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文峰先生,就是林汝光仙人化身的。他来到葛竹村,以教馆为名,想度一个有缘之人,特意设下破绽:先是驱马吃麦苗,试探麦苗主人,而这位农夫被马吃了点麦苗心疼得很,又追马又谩骂,私心过重,凡缘未了,不可度;次是写“马”字少写一点,寻找有缘之人,结果是,驻足赞赏的人有之,提意见的人有之,却没有一人能识破其中奥秘:大胆地上前补上一笔,让马四肢齐全,奔腾起来,跨马登仙。看来,都是凡夫俗子,无可度之人。
在他辞馆离去时,村里人出于对先生崇敬之心,纷纷来到路旁聚集成人群,与先生话别送行,情意浓浓,依依不舍。文峰先生便想再试上一试。只见他向乡亲们拱手致谢后,走到村头路边,当着众人的面拉下一堆屎。对他的这一举动,在场的人个个惊愕不解,但没有一个人能识破他的真正用意。结果,那堆屎被在附近路边的一头猪冲过去吃了。这头猪吃完汝光仙拉的一堆屎后,忽然变大,其身如象。这时,只见汝光仙前脚一蹬,后脚提起,跨上猪背,腾空而起,忽而不见,再次实现他“众牲好度人难度”的践言。
林汝光仙人在他前脚蹬地跨上猪背时,在一块石头上留下一个很深的脚印。人们为了纪念他,将他教过馆的地方称“仙亭”,将他腾空地方的路边小溪的桥亭,取名为“仙迹桥”,至今遗迹尚存。
10卢公的传说
卢公,名卢意诚。他于明天启四年(1624年)二月二十九日子时出生在永泰县嵩口镇卢洋村的一户农民家庭里。父亲早逝,他随母亲长大,家境贫寒,以砍柴卖柴度日。在他落难时,诸事不顺,流浪于永泰、尤溪、闽清等地,衣无遮体,食难裹腹。有一次在尤溪东洋村偷一户人家的鸡被抓,捆绑在屋橼下,幸得一位好心老人偷偷地把他放走d闽清池园,偷人家吃的东西,被主人发现,一路追赶,躲进观音井,隐存观音菩萨座后,躲过一难,他认为观音菩萨救了他。从此后,他决心皈依以求正果。在他32岁(乙未年)时,于五月十九日削发为僧,坐禅修炼,法号元意祥师。卢尤溪县安宁村青坑底有个谊父姓张,他经常来往于谊父家里,得到谊父许多关爱和帮助,因此,直到他坐化前,与谊父的感情很深。
卢意诚开始时,来到永泰县珠峰村井后山上坐禅,只坐三天三夜,全村鸡不鸣、狗不叫。村里人寻找到山上,看到是一个乞丐在那里坐禅,高声喊骂:“你这个病赤痢,原来是你在这里作怪,害得我全村鸡犬无声。”并用手中的掏粪瓢劈头孟脑地打他,把他赶走。
卢意诚离开珠峰井后山,来到尤溪十九都兰底山上,搭一茅庵继续坐禅修炼。自他来到山上之后,山下的马头村里同样是鸡犬无声。不久被村里人发现了,村民纠集几个人,带着猎狗,手持柴刀、锄头上山,拆掉他的茅庵,并大骂他“病赤痢”等话,把他赶走。
卢意诚离开兰底,路过后佳村,见一位村妇在洗糟菜,他前去化缘,这位村妇切下两个洗好的糟菜头给他,他高兴地接过糟菜头,一边吃一边继续赶路。
后来,珠峰井后和马头山的人去请卢公,他们村里人都要拉痢,那是因为他们在卢公当初坐禅时骂成的。而后佳的人去请卢公,只要带几个糟菜头就可以了,有请必到,此是后话。
卢意诚离开兰底,来到华仙村大梦山,搭一茅庵,隐居山中潜心修炼。自他来到大梦山之后,山下的几个村庄同样是鸡不鸣狗不叫。开始时大家都在猜测出了什么问题,寻找原因,有人在山上发现了他,又被赶走。他离开大梦山后,来到安宁村山。那里地处尤溪与永泰接埌,远离村庄,谷深林茂,泉流不息,环境清幽,气候宜人,并且山坳间有一座小小观音亭,是出家人的好去处。卢意诚来到后,就以亭为居,与观音菩萨相伴,坐禅修炼。他时而在山上静心坐禅,时而云游化缘于永泰、尤溪等地乡村之间,在民间留下许多传说。
有一次,他来到姐姐家里。姐姐见到弟弟到来,心里高兴,马上进厨房做午饭招待。这时,她发现家里的柴已烧完了,急着出去找柴。意诚上前拦阻说:“姐,没有柴不要紧,你做饭,我帮你烧火。”姐姐说:“没有柴怎么烧呀!还是我去向邻居借捆来吧。”意诚说:“没有柴不要紧,我有办法,你尽管做饭。”说着,他坐在灶门口把火点燃后,将双腿伸进灶洞里当柴烧,问姐姐:“你看这火够不够旺?”姐姐看到锅里很烫,心存奇异,歪过头伸长脖子朝灶门口看去,只见弟弟双腿伸进灶里,又听到吱哩吱哩的火烧声和灶口外冒出蓝中带点红的奇怪火光。这时,她心里明白,弟弟平日苦心修炼,今天大功将成。她不去点破,心中暗自高兴。饭做完了,意诚收回双腿,只见腿被烟火熏得黑糊糊的,用布擦去黑烟,双腿仍完好无损。
他到了吉花,给一户姓萧的人家看牛。他每天早饭后赶牛上山,找一个草料好的地方,用一根棍子在地上划一个大圆圈,让牛在圈里吃草、休息,人回去干其他活。在这一天之内牛不会越出圈地半步,到傍晚他才去把牛赶回家。
卢意诚主动向东家提出要为他凿一口水井,得到东家同意。他拣来几粒小石子,就在东家房屋门口正中排成一个方形,又用一块竹历(晒谷子用的)盖上,吩咐东家没有到七七四十九天,不要把竹历揭开。而东家嫂对意诚的这一举动觉得好笑,说:“这人真怪,在门口排几个石子,就是凿水井?”她不听意诚的话,才几天就把竹历揭开,结果水井尚未形成,只是见到石子中间出现一点点水。卢意诚的凿井法被破了。
一天晚上,东家对意诚说:“明天清晨家里杀猪祭天地,你迟点出工,吃块猪肉再去。”意诚说:“我不吃肉。”这天,他早早起床,吃一点饭就出工了。东家听卢意诚说不吃肉,到底是真是假,仍有怀疑,想试试他。中午送饭时,有意做了两个饭团,一个是早米饭团,一个是粳米饭团。粳米饭团中间包一块猪肝。想意诚一定会选粳米饭团吃,只要他张口咬下去,猪肝就会随饭吃到肚子里,就会把他不吃肉的话揭破了。中午,东家把饭送到田头摆在意诚面前,对意诚说:“这粳米饭团好吃,先吃。”而意诚却偏选项了早米饭团,抓起来就吃。东家问:“粳米饭比早米饭好吃,为什么偏要吃早米饭?”意诚用手指着粳米饭团说:“这里面很脏,怕死人!不信找找开看看!”东家心里早已明白,何用再打开看!
户意诚云游来到下云,给一户农家打工。这年春天,他在田里劳动,中间想坐在田头草地上休息片刻,不料,屁股一碰到地上,就被刚破土的像针一样尖硬的芦苇针扎了一下,痛得他直跳起来。他气狠狠地一把拔起芦苇草,骂道:“好你芦苇草,今天要不是看在咱们头上都顶一个卢字,我叫你断子绝孙。”随手把抓在手里的芦苇草扔到下丘田边。从此,那里的下下相连的两丘田,上丘田不见有芦苇草,而下丘田却芦苇草丛生,传说,那是卢公屁股被扎,发了火骂成的。
意诚在那里找长工,包揽了这户一年的全部农活,上山下田,早出晚归。他手勤脚快,没有私心,又很少在家休息。吃的只有大米、青菜等素食,对鱼肉禽蛋等荤腥从不沾。东家嫂心里过意不去,总想做一点荤食给他吃。一天,意诚要带午饭到田头,东家嫂在他的午饭菜里放了几条用红糟煮熟的泥鳅。到吃午饭时,意诚打开饭包,发现菜里有红糟泥鳅,用筷子把它夹放到田里。说也奇怪,煮熟的红糟泥鳅,一到水里,变成了一条条活跳跳的红色泥鳅,钻进土里。从此,意诚放生的红泥鳅在那里繁衍了下来。
到了谷子收成进仓后,一年的长工期结束,意诚要离开回去,东家再三挽留,但意诚执意要走,工钱又不肯多要。在他离开的前一个晚上,东家嫂瞒着他宰了一只鸡,煮熟切块,偷偷地包在他的饭袋里,给他带在路上吃。
卢意诚在路上走了一程后,时近中午,要吃午饭了,当他坐下解开饭袋时,发现了鸡肉块,他立即包起来,原路赶回,一进东家门,当头急问东家嫂:“你杀了鸡啦!鸡毛在哪里?快拿来!”东家嫂被问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看意诚急得成这个样子,不及细问,拿来一包鸡毛递上,意诚接过鸡毛,又打开饭袋,把块块鸡肉拼成鸡的形状,然后,抓起鸡毛一根根往鸡肉上插。由于他在忙乱中,把鸡毛插反了。他插完鸡毛后,又对着它吹口气,这头已煮熟切块的鸡又变成一头活鸡了,但它身上的毛却反着长。从这以后,下云地方有一种形状特别的倒毛鸡存在。
卢意诚在安宁村闇山观音亭坐禅修炼到40岁,功满课成,于清康熙二年(1663年,癸卯年)坐化成佛。传说卢意诚要焚化之前,观音菩萨本想度他直接升佛,不要焚身,但又想试试他修炼的功力程度。一天,观音变成一个美女站在河边,想过河又过不去,求意诚背她过河。意诚愉快地答应了,把她背在背上,走到河中间却动了心,用手捏了她一下,背上女子骂他一句:“你这火夫头。”意是该用火烧他。因此,他的成佛必经焚身。
卢意诚要去焚化的事被他母亲知道了,母亲坚决反对并再三阻止。意诚长期修炼,为的是超脱烟尘,早登佛界。他心坚如磐石,任凭母亲如何劝说都不动摇。母亲也是铁了心要阻止他焚身离去。意诚对母亲非常孝顺,母亲的劝说他不敢当面顶嘴,只有细心地劝解和安慰。在劝说不通的情况下,他只好用回避办法,躲开母亲去实现自己的心愿。他瞒着母亲,选定地点在他长期修炼的尤溪县安宁村闇山间。他在那里做好一切准备后,原想择定一个黄道吉日,可是,被他母亲知道了,从永泰家里一路赶来阻止,卢意诚不得不提前时间,请来附近乡村十八姓人的长者(称“十八首”)到场,就在九月十九日午时,在他母亲赶到之前焚化。他自己知道,这一天是空亡日,不吉利,在这天成佛,到60年后的今日,会有一次劫难。但他为了赶在母亲到来之前焚身,顾不得这些了。
后来,果然在他成佛后60周年的这一天,山上突然飞来一块大石从庙顶卢公菩萨头上砸落,卢公用手往上一顶,大石飞出庙前,而卢公却断去一指。
卢意诚在山坳观音亭前堆放好干柴,成佛这天,他在乡邻“十八首”到场目送下,端坐在燃烧的干柴之上,一手屈成三指,套住一个瓷杯,内盛一杯清水,一手成佛掌正对胸前,闭目养神,焚化功圆,只见白光一缕,冉冉上升而去。
他在焚化之前,亲手把身上的一件旧棉袄交给他的谊父,并吩咐说:“若遇瘟疫流行时,取棉袄一丝煎汤喝下,瘟疫即除。”并嘱咐:他焚化后把他手上瓷杯的水带回去,倒进水井里,人畜饮用此井水,可保平安。遗憾的是,他谊父见到卢意诚手中的杯子烧得烫热,不敢接取,却被他人取走了。
卢意诚焚化后第二天母亲赶到,但已经来迟了,气得她昏了过去。她万般无奈,把一肚子气全部发泄在到场的“十八首”身上,把十八人告到县衙,县太爷受理此案,判十八人斩首,定在永泰楼下坂执行。“十八首”十分委曲,大喊冤枉,向县太爷求饶。县太爷说:“你们能叫卢公显灵,就免你们死罪。”话音刚落,衙门前河水慢慢上涨,顷刻间涨到路上,县太爷见无雨涨水,开口说:“真是卢公显灵,为十八人洗罪,请让涨水退去三步,再进三步。”河水真的退了又进,并且卢公显现,盘坐在水面上,县太爷立即判“十八首”无罪放回。
当地乡民为了感念卢意诚生前的恩泽,尊奉他为卢公。在卢意诚焚化后不久,以他的生前好友、永泰上洋人叶钟如为着,与永泰、尤溪的附近乡民自发捐资,在他化身地方建起一座寺庙,供奉卢公,名为闇亭寺。闇亭寺建在尤溪与永泰交界的安宁村闇山半山腰间。
历史上闇亭寺的管理工作,皆由附近的尤溪坑头、吉花、安宁、田坑等村负责。1939年,卢兴帮在《重建闇亭寺碑》中有:“隔溪烟火数家,界分永泰;绕殿岚光一色,地属尤溪”的记载。寺后,悬崖显突,百树葱茏;寺前,陡坡直削,万仞深渊,一条小山涧从殿中地下串流而过,流水清清,静中有韵。两傍大合抱,山势巍峨, 杉松竹相杂其间,婆娑多姿,绿色成荫;转云山头遥遥相对,惟峰屏翠,闲云飞渡,整个寺庙坐落在万壑烟霞与千峰花木之中,谷深林茂片片绿,石老苔多点点斑。寺中有一副对联:“山口水秀尘氛上争,门外峰高瑞霭绕”,是对这里风景的真实写照。
寺庙不大,有一个正殿,左右两个配殿。依岩叠建,小巧玲珑,斗拱重檐,古朴典雅,别有风格。正殿供奉卢公菩萨塑像,后殿上座是观音菩萨。卢公菩萨座下右边有一股小小的清泉壑,长年不涸不溢,人们称它为“圣水”,到那里的人,都要提一点“圣水”带回家。
大殿墙上留有一诗:
钟如开创属前贤,累经修葺寺更新。
占安法康非肖子,幸有高人护法天。