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于柴桑口为周瑜吊丧之后,辞谢归还。刚要下船,只见江边有一人道袍竹冠,皂绦素履,装扮朴素,却是气宇轩昂,丰姿俊爽。原来是凤雏先生庞统。两人一见如故,携手登舟各诉心事,十分投机。临别前孔明留了一封信给庞统,并叮嘱他说:“我猜想孙仲谋一定不会重用你的,如果你有什么不如意,可以来荆州,你我二人共同扶持刘备。这个人宽厚仁慈,一定不会浪费你平生之所学,让你一展才华。”庞统答应着与孔明相告别。果然,孙权觉得庞士元为人狂妄,不愿用之。庞统便径直前往荆州来见玄德。那时孔明不在,无人进言;刘备又不知详情,屈待了庞统,任其为耒阳县县宰。没有重用他。庞统也未再说什么。在任上,庞统将百余日所积公务,不到半日就处置完毕,而且曲直分明,并无分毫差错,人人都叩头拜伏。这一事便让众人大惊,知其才能非凡。后来张飞向刘备道出实情,并将鲁肃荐书呈上,才恍然大悟。正在嗟叹之时,孔明回来入见。孔明首先问道:“庞统军师近来还好吧!”刘备回答道:“他近来治理耒阳县,却贪恋酒盅,不理公事。”孔明笑着说道:“以士元的才能,不应该只是做个管理百里州县的小县宰,他所怀的才学要胜过我十倍。怀瑾握瑜的大贤之人,如果身处小任,官低位卑,那么他往往好耽于饮酒,倦于理会那些琐屑的事务。”刘备听了,言道:“要不是张飞及时告诉我,我差点失去一个大贤才。”随即将庞统请到荆州并向之请罪。庞统拿出孔明所荐之书,书中之意即告诉刘备,凤雏先生一来,就要立即重用他。刘备此时高兴不已,遂拜庞统为副军师中郎将,与孔明共议大事。
孔明作为刘备的股肱大臣,以其智慧才学敬服于朝野,可以说是名震四方。普天之下,只有庞统能与之相媲美。“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凤雏便是襄阳的庞统,伏龙则是诸葛孔明。此二人都是世间难得的至贤至能之才。孔明辅佐刘备,庞统则打算投奔孙权,孔明告诉庞统如其不能被重用,可来荆州投刘备,二人共事一主,并且修荐书一封以达刘备。在刘备面前,孔明极力赞扬庞士元之才学,且说其才学胜过自己。实际上,他们二人可谓不分伯仲,庞统的加入必定对孔明多少有点影响,但孔明并不在意,而是爱其博学多才,力荐其辅助刘备以不负平生所学。这种爱才不妒的宽阔心胸,这种谦虚的态度也是我们现代领导者所必须具备的。对有才之人不排挤,不怕自己的地位权力受损,谦虚待人,积极引进大量人才为整个集体利益服务,这才是真正的领导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