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出过一些虽无皇帝之名,却有皇帝之实的风流人物。三国中,曹操、诸葛亮都算是吧,但两人同中有异。曹操有心机、有野心。诸葛亮光明磊落,功高而主不忌,权重而君不疑,诸葛亮是一个可以扶天下之重的人,他在《诫子书》中有两句名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虽是教子,同时也是自律,他独专国政十二年之久,从未以权谋私。一、不逞私智,不作兴一言堂。喜多闻,喜直言,喜反复争论;二、不饰己短,不讳己过,不护己失,欢迎下级“勤攻吾之缺”。三、拒受九锡,不张大自己的权威。四、不妒贤忌能,不排挤才能胜过自己的人。五、不培养私人势力。他推选的接班人蒋琬、费,同他不沾亲、不带故。六、不扶植亲属。随他入蜀的亲弟弟诸葛均,“官玉长水校尉”而已。七、不增值私产。临终前,上表后主,申报财产。自言“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不另创收,以长尺寸”。诸葛军师亲政时带来的风气之佳,真令后世学习、欣羡。
作为一位领导者,应律己者严。因为先约束自己,才能约束别人,统御下属才有说服力,像诸葛亮一样,自己带头遵规律己,己身正,则令行,己身不正则令不行。
艾森·豪威是美国财经界的一位领袖,身兼商业银行理事会的主席、信托公司的董事长以及许多大公司的老板。当别人问及他之所以成功的原因时,他说:“几年来我一直有个习惯,就是把每天的活动都记录在一个小手册里,星期天晚上是我独用的时间,家人不会为我安排事情。因此,我就利用那段时间做一周的总反省,打开记事手册,把一周来所有的会议讨论与拜访约会都仔细审查回想一遍,然后问自己:我是不是犯了什么错误了?该怎么做才好?怎么做才能促进自己的工作?从错误的经验中我学到了什么?当然,有时候这种反省会把我弄得非常不快乐,惊讶地发现自己的失误竟是那么多。可是,随着日子的过去,自己的大多数短处逐渐被治服了,缺点也愈来愈少,这种自我分析、自我反省的修身工夫已经呈现出了结果。难怪他会在美国享有至高的社会地位与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