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都会碰到很多很多的问题,是逃避现实不肯去面对,还是做到及时分析问题总结问题,重新来过呢?遇到问题的时候,不能总想着逃避,不肯面对问题、及时总结问题就不可能会进步。只有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不断塑造全新的自我。
有个人在刚开公司的时候,想营造一种和谐的工作氛围,所以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不是很严格。他订了一个考勤制度,规定迟到一次扣 10 元,第二次 40 元,累积三次计旷工一天(因为公司的迟到现象很严重)。结果制度出来后,他一看有的员工迟到三次了,想着旷工罚款太重,心一软,就对员工说:“到了第三次迟到就补请一个事假吧,事假总比旷工好,下次不要迟到了。”(这是他作为老板率先违反制度)
结果有的员工下个月仍然迟到三次,刚开始迟到后请事假,后来请病假(因为病假扣的钱更少),后来每次迟到都请病假,到后来连请假条也没有了,打个电话就完事……他开始痛定思痛,反思洪水泛滥是因为自己放闸。后来,他下了一个通知:“以后迟到一律不准事后补假。”不准事后请假,迟到的员工就把请假条的时间提前一天,反正经理们不管。
最后实在没辙,他宣布“迟到一律不准请假”。实施的当月有个女职员迟到三次,被通知记旷工了,她委屈得快要哭起来:“我自从上班就没有迟到早退过,现在居然被记旷工,你可以问我们经理我那天迟到是因为……”她最后反问:“公司讲不讲人性化管理?”
老板坚持不为所动,心想自己就是太讲人性了,所以酿成如此大错。
一个考勤制度的执行都如此艰难,其他的制度就不用多说了。所有做老板的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和感受,而其中的辛酸老板又不足为外人道。老板做到了及时地总结自己的问题,这样虽然很辛酸,但他也会是一个成功的老板,因为他及时地补救了自己的行为,没有铸成大错。
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及时发现问题,分析总结,并从中发现不足,改进、避免甚至杜绝,才是进步的表现。如果总是对问题放任自流,等发展到不可收拾的时候,再去寻找方法,恐怕为时已晚。及时总结,也是通过对主客观环境的认识,再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重新调整,再投入日后的工作生活中,再有问题,再总结,如此循环,才能保证思想的常变常新,才能跟得上发展的步伐,不至于落后。
IT 人士小张进现在的公司已有几年时间了,对公司的贡献也算比较大的,可是最近有件事情很让他胸闷。有个主管跳槽走了,空出来一个位置,按照资历来说,这简直是小张的囊中之物,可是到最后,这个位置却被一个后进公司的同事抢去了。小张经过仔细“考察”后发现,原来,在近几次的重要任务中,那个同事表现十分出色,获得了老板的赏识;而且,他一直利用业务之间充电,善于把学到的新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工作中去,这一点深得老板心意,所以一有空缺,老板马上就想到了他。
古人云“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在工作中,特别是 IT 业这样的特殊行业,不进则退。也许,小张一开始的能力比较强,但是久而久之,松懈了继续学习,专业知识开始陈旧,思路和创意也会“生锈”。并且,他忽视了“乌龟”的潜力,没有充分注意到竞争对手的情况,这场职场龟兔赛跑就是输在一个“懒”字上。
这样的事情在职场上是时有发生的,也许根本不是能力的问题,只是少了总结问题,时常改进自己而已。进行总结,是一项常规性的工作,是对自己过去的全面回顾、检查、分析、评判,并从中找出成绩与缺点、成功与失败、经验与教训,实事求是地做出正确评价,以此来给未来一个明确的努力方向,以便在来年的工作生活中更好地发扬优点,克服缺点,避免各种失误,避免重蹈覆辙。
进行总结,可以把零散的、肤浅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系统、深刻的理性认识,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以便发扬成绩,克服缺点,吸取经验教训,少走弯路,多出成果,这有利于实现今后的人生更完美。
§§第九章 战胜畏惧,方法就在背后
当你遇到一件事情的时候,比如说在公司里碰到了一道难解的题,你会怎么做呢?是会战胜畏惧地去找方法,还是把责任推给别人,自己逃之夭夭呢?或许很多人都会因为怕负责任,所以就不愿去为自己的过失找方法,而把自己本该负的责任都推给别人,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对的。
当你遇到了一件难以解决或者是自己做错的事情之后,你首先必须得战胜畏惧,因为只有先战胜了畏惧才会四处搜寻解决的办法。不如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回头看看,或许解决方法就在背后也说不定呢。所以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一定不要退缩,要战胜畏惧,回头看看,方法就在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