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04200000010

第10章 权术

佞言者,谄而干忠;谀言者,博而干智

【原文】

说者,说之也;说之者,资之也。饰言者,假之也;假之者,益损也。应对者,利辞也;利辞者,轻论也。成义者,明之也;明之者,符验也(言或反或覆,欲相却也)。难言者,却论也;却论者,钓几也。佞言者,谄而干忠;谀言者,博而干智;平言者,决而干勇;戚言者,权而干信;静言者,反而干胜。先意承欲者,谄也;繁称文辞者,博也;策选进谋者,权也;纵舍不疑者,决也;先分不足以窒非者,反也。

【译文】

游说,就是为了劝服别人接受自己的主张;而说服别人接受自己的想法,就是为了对别人有所帮助。带有粉饰性的说辞,都缺少可靠依据。所谓缺少可靠依据,就会带来不好的影响。所谓应承对答的辞令,是一种悦耳的巧辩辞令;巧辩辞令,是一种轻视论说的外交辞令。具有义理的言论,目的在于明辨真伪;而明辨真伪,目的在于符合和验证自己的内心情感。向别人发难的指责之词,意在诘难、商榷事情;而诘难、商榷事情,意在诱导、探求事物的精妙之处。花言巧语,是通过谄媚以求得忠诚之名;而谄媚之言,是通过繁博的虚浮之词以求得智慧之名;平实之言,是通过果断不疑的言辞以求得刚勇之名;忧愁之言,是通过运用智谋以求得信任;镇静陈说,是通过反攻别人以求得胜利之名。曲意奉承,满足对方欲望,就是谄;文辞繁复虚浮,就是博;策划选择,运用智谋,就是权:纵使舍弃也毫不犹豫,就是决;掩饰自己之不足,反而指责他人的过失,就是反。

智慧典例

颠倒黑白谏文侯

魏文侯在位时,西门豹治理邺都严肃法纪,刚正廉明,铁面无私。他不仅把装神弄鬼的大巫小巫投入漳河,祭了河神,还从重惩治了地方上几个贪官污吏。邺都百姓拍手称快,都赞叹他的德政。在他的带领下,人们兴修水利,务农经商,很快使这个荒凉的地区呈现出繁荣昌盛的景象。

西门豹勤政爱民,为官清廉,既不逢迎上司,也不奉承魏国君主,所以虽然政绩显著,却并没有受到魏文侯的赏识。

相反,魏文侯左右的一些大臣因西门豹触及其私党的利益,总想方设法诋毁诬陷他,以至于魏文侯听信其言,准备把他召回京城,罢免他的官职。

西门豹拜见国君后,魏文侯当面责备他,大臣也添油加醋地批评他。西门豹却一句怨言也不说,他只请愿道:

“从前臣才疏学浅,不知该如何治理地方,现在大王和诸位大臣的教诲,使我学会了治理的方法。请求再给我一个机会,换一个地方治理一年,如果还是治理不好,大王可以砍掉我的脑袋以息民愤。”

魏文侯答应了他的请求。

于是,西门豹到新地方上任后,一改往日的清廉,大肆盘剥百姓,弄得地方怨声四起。他又不断地贿赂魏文侯的亲信大臣,让他们在魏文侯面前多说好话。

一年任期届满,他进京觐见国君。魏文侯满面笑容地赞美他治理有方,左右大臣同样交口称颂。

西门豹听了,怒气冲冲地骂道:“臣以前忠心为大王治理地方,有政绩,深受百姓拥戴,大王却要罢去我的官职。这一年,臣实际上是压榨百姓,欺上瞒下,大王却夸奖赞美我。这不是很愚蠢的行为吗?我不能屈节求荣,愧对百姓!请大王恩准我辞官回家!”

说罢,他当场交上官印,等候发落。

魏文侯这才醒悟过来,惭愧地扶起西门豹,说道:

“寡人如今才明白事情的真相。请你原谅,我保证从今亲贤臣,远小人,任贤用能,就请你继续为我尽心尽力吧。”

【评析】

西门豹劝谏文侯的言辞就是以“佞言”为主,自己在君主和群臣心目中的印象早就知晓。当魏文侯听信谗言时,便反其道而行之,以表白自己的忠心耿耿。在此西门豹运用巧妙的反证法来表明自己的清廉,并最终使文侯亲贤臣、远小人,足见其用心良苦。

解缙取悦朱元璋

朱元璋当上皇帝以后,忽然心血来潮,要去皇觉寺参习,因为他幼年时曾在皇觉寺做过僧人,想起当年信口所作的几首打油诗,他便想去看看是否还写在墙上。他想重温旧梦,重新体验一下当年的感受。解缙是当时文渊阁侍读大学士,很有才华,所以这样的事少不得要他陪王伴驾。

皇觉寺的方丈听说当年的小沙弥成了如今的圣上,而且还要光临本寺,自然是高兴万分,急忙把寺庙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之后才开门亲自迎接皇帝。

朱元璋也不说话,而只是四处寻找当年所题之诗,但怎么也找不到,就严肃地问方丈:

“当年我题在寺院墙上的那些诗,现在怎么一首也找不到了?”

方丈一听,顿时傻了眼,才知皇上千里迢迢而来,竟然是为了这个。原来的题诗早已被擦洗干净了,但又不能如实回答,急得他只知用手在空中四下瞎比画,却说不出话来。于是便用眼睛瞅着解缙,希望他能够帮助自己摆脱窘境。

解缙和老和尚原本是一对文友,空闲之余经常在一起吟诗作对,现在方丈有难,自然要帮他一把了。

解缙见朱元璋一脸茫然、迷惑不解的样子,就急忙出来打圆场说:

“陛下,方丈一见您的圣面,神情紧张,急得连话也说不出来了,他用手比画是在作诗呢,您没看出来吧?”

“什么,有这等事?”

朱元璋很有兴致地问:

“那他在比画些什么呀?你说给我听听。”

解缙随口答道:

“圣上题诗不敢留。”

朱元璋拦住话头惊问道:

“为什么?”

“诗题壁上鬼神愁。”

朱元璋见自己的诗有这么大的威力,就挥挥手说:

“那就擦掉得了。”

“掬来法水轻轻洗。”

“难道一点痕迹也没留下吗?”

朱元璋不问出点什么来似乎不甘心,仍然对当年的题诗念念不忘。

解缙不慌不忙地说:

“犹有龙光照斗牛。”

一番话说得朱元璋开怀大笑。他知道解缙这是在奉承自己,也就作罢,不再追究什么了。

还有一次,解缙陪朱元璋在御花园的池塘里钓鱼,解缙对垂钓很在行,一会儿工夫就钓了半篓。而朱元璋戎马出身,钓鱼沉不住气,频频拉钩看有没有鱼。结果一条鱼也没能钓着。

朱元璋看解缙那里一会儿一条,当下就来了气,把钓鱼竿一甩,起身走了。

解缙一看这下可坏了,万岁爷一旦动了怒,可不是闹着玩的,所谓“伴君如伴虎”,要是把皇上惹恼了,自己可能就要有麻烦了。为了平息皇上的火气,他就对着朱元璋的背影轻松悠闲地吟了一首打油诗:

数尺丝纶落水中,

金钩一抛影无踪。

凡鱼不敢朝天子,

万岁君王只钓龙。

朱元璋一听,顿时一腔怒气全跑到爪哇国去了,连夸解缙是个奇才。

【评析】

解缙在此运用的就是“谀言”。面对“私自涂掉皇上笔迹”和“钓技远在皇帝之上”这两件事,他以“拍马屁”法,把这两道难题轻而易举地化解了,足以表明他的灵活多变、机智敏捷,同时还能把握“谀言”的时机,这才让朱元璋转怒为喜。

以史为鉴劝刘邦

秦朝灭亡后,项羽和刘邦开始了长期的楚汉战争。公元前203年,项羽猛攻刘邦的驻地荥阳,刘邦形势危急。

一天,刘邦请教郦食其,问他该怎么办。

郦食其说:“从前商汤讨伐夏桀,封他的子弟于杞地;武王打败商纣之后,封他的子弟于宋地。现在,秦朝不顾信誉,连年侵伐诸侯,灭掉六国之后,使这些国家的王室后裔没有立锥之地。现在,陛下如果能恢复六国,分封他们的子弟,给他们复国的印章,六国的君臣百姓必然会感谢陛下的大恩大德,都会来归顺大王并向大王称臣。那时大王就能完成霸业,连项羽也得前来朝贡了。”

刘邦听了觉得有道理,便要郦食其携印去分封,恢复六国。当刘邦把这项决策告诉张良以后,张良说:“你要按郦食其说的去做,那你的事业就快完了。”

刘邦一听,大惊失色,慌忙问道:“怎么会呢?”

张良道:“以前商汤王讨伐夏桀时,分封他的子弟于杞地,是因为他估计能把夏桀打败,并置之于死地。而如今,陛下您有把握打败项羽,置他于死地吗?”

刘邦摇摇头:“不能,至少现在还看不出来!”

张良接着说:“这是第一个不行的原因。当年,周武王讨伐商纣王时,很有把握能取下商纣王的性命。而如今,陛下您有把握能取下项羽的性命吗?”

刘邦说:“不能。”

张良又说:“这是第二个不行的原因。武王攻下殷都以后,能够给商人以重赏,把箕子从监狱里放出来,重筑比干的坟墓。而如今,陛下您能够重筑圣人的坟墓,重赏贤明的人,给智者大开方便之门吗?”

刘邦说:“不能。”

张良又说:“这是第三个不行的原因。武王战胜以后,能够将商朝仓库里的粮食发放给饥饿的人,把纣王国库的钱拿出来给贫穷之人。如今,陛下您现在能把国库里的钱拿出来施舍给穷人吗?”

刘邦说:“不能。”

张良接着说:“这是第四个不行的原因。武王夺取天下后,把所有的兵器用虎皮盖住收藏起来,表示以后再也不对天下用兵,发动战争。如今,陛下您能做到弃武从文,不再用兵吗?”

刘邦道:“不能。”

张良说:“这是第五个不行的原因。还有,武王能够把牛都赶到桃林之中,表示不再劳役人民。如今,陛下您可以做到这一点吗?”

刘邦说:“不能。”

张良说:“这是第六个不行的原因。如今天下有志之士离开他的亲人,跟着陛下您征战,日日夜夜都想有一个容身之地。如今,您要分封各国的后代,那么天下的志士就都有了存身之地,那谁还会跟着您呢?这是第七个不行的原因。所以,如果用这个策略的话,您的事业就要完了。”

刘邦听完,连忙召回郦食其,不再提分封之事。

【评析】

张良劝说刘邦不分封的言辞就是“戚言”。其特点就是先说出自己的主张,而后想方设法让对方采纳。张良站在君主的立场之上,以史为鉴说出不可分封的七个原因,使刘邦心服口服,随即改变了主意,政随时迁,制随俗变,找到了正确的应对方法,最后成就了一代帝业。

以竹为喻示子路

孔子的学生子路,姓仲,名由,常常跟随孔子周游列国,负责保护他的安全。子路身材威猛、反应机敏,而且仪表堂堂、风度翩翩,只要子路陪伴在孔子身边,就无形中生出一种震慑人心的力量,即使再凶狠狡猾的坏人也不敢对孔子起什么歹心。在他的保护下,孔子从来没有受过什么伤害。

一天,孔子问守护在身边的子路:“仲由,这么长时间我也没看出你有什么喜好,你到底有些什么嗜好啊?”

子路随口答道:“我最喜欢的莫过于佩带长剑!那样将会为我的形象锦上添花,再没有什么比这更让我开心的。”

孔子稍稍皱起眉头,似乎有些不满意,接着问:“那学习呢?你没有觉得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吗?”

子路茫然地反问:“学习?我从来没有觉得那会有多大好处!”

孔子叹一口气,不紧不慢地说:“学习和知识的力量是巨大而无形的!你看看,一国之君需要谏臣的辅佐,才能让国家兴盛;普通人需要明事理的朋友提醒自己的过失,才能提升自身;为人处世也需要不断向他人学习,听取别人的意见,才能博采众长。

“真正的君子喜好学习,集思广益,因而足智多谋,做起事来就会顺利;相反那些不善学习的人,自以为是,诋毁仁德,对有学问的人心生抵触,这无异推着自己往后退。可见,不学习就会落后呀!”

子路耐着性子听完孔子讲述的大道理,等老师一说完,就不以为然地反驳说:“我觉得并不完全是这样!您看,南山上的竹子没有人扶植,不也一样长得笔直吗?而且用这种竹子做成的箭,也一样能穿透皮革!可见,很多事情没有学习和知识也照样能运行得很好!”

孔子见子路还是没有信服自己的观点,而且还胡搅蛮缠,觉得又好气又好笑。他接着子路的话说:“其他的暂且不说,要是能把竹箭修理一番,装上羽毛,再把它削成尖头,那它的穿透力不就是更大了吗?你说呢?”

子路一时哑口无言,孔子见状,就趁热打铁,说道:“看一个人,不能仅仅看外表。有的人金玉其外,但是腹内空空;有的人相貌平平,却满腹珠玑。前者虽然悦目,但却流于俗气;后者赏心,也令人起敬。可见,学习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啊!”

子路心悦诚服地对孔子说:“我一定牢记您的教诲!”

【评析】

孔子劝说子路要有好学之心时所用的言辞就是“静言”。当子路反驳竹子做成的箭可穿透皮革时,孔子便抓住这句话的不足之处,以修理的竹箭威力更大去反驳子路,从而使其理屈词穷,哑口无言,并最终认同了孔子的观点。

迂回说理成己愿

战国时,赵烈侯十分爱好音乐,每天都要欣赏音乐,还经常在全国征集歌伎。有一天,赵烈侯对相国公仲连说:“我最喜爱的人,可以让他成为贵人吗?”

公仲连不知何意,就说:“大王,使他富起来行,但使他贵起来却不行。”

赵烈侯说:“既然这样,那就赏赐给郑国的歌伎枪和石每人各一万亩田吧,他们是我最喜爱的人。”

公仲连大觉诧异,这么做众大臣心里会怎么想?但他还是口头答应了赵烈侯,实际上并未执行。

过了一个月,赵烈侯向公仲连问起赏赐田地的事,公仲连推辞说正在寻找合适的田地,目前还没有找到。

又过了一个月,赵烈侯又问起此事。公仲连始终认为这样做不妥,几番搪塞之后,他索性声称自己有病,不能上朝。

番吾君听说这件事,对他说:“您的用心我非常明白,只是您的方法不妥当。您有没有想过向国君推荐一些合适的人才呢?”

公仲连说没有找到。于是番吾君说:“牛畜、荀欣、徐越这三个人都很好,他们各有特长,名声也非常好。”

公仲连就把他们推荐给了赵烈侯。等到再次朝见时,赵烈侯又问公仲连:“给歌伎赐田的事究竟办得如何?是不是拖得太久了?”

公仲连回答道:“这不是小事,应当慎重,臣正在选择满意的地方。”

公仲连推荐的三个人也开始为这事婉转地做赵烈侯的工作。牛畜在赵烈侯身边侍候,他总是把仁义、王道等言语说给赵烈侯听,赵烈侯听后觉得十分舒适。第二天,荀欣又说了一套推举贤士、任用能人的话语,赵烈侯听了非常喜悦。第三天,徐越又说了一番勤俭省用、考察功绩德政、赏赐适当等言语,赵烈侯听了很高兴。

当又一次上朝时,赵烈侯对公仲连说:“赏赐田地的事暂时停止吧。”说完,他又任命牛畜担任师职,荀欣担任中尉,徐越担任内史,并赏赐相国公仲连两套衣服。

【评析】

劝谏时的言辞也可以多种并用,公孙连在此劝谏赵烈侯时便做到了这一点。开始以“佞言”对赵烈侯下达的命令进行“冷处理”,拖延不办。接着选拔贤士,一齐向赵烈侯进谏,其中也必定有“谀言”、“戚言”等。所谓“三人成虎”,小人们惯用散布谣言,君子也可依靠多种言辞达成己愿。

口可以食,不可以言

【原文】

故口者,几关也,所以关闭情意也。耳目者,心之佐助也,所以窥奸邪。故曰:“参调而应,利道而动。”故繁言而不乱,翱翔而不迷,变易而不危者,睹要得理。故无目者,不可示以五色;无耳者,不可告以五音。故不可以往者,无所开之也;不可以来者,无所受之也。物有不通者,故不事也。古人有言曰:“口可以食,不可以言”,言者,有讳忌也;“众口铄金”,言有曲故也。

人之情,出言则欲听,举事则欲成。是故智者不用其所短,而用愚人之所长;不用其所拙,而用愚人之所工,故不困也。言其有利者,从其所长也;言其有害者,避其所短也。故介虫之捍也,必以坚厚。螫虫之动也,必以毒螫。故禽兽知用其长,而谈者亦知用其用也。

【译文】

所以口是人体用来言谈的机关,就像闸门一样,是用来宣布或封锁内心情意的器官。耳目是心的辅佐,是用来侦察奸邪的器官。所以说:“只要心、眼、耳三者调和呼应,那就会走向有利之路。”因此,虽然有烦琐的语言也不纷乱,虽然有翱翔的怪物也不迷惑,虽然有变化的骗局也不危险,原因就是能够抓准要点掌握思路。所以没有眼睛的人,不可以拿五色给他们看;同理,没有耳朵的人,不可以弹奏五音给他们听。因此,不可以去游说的地方,那是没有什么情报可争取;同理,别人不来游说的地方,那是因为没有什么情报可接受。可见事物有不通的,所以才不当作事来办。古人有句话说:“嘴可以吃东西,不可以发言。”因为说话的人有忌讳,这就是所谓“众口铄金”,是言语会歪曲事实的缘故。

按人之常情推断,每个人只要说话的时候,就希望让对方听从,只要办事情都希望获得成功。因此,聪慧的人就不用自己的短处,而宁肯用愚笨之人的长处;不用自己笨拙的方面,而宁肯用愚笨之人工巧的方面。这样做就不会陷于困窘的境地。这就是说,于我有利的,就顺从其所长的一面;于我有害的,就回避其所短的一面。所以,甲虫抵御外来的侵害,必定要依靠自己坚厚的外壳;螫虫采取行动时,必定要用自己的毒刺。可见,禽兽之类尚且知道运用自己的长处,而靠进言游说的人也就更应运用自己该用的游说术。

智慧典例

恃才放旷遭杀身

三国时期,曹操手下有位才子,名叫杨修。他不仅才华出众,而且反应机敏,聪颖过人。最初,曹操非常看重他。不过,杨修一向恃才傲物,锋芒太露,不但使曹操渐渐生出反感,而且最终引来杀身之祸。

杨修善于揣摩曹操的心思。有一次,曹操命人新修了一座花园,修好后他带人来参观。曹操觉得不太满意,临走时在花园门上写了一个“活”字。等曹操走后,杨修对修园人说:“主公嫌花园的门太宽阔了,请你把它改窄点。”

修园人不解其意,杨修便说:“你没看见主公刚才在门上写的‘活’字吗?门与‘活’合在一起,正是一个‘阔’字。这就是告诉你们,花园的门太宽了,必须改小。”众人听了,都说有道理。于是,修园人按照杨修所说的去办。过了几天,曹操再次来参观时,发现花园门改小了,连连称好。

又有一次,有人送曹操一盒酥饼。曹操在饼盒上写了“一合酥”三个字,便放在桌子上。恰巧杨修进来看见了,便把大家叫来,想分吃酥饼。

可是,这盒酥饼是送给曹操的,谁敢轻易品尝。看到人们迟疑不动,杨修就说:“主公在盒子上面写了‘一合酥’三字,分开来念就是‘一人一口酥’。所以你们尽管放心吃好了,出了事由我来承担。”

大家觉得他说得对,便纷纷上前将酥饼一抢而光。曹操知道此事后,虽然没说什么,但心里却对杨修的自作主张有些反感。

后来曹操率军攻打刘备,在定军山大败。曹操感到进退两难,但却不愿轻易撤兵。一天晚上,大将夏侯渊走进帐来,向曹操询问当晚夜巡的口令。曹操正在吃饭,手中拿着一块鸡肉,就随口说了“鸡肋”二字。

夏侯渊出帐后,就把这个口令告诉了夜巡的将士。杨修听到后,便吩咐手下人赶快收拾行囊,准备撤退。有士兵把此事报告了夏侯渊,他有些迷惑,赶忙问杨修。

杨修说:“鸡肋,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主公是不想在此恋战了,他虽然没有直接说出来,但心里已经准备要班师回朝了。”

夏侯渊早有耳闻,对他的话深信不疑。回到帐中后,也命令手下人收拾物品为撤军作准备,并派人通知了其他将士。

这一消息,有人很快报告给曹操。曹操一听,不禁勃然大怒,他早就对杨修的恃才之举有厌恶之心,立刻命人以蛊惑军心为由推出斩首。

【评析】

“口可以食,不可以言”,原意是说口可以用来吃东西,却不可以用来说话,这是因为说话有很多顾忌和隐讳。其提醒谋士应该在不利时刻隐藏自己的才干,而不是自作聪明,这样才能保证成就事业而无祸患。杨修之死,正是由于锋芒太露的缘故,遭到了曹操的嫉妒,处处显示自己比主人高一等,必定会导致祸患的降临。

一个人若要获得别人的赏识和器重,就不能个性孤僻,独守一隅,而要敢于表现自己的才华。不过,在表现自己时仅有大胆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必须把握好表现的时机。过分张扬,锋芒太露,不会有好结果。如果给人以自以为是、爱出风头的感觉,必将招致他人的反感。

三人成虎危害大

三人成虎的典故就出自《战国策·庞瞆与太子质于邯郸》一章。这里揭示出了一个只有权谋家们才知道的秘密,那就是人类语言对真实事实的支配性。

战国时期,魏王和赵王订好条约,魏王送儿子去赵国做人质,派大夫庞瞆陪同,定于某日起程赴赵都邯郸。

临行时,庞瞆向魏王提出一个问题,他说:“如果有一个人对您说,我看见闹市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一只老虎,君王相信吗?”魏王说:“我当然不信。”庞瞆又问:“如果是两个人对您这样说呢?”魏王说:“那我就半信半疑了。”庞瞆紧接着追问了一句道:“如果有三个人都说亲眼看见了闹市中的老虎,君王是否还不相信?”魏王说道:“既然这么多人都说看见了老虎,那证明肯定确有其事,所以我不能不信了。”

庞瞆听了这话以后,深有感触地说:“果然不出我所料,问题就出在这里!事实上,人虎相怕,各占几分。具体地说,某一次究竟是人怕虎还是虎怕人,要根据力量对比来论。众所周知,一只老虎是绝不敢闯入闹市之中的。如今君王不顾及情理,不深入调查,只凭三人说有虎来到闹市,你就确认无疑,要是等我到了比闹市还远的赵国,您要是听见三个或更多不喜欢我的人说我的坏话,岂不是要断言我是坏人吗?临别之前,我向您说出这点疑虑,希望君王一定不要轻信人言。”

庞瞆走后,一些平时对他心怀不满的人开始在魏王面前说他的坏话。时间一长,魏王果然听信了这些谗言。当庞瞆从邯郸回魏国时,魏王再也不愿意召见他了。可见“众口”的力量多么大啊!

【评析】

“‘众口铄金’,言有曲故也”,原意是说众口一致的言辞可以把金属熔化,这是语言的偏差和曲解造成的。如此看来,妖言惑众,流言蜚语多了,确实能够毁掉一个人。随声附和的人一多,白的也会被说成黑的,真的也会被说成假的,真可谓“众口铄金”。所以我们对待任何事情都要有自己的分析,不要轻信于人,更不可人云亦云,否则就可能会被假象所迷惑。

故与智者言,依于博;与博者言,依于辩

【原文】

故曰辞言有五:曰病、曰恐、曰忧、曰怒、曰喜。病者,感衰气而不神也;恐者,肠绝而无主也;忧者,闭塞而不泄也;怒者,妄动而不治也;喜者,宣散而无要也。此五者,精则用之,利则行之。故与智者言,依于博;与博者言,依于辩;与辩者言,依于要;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高;与贫者言,依于利;与贱者言,依于谦;与勇者言,依于敢;与过者言,依于锐。此其术也,而人常反之。是故与智者言,将以此明之;与不智者言,将以此教之,而甚难为也。故言多类,事多变。故终日言,不失其类而事不乱。终日不变而不失其主,故智贵不妄。听贵聪,智贵明,辞贵奇。

【译文】

所以说,游说辞令有五种情况:一是病言,二是恐言,三是忧言,四是怒言,五是喜言。所谓病言,就是感于衰气所说的没精神的话;所谓恐言,就是由于伤心所说的无主见的话;所谓忧言,就是由于忧郁闭塞所说的不能宣泄的话;所谓怒言,就是由于妄动所说的不能控制的话;所谓喜言,就是由于散漫所说的没重点的话。以上这五种情况,精通之后就可以使用,有利之后就可以推行。所以,跟智者说话时要以知识渊博为原则;跟博者说话时要以强辩为原则;跟辩者说话时要以简练为原则;跟贵者说话时要以势利为原则;跟富者说话时要以高雅为原则;跟贫者说话时要以利益为原则;跟贱者说话时要以谦恭为原则;跟勇者说话时要以果敢为原则;跟进取者说话时要以坚决为原则。所有这些,都是待人之术,然而很多人却背其道而驰。因此,跟智者说话就要用这些来加以阐明;跟不智者说话就要用这些来进行教诲。然而,事实上却很难做到。因此,说话时有很多方法,做事时也有很多变化。可见即使整天在谈论,不丧失说话的方法,如此事情也就不会混乱。终日言谈不加变化,就不会失去主旨,所以聪慧之人的可贵之处就是不致紊乱。听言贵在聪敏,要听出对方真实的想法;智慧贵在高明,要总结出规律;言辞贵在奇妙,要语出惊人。

智慧典例

毛遂自荐显才能

公元前259年,秦军大举进攻赵国,不到一个月,就兵临赵都邯郸城下。经过长平之战,赵国力量虚弱,此时,外无援兵,内乏粮草,面临亡国的危险。邯郸城内人心惶惶。

赵王派公子平原君到楚国搬兵救赵。平原君接到赵王命令,立即召集门客说:“赵国危在旦夕,赵王令臣出使楚国求援,我欲带20位智勇双全、文武兼备的人一同完成这一重要使命。”说完,他就开始挑选同行的门客。挑来挑去,总共挑出了19个人,还差一个人,却怎么也挑不出合适的人选了。

平原君为难起来,正在这时,从未被选中的人群中站出一个人来。此人其貌不扬,平时很少言语。他走到平原君跟前,说:“公子若实在找不出合适人选,在下不才,愿滥竽充数,随公子前往。”

因为门客众多,平原君不能一一认出,问道:“你是谁,我以前怎不曾见过你?”

“在下是毛遂。”那人回答。

平原君实在没什么印象,就问:“你来到我门下多久了?”

毛遂回答说:“三年多了吧。”

平原君盯着毛遂看了看,摇了摇头说:“锥子放在布袋里,很快就会露出锋芒。你在我门下待了这么长时间,我怎么从未听说过你呢?这次去楚国,责任重大,关系赵国的存亡,你既然无突出才能,还是留下看家吧!”

毛遂镇静地说:“我虽然在公子门下三年多,但公子从未把我放到您的布袋里。若公子把我放到布袋里,我早就脱颖而出了。”

平原君觉得毛遂态度坚决,又没有其他人选,就对他说:“好吧,请你跟我们一起去楚国吧。”其他门客都相视而笑,认为毛遂不会有什么本事。

平原君他们简单收拾了一下行装就上路了。一路上,平时少言寡语的毛遂侃侃而谈,纵论滔滔,天文地理,列国形势,无所不知,令同行的人刮目相看。

到了楚国,平原君只身前往楚王宫,面见楚王,20位门客都留在宾舍等候消息。

且说平原君见了楚王,力陈赵国的危急形势和楚国救赵的利害关系。可楚王心不在焉,表面应付,迟迟不明确表态是出兵还是不出兵。谈判从早晨一直谈到黄昏,仍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门客们等得有点心急,便怂恿毛遂去了解一下谈判情况。

毛遂来到王宫,径直来到平原君跟前,气呼呼地说:“赵楚两国联合抗秦的事,用不了两句话就可以谈完,公子却从早晨谈到黄昏,是何道理?”

楚王见来了个毛头小子,便问平原君:“这个人是谁呀?”

平原君赶忙起身答道:“此乃臣的门客毛遂。”

楚王一听,勃然大怒,呵斥道:“大胆狂徒,寡人正与你家主人谈论军国大事,你闯进来想干什么?还不赶快退下!”

平原君连忙扯住毛遂,叫他离开宫殿,以免招惹事端。

毛遂用力挣脱平原君,一个箭步跳到楚王面前,一手按住佩剑,两眼直盯着楚王说:“大王敢对我大声呵斥,不过是仰仗楚国兵多将广。可现在,大王的性命就操在我手里,即使大王有雄兵百万也是远水不解近渴。我家主人在此,请大王放尊重些!”

楚王被毛遂的举动唬得大气不敢喘,抖着身子只盯着毛遂按剑的手。

毛遂向四周扫了一眼,见楚王的卫兵都掣剑在手,气氛紧张得让人透不过气来。毛遂面无惧色,继续说道:“当年,商汤以70里之地而王天下;文王也不过百里地盘,却能号令诸侯。夺取天下不在将士多寡,而在于能顺应形势,壮大声威。今楚国拥有方圆5000里的辽阔疆域,上百万的铁甲雄兵,称霸天下,无可匹敌。可秦国只凭一个区区白起,几万人马,竟一战攻克鄢、郢,再战火烧夷陵,三战掘辱大王的先人,这种万世的怨仇,连赵国都为楚国感到耻辱,难道大王就不知道羞愧吗?今天,我家主人奉赵王之命,不畏艰险,千里迢迢来到楚国,与大王合纵结贤,共同抗击秦国。大王不但不思报仇雪恨,反而推诿再三,慢待来使,当着我家主人的面呵斥我,真是岂有此理!”

楚王被毛遂一席话激得面红耳赤,羞愧难当,态度骤然变化,对毛遂客客气气地说:“先生所言一针见血。寡人一时糊涂,险些错失良机。今日愿从先生,共同抗秦。”

毛遂紧追不舍,问:“大王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合纵之事就这么定了?”

楚王说:“确定无疑,绝不反悔!”

毛遂当即招呼楚王左右:“请取鸡、狗、马血来!”

不一会儿,侍者拿来血和祭器。毛遂双手将马血捧给楚王,说:“请大王先饮。”

楚王舔了一口,毛遂又将狗血递给平原君喝,然后自己把鸡血一饮而尽。众人高呼,盟誓完毕。

平原君等人辞别楚王,回国复命。楚国之行,平原君感慨颇多,从此他不但把毛遂待为上宾,而且对身边的人说:“天下才士,我见过成百上千,可从未见过像毛先生这样胆识过人的人。毛先生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他的三寸舌头,真可以抵得上几十万大军啊!”此后每逢大事,平原君都虚心向毛遂求教。毛遂也因此次使楚一举成名,此后深得平原君器重。

【评析】

毛遂自荐的故事众人皆知。他在自荐的过程中针对平原君采用的是“与富者言,依于高”的言辞,在气势上压倒了平原君。在得到信任,带其游说楚国,在说服楚王的过程中,毛遂又采用了“与勇者言,依于敢”的言辞。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毛遂又压倒了楚王,迫使楚王答应合纵抗秦。针对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方法,正是毛遂自荐成功的原因。

庄子论剑谏文王

战国时赵惠文王(公元前298~前266年)非常喜好剑术,甚至达到了痴迷的地步。他的王宫内供养了300多名剑客,昼夜在他面前表演击剑,一年下来,剑客死伤的就有100多人。

赵惠文王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这些过错,还依旧命令剑客相互争斗,以取悦自己。又过了数年,剑客的死伤更是不计其数。

正是由于赵惠文王沉迷于剑术,而荒废了国事,使赵国一天天衰落下来。

其他诸侯国见到赵国的衰落,觉得有机可乘,便趁机想吞并他。

太子悝见赵国如此,便召集左右的人说:“有谁能够说服国王,使他停止观看击剑,我便赏赐他千金。”

左右亲信异口同声对太子悝说:“庄子可以使国王命令剑客停止击剑。”

太子悝久闻庄子之名,又见左右一致推荐庄子,可谓英雄所见略同,便派人带着千金去请庄子。

庄子辞金不受,和使者一起来到越国。

太子悝喜不自胜,亲自出门迎接,以上宾之礼接待他。

庄子对太子悝说:“太子悝有什么事指教于我呢?”

太子悝回答说:“听说先生睿智聪明,才奉送千金,先生却不肯接受,我怎么敢说呢?”

庄子说:“听说太子悝请我的目的,就是想让我劝国王放弃他的喜好。假使我向上劝谏大王,违背了大王,不能成功,下又不能迎合太子悝的旨意,就会被处死,那么要千金有什么用呢?如果我上能说服大王,下能迎合太子悝,那时我要求什么,还有什么不能得到呢?”

太子悝见庄子这么说,也就不再提起奉送千金的事了。于是便对庄子说:“大王所接见的都是剑客,你怎么才能够见到大王呢?”

庄子回答说:“我扮作剑客就可以了,因为我也会用剑。”

太子悝说:“国王所接见的剑客,都是帽子低垂,冠缨粗实,蓬头垢面,穿着短小的衣服,怒目圆睁,出口相互谩骂,这样国王才喜欢。如果您穿着一身儒服去见国王,恐怕不太妥当吧。”

庄子便对太子悝说:“请您准备好剑客的服装。”

太子悝准备好服装,庄子穿上后,便同太子悝一起去宫内见惠文王,国王拔出宝剑来等待着庄子。

庄子昂首挺胸,走进殿门,见到惠文王并不下拜。

惠文王问道:“你有什么话可以指教我?”

庄子说:“我听说大王喜欢剑客,所以以剑术来与大王切磋。”

惠文王说:“你的剑法有何独到之处,怎样能够制服对手?”

庄子说:“我的剑法,十步以内便可击败对手,横行千里不会受到阻拦。”

惠文王听了,高兴地说:“这么说来,你是天下无敌了。”

庄子说:“用剑的方法应先示以虚空,给人以可乘之机,而后抢先出手,制服对方。请大王允许我试一试。”

惠文王说:“请先生先到馆舍休息,等我安排好击剑比赛,再来请先生。”

惠文王让选出的剑客持剑侍立于殿下,再派人请来庄子。

惠文王对庄子说:“今天准备请您和剑客对剑。”

庄子回答说:“我已经盼望很久了。”

惠文王问道:“先生所用的剑,长短怎么样?”

庄子说:“我长剑、短剑都可以用。我有三种剑,任凭大王选用,请大王听我说完,然后再试剑也不迟。”

惠文王说道:“那你就先介绍一下三种剑吧。”

庄子回答说:“我的三种剑,乃是天子之剑、诸侯之剑、庶人之剑。”

惠文王问道:“天子之剑是怎么回事?”

庄子说:“天子之剑,以燕国的燕羚石城作为剑端,齐国的泰山作为剑刃,晋国、卫国作为剑背,周朝、宋国作为剑口,韩国、魏国作为剑把;以四夷包裹,以四时相围,以渤海环绕,以恒山为系带,以五行相制,以刑德来判断,以阴阳为开合,以春夏来扶持,以秋冬来运作。这种剑,直之无前,举之无上,案之无下,上可决断浮云,下可决断地维。这种剑一旦使用,便可以匡正诸侯,降服天下,这就是天子之剑。”

惠文王听了,茫然失意,神情呆滞,问道:“诸侯之剑是怎么回事?”

庄子说:“诸侯之剑,以智勇之士作为剑端,以清廉之士作为剑刃,以贤良之士作为剑背,以忠贤之士作为剑口,以豪杰之士作为剑把。这种剑,直之亦无前,举之亦无上,案之亦无下,运之亦无旁,上效圆天以顺应日、月、星三光,下效方地以顺应四时,中央和睦民意以安顿四乡。此剑一用,如雷霆般震撼四方,四境之内,无不臣服而听奉于王命,这就是诸侯之剑。”

惠文王听了,又沉思了良久,接着问道:“庶人之剑又是怎么回事?”

庄子回答说:“庶人之剑,低垂帽子,冠缨粗实,蓬头垢面,穿着短小的上衣,怒目相视,相互谩骂。然后,你来我往,争斗不已,上斩颈项,下刺肝肺。这就是庶人之剑,就与斗鸡相似,一旦丧命,对国家没有任何好处。如今,大王拥有天子之位,却偏偏喜好庶人之剑,连我都替大王感到不值得。”

惠文王听罢,恍然大悟,牵着庄子的手步入殿堂,向庄子表示敬意。庄子对惠文王说:“大王请休息吧,关于三种剑我已经叙述完了。”

从此以后,赵惠文王再也没有出宫观看过斗剑。

【评析】

庄子在此用到了“与智者言,依于博”和“与过者言,依于锐”两种言辞。赵惠文王不是一个昏君,他能从庄子的话中听出三种剑指的是什么。当他明白话中另有乾坤后,毅然决然地放弃了那些曾经喜好的剑客,重新理政,实在难能可贵。这与庄子博学多识的能力与雄辩的口才是分不开的。

【智慧总结】

“权”的本义是秤锤。在古代是称量砝码,在此篇中引申为衡量、比较、权宜、变通等意思。本篇论述的主要内容就是在游说过程中如何依据权宜局势、随机应变地选择恰当的说辞。

文中首先说到“佞言者,谄而干忠;谀言者,博而干智;平言者,决而干勇;戚言者,权而干信;静言者,反而干胜”这五种言辞。佞言就是在摸透对方意图的基础上,采用花言巧语去讨好对方,替对方出主意想办法,使其接受自己的观点,让对方感到自己对他忠心耿耿;谀言就是采用不实之语迎合、赞美对方,同时也显示自己的博学多识,以求得到对方的信任,从而进一步拉近距离,在对方心目中留个“足智多谋”的美名;平言就是采用平白朴实的话语,单刀直入地陈说自己的建议,以果断干练的方式增强言语的真实感;戚言就是故意采用带有忧患意识的言辞和对方套近乎,以表明自己了解对方的想法,让对方感觉是站在他的立场上考虑的;静言就是采用稳重沉着的话语,找出对方计谋的不足,予以辩驳,让对方理屈词穷,从而使对方认同自己的观点。

在游说过程中,要注意游说口、耳、目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运用口舌游说时,千万不可随便开口,如果触怒了游说对象,就会适得其反。只有适时而发,认清了事物的本质,掌握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才能达到游说的目的。

文中还说到言辞的五种常见错误:“病者,感衰气而不神也;恐者,绝而无主也;忧者,闭塞而不泄也;怒者,妄动而不治也;喜者,宣散而无要也。”从总体上分析这五种错误分别是:一是语言空洞无物,说服性不强,给人以理不直、气不壮之嫌;二是语无伦次,让人摸不着要领,找不到关键切入点;三是说话吞吞吐吐,给人忧心忡忡、精神抑郁的神情;四是说话条理不清晰,缺乏逻辑性,像急火攻心一般;五是言语散漫,没有要点,东一榔头西一槌子,使人听后不知所云。

文中在最后归纳出了九种游说对象的方法:“与智者言,依于博;与博者言,依于辩;与辩者言,依于要;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高;与贫者言,依于利;与贱者言,依于谦;与勇者言,依于敢;与过者言,依于锐。”由此可知,在游说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游说态度与技巧,学会随机应变,便可变被动为主动;说话主题明确、重点突出、层次分明,便更有感染力、说服力、震慑力,从而更有利于达到自己游说的目的。

同类推荐
  • 本尼迪克特文选

    本尼迪克特文选

    思想者往往在压制和束缚中呼吸,但思想者的思想却永远是自由的。即使思想家的生命结束了,但思想的种子却会留下来。总有一天,这种子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万古长青。《思想者的足迹》是一套有着深邃的科学与人文思想的丛书,所选书目皆是对其所处时代与人类文明进程有着重大影响的著作,语言流畅,用词审慎。我们编撰本丛书,旨在带大家走进思想者,感受思想者所具有的独特的智慧魅力。也希望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得到更多的启发,吸取更多的科学、人文精神的养料。
  • 韩非子全鉴

    韩非子全鉴

    《韩非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韩非的著作,共有文章五十五篇,其文章风格严峻峭刻,干脆犀利,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为法家集大成之作品。该书就其主体来看,是一部政论性巨著,它重点阐述了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其目的是为专制君主提供积极的主张,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时至今日,《韩非子》对于我们了解中国的社会政治、思想文化仍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本书甄选了《韩非子》最精彩的篇章,对原典作了精准的注释和翻译,便于您更好地品读国学精粹,感知先贤智慧。
  • 老子之人生十大观

    老子之人生十大观

    本书笔者将《道德经》之精髓总结出十大观点。若水、守弱是其主张,道出了柔克刚、弱胜强的辩证思想;无为、不争是其倡导,呼唤人性回归清净与自然;道德、人生是其指南,引导苍生寻找生命的根源;生死、修行是其归宿,了悟生死事大解脱在当下;超哲学、宇宙是其核心,揭示出天地人合一永远不变的真谛。
  • 菜根谭人生大智慧

    菜根谭人生大智慧

    本书从修身养性、为人处世、居家交游、求学问道、气节名利、建功立业等六个方面阐述了《菜根谭》的深刻人生哲学。
  • 旷野呼告

    旷野呼告

    俄罗斯思想家列夫·舍斯托夫毕生规避理性,倡导神明启示,远离思辨,崇尚信仰。在本书中,作者尤其以独特的感悟理论向人们阐释了西方思想界与文化界巨擘克尔凯郭尔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神明启示下所显露出来的思维的魅力。同时,作者更深刻地向人性的深处拷问理性,在思想旷野发出在他认为没有回音的无声的呼告。
热门推荐
  • 一路童行:想带你去看看这世界

    一路童行:想带你去看看这世界

    这是一位职场遭遇挫折的父亲,送给妻子、女儿和自己的礼物——这一趟,意外的美洲之旅。三个月的旅途中,他们一路星光明月,一路高山坦途,走过巨杉、优胜美地、火山、黄石、红土世界,畅游洛杉矶与拉斯维加斯,并以此作为女儿阿朵三岁生日的礼物;然后,他们以更大的勇气,开始了在墨西哥的探索之旅,寻找失落文明,拥抱雨林,握手危地马拉……对于他们,这不仅仅只是一趟旅程。阿朵说:“明天,我们要去哪儿?”
  • 爱曾经醉美

    爱曾经醉美

    捕捉每一对痴男怨女在爱情里最美的瞬间,醉人的情感。用美好的幻想遮掩内心的悲伤荒凉,用喧嚣的吵嚷冲击内心的煎熬迷茫。缠绵悱恻的爱情,深入骨髓的友情,血浓于水的亲情……
  • 网游之持剑杀手

    网游之持剑杀手

    在《血雨江湖》里的四大神级玩家——逆龙,隐退了整整一年。随着《梦》的开启,逆龙再次回到了玩家们的视线中。这次在经过了一年的消沉与思通后,他会在游戏里有怎样的表现,那些老对手们又会和他有着怎样的故事。而现实中因为自己的一句“退出杀手界”后,真的能了断那些恩怨吗?本书是传统虚拟网游,新人新作求收藏求推荐。
  • 极品留灯男

    极品留灯男

    如果觉得开头不好看,请从三十五章看起。作品一直在进步中,希望大家看到。
  • 杂宝藏经

    杂宝藏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心理学与读心术

    心理学与读心术

    本书将心理学知识应用于日常工作、生活中,教读者在与人交往过程中灵活运用心理学的方法,用眼睛洞察一切,“读”懂他人的微妙心思,并对之作出精准的判断,使自己成为人际关系的赢家,进而在事业上取得进一步的成就。
  • 鬼王夫君,快变身!

    鬼王夫君,快变身!

    无双重生成阴年阴月阴日阴时的招阴废材,一来就遇上美男骷髅,什么鬼!姨娘讨厌妹妹害,还要她嫁给整日用汤药养着的他国质子!行,她一咬牙嫁了,说不定她嫁过去他两脚一伸就去了,她也就自由了呢,欢欢喜喜拜了堂,但是,眼前生龙活虎得像头狼,脸色比她还滋润的人是谁啊……什么?夫君的怪病竟然是每逢月圆就变鬼!要吸她的血才能变回人?雾草,这种被坑了的感觉一点都不好,导演!我走错片场了!
  • 芦苇望愁

    芦苇望愁

    曾经的他们是路人,也曾经是师生;曾经是恋人,也曾经是怨人;曾经是上司与属下,如今是相爱的恋人。那次偶然的拼桌将他们的命运串在一起;那次偶然的分班成为了师生;那次偶然的遇见是他们重遇的契机;那次的表白是他们的开始。
  • 七国乱:帝姬为妾

    七国乱:帝姬为妾

    她出生异象,被囚天山十五年;传闻说她,无才,无德,琴,棋,书,画样样不通;他淫乱后宫,亲手设计除掉自己的孩子;一夜赐死百余人,最终却亲手把他心爱的女人送给了别的男人。她躺在血泼中,蓝眸带泪,面容带笑“王兄,我为你步步为营,机关算尽,你竟然想我死,嗯?”他唇角微勾,指腹缓缓的抹去她眼角的泪,低沉的声音缓缓道“十三愿意为我死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赤红侠之地狱烈火

    赤红侠之地狱烈火

    生命是可贵的,所以说,没有人会喜欢死在那些巨人的嘴里。我需要时间。生命会流逝,但最让人痛心的,其实并不是那种危险的真实。在那之上,还有其他。赤红侠传第一部,地狱火。作者是学生,更新可能极度不稳定,敬请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