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离不开沟通,沟通在人们生活当中无处不在。然而,沟通并不是简简单单的语言、动作和表情,沟通的真正意义是为了寻求共识,消除隔阂,谋求一致,避免无用功。有效的沟通是解决矛盾冲突的最好方式。但是,如何才能化解问题,进行有效的沟通呢?
有个故事,叫做《宋人掘井》。讲的是宋国有一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井,只好每天到十几里外的地方去打水。后来他在院子中打了一口井,就不用每天长途跋涉出去打水了。家人告诉外人说:“我家打井之后省下了一个劳力。”这件事越传越远,最后传到了宋国君主的耳中竟成了“丁家人打井,挖出来一个人”!
显然,这和原话有着天壤之别。而造成这种截然不同的说法的原因则是因为,听到的人只是理解了上一个传话人描述的 50%甚至更少,于是随着传话的人越来越多和一些人讲述时的些许夸大,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何最终的说法会与丁家人的话大相径庭了。
虽然这只是个故事,但类似的事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当中却每天都在上演。上级领导部署一件工作,到最终员工执行的结果却不是上级强调的所要实现的目标。这就是由于沟通障碍所导致的问题,对我们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都有很大的负面影响。所以为了避免无用功,减少误会和摩擦,我们都应该思考并学会与别人之间的有效沟通。
一个工程施工中,师傅正在紧张地工作着,徒弟在旁边学习。这时,师傅对徒弟说:“去,给我拿一个改锥来,我要……”还没等师傅说完,徒弟一溜烟就去了工具间。过了很久,徒弟气喘吁吁地回来了,拿着一个大号的改锥。师傅一看,生气地说:“谁让你拿这么大的改锥?”徒弟很委屈,心想:我又不知道你要改锥干什么,这难道不是一把改锥吗?害得我白白跑一趟。“再去拿把小的来!我要固定这个螺丝钉!”师傅一边说,一边把小小的螺丝钉递给徒弟看。徒弟只得再跑一趟。
很多职场新人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每天都很忙,却看不到成绩,总在做无用功。这是因为你很多时候不去思考你做的工作有什么意义、为什么要这样做,只是别人说做什么就做什么,别人说怎么做就怎么做,你没有掌握高效工作的方法。要有准备地去工作,先做好沟通,了解整件事情的意义和目的,再着手去操作,这样就能事半功倍。
能够做到有效沟通是职业化的表现,是现代企业都非常注重的一项员工的基本素养。很多企业都会从外面请企管专家给员工专门培训沟通这门课程。
人们的感情无法交流,思想就很难统一,因此互相猜忌,矛盾重重,很难再做出什么成就。这个道理在职场中同样适用。团队有共识,才能激起成员的力量,让成员心甘情愿地为企业,同时也为自己打拼。在职场上,要想获得胜利,就必须进行沟通。有效的沟通是一个双向、互动的反馈和理解的过程,而不是某个人的独角戏。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1990 年 1 月 25 日,阿维安卡 52 航班飞行至肯尼迪机场上空时,像往常一样等候机场调度人员的降落指令。由于当天天气恶劣,需要延时降落,时间长了,飞行员发出燃料快用完了的信息,要求紧急降落。但机场调度员认为,阿维安卡 52 航班和其他航班一样,是为了尽快降落才发出这样的请求,因此没有给予重视,结果 52航班飞机因燃油耗尽而坠机,机上的 73名人员全部遇难。这是一个沟通不畅而导致的悲剧。
那么,怎样做到有效沟通呢?事前将沟通问题进行提炼,言简意赅地表达出事情概要,使对方能够在短时间内清楚了解事情的缘由和需要实现的目标,使沟通更清晰,更完善,信息传递更高效。其次是多倾听,多思考,多总结。
在沟通的过程中,少讲多听,在倾听当中了解对方的意图,加以确认后,可以给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双方商讨核实后再执行。我们还可就沟通结果加以总结,对不足的地方进行分析,找出更适合的沟通方式,在下一次的沟通当中便会更加得心应手,工作进行自然也会顺利得多。
有效沟通是一门与人相处的艺术,不仅适用于工作,也同样适用于生活、娱乐、学习等各个方面。如果每个人都注重培养自己的有效沟通意识、沟通能力,相信在这样和谐、积极的沟通环境下,我们的工作、生活都将会变得更加游刃有余,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