓的小聪明很好。其实在工作中你如果耍了小聪明,反而会害了你,这种结果是谁都不愿意见到的。所以在工作当中,你们要聪明地工作,但是切记不是耍小聪明。
正当他穷途末路的时候,无意中在报上看到某公司招聘财务科长的启事。该公司是一家私营企业,在那里工作,不仅可以施展才华,而且优厚的待遇是许多国营企业望尘莫及的。然而招聘条件也是相当苛刻的:财会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从事财务工作 10 年以上,具有会计师职称;熟悉计算机操作;年龄在 35 岁以下。
为了得到一口饭吃,他是硬着头皮,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的。去了才发现区区一个名额竟来了近 100 人应聘。他随口问了身边的几个应聘者,果然都是具有本科学历和中级职称的。
在他要打退堂鼓的时候,轮到他面试了。自报家门后,他便如数全盘托出家底:自己不是本科生,也没有会计师职称。招聘条件中也只有一项符合,那就是从事财务工作在 10 年以上。
“既然如此,今天你为什么还来应聘呢?”一位满头白发的老者问道。他的目光慈祥而又平和,并没有因为他的莽撞而拒之门外。
他顿了一下,说,自己虽然没有文凭和职称,但有实践经验。接着,就从包里拿出曾经在各类财务管理比赛中的获奖证书,恭敬地递过去。老者看了几分钟后,说:“你比较诚实,既然来了,一并参加面试吧。”
试题很简单,幼儿园的小朋友都能回答的问题,是 1 1=?
这么简单?是不是脑筋急转弯呢?他不由得想起了相关的一些答案:在陈景润那里非常复杂;在政治家那里,可以是任意数;在商人那里……
思忖片刻,他还是老老实实回答“等于 2”。结果出人意料,他是唯一的受聘者。
后来,在与那位满头白发的老者,也就是公司老总聊天时,才得知他受聘的原因。老总说,这道题只是看应聘者喜不喜欢玩“小聪明”。小聪明难成大事,任何小聪明都是容易被人察觉的,小聪明越多,破绽就越多。其他应聘者都耍了小聪明。只有你老老实实回答,所以就录用了你。
由此可见,不是耍小聪明的你不管在任何地方都是一样会获得成功的,反而如果你是一个只知道运用自己的小聪明的人,不管你的学历有多高,你的能力有多好,在工作中都是会获得反效果的。这是很好的借鉴,不要让自己的小聪明毁了自己的前途,同时耍小聪明也是公司最忌讳的事情。如果你觉得自己聪明,那么你可以把这些聪明放在工作上,好好地、聪明地工作,而不是用来耍小聪明,否则你便会落败。同时你也要知道办公室不是你耍小聪明的地方,聪明地工作,不是耍小聪明。
战国时期,秦国进攻韩国,切断了其首都新郑与北方上党郡之间的交通。上党郡长冯亭派使节赶往赵国首都邯郸,面见赵惠文王,表示愿将上党所属十七座城市划入赵国版图。平原君赵豹引用圣人的话说:“无缘无故降临好处,是一种灾难。”
赵王此时玩起了小聪明:“上党军民都愿归附我们,怎能说无缘无故?”在他看来,这可是一个大便宜,巴不得呢。实际上,上党不仅是一个烫手的山芋,更是一个点燃了引信的炸弹,其他诸侯国避之犹恐不及,赵国却将其揽入怀中。
公元前 260 年,秦军围攻上党,赵军 46 天没有粮食吃,官兵饥饿难忍,只好相互谋杀吞食。几经突围,损失惨重,统帅赵括死于乱箭之下。统帅战死,40 万士兵向秦军投降。即便如此,这些士兵也没能逃脱厄运,除极少数士兵放回报信之外,绝大多数都成了秦军坑杀的对象。经此一战,赵国损兵 45 万,野战军主力悉数被歼。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耍小聪明是不行的,同时还证明如果一个大权在握的人耍小聪明,就会产生极为严重的后果。
从上面的这个例子,你们就可以知道耍小聪明的可怕程度。在工作中也是一样的道理,不管你扮演的是一个怎样的角色,都一样地做切忌耍小聪明的人。这样的人只会自己毁掉自己,根本就不会为自己换来什么好处。不要自认为是地去耍小聪明,脚踏实地工作是你们最好的生存方式,聪明是用在工作上的,而不是用在耍小聪明上的,希望大家都要记住这一点,它会为你在工作当中赢得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