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学说,以声匿迹隐、不求闻达为主旨。他在周都居住久了,见周朝的王道日渐衰微,便决定骑着青牛离开这里。
函谷关令尹喜在夜观天象时,发现东方有紫气缭绕,越来越近,形似蛟龙,便知这是有圣人要来临的祥瑞,于是斋戒沐浴在此静候。
几个月后,老子骑着青牛而来。尹喜见后惊喜万分,诚恳地请求赐教,好让老子的思想得以流传下来。老子见尹喜气宇非凡,学识和修养都非常不错,便留下了“五千言”,然后离去。至此,没有人再知道他的下落。而他留下的这“五千言”,便是《老子》一书,世称《道德经》。
《老子》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德经》,阐述了宇宙的根本和天地变化的规律;下篇《道经》,阐述了为人处世的道理和进退的方法。书中包含了大量朴素辩证法的观点,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等。
《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就是“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所以才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他认为道是自然而然的存在,是无为而无不为、以自身为法的本体存在。
老子虽没有说过“无为而治”这句话,但他却是最早系统论述这一哲学思想的人。
老子生活在一个兵祸连年的时代—小国不能自我保全,大国又互相争霸不止。他亲眼目睹了时势的此消彼长,又深受当时思潮的影响,知道以暴制暴、动用武力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因而提出了“无为”、“无事”、“无欲”的政治思想。
他说:“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老子认为,许多社会问题的产生,是统治者个人私欲的膨胀,也就是“有为”政治。因为君主要满足自己的野心,所以才战祸连年,因为君主要满足自己的私欲,所以才会增加赋税徭役……因而他强调君主要清心寡欲:“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所以,这里所谓的“无为”并不是不要任何作为,而是顺其自然不妄为。
统治者应该少一点欲望,少一点作为,对百姓有所听从,这样统治才能巩固。也就是说,“无为”的结果恰恰是“无不为”。在此,他作了一个比喻:治理国家就像烹小鱼,不能过多地拨动,否则鱼就会被搅烂,这就是“无为”;可是,鱼还是要烹制的,国家还是要治理的,而且还要烹得好,治得好,这又是“为”。如果能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做,顺其自然,便可以把鱼烹制得很好,把国家治理得很好。这就是“治大国若烹小鲜”的典故。
老子还主张君主要以民为本。百姓是一个国家的根基所在,是达官贵族得以存在的根本;无民,则国家无政权可言,是以有“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的观点。
除了对君主的要求,老子对常人也有一套人生修为哲学。他常劝人要知足,强调“不争”的好处。他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他认为,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一样。水,泽被万物而不与之争夺名利,停留在众人不喜欢的地方,却更接近“道”。所以,上善的人要像水那样安于居下,不与万物发生矛盾、冲突,只有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才是最为谦虚的美德。
也正因为这样,才有:“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江海之所以能够成为一切河流的归宿,正是因为它处在下游的位置上,所以成为百谷王。引申到统治者治理国家上,就是说:想要在上面治理百姓,就必须到百姓当中去;想要先于百姓享受,就必须身体力行先为百姓考虑。因为你不争抢,所以天下也就没有什么能和你争抢的。
《老子》对我国春秋以前古代辩证法的发展,作了历史性的总结,不仅是道家的主要著作,还为一些儒家和法家的人物所津津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